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逆流组合式脱水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50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顺逆流组合式脱水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在以加热空气为介质的脱水干燥设备中,本实用新型属结构先进而新颖的一种,具有对果蔬脱水保鲜加工的广泛应用价值,是对顺逆流混合式脱水干燥设备的更新发明。
目前国内以空气为介质的脱水干燥设备,类型繁多,但大多采用经验类比方式设计和建造,不完全适应果蔬脱水干制的内在规律,国外虽有适应其规律的顺逆流混合式设备,但干燥箱有效利用率较低,国内的此种设备——“新型脱水干燥设备”(专利号91207686.9)有所改进,然而混合式结构往往导致湿气沉积中部,排湿效果欠佳,根据设备设计的最佳选择,顺流与逆流两段干燥箱分开,组合完成“恒率干燥”与“降率干燥”的作业,兼有前期脱水迅速、后期干燥能力强的优点,能有效地提高设备排湿能力,还能减少干燥箱排湿梯度,使其箱内高低左右的热温更加趋于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全适应果蔬脱水保鲜规律和符合干燥设备设计原理的脱水干燥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创新发明的脱水干燥设备。干燥箱配有热风炉、鼓风机、侧进风、回风道和排湿口以及观察箱内温度的测温表或配电控柜。干燥箱采用砖混结构或金属结构。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顺逆流组合式脱水干燥设备,其特征是一套设备可由一座或分开的两座或多座干燥箱组合形成顺、逆流式脱水干燥设备;两座或多座干燥箱组合时,应分别设置顺、逆流干燥箱,其长度比例为1~31。
2、根据1所述的顺逆流组合式脱水干燥设备,其特征是设于车间的矩形干燥箱形似隧道,采用侧面通风,两端设门进出载料车,形成均衡连续作业方式;热风炉及鼓风机均设置在车间外。
3、根据1所述的顺逆流组合式脱水干燥设备,其特征是箱内风流末端设侧排风口,使风流进入干燥箱与车间墙夹壁的回风道,回风道设排湿口通出车间,设回风口引入热风炉;箱内无风流的一端设一个车位,用以适应物料预热或后期干燥均匀的作业需要。
本实用新型设备作业基本程序载料车先进入顺流干燥箱,出箱后再进入逆流干燥箱,以工艺要求的时间间隔逐一进出车,形成先进的均衡连续干燥作业。
组合形式若两箱或多箱组合,应分成顺流与逆流两种干燥箱,其长度或容纳载车数的比例为1~31;若两箱组合,与顺逆流混合式相同容量的设备相比,可提高生产能力10%左右;若两座顺流干燥箱与一座逆流干燥箱组合,可达到接近两套混合式同型设备的生产量,却能节省一台热风炉和鼓风机;若生产量较小,可采用一座干燥箱,先顺向进车,出箱后再逆向顺序进车,两阶段组合周期性作业,亦能达到顺逆流干燥的目的;灵活多种组合,既能较显著的节省建造投资,又能节省较为可观的生产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两箱组合为例的基本型式)简图见《说明书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干燥箱盖版下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间外观立面布置示意图;图中A示顺风流向进车,B示逆风流向进车,1是干燥箱,2是进风口,3是风流道——脱水干燥作业位置,4是物料预热或干燥均匀作业位置,5是热电偶或测温表定点位置,6是排风口,7是回风道,8是排湿口,9是回风口,10是热风炉,11是进空气管,12是鼓风机,13是电动机,14是机座,15是门。
本发明国内外尚无先例,其主要优点概括如下1、适应多种果蔬脱水干燥规律,结构合理,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2、排湿性能较强,能回流节能,设备造价及生产能耗较低,可多种组合形成不同规模的工厂化生产;3、脱水速度较快,干燥均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作业方式简便且较为先进;4、采用直接热风干燥、热源可用价廉的褐煤,亦可配合其他热源方式采用本结构形成空气对流干燥。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顺逆流组合式脱水干燥设备,其特征是干燥箱配有热风炉、鼓风机、侧进风、回风道和排湿口以及观察箱内温度的测温表或配电控柜,干燥箱采用砖混结构或金属结构;一套设备可由一座或分开的两座或多座干燥箱组合形成顺、逆流式脱水干燥设备;两座或多座干燥箱组合时,应分别设置顺、逆流干燥箱,其长度比例为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逆流组合式脱水干燥设备,其特征是设于车间的矩形干燥箱形似隧道,采用侧面通风,两端设门进出载料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逆流组合式脱水干燥设备,其特征是箱内风流末端设侧排风口,使风流进入干燥箱与车间墙夹壁的回风道,回风道设排湿口通出车间,设回风口引入热风炉;箱内无风流的一端设一个车位。
专利摘要一种完全适应果蔬脱水保鲜规律和干燥设备设计原理的脱水干燥设备。一座干燥箱配一台热风炉、鼓风机,有侧进风和回风道和排湿口以及观测箱内温度的测温表等。可一座、两座或多座干燥箱组合形成顺逆流干燥作业。热效率高、排湿性能较强、能适应果蔬快速脱水干燥的需要,可节省设备投资和降低能耗、适用广泛。其结构新颖为更新的顺逆流式脱水干燥设备。
文档编号A23B7/02GK2178050SQ9321359
公开日1994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6日
发明者彭吉中 申请人:彭吉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