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精加工中的烘干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594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茶精加工工序,尤其与一种绿茶精加工中的烘干脱水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绿茶的精加工涉及萎凋、杀青、揉捻、成型、烘干、筛选、色选、提香等方面的工序。现有的烘干工序,存在效率低,脱水效果不理想,耗时长等问题,针对此,需要提出一种高效的烘干脱水装置,以适应整体精加工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茶精加工中的烘干脱水装置,通过内部设有加热棒和交错型倾斜网板的烘箱体和包含平直段、倾斜提升段、弧形回转段的传送装置,实现循环烘干,辅助抽风机进行水汽排出,可达到快速烘干脱水的效果。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绿茶精加工中的烘干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薄膜罩内的烘箱和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平置段传送带、倾斜提升段传送带和弧形回转传送带,平置段传送带设在烘箱的出口通道下方,弧形回转传送带的末端设在烘箱进料口上方,烘箱内侧壁设有多个加热棒,烘箱内从上到下交错设有倾斜网板,倾斜网板的网孔孔径为0.5~1.5mm,倾斜网板底部设有振动器,最底端的倾斜网板底端连接出口通道,烘箱顶部侧壁设有抽风网板,换气网板外侧设有抽风机,抽风机连接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末端伸出到薄膜罩外侧。倾斜网板的倾斜角度为30~60°。加热棒、振动器、抽风机分别连接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部设有加热棒和交错型倾斜网板的烘箱体和包含平直段、倾斜提升段、弧形回转段的传送装置,实现循环烘干,辅助抽风机进行水汽排出,可达到快速烘干脱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绿茶精加工中的烘干脱水装置,包括设在薄膜罩5内的烘箱01和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平置段传送带11、倾斜提升段传送带12和弧形回转传送带13,平置段传送带11设在烘箱01的出口通道03下方,弧形回转传送带13的末端设在烘箱01进料口上方,烘箱01内侧壁设有多个加热棒02,烘箱01内从上到下交错设有倾斜网板21,倾斜网板21有3~6个,倾斜网板21的网孔孔径为0.5~1.5mm,倾斜网板21底部设有振动器3,最底端的倾斜网板21底端连接出口通道03,烘箱01顶部侧壁设有抽风网板41,换气网板41外侧设有抽风机4,抽风机4连接有出风管道42,出风管道42末端伸出到薄膜罩5外侧。倾斜网板21的倾斜角度为30~60°。加热棒02、振动器3、抽风机4分别连接电源开关。

操作人员将待处理的绿茶叶不断置于平置段传送带11上,直到最前面放下的茶叶通过平置段传送带11、倾斜提升段传送带12和弧形回转传送带13进入烘箱01,停止加料。茶叶进入烘箱01后,掉落在倾斜网板21上,加热棒02营造的温度环境,可对茶叶进行烘干和去水分;去除的水分被抽风机4抽送,经过换气网板41由出风管道42送到薄膜罩5外;茶叶在振动器41的作用下,在倾斜网板21上振动下滑,经过多次反向掉落下滑后,最终滑向出口通道03。经过多个倾斜网板21不断翻转下滑的方向,实现对茶叶的多方位烘干,效果好。经过出口通道03送出的茶叶,进入平置段传送带11,通过操作人员进行观察,若还没有达到烘干脱水的要求,就继续传送,实现循环干燥,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整个烘箱和传送都处于薄膜罩中,有效避免外界湿度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