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无添加剂卷烟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08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无添加剂卷烟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采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无添加剂卷烟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无添加剂卷烟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卷烟生产的工艺流程是根据烟叶原料的理化特性,按照一定的程序逐步通过各种加工方法或设备,把原料制成合格卷烟产品所必须经过的加工制造过程。主要工序有制丝、 卷接和包装。一般而言,卷烟生产企业根据不同卷烟叶组中的烟叶品种、烟叶产地、烟叶等级、烟叶年份和烟叶配比等,通过加料加香,赋予卷烟产品特定产品风格,经过制丝、卷接和包装而获得卷烟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特定的感官体验。在传统的卷烟加工过程中,加香加料是形成产品风格的重要环节,通过加料,可以改善卷烟的吸食品质、改善烟丝的物理性状、 改善烟丝的燃烧性和防止烟丝霉变等;通过加香,在不损害烟叶原有香气的情况下,衬托烟香,同时掩盖杂气,达到增香赋香、改善吃味和协调香味的作用,进而最终形成卷烟产品风格。按照来源不同,烟草香料包括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2大类。然而,世界卫生组织(WHO) 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建议各国限制或禁止在烟草中使用香料等添加剂,包括葡萄糖、 蜂蜜、香草醛和中草药等天然或合成烟香香料都在范围内。我国已于2005年正式批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因此,减少和限制天然和合成香料的使用是大势所趋。
采用复配微生物制剂达到替代传统加料加香的目的,同时实现卷烟产品有害成分的降低,以期形成新的卷烟生产工艺和新的卷烟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实际上,微生物发酵已被证明可改善烟叶可用性,是烟叶吸食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根据发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国内外学者针对烟叶的人工发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然而,但还未有仅使用微生物用于卷烟产品赋香的报道。发明内容
针对卷烟工业发展的需求,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无添加剂卷烟生产工艺,该工艺将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用于卷烟叶组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发酵,经过烘丝、卷接和包装,获得卷烟成品,所得的卷烟产品,其理化指标和评吸结果均达到商品化卷烟标准。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采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无添加剂卷烟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的卷烟生产工艺中,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喷施于切后烟丝/叶组或烘后烟丝/叶组表面,在温度25°C 45°C、相对湿度30% 90%条件下恒温恒湿发酵24h 60h,发酵后的烟丝/ 叶组在25V 180°C条件下烘干,当烟丝/叶组水分达到10% 15%再进入卷烟机卷接, 获得卷烟成品;
所述的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含有芽孢杆菌(Bacillus sp. ) LBT1. 0007、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 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且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07 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 酵母菌 (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 = (0. 001 1) (0. 001 1. 5) (0. 005 15)。
上述芽孢杆菌(Bacillussp.)LBT1. 0007、芽孢杆菌(Bacillus sp.)LBT1. 0013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 LBT1. 0038,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分别为 CGMCC No. 5332、CGMCC No. 5333 和 CGMCC No. 5334。
所述的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喷施量为烟丝/叶组的0. OOOlwt% IOwt%。
所述的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配比选用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07、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 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 的湿菌体、粉剂或冻干粉。
本发明的采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无添加剂卷烟生产工艺,与传统卷烟生产工艺完全不同,用该工艺制得的卷烟产品具有无添加剂、赋香效果好等特征,是一种新的卷烟生产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获得卷烟叶组赋香菌株,申请人从烟叶表面分离、筛选可使卷烟叶组赋香的一组微生物菌株,即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0007、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 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于 2011 年 10 月 12 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并配制成卷烟叶组复配赋香微生物,该复配微生物制剂其可实现卷烟叶组的增香和降害。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分别为 CGMCC No. 5332、CGMCC No. 5333 和 CGMCC No. 5334。
以下给出具体的分离、筛选的实施例。
1)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07 或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 的分离与筛选
从自然醇化3年以上的烟叶表面分离卷烟叶组赋香菌菌株,其分离方法是先用无菌生理盐水与Ig醇化烟叶混合后,用无菌取样的方法取ImL混合液加入到9mL灭菌生理盐水中制成ΙΟ"1菌悬液,然后逐级稀释,取10_2、10_3、10_4、10_5、10_6、ΙΟ"7六个稀释度的菌悬液0. 2mL涂布到LB培养基上,37°C恒温培养Mh,挑取长势良好,菌落饱满均勻,且稀释度适宜的平板的单菌落,镜检。
镜检若为纯培养单一菌株,则接种于LB斜面固体培养基,37°C恒温培养24h后保藏于4°C冰箱。
镜检若为混合菌株,则再次在LB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直至镜检为菌株纯培养物后,接种斜面试管,37°C恒温培养24h后保藏于4°C冰箱。
LB培养基主要成分为胰化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0.5%,NaCl 1%;ρΗ自然,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也称酵母膏,市售。
LB斜面固体培养基是在LB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2%琼脂成为LB斜面固体培养基;PH自然。
镜检若为纯培养单一菌株,则接种于LB斜面固体培养基,37°C恒温培养24h后保藏于4°C冰箱;
镜检若为混合菌株,则再次在LB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直至镜检为菌株纯培养物后,接种斜面试管,37°C恒温培养24h后保藏于4°C冰箱;
对筛选所得的所有纯培养菌株用于烟叶发酵,并根据烟叶理化性质和评吸结果, 最终筛选和确定卷烟赋香菌株。
2)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 的分离与筛选
从自然醇化3年以上的烟叶表面分离卷烟叶组赋香菌菌株,其分离方法是
该方法先用无菌生理盐水与Ig醇化烟叶混合后,用无菌取样的方法取ImL混合液加入到9mL灭菌生理盐水中制成10—1菌悬液,然后逐级稀释,取10_2、10_3、10_4、10_5、10_6、10_7 六个稀释度的菌悬液0. 2mL涂布到YPD培养基上,32°C恒温培养Mh,挑取长势良好,菌落饱满均勻,且稀释度适宜的平板的单菌落,镜检;
YPD培养基主要成分为酵母膏1%,蛋白胨2%,葡萄糖;
YPD斜面固体培养基是在YPD培养基加入2%琼脂成为YPD斜面固体培养基;pH自然。
镜检若为纯培养单一菌株,则接种于YPD斜面固体培养基,32°C恒温培养24h后保藏于4°C冰箱;
镜检若为混合菌株,则再次在YPD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直至镜检为菌株纯培养物后,接种斜面试管,32°C恒温培养24h后保藏于4°C冰箱;
对筛选所得的所有纯培养菌株用于烟叶发酵,并根据烟叶理化性质和评吸结果, 最终筛选和确定卷烟赋香菌株。
将所得的芽孢杆菌(Bacillussp.) LBT1. 0007 或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进行培养,其方法是,将保藏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LBTl. 0013或芽孢杆菌 (Bacillus sp. )LBT1. 0007从斜面接种2环至IOO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于27°C 37°C, IOOrpm 180rpm恒温摇床振荡培养12h 36h,得到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 或芽孢杆菌(Bacillus sp.)LBT 1. 0007新鲜发酵液;其中,LB液体培养基主要成分为胰化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0. 5%,NaCl 1% ;琼脂2%,pH自然;
所得到的芽孢杆菌(Bacillussp.)LBT1. 0013 或芽孢杆菌(Bacillus sp.)LBT 1. 0007发酵液在4°C条件下,以8500r/min 11000r/min离心5min 15min,弃上清液得到湿菌体,进一步得到粉剂或冻干粉,保藏于4°C冰箱备用。
将所得的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 LBT1. 0038进行培养,其方法是,将保藏的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从斜面接种2环至IOOmL的YPD液体培养基中,于 27°C 37°C,IOOrpm 180rpm恒温摇床振荡培养12h 36h,得到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新鲜发酵液;其中,YPD液体培养基主要成分为酵母膏1 %,蛋白胨2%, 葡萄糖2%,琼脂2%,pH自然;
所得到的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发酵液在4°C条件下,以8500r/ min llOOOr/min离心5min 15min,弃上清液得到湿菌体,进一步得到粉剂或冻干粉,保藏于4°C冰箱备用。
3)将得到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07、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的发酵液在4 °C条件下,按照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07 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 酵母菌 (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 = (0. 001 1) (0. 001 1. 5) (0.005 15)的比例复配,得到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如果采用粉剂或冻干粉可直接进行复配。
4)将得到的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用于传统的卷烟生产工艺中,具体的步骤至少包括
根据产品要求对烟叶进行制丝,得到烟丝(叶组),按照烟丝(叶组)质量的 0. 000Iwt % IOwt %比例将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喷施于切后烟丝(叶组)或烘后烟丝(叶组)表面,并将叶组在25°C 45°C、相对湿度30% 90%条件下恒温恒湿发酵24h 60h。 将发酵后的烟丝(叶组)在25°C 180°C条件下烘干池 48h,使烟丝(叶组)水分含量在10% 15%之间,进入卷烟机卷制和包装,获得卷烟成品。
采用本发明的卷烟生产工艺,卷烟的理化指标和评吸结果均达到商品化卷烟标准。
表1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卷烟理化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无添加剂卷烟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的卷烟生产工艺中,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喷施于切后烟丝/叶组或烘后烟丝/叶组表面,在温度25°C 45 °C、相对湿度30% 90%条件下恒温恒湿发酵Mh 60h,发酵后的烟丝/叶组在25°C 180°C条件下烘干,当烟丝/叶组水分达到10% 15%再进入卷烟机卷接,获得卷烟成品;所述的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含有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07、芽孢杆菌(Bacillus sp.)LBT1. 0013 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LBT1. 0038,且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07 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 酵母菌 (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 = (0. 001 1) (0. 001 1. 5) (0. 005 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芽孢杆菌(Bacillussp.) LBT1.0007、芽孢杆菌(Bacillus sp.)LBT1. 0013 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号分别为CGMCC No. 5332、CGMCC No.5333 和 CGMCC No. 533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喷施量为烟丝/ 叶组的 0. OOOlwt % IOwt % 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配比选用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07、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BT1. 0013 和酵母菌 (Saccharomyces sp.) LBT1. 0038的湿菌体、粉剂或冻干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无添加剂卷烟生产工艺,在传统的卷烟生产工艺中,用赋香复合微生物制剂喷施于切后烟丝/叶组或烘后烟丝/叶组表面,在温度25℃~45℃、相对湿度30%~90%条件下恒温恒湿发酵24h~60h,发酵后的烟丝/叶组在25℃~180℃条件下烘干,当烟丝/叶组水分达到10%~15%再进入卷烟机卷接,获得卷烟成品;该工艺所用复配微生物制剂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LBT1.0007、芽孢杆菌(Bacillus sp.)LBT1.0013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LBT1.0038,该复配微生物制剂中所用菌株均由醇化烟叶表面分离筛选获得,是一种新的卷烟叶组赋香复配微生物制剂,用该工艺制得的卷烟产品具有无添加剂、赋香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24B3/12GK102499438SQ20111036972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9日
发明者吕欣, 张岗, 张晓妮, 牟含军, 王颖, 胡喜怀, 赵德学, 郭志刚, 陈宝成 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