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细胞培养转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940阅读:16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细胞培养转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用于贴壁细胞培养的装置有多种,例如在培养瓶中半直立固定有细中空纤维的“中空纤维培养装置”;“微型载体培养装置”是在不锈钢培养罐中装入合成材料制成的微型载体;还有一次性使用的“多层培养盒”是由有机玻璃制成的培养盒多层组合在一起使用。以上几种细胞培养装置由于使用技术复杂或造价昂贵、使用成本高等原因不适于目前我国贴壁细胞大量密集培养中使用。现在贴壁细胞培养工作中已普遍使用的Forma转瓶是一中空玻璃瓶,可横置于专门设计的转瓶架上,通过转瓶架上转动的胶辊带动转瓶均匀地转动以利于贴壁细胞在Forma转瓶内壁上生长。但由于Forma转瓶细胞培养面积小,只有0.06M2-0.18M2,并且瓶上无通风供气装置,依靠人工输入输出液体,因此不适于工程细胞大量密集培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现有的Forma转瓶改进,提供一种有较大培养面积,适于贴壁细胞大量密集培养,改換液体操作方便,带有通风供气装置的高效细胞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由玻璃外瓶,为增加培养面积而设计的内瓶,拉杆,保持体,前、后盖以及输氧口和換液口构成。


图1为Ⅰ型高效细胞培养转瓶构造图。
图2为Ⅰ型高效细胞培养转瓶横截面图。
图3为Ⅱ型高效细胞培养转瓶构造图。
图4为Ⅱ型高效细胞培养转瓶横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种设计形式示意图。
图中1.后盖9.螺母2.密封垫10.气孔3.保持体11.換液口4.外瓶12.输氧口5.内瓶或内管13.插片6.拉杆14.六角形内管7.垫圈15.三棱形内管8.前盖高效细胞培养转瓶外瓶(4)由医用玻璃制成,为了扩大细胞培养面积,内瓶(5)可设计成多种结构,例如放置多根玻璃管或用多个不同直径的玻璃瓶套装在一起,每根玻璃管及玻璃套瓶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贴壁细胞生长的需要。无论是内管还是套瓶均采用保持体(3)使其固定在外瓶(4)内,外瓶两端有前盖(8)与后盖(1),两盖由拉杆(6)固定。前盖(8)开有換液口(11)与输氧口(12),在细胞培养工作中采用适宜的泵即可方便地将瓶中液体输出输入,将氧气输入培养瓶中,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可通过输氧口排出。
内瓶除了可采用多个内管或多个套瓶的方式外,还可设计成多个插片(13)和三棱形内管(15)或六角形内管(14)等多种形式,均能达到扩大培养面积的目的。
实施例例1I型高效细胞培养转瓶外瓶(4)内均匀地放置多根玻璃内管(5),内管由无毒橡胶或塑料制成的保持体(3)将其固定在外瓶(4)内。外瓶两端附有不锈钢或塑料制成的前盖(8)与后盖(1),旋紧螺母(9)即可由拉杆(6)将两盖与外瓶(4)紧密装配在一起,为了保证无洩漏盖与外瓶之间加放密封垫(2)。前盖(8)开有換液口(11),液体可通过換液口用泵输入输出。拉杆(6)为一中空塑料或不锈钢管,上面开有一些用于通气的小孔(10),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氧气经输氧口(12)、气孔(10)通入转瓶内,同样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经气孔(10)、输氧口(12)排出转瓶外。
例2Ⅱ型高效细胞培养转瓶外瓶(4)内置有多个不同直径的玻璃内瓶(5)套装在一起,每层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并由无毒橡胶或塑料制成的保持体(3)固定在外瓶(4)内。外瓶两端附有不锈钢或塑料制成的前盖(8)与后盖(1),旋紧螺母(9)即可由拉杆(6)将两盖与外瓶紧密装配在一起,同样需加密封垫(2)。前盖(8)上开有換液口(11)与输氧口(12)。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贴壁细胞的培养,与外瓶同样大小的Forma转瓶相比增加了培养面积,提高产量5-8倍。本实用新型设计有通风供氧及換液装置,操作方便,适于贴壁细胞大量密集培养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是由外瓶(4)、内瓶(5)、拉杆(6)、保持体(3)、前盖(8)、后盖(1)、输氧口(12)、换液口(11)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内瓶(5)可以是多个内管或多个套瓶,也可是多个插片或多个六角形、三棱形内管等多种形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适于贴壁细胞大量密集培养工作中使用的装置。该细胞培养转瓶主要由玻璃外瓶、为增加培养面积而设计的多种形式的内瓶、拉杆、保持体、前、后盖构成。特别是该细胞培养转瓶设计有输氧口与换液口,使得改换液体和通风供氧操作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C12M3/00GK2040101SQ8821659
公开日1989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李子良, 任贵方, 王月杰, 肖亦华 申请人:北京星火新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