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类鲜湿粉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10904发布日期:2021-01-23 1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薯类鲜湿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制芡、和面、成型、煮制和冷却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具体为:采用微酸性电解水对煮制后的粉条进行浸泡或喷淋;所述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为5.0~6.5,有效氯浓度10~80ppm,氧化还原电位600~950mv。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为5.9~6.2,有效氯浓度18~80ppm,氧化还原电位745~856mv。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的时间为0.5~15min;优选为1~10min;和/或,所述喷淋的时间为0.5~5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鲜湿粉条的原料包括固体原料,所述固体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鲜湿粉条的原料还包括水,所述水的用量为所述固体原料总质量的50%~55%。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淀粉选自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木薯淀粉、山药淀粉、芋类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木薯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蛋白质选自谷朊蛋白、大豆蛋白、鹰嘴豆蛋白、豌豆蛋白、马铃薯蛋白、乳清蛋白、蛋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谷朊蛋白;和/或,所述食品胶选自海藻酸钠、黄原胶、壳聚糖、大豆可溶性多糖、沙蒿胶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海藻酸钠、黄原胶、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芡:将部分薯类淀粉在水中糊化制成粉芡;(2)和面:将剩余部分薯类淀粉、蛋白质、食品胶、食盐混合均匀后加入所述粉芡中,制成光滑面团;(3)成型:将所述面团经挤压成型或漏粉成型后,得到粉条;(4)煮制:将所述粉条在沸水中煮制0.5~3min;(5)冷却:采用微酸性电解水对煮制后的粉条进行浸泡或喷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老化的步骤;所述老化具体为:将冷却后的粉条在0~4℃下老化处理1~24h。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所述粉芡降温至40~80℃后,再将剩余部分薯类淀粉、蛋白质、食品胶、食盐混合均匀后加入所述粉芡中。10.一种薯类鲜湿粉条,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优选所述薯类鲜湿粉条的含水量为15%~7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