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茶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396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饮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酒茶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在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亲朋好友聚会、宾客宴饮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饮品。然而酒多伤身,喝酒太多,会伤及心、脑、肝、胃、咽喉食道等,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隐患。因此,如何保护身体,以免受饮酒过度所带来的健康威胁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酒茶,能快速分解体内酒精成分、增强机体功能,具有养肝护胃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酒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速溶绿茶粉30~40份、显齿蛇葡萄叶速溶粉30~40份、黄精速溶粉10~20份、玉米须速溶粉5~10份、山楂速溶粉5~10份。

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各组分的有机组合形成协同作用,活性成分能促进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速酒精在体内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同时,茶氨酸和黄精等组分能增强机体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本发明通过两方面的综合作用,有效避免了酒精对人体的伤害,达从而到养肝护胃的作用。使用时,将解酒茶用温水或者热水冲泡,无论是在饮酒前使用还是在饮酒中、饮酒后饮用,均有明显的预防酒精伤肝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酒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对绿茶粉、显齿蛇葡萄叶、黄精、玉米须、山楂分别进行浸提、膜过滤、浓缩、干燥处理,得到各原料;所述绿茶粉在膜过滤后还须进行活性碳过滤处理;

(2)按配比将各原料进行混合,得混合料;

(3)对混合料进行干法制粒,获得粒度为20~40目的颗粒,即得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5个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解酒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咖啡因含量低于0.5%速溶绿茶粉33份、显齿蛇葡萄叶速溶粉33份、黄精速溶粉16份、玉米须速溶粉8份、山楂速溶粉8份。

一种解酒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对绿茶粉、显齿蛇葡萄叶、黄精、玉米须、山楂分别进行浸提、膜过滤、浓缩、干燥处理,得到各原料;所述浸提是将待处理物粉碎,加入20倍质量的、温度为85℃的纯水,搅拌均匀,用提取罐或逆流提取器进行提取;所述膜过滤是温度为55℃、压力为2kg/cm2的条件下、采用0.2微米的陶瓷膜进行过滤;所述浓缩是压力为20kg/cm2、温度为25℃的条件下,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所述干燥是在进口温度为19℃、出口温度为95℃的条件下,采用喷雾进行干燥;所述绿茶粉在膜过滤后还须采用不锈钢活性炭柱进行活性碳过滤处理;具体方法为将浓度为3%的茶水以1500l/h的流速通过活性炭柱;

(2)按配比将各原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机的转速为15r/min,混合时间为35分钟,得混合料;

(3)对混合料进行干法制粒,获得粒度为30目的颗粒,即得产品。

实施例2:一种解酒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咖啡因含量低于0.5%的速溶绿茶粉30份、显齿蛇葡萄叶速溶粉40份、黄精速溶粉10份、玉米须速溶粉10份、山楂速溶粉5份。

一种解酒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对绿茶粉、显齿蛇葡萄叶、黄精、玉米须、山楂分别进行浸提、膜过滤、浓缩、干燥处理,得到各原料;所述浸提是将待处理物粉碎,加入20倍质量的、温度为90℃的纯水,搅拌均匀,用提取罐或逆流提取器进行提取;所述膜过滤是温度为50℃、压力为2kg/cm2的条件下、采用0.2微米的陶瓷膜进行过滤;所述浓缩是压力为25kg/cm2、温度为20℃的条件下,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所述干燥是在进口温度为200℃、出口温度为90℃的条件下,采用喷雾进行干燥;所述绿茶粉在膜过滤后还须采用不锈钢活性炭柱进行活性碳过滤处理;具体方法为将浓度为3%的茶水以2000l/h的流速通过活性炭柱;

(2)按配比将各原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机的转速为10r/min,混合时间为40分钟,得混合料;

(3)对混合料进行干法制粒,获得粒度为20目的颗粒,即得产品。

实施例3:一种解酒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咖啡因含量低于0.5%的速溶绿茶粉40份、显齿蛇葡萄叶速溶粉30份、黄精速溶粉20份、玉米须速溶粉5份、山楂速溶粉10份。

一种解酒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对绿茶粉、显齿蛇葡萄叶、黄精、玉米须、山楂分别进行浸提、膜过滤、浓缩、干燥处理,得到各原料;所述浸提是将待处理物粉碎,加入20倍质量的、温度为90℃的纯水,搅拌均匀,用提取罐或逆流提取器进行提取;所述膜过滤是温度为60℃、压力为2kg/cm2的条件下、采用0.2微米的陶瓷膜进行过滤;所述浓缩是压力为15kg/cm2、温度为35℃的条件下,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所述干燥是在进口温度为180℃、出口温度为100℃的条件下,采用喷雾进行干燥;所述绿茶粉在膜过滤后还须采用不锈钢活性炭柱进行活性碳过滤处理;具体方法为将浓度为3%的茶水以1000l/h的流速通过活性炭柱;

(2)按配比将各原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机的转速为20r/min,混合时间为30分钟,得混合料;

(3)对混合料进行干法制粒,获得粒度为40目的颗粒,即得产品。

实施例4:一种解酒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咖啡因含量低于0.5%速溶绿茶粉32~38份、显齿蛇葡萄叶速溶粉30~36份、黄精速溶粉12~18份、玉米须速溶粉6~8份、山楂速溶粉6~8份。

其制作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5:一种解酒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咖啡因含量低于0.5%速溶绿茶粉32~38份、显齿蛇葡萄叶速溶粉30~36份、黄精速溶粉12~18份、玉米须速溶粉6~8份、山楂速溶粉6~8份。

其制作工艺同实施例1。

性能测试试验:

选择50位测试人员,年龄在26~51岁之间,男性30人、女性20人,分为如下五组:

实验组一、男性10人,每人在喝酒之前先喝100ml解酒茶(含解酒茶0.2克),再边喝100ml54℃白酒时,边喝200ml解酒茶(含解酒茶0.4克);

实验组二、男性10人,每人边喝200ml54℃白酒时,边喝解酒茶300ml(含解酒茶0.6克);

实验组三、女性10人,每人先喝54℃白酒100ml,再喝解酒茶300ml(含解酒茶0.6克);

对照组一、男性10人,直接喝200ml54℃白酒;

对照组二、女性10人,直接喝100ml54℃白酒。

分别在酒后1分钟、20分钟、40分钟、60分钟检测各组测试人员的酒精含量,得平均值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结果表明:对比对照组一、二和实验组一、二、三的实验结果发现,没喝解酒茶的酒精分解效果明显不如喝解酒茶的效果好。

实验组一在喝酒之前先喝解酒茶,随后边喝酒边喝解酒茶,解酒茶对促进体内的酒精分解具有明显的效果。

测试结果还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解酒茶对男女测试组均有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