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09884阅读:来源:国知局
压筒体11固定在支架1011上;在筒体11的中部套有套环,所述的套环包括前套环13和后套环14,前套环13和后套环14紧固在一起,在筒体11的后端套有垫环15,套环和垫环对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具有轴向定位的作用;端盖12通过螺栓固定在垫环15上;在筒体上设有进料口16和出料口 17 ;在端盖12的内端面上设有安装孔121,安装孔121内设有套筒122,螺杆2的一端设置在套筒122内,通过设置端盖12,则便于安装和拆卸挤压螺杆2,通过设置套筒122,则可防止挤压螺杆2与端盖12之间直接摩擦,而只是套筒122会出现磨损的现象,维修时只要更换套筒122即可,因此,维修方便,维修成本低。在端盖12上设有提手123,以便于取放端盖12。
[0030]如图5所示,所述的挤压螺杆2包括杆体21及设在杆体外壁上的螺旋片22,在位于中部的螺旋片上设有轴向的切口 221,在位于出料口处的螺旋片上设有轴向的切口 221。
[0031]所述的第一加热装置包括套在筒体11且位于套环前方的第一套管31,第一套管31与筒体11之间形成第一空心夹层32,在第一套管31上设有第一加热介质进口 311和第一加热介质出口 312 ;在第一套管31上安装有气压表33和温度表。当然,第一加热装置也可以为如电加热丝等加热装置。
[0032]所述的第二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包括套筒及电热丝,套筒的挤压机筒之间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所述的电热丝,在空腔内填充有绝缘粒子,起到绝缘的作用。当然,第二加热装置也可以为如第一加热装置的结构,即:所述的第二加热装置包括套在挤压机筒上的第二套管41,第二套管41与挤压机筒之间形成第二空心夹层42,在第二套管41上设有第二加热介质进口 43和第二加热介质出口 44。且两加热装置独立控温。
[0033]如图5至图7所示,在出料口 17上连接有挤压模头5,所述的挤压模头5包括出料筒51、挤压端盖52及挤压模53,出料筒51的上端连接在出料口处,挤压端盖52通过螺纹连接在出料筒51的下端并压紧挤压模53。利用挤压端盖固定挤压模,便于安装和拆卸挤压模,也便于清理挤压模。所述的挤压模53包括模板531、压板532及网垫533,模板531上设有挤压孔5311,挤压孔的出料端直径小于进料端直径,以便于在挤压孔前后形成加大的压力差,使得膨化效果更好、更均匀,网垫设在模板挤压孔进料端的前方,网垫533能对物料进行重新组合,使得物料的混合更加的均匀,膨化效果好。
[0034]本实用新型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的工作原理是:将物料加入到干粉筛滤机102内,干粉筛滤机102内的物料在风送机103的作用下向存储罐104内输送,存储罐104内所产生的粉尘有除尘器117处理,存储罐104内的物料被输送到自动称重机105内,定量输送机106根据物料与水的配比关系将自动称重机105内的物料定量输送到粉液混合机107内,同时,定量供液机系统向粉液混合机107内供水,在此过程中,如果物料和水的比例达不到预设定的要求,则自动称重机105称取对应重量的物料定时的经定量输送机输送到粉液混合机107内,从而能保证在间隔时间内物料与水的比例达到要求,当物料和水进入到粉液混合机107后,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的物料被输送到定量供料机108内,定量供料机108定量的将混合好的物料经入料口 16送入到筒体11内,驱动装置带动挤压螺杆旋转,在挤压螺杆2的作用下,物料向前输送,物料在输送过程中,挤压螺杆2的旋转产生热量,同时向第一套管31内通入蒸汽,利用蒸汽对筒体前部的物料进行非接触式加热,使得物料熟化程度高,当物料经过具有缺口的螺旋片22时,物料重组混合,实现翻料的作用,让物料的混合更加的均匀,当物料被输送到筒体后部时,利用挤压螺杆2本身产生的热量和第二加热装置的热量对物料进行进一步加热,之后物料在出料口处的挤压螺杆处因切口的作用重新组合混合,进一步让物料混合均匀,经过混合的物料经出料口 17、出料筒51从挤压模53挤出,在挤出过程中,因挤压孔的前后直径不同,温度和压力差的变化大,挤出条马上膨化形成膨化条,形成的膨化条经膨化输送机110输送到恒温恒湿老化机111内,在恒温恒湿老化机内对膨化条进行老化,经老化的膨化条在自动切断机112内被定长切断并落入到着味输送机113上,着味输送机113将切断的膨化条输送到着味机114内,在着味机114内自动加入如辣椒、油等配料,让配料与膨化条充分混合增加味道,经混合的膨化条落入到包装输送机115上,并被输送到包装机116内包装。
[0035]本实用新型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能实现自动上料、输送及包装,因此,生产的效率高。由于利用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分别对物料进行不同温度的加热,因此,能提高膨化效果,膨化更加的均匀。
【主权项】
1.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按物料的输送方向依次包括上料设备、粉液混合机、定量供料机、挤压膨化机、膨化条输送机、恒温恒湿老化机、自动切断机、着味输送机、着味机、包装输送机及包装机;挤压膨化机包括挤压机架、挤压驱动装置、挤压机筒及挤压螺杆,挤压驱动装置安装在挤压机架上且驱动挤压螺杆旋转,挤压机筒安装在挤压机架上,挤压螺杆设在挤压机筒内,挤压机筒的前部设有进料口,挤压机筒的后部设有出料口;在出料口上连接有挤压模头;挤压机筒的外壁上位于挤压机筒的前部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挤压机筒的外壁上位于挤压机筒的后部设有第二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热装置包括套在挤压机筒上的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与挤压机筒之间形成第一空心夹层,在第一套管上设有第一加热介质进口和第一加热介质出口 ;所述的第二加热装置包括套在挤压机筒上的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与挤压机筒之间形成第二空心夹层,在第二套管上设有第二加热介质进口和第二加热介质出口,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独立控温;在机筒上位于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之间套有套环;在挤压机筒的后端设有垫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螺杆包括杆体及设在杆体外壁上的螺旋片,在位于中部的螺旋片上设有轴向的切口,在位于出料口处的螺旋片上设有轴向的切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模头包括出料筒、挤压端盖及挤压模,出料筒的上端连接在出料口处,挤压端盖连接在出料筒的下端并压紧挤压模;所述的挤压模包括模板、压板及网垫,模板上设有挤压孔,挤压孔出料端的直径小于挤压孔进料端的直径,网垫设在模板挤压孔进料端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干粉筛滤机、风送机、存储罐、自动称重机及定量输送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存储罐上连接有除尘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液混合机包括螺旋式高速搅拌输送机和定量供液机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量供液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液搅拌桶、配液定量桶、供液泵和流量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膨化食品自动生产线,依次包括上料设备、粉液混合机、定量供料机、挤压膨化机、膨化条输送机、恒温恒湿老化机、自动切断机、着味输送机、着味机、包装输送机及包装机;挤压膨化机包括挤压机架、挤压驱动装置、挤压机筒及挤压螺杆,挤压驱动装置安装在挤压机架上,挤压机筒安装在挤压机架上,挤压螺杆设在挤压机筒内,挤压机筒的前部设有进料口,挤压机筒的后部设有出料口;在出料口上连接有挤压模头;挤压机筒的外壁上位于挤压机筒的前部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挤压机筒的外壁上位于挤压机筒的后部设有第二加热装置。该结构能实现自动上料、输送及包装,因此,生产的效率高。能提高膨化效果,膨化更加的均匀。
【IPC分类】A23P1-14
【公开号】CN204317467
【申请号】CN201420661143
【发明人】冯星愿
【申请人】布勒(广州)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