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全自动芋头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7331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芋头清洗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具体是一种高效的全自动芋头清洗机。



背景技术:

土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马铃薯,生活中我们食用土豆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土豆里面有很多的淀粉,所以很多人都很喜欢吃土豆;土豆以其“强大”的功效与作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不管是男女老少,大家对于土豆的热情都是很高的;现实生活中由于芋头,土豆等块茎类物品的清洗非常麻烦且占用较多时间,而且对于清洗芋头以及土豆或者红薯之类的东西都没有固定的清洗用具,原始的清洗办法是用手搓或者用脚踩,但是效果不好,清洗了几篇之后还有部分带有泥,这种泥属于粘性比较强的泥土,同时清洗的效率比较低,耗费大量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全自动芋头清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芋头清洗机,包括外壳、进料装置、第一搅拌装置、分离管、第二搅拌装置、高压喷淋装置、第二挡网、第一挡网和万向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外壳的顶部,且设置在右侧;所述第一进水管设置在进料装置的左侧,且第一进水管的末端与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与其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左端通过第一三角阀与主进水管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上部;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有第一电动机、第一传动轴、带刷毛搅拌棒和轴承;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设置在外壳的左侧;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左端与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在一起,右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带刷毛搅拌棒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带刷毛搅拌棒;所述斜坡型隔板设置在第一搅拌装置的下方;所述斜坡型隔板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门和插栓;所述控制阀门的下方固定连接着分离管;所述第一挡网的右端设置在分离管的内部,左端设置在分离管外部的左侧,且第一挡网与分离管成45度的斜角;所述第一挡网的后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废水出料口;所述第二挡网设置在第一挡网的左侧,且第二挡网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外壳左侧的内壁上并成45度夹角,右端设置在第一挡网左端的下方;所述第三进水管的右端设置在与第二挡网下方,并与外壳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进水管的左端通过第二三角阀与第二进水管连接在一起;所述分离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设置有第二传动轴、弧形搅拌清洗叶片、带毛刺的旋转盘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设置在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底部与第二电动机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带毛刺的旋转盘设置在第二电动机的上方,且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的下方;所述弧形搅拌清洗叶片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并设置在带毛刺的旋转盘的上方;所述毛刷设置在外壳的下方,并紧贴内部;所述箱门设置在外壳的左下方;所述高压喷淋装置设置在箱门的左侧;所述高压喷淋装置设置有高压喷嘴固定管、高压喷嘴和第二进水管;所述喷嘴固定管设置在箱门的左侧;所述高压喷嘴设置在高压喷嘴固定管的下方;所述高压喷嘴固定管的上方与第二进水管的低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低端与第一三角阀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二三角阀,且通过第二三角阀与第三进水管的左端连接在一起;所述高压喷淋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网板;所述网板的下方设置有废水接收装置;所述废水接收装置的后方设置有第二废水出料口;所述网板的左侧与斜坡性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并设置在第二电动机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上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带刷毛搅拌棒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带刷毛搅拌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挡网的右端设置在分离管的内部,左端设置在分离管外部的左侧,且第一挡网与分离管成45度的斜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压喷淋装置设置在箱门的左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装置通过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具有将芋头表面的泥土进行软化的作用,同时利用搅拌装置加快了软化的速度,并利用带刷毛搅拌棒的设置,具有对软化后的芋头进行清洗的作用;通过分离管和第一挡网的设置,具有分离芋头和污水的作用;通过第二搅拌装置中带毛刺的旋转盘和弧形搅拌清洗叶片的设置,可以将装置内的芋头接触的地方进行蜕皮处理;通过高压喷淋装置中高压喷嘴的设置,利用高压水流最后清洗芋头的作用,并将附着在芋头表面的杂物除去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的全自动芋头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效的全自动芋头清洗机中第一废水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效的全自动芋头清洗机中第二废水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进水管,2-第一三角阀,3-第一电动机,4-第一进水管,5-第一传动轴,6-进料装置,7-带刷毛搅拌棒,8-外壳,9-第一搅拌装置,10-轴承,11-斜坡型隔板,12-控制阀门,13-分离管,14-第二传动轴,15-毛刷,16-弧形搅拌清洗叶片,17-第二搅拌装置,18-带毛刺的旋转盘,19-万向轮,20-第二电动机,21-箱门,22-废水接收装置,23-网板,24-斜坡性滑板,25-高压喷淋装置,26-高压喷嘴固定管,27-高压喷嘴,28-第二进水管,29-第二三角阀,30-第三进水管,31-第二挡网,32-第一挡网,33-插栓,34-第一废水出料口,35-第二废水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高效的全自动芋头清洗机,包括外壳8、进料装置6、第一搅拌装置9、分离管13、第二搅拌装置17、高压喷淋装置25、第二挡网31、第一挡网32和万向轮19;所述进料装置6设置在外壳8的顶部,且设置在右侧,便于芋头进入装置;所述第一进水管4设置在进料装置6的左侧,且第一进水管4的末端与外壳8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与其内部连通,便于水流进入第一搅拌装置9;所述第一进水管4的左端通过第一三角阀与主进水管1连接在一起,便于控制水流的流向;所述第一搅拌装置9设置在外壳8内部的上部,用于浸泡将芋头表面的泥土软化,并利用搅拌装置对芋头进行第一次清洗;所述第一搅拌装置9设置有第一电动机3、第一传动轴5、带刷毛搅拌棒7和轴承10;所述第一电动机3固定设置在外壳8的左侧,为第一搅拌装置9提供动力;所述第一传动轴5的左端与第一电动机3固定连接在一起,右端通过轴承10固定在外壳8的内壁上,通过第一电动机3的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5的转动;所述带刷毛搅拌棒7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带刷毛搅拌棒7,用于清洗芋头;所述斜坡型隔板11设置在第一搅拌装置9的下方,具有与下方装置隔绝的功能;所述斜坡型隔板11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门12和插栓33,用于控制一次清洗好的芋头的流出;所述控制阀门12的下方固定连接着分离管13,用于分离芋头和污水;所述第一挡网32的右端设置在分离管13的内部,左端设置在分离管13外部的左侧,且第一挡网32与分离管13成45度的斜角,便于芋头流出分离管13;所述第一挡网32的后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废水出料口34,用于收集并导出流出的污水;所述第二挡网31设置在第一挡网32的左侧,且第二挡网31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外壳8左侧的内壁上并成45度夹角,右端设置在第一挡网32左端的下方,防止芋头直接撞在外壳8的内壁上,减缓芋头的下落速度;所述第三进水管30的右端设置在与第二挡网31下方,并与外壳8固定连接在一起,为第二搅拌装置17提供水流;所述第三进水管30的左端通过第二三角阀29与第二进水管28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二三角阀29改变水流的流向;所述分离管1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17,对芋头进行二次清洗;所述第二搅拌装置17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4、弧形搅拌清洗叶片16、带毛刺的旋转盘18和第二电动机20;所述第二电动机20设置在外壳8的底部,为第二搅拌装置17提供动力;所述第二传动轴14的底部与第二电动机20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二电动机20的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轴14的转动;所述带毛刺的旋转盘18设置在第二电动机20的上方,且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14的下方,可以将放置在装置内的芋头接触的地方进行蜕皮;所述弧形搅拌清洗叶片16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14上,并设置在带毛刺的旋转盘18的上方,带动芋头向上运动,并利用弧形搅拌清洗叶片16表面带有的毛刺和毛刷对芋头进行再次的清洗和脱皮处理;所述毛刷15设置在外壳8的下方,并紧贴内部,与第二搅拌装置17一起作用,对芋头进行清洗;所述箱门21设置在外壳8的左下方,当清洗完成时,打开箱门21放出里面的芋头和污水;所述高压喷淋装置25设置在箱门21的左侧,对放出的芋头做最后的清洗;所述高压喷淋装置25设置有高压喷嘴固定管26、高压喷嘴27和第二进水管28;所述喷嘴固定管26设置在箱门21的左侧,用于固定高压喷嘴27;所述高压喷嘴27设置在高压喷嘴固定管26的下方,具有产生高压水流的作用,对芋头进行清洗;所述高压喷嘴固定管26的上方与第二进水管28的低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为高压喷淋装置25提供水源;所述第二进水管28的低端与第一三角阀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三角阀2来改变水的流向;所述第二进水管28的中部设置有第二三角阀29,且通过第二三角阀29与第三进水管30的左端连接在一起,通过通过第二三角阀29来改变水流的方向;所述高压喷淋装置25的下方设置有网板23,用于放置芋头并分离芋头、污水和清洗产生的杂物;所述网板23的下方设置有废水接收装置22,用于收集清洗时产生的污水和杂物;所述废水接收装置22的后方设置有第二废水出料口35,用于排出收集的污水和杂物;所述网板23的左侧与斜坡性滑板24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防止芋头的堆积;所述万向轮19设置在外壳8的底部,并设置在第二电动机20的左右两侧,便于移动装置。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