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搅拌一体式面食蒸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188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搅拌一体式面食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面食是指用面粉制作的食品的总称。面食从熟制方法上可以分为蒸、煮、烙、煎、烤、炸、焖等几大类。制作的方法不同营养素损失也有所不同。

面食的制作技术一般有三步:

一是搅拌,混合。搅拌的几个特殊名词与动作包括:1.起泡:将固体脂肪与原料搅拌后产生泡沫,当混合物开始变软或体积减少时即应停止搅拌。对油脂于搅拌时能办入空气的称为油脂的起泡值,起泡值的大小会影响蛋糕的体积与品质。2.搅打:混合各种配料,可藉助搅拌器起泡,目的在使空气打入面团并扩展面筋。3.摺叠:将底层翻到上层的混合动作,可用橡皮刀操作,使配均匀混合,致使面筋扩展。4.揉:用手或搅拌钩将各种配料混合,揉要视面筋扩展的程度而定。面团搅拌的目的为加速面粉吸水形成面筋透过往返停的搅打破坏面粉表面的韧膜,使水分均匀浸润面粉颗,面团搅打的程度除以手感觉及眼观察外,没有其它好方法决定时间的长短。

二是发酵与整形。搅打完的时间内,酵母菌可发酵作用,以产生二氧化碳,这些被释出的二氧化碳因受限于面筋的网状结构而形成气孔,使面团体积涨大.基本发酵后可 割面团成固定的大小,再滚圆。分割后的面团因失去一部分的二氧化碳使柔软性变低,宜直接整形,加以滚圆,则在发酵的二氧化碳也会消失。滚圆的目的就是使面团表面形成一层皮以防止气体散失,也能使面团外表光好看。滚圆后再经中间发酵即可整形,藉由整形将面团中的气体压出,使其内部组织均匀。整形过后大部分气体以散失,面筋失去柔软性,因此必需使面团重新再产生气体,增加面筋的柔软,所以还有一最后发酵的步骤。

三是做成。这是最后一步骤,把面食煮熟、蒸熟、炸熟、烤熟、焖熟。由于热的作用使面糊或面团变得松软易于消化,同时淀粉、蛋白质受热产生化学变化,微生物及酵素作用亦被破坏而停止作用,另外表皮产生新的化合物,赋予焙烤食品特殊的颜色及香味。

面食制作过程中第三步最为重要,对于面食的成形及口感起决定作用,目前实际使用的面食蒸煮装置均为人工进行搅拌,煮熟后再进行过滤,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搅拌一体式面食蒸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搅拌过滤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过滤搅拌一体式面食蒸煮装置,包括蒸煮仓、控制仓,所述控制仓内设置有主动轴、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从动轴外面套有同步带,所述主动轴顶部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蒸煮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从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蒸煮仓内,所述从动轴的外面套有搅拌架,所述搅拌架设有上层搅拌臂、中层搅拌臂、下层搅拌臂,所述蒸煮仓内设有上层过滤筛板、中层过滤筛板、下层过滤筛板,所述上层过滤筛板位于上层搅拌臂、中层搅拌臂之间,所述中层过滤筛板位于中层搅拌臂、下层搅拌臂之间,所述下层过滤筛板位于下层搅拌臂下方,所述蒸煮仓的下底面设有排出孔,所述排出孔连接有排出管道,所述排出管道穿过控制仓并连接有回收桶,所述蒸煮仓顶部设有罩盖,所述罩盖下底面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所述蒸煮仓位于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之间。

所述控制仓内部下底面设有主限位凸台、从限位凸台,所述主限位凸台、从限位凸台均为环状,所述主动轴端部位于所述主限位凸台内,所述从动轴端部位于所述从限位凸台内。

所述上层过滤筛板的筛孔直径为2mm,所述上中层过滤筛板的筛孔直径为1mm,所述下层过滤筛板的筛孔直径为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装置,过滤筛板直接进行过滤,可以实现过滤搅拌的自动化,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提高了效率,另外还可设置多层筛板,进行多次过滤,从而得到不同大小的食材,从而提高食物的整体标准,限位凸台的设置可以对主动轴和从轴承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回收桶的设置,可以将加工后的残渣进行回收,不仅降低成本,而且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煮仓,2-控制仓,3-从动轴,4-主动轴,5-同步带,6-旋转电机,7-搅拌架,8-上层过滤筛板,9-中层过滤筛板,10-下层过滤筛板,11-上层搅拌臂,12-中层搅拌臂,13-下层搅拌臂,14-通孔,15-排出孔,16-排出管道,17-回收桶,18-从限位凸台,19-主限位凸台,20-罩盖,21-第一限位板,22-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过滤搅拌一体式面食蒸煮装置,包括蒸煮仓1、控制仓2,控制仓2内设置有主动轴4、从动轴3,主动轴4、从动轴3外面套有同步带5,主动轴4顶部连接有旋转电机6,蒸煮仓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4,从动轴3的一端穿过通孔14并位于蒸煮仓1内,从动轴3的外面套有搅拌架7,搅拌架7设有上层搅拌臂11、中层搅拌臂12、下层搅拌臂13,蒸煮仓1内设有上层过滤筛板8、中层过滤筛板9、下层过滤筛板10,上层过滤筛板8位于上层搅拌臂11、中层搅拌臂12之间,中层过滤筛板9位于中层搅拌臂12、下层搅拌臂13之间,下层过滤筛板10位于下层搅拌臂13下方,蒸煮仓1的下底面设有排出孔15,排出孔15连接有排出管道16,排出管道16穿过控制仓2并连接有回收桶17,蒸煮仓1顶部设有罩盖20,罩盖20下底面设有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22,蒸煮仓1位于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22之间。

控制仓2内部下底面设有主限位凸台19、从限位凸台18,主限位凸台19、从限位凸台18均为环状,主动轴4端部位于主限位凸台19内,从动轴端3部位于从限位凸台18内。

上层过滤筛板8的筛孔直径为2mm,上中层过滤筛板9的筛孔直径为1mm,下层过滤筛板10的筛孔直径为0.5mm。

操作过程:

首先检查过滤筛板和搅拌架安装是否牢固,然后打开罩盖20,放入水和面食,然后开启旋转电机6,旋转电机6带动主动轴4旋转,主动轴4通过同步带5带动从动轴3旋转,从动轴3带动搅拌架7旋转,在搅拌的过程中,通过过滤筛板对面食的大小进行筛选和过滤,整体操作方便快捷,节约成本,另外过滤筛板的筛孔大小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