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食品旋切机。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食品旋切机种类繁多,可将土豆、魔芋、红薯等茎块类果蔬食材制成各种螺旋状形状,或者旋切成螺旋片后,再用竹签穿成型如宝塔的螺旋串,经烹制、调味后即可食用的一种新型大众休闲美食。丰富人们的美食样式,满足人们的美食需求。但是,以往的螺旋串旋切机所采用的切刀均为直线移动式,令食材进行旋转,此种机型存在诸多问题:要么只有旋切功能,需手工拉串,外观失雅、不卫生,安装和加工费时、费力;要么虽旋切与拉伸可以同步,但旋切的食材和竹签的规格尺寸受到严格限定,食材选择面小,浪费较大,且切刀和卡扣多暴漏在外,存在使用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
申请号为201520810793.3的专利公开了多功能食品旋切机,多功能食品旋切机,包括机壳,机壳上设置移动拉杆,机壳上或内设有为移动拉杆直线移动导向的轨道,移动拉杆与轨道之间可以是通过燕尾槽结构配合滑动。移动拉杆的上安装竹签定位器。
但是现有技术的旋切机的移动拉杆的长度受限于配合使用的竹签的长度,且滑竿相对于机器本身长度较长,不方便安装和携带,使消费者的满意度大大降低;同时由于移动拉杆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需要与竹签同时进行直线运动,移动拉杆的平稳性及可控性对于旋切机制作成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亟待出现一种可解决以上问题的食品旋切机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性能更稳定且更便于携带及安装的食品旋切机。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旋切机,包括机壳和机壳内的传动机构,所述机壳下端附近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贯通部,所述贯通部使滑竿贯穿并延伸而出,所述贯通部内设置有与所述滑竿相配合的配合柱,所述滑竿一端连接竹签定位器,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滑竿并使所述滑竿在所述贯通部内通过所述配合柱的导向作用进行直线运动。
优选地,配合柱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
优选地,滑竿为多边形,所述配合柱设置有凹槽,所述配合柱成对设置于所述滑竿径向两侧并通过所述凹槽贴合于所述滑竿外侧。
优选地,滑竿由多一个及一个以上的滑竿分支组成,所述滑竿分支包括内嵌端和中空端。
优选地,内嵌端和中空端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滑竿分支的内嵌端嵌入另一滑竿分支的中空端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滑竿连接竹签定位器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部。
优选地,滑竿的另一端底部也设置有滑动部。
优选地,滑动部的底部与所述机壳的底部相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旋切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旋切机的滑竿通过采用多个滑竿分支10可拆卸组成滑竿1,使滑竿的长度可调,方便拆卸及搬运;同时在不同的食品制作需求下,配合竹签的长度可选择的调节滑竿长度,减少了旋切机的整体空间。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旋切机的配合柱配合滑竿起到了扶正导向的作用,在传动机构带动滑竿进行滑动时,配合柱保证了滑竿的稳定及可控性,最终保证制作食品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旋切机的滑竿的形状为多边形,优选为不等长但对称的六边形,相应的配合柱设置有与滑竿横截面形状一致的凹槽,增强了配合柱对滑竿的扶正导向作用,在传动机构带动滑竿进行滑动时,加强了滑竿的稳定及可控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旋切机的滑竿在靠近竹签定位器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滑动部,滑动部的底部与机壳的底部相平齐,在滑竿移动延 伸出机壳较长距离时,起到支持平稳及减少摩擦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旋切机具有结构简洁、体积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携带方便诸多优点,使食材旋切质量大幅提高,且旋切过程安全、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品旋切机的滑竿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品旋切机的滑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品旋切机的滑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品旋切机的滑竿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品旋切机的配合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品旋切机的配合柱的正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食品旋切机的滑竿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 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旋切机包括机壳4和机壳4内的传动机构,机壳4下端附近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贯通部,贯通部使滑竿1贯穿并延伸而出,贯通部内设置有与滑竿1相配合的配合柱2,滑竿1的一端连接竹签定位器3,传动机构连接滑竿1并使滑竿1在贯通部内通过配合柱2的导向作用进行直线运动,机壳4内其它部件及传动机构请参见现有技术,此处将不再赘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品旋切机的滑竿的安装示意图,配合柱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本实施例中,配合柱优选为4个,分别成对的设置于滑竿的径向外侧,并与滑竿1相接触,当滑竿1直线穿过机壳4进行直线运动时,配合柱起到了扶正导向的作用,在传动机构带动滑竿进行滑动时,配合柱保证了滑竿1的稳定及可控性,最终保证制作食品的质量;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竿的滑竿分支10的结构示意图,滑竿1由多一个及一个以上的滑竿分支10组成,由图2可知,滑竿分支10包括内嵌端11和中空端12,内嵌端11和中空端12均设置有螺栓孔13,具体的滑竿分支10的内嵌端11嵌入另一滑竿分支的中空端13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旋切机的滑竿通过采用多个滑竿分支10可拆卸组成滑竿1,使滑竿的长度可调,方便拆卸及搬运;同时在不同的食品制作需求下,配合竹签的长度可选择的调节滑竿长度,减少了旋切机的整体空间。
本实施例中,滑竿1包括两节滑竿分支10,在滑竿1的左侧即前进方 向的端部连接连接竹签定位器3,滑竿1运动时同时带动竹签定位器3进行相同方向和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最终使竹签和滑动保持同步。
本实施例中,滑竿1在靠近竹签定位器3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滑动部20,优选为滑动轮,滑动轮的底部与机壳4的底部相平齐,在滑竿移动延伸出机壳4较长距离时,起到支持平稳及减少摩擦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进一步限定了滑竿1和配合柱2的形状。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滑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竿横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滑竿1的形状为多边形,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为不等长但对称的六边形;相应的配合柱2设置有与滑竿1横截面形状一致的凹槽;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柱的正面示意图;由图中可知,配合柱2包括柱芯23和直径不等两组圆柱体构成,两组圆柱体的侧表面构成凹槽并贴合滑竿1的侧边,配合柱成对设置于滑竿径向两侧并通过凹槽贴合于滑竿外侧,增强了配合柱2对滑竿1的扶正导向作用,在传动机构带动滑竿进行滑动时,加强了滑竿1的稳定及可控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仅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滑竿1的另一端底部也设置有滑动部。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竿的安装示意图,通过在滑动杆的后端的底部设置滑动部,优选滑动轮,当滑竿1后退移动延伸出机壳4后侧较长距离时,起到支持平稳及减少摩擦的作用,增强了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需要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