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3796发布日期:2019-08-17 01:26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秸秆发酵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农作物秸秆每年产量约为30亿t,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将近6亿t,是一种尚未完全开发的饲料资源。以玉米秸秆为例,玉米穗收获后,大部分秸秆焚烧还田或用作生活燃料,作为粗饲料利用的仅占很小一部分,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且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秋季主要的环境污染源。玉米秸秆由细胞壁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相互交联并将纤维素镶嵌于内,以牢固的醚键或酯键连接;同时,木质素又包围着纤维素形成一种外围基质,致使微生物和酶对半纤维素、纤维素的降解受到限制,而且动物体内又缺乏降解木质素的酶,因此,严重影响了家畜对玉米秸秆的利用效果。如果将玉米秸秆黄贮并用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加以处理,既可降低秸秆的纤维组分含量,又可改善发酵品质,还有利于长期保存。理想的黄贮添加剂,必须增加干物质(养分)的保存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或减少贮存和取料时的发热和霉变,现有技术中的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均很难达到上述的效果。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及制备方法,以菊芋为主要成分,并添加其余辅料,可有效的提升玉米秸秆的黄贮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菊芋50-70份、贝母粉35-45份、苍术25-35份、青黛4-8份、白螺壳30-38份、乳酸菌制剂0.01-0.05份、酶制剂0.003-0.006份、糖制剂0.002-0.005份,所述酶制剂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聚糖酶、谷氨酰胺转氨酶,所述糖制剂包括果糖、乙基麦芽酚、肌苷酸二钠、酒石酸钾钠。优选地,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菊芋55-65份、贝母粉38-42份、苍术28-32份、青黛5-7份、白螺壳32-36份、乳酸菌制剂0.02-0.04份、酶制剂0.004-0.005份、糖制剂0.003-0.004份。优选地,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菊芋60份、贝母粉40份、苍术30份、青黛6份、白螺壳34份、乳酸菌制剂0.03份、酶制剂0.004份、糖制剂0.004份。具体地,所述乳酸菌制剂包括植物乳杆菌、肠道球菌、戊糖片球菌,其中活菌数大于等于13亿/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白螺壳研磨至50-60目后,向其中加入其质量10-15%清水,混合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乳酸菌制剂、酶制剂、糖制剂,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处理;(2)将菊芋、苍术、青黛烘干至含水量为15%时,研磨至平均粒径为80-100目后,加入至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中,继续搅拌均匀后,得到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可将玉米秸秆的发酵时间缩短至3-5天,并且能有效的减少发酵剂的施用量,同时能提高玉米秸秆的黄贮品质,降低发酵产物的ph值,提升其乳酸含量。菊芋、贝母粉、苍术、青黛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后,有效活性物质得到释放,可有效的提升家畜的免疫力,同时能改善玉米秸秆的适口性,同时菊芋、贝母粉、苍术、青黛的活性成分释放出来后,还能有效提升乳酸菌的活性,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发酵,提升了发酵的效果;白螺壳的添加,可提升酶制剂分散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本发明中中提供的酶制剂,可有效的使得玉米秸秆的细胞发生破壁现象,提升发酵液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而有效的提升了发酵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一种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菊芋50份、贝母粉35份、苍术25份、青黛4份、白螺壳30份、乳酸菌制剂0.01份、酶制剂0.003份、糖制剂0.002份,所述酶制剂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聚糖酶、谷氨酰胺转氨酶,所述糖制剂包括果糖、乙基麦芽酚、肌苷酸二钠、酒石酸钾钠。所述乳酸菌制剂包括植物乳杆菌、肠道球菌、戊糖片球菌,其中活菌数大于等于13亿/克。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白螺壳研磨至55目后,向其中加入其质量13%清水,混合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乳酸菌制剂、酶制剂、糖制剂,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处理;(2)将菊芋、苍术、青黛烘干至含水量为15%时,研磨至平均粒径为90目后,加入至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中,继续搅拌均匀后,得到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实施例2一种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菊芋70份、贝母粉45份、苍术35份、青黛8份、白螺壳38份、乳酸菌制剂0.05份、酶制剂0.006份、糖制剂0.005份,酶制剂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聚糖酶、谷氨酰胺转氨酶,糖制剂包括果糖、乙基麦芽酚、肌苷酸二钠、酒石酸钾钠。具体地,所述乳酸菌制剂包括植物乳杆菌、肠道球菌、戊糖片球菌,其中活菌数大于等于13亿/克。本实施例中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3一种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菊芋60份、贝母粉40份、苍术30份、青黛6份、白螺壳34份、乳酸菌制剂0.03份、酶制剂0.004份、糖制剂0.004份。具体地,所述乳酸菌制剂包括植物乳杆菌、肠道球菌、戊糖片球菌,其中活菌数大于等于13亿/克。本实施例中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对比例1不添加贝母粉、苍术、青黛,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对比例2不添加白螺壳,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分别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法制得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然后用其对品质相同的玉米秸秆进行黄贮处理,黄贮处理的效果如下:感官处理:对黄贮玉米秸秆进行现场的感官评价,主要评定指标为发霉情况、颜色、气味和质地。首先,观察是否有发霉情况;其次,观察黄贮玉米秸秆的颜色:黄绿色或黄褐色品质良好,暗绿色品质中等,褐色或者黑色品质低劣;再次,闻气味:弱酸或酒香味为良好,酸味较重次之,霉味或酸败味不可饲用;最后,观察质地:质地柔软湿润为良好,干燥粗硬为劣质,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玉米黄贮的感官评价结果组别发霉情况颜色质地气味实施例1未发霉黄绿色良好酒香味对比例1轻微发霉暗绿色一般酸味较重实施例2未发霉黄绿色良好酒香味对比例2轻微发霉暗绿色一般酸味较重实施例3未发霉黄绿色良好酒香味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得的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可有效的提升玉米秸秆的黄贮品质。干物质基础营养成分测定,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组别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实施例1281162261431对比例1264133315595实施例2286175250414对比例2250120301563实施例3291181246402由表2可知,本发明制得的玉米秸秆黄贮增效剂可有效的提升玉米秸秆黄贮后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