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褐色饮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6817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化褐色饮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饮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褐色饮料的生产工艺。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在褐色乳酸菌饮料生产中,对于产品和原料的洁净灭菌和除菌方面控制的非常严 厉,否则很容易对产品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成品的质量稳定。因此目前,在褐色乳酸菌饮 料传统生产工艺中,都将褐变发酵和接种等放在灭菌罐中进行,即将脱脂粉在配料罐中进 行水合,然后经由95°C、300S的杀菌消毒,进入无菌罐中进行褐变和保温发酵,然后经由板 式热交换冷却,再经由配合糖液,并经过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灌装;即为了减少产品其他 污染的可能,目前均将高温褐变和低温发酵放置到无菌罐中进行,且必须在褐变之前进行 杀菌处理。
[0005] 该工艺适合大批量饮料生产,但是针对小型生产的生产量而言,根据产量减少基 料褐变量,在无菌罐中进行加热过程中,只能加热保温层一段高度的基料,锥形部分的基料 散热严重,为了达到所需的褐变温度,褐变过程95°C以上热水一直循环,导致料液上部分过 度无菌罐壁结块严重,不易清洗,罐底无保温,褐变温度难以保证,褐变效果不理想。但是, 如果增加基料褐变量,就会造成成本浪费,增大产品成本。因此,增加褐变量,针对少量生产 的情况就会造成成本浪费,如果减少褐变量,就会造成无菌罐结块严重,褐变效果不理想, 导致后期产品杂质超量,杂质控制不良导致灌装堵塞,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导致产品稳定性 不高,对于产量较小的小型企业而言,也会造成对基料以及原料的浪费,增大产品成本。
[0006] 因此,如何针对小型化生产,在保持产品无菌、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稳定以及纯度 的前提下,找寻一种合适的工艺,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7]

【发明内容】

[0008] 为了实现小型化生产,本发明提供了小型化褐色饮料的生产工艺。
[0009]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化褐色饮料的生产工艺,其中,包括以 下步骤: 第①步、将剪切罐内的软化水升温至50-55°C,将脱脂乳粉与食用葡萄糖加入剪切罐中 进行搅拌l〇_15min至均匀,关闭搅拌,50-55°C下静置保温水合30min得到料液; 第②步、将剪切罐内的料液升温到90-95°C,搅拌保温3-4小时,促使脱脂乳粉中的牛 奶蛋白与食用葡萄糖高温下进行美拉德反应产生褐色,进行褐变得到褐变料液; 第③步、将经过第②步的褐变料液通过板式热交换器进行118±2°C、15s的灭菌,出料 温度控制在37±2°C,经过过滤后进入第一无菌罐得到无菌料液; 第④步、在第一无菌罐内的无菌料液中加入事先经过35±2°C无菌奶或无菌水活化的 副干酪乳杆菌菌种,搅拌均匀,关闭搅拌,罐内温度为37±2°C,静置保温发酵72小时得到 基料,发酵后基料的酸度控制在180°T以上; 第⑤步、将第④步发酵罐内发酵好的基料通过板式热交换将其降温冷却至20°C以下, 进入第二无菌罐中,备用; 第⑥步、将各小料、白砂糖用软化水在剪切罐中进行配料溶解,即糖液,通过板式热交 换器进行118±2°C、15s的灭菌,出料温度控制在20°C以下,经过过滤,进入第二无菌罐与 发酵好的基料混合,两者温差控制在2°C以内,搅拌均匀后备用; 第⑦步、混合完毕的料液通过灭菌后并冷却的均质机及管线,均质机压力调至25MPa, 料液通过两次均质; 第⑧步、经过第⑦步均质后的料液使用200目过滤网过滤后进行灌装。
[0010] 其中,所述①步中,软化水、脱脂乳粉和食用葡萄糖的例是15-20:2-4:0. 5-1。
[0011] 其中,所述第④步中,添加的副干酪乳杆菌菌种量是150-200D⑶/t。
[0012] 其中,所述第⑥步中,小料、白砂糖、软化水的比例是2-3:40-50:200-250。其中,小 料为柠檬汁、香精和酪蛋白磷酸肽的混合物。
[0013] 其中,所述第⑥步中,糖液与发酵后的基料的比例为:6-7:3-4。
[0014]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必须在褐变之前 进行杀菌处理的技术偏见,将高温褐变由无菌罐中移至剪切罐中进行,然后通过对褐变后 的杀菌温度和时间进行了调整,杀菌之后再在无菌罐中进行低温发酵不但实现了基料少量 褐变,保证褐变温度,减少小规模生产的成本损失,还解决了无菌罐的结块问题,配料罐无 需人工入罐清洗,CIP清洗即可达到要求,减轻了清洗设备负担,同时还保证了产品的洁净, 加之后续多道过滤,降低了最终产品杂质度,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特别适合小规模 褐变饮料的生产。
[0015]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设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剪切罐设备型号为:GSHHG-800。
[0017] 无菌罐设备型号为:超洁净发酵罐20121173 (5000L)。
[0018] 板式热交换器设备型号为:HR26-HTST-28B。
[0019] 均质机设备型号为:JJ-3/400。
[0020] 灌装机设备型号为:GFB24-12。
[0021]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生产工艺可借 鉴附图1。在剪切罐和板式热交换器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增设暂存罐。
[0022] 实施例1 生产工艺: 第①步、将剪切罐内的1000kg软化水升温至50°C,将133kg脱脂乳粉与33kg食用葡萄 糖加入剪切罐中进行搅拌l〇min至均匀,关闭搅拌,50°C下静置保温水合30min得到料液; 第②步、将剪切罐内的料液升温到90°C,搅拌保温3小时,促使脱脂乳粉中的牛奶蛋白 与食用葡萄糖高温下进行美拉德反应产生褐色,进行褐变得到褐变料液; 第③步、将经过第②步的褐变料液通过板式热交换器进行118°C、15s的灭菌,出料温 度控制在37°C,经过过滤后进入第一无菌罐得到无菌料液; 第④步、在第一无菌罐内的无菌料液中加入150DCU/t事先经过35°C无菌奶或无菌水 活化的副干酪乳杆菌菌种,搅拌均匀,关闭搅拌,罐内温度为37°C,静置保温发酵72小时得 到基料,发酵后基料的酸度控制在180°T以上; 第⑤步、将第④步发酵罐内发酵好的基料通过板式热交换将其降温冷却至20°C以下, 进入第二无菌罐中,备用; 第⑥步、将3kg小料、60kg白砂糖用300kg软化水在剪切罐中进行配料溶解,即糖液,通 过板式热交换器进行118°C、15s的灭菌,出料温度控制在20°C以下,经过过滤,得到300kg 糖液进入第二无菌罐与150kg发酵好的基料混合,两者温差控制在2°C以内,搅拌均匀后备 用; 第⑦步、混合完毕的料液通过灭菌后并冷却的均质机及管线,均质机压力调至25MPa, 料液通过两次均质; 第⑧步、经过第⑦步均质后的料液使用200目过滤网过滤后进行灌装。
[0023] 实施例2 生产工艺: 第①步、将剪切罐内的软化水升温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