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575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包括内层导热壳、套接于内层导热壳外的外层导热壳,之间形成进气夹层;内层导热壳端部与外层导热壳端部之间形成气流入口,外层导热壳的封闭端为加热部,加热部与内层进气口之间有间隙,进气夹层和间隙连通形成气流通道;在加热部外表面套装有燃料部分。本发明通过将气流通道的开口后置使其与燃料部分拉开一端距离,这样的设置可以达到进气与燃料产生的废气基本隔离的效果,拓宽了燃料的配方使用范围。本发明的结构大幅改善了干馏效果,使气流通道的开口与燃料燃烧部分分离开来,扩大了燃料的使用范围。
【专利说明】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卷烟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后进气的外部导热式吸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有研究表明尼古丁和多数烟草香味成分在较低温度下(300?500°C)就可以转移到烟气中。如果把卷烟温度降低到600°C以下(烟草燃点约700°C),烟气多种有害成分可以大幅度降低,而香味成分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一种运用碳质热源进行干馏烟草成分的卷烟被发明出来。现有技术是在挤塑成型的碳棒上预留纵向沟槽,使空气在流经碳棒表面时得以加热,然而这种直接加热方式必然有碳不完全燃烧情况,这时吸烟者将随烟气吸入更多的CO ;若将燃料放置在气流通道外部,燃料由于抽吸时得不到充分的供氧,也不易点燃,而由于前端进气方式与燃料太近,从安全性考虑,限制了助燃剂的使用。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设置两层导热壳,在两层导热壳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封闭的一端外层导热壳与燃料接触的加热端,而另一端通过两层导热壳之间的进气夹层实现后置的进气方式,使空气进入的端口远离燃料一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包括内层导热壳、套接于内层导热壳之外的外层导热壳,外层导热壳内表面与内层导热壳外表面之间形成进气夹层;内层导热壳一端开小口作为内层进气口,另一端为敞口作为插烟部;外层导热壳靠内层导热壳插烟部的一端也为敞口,此处的内层导热壳端部与外层导热壳端部之间形成气流入口,外层导热壳另一端为封闭端作为加热部,加热部与内层进气口之间有间隙;进气夹层和间隙连通形成气流通道;在加热部外表面套装有燃料部分。
[0005]较佳地,燃料部分包括碳、黏合剂和助燃剂。
[0006]较佳地,外层导热壳靠近气流入口的外壁上设有隔热层。
[0007]较佳地,在内层导热壳的外壁或外层导热壳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气流通道的支撑结构。
[0008]较佳地,支撑结构在外层导热壳的内壁或内层导热壳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
[0009]较佳地,内层导热壳的插烟部和内层进气口之间设有漏斗形的第一过渡连接结构,外层导热壳第一过渡连接结构相对应位置处设有漏斗形的第二过渡连接结构;气流通道还包括第一过渡连接结构和第二过渡连接结构之间形成的空隙。
[0010]较佳地,支撑结构为支撑筋。
[0011]较佳地,加热部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三角形或辐射状多叶片形。
[0012]较佳地,内层导热壳靠近内层进气口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挡住卷烟的限位结构。
[0013]采用这样的结构有以下几点益处:通过以上结构将气流通道的开口后置,使其与燃料部分拉开一端距离,这样的设置可以达到进气与燃料产生的废气基本隔离的效果,拓宽了燃料的配方使用范围。另外,由于空气通过气流通道进入的时候需要通过导热层,这个时候可以对进入气流通道的的较冷的空气达到预热的效果,而卷烟与外层导热壳没有了直接接触受热更均匀,避免了局部高温而引燃卷烟。隔热层的设置时为了方便使用时不会烫手,保持干馏温度,漏斗型设置的过渡连接结构可以让气流更通畅,将加热部设置为十字形可以增大受热面积加强加热和导热的效果。本发明的结构大幅改善了干馏效果,使气流通道的开口与燃料燃烧部分分离开来,可以减少使用者所吸入的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并且也扩大了燃料的使用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装配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内层导热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外层导热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沿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3沿B-B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外层导热壳的加热部设置为十字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内层导热壳1.1、插烟部1.2、内层进气口 2、外层导热壳2.1、加热部
3、气流通道3.1、进气夹层3.2、间隙3.3、气流入口 4、隔热层5、支撑结构6、第一过渡连接结构7、第二过渡连接结构8、限位结构9、卷烟10、燃料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所示,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包括内层导热壳
1、套接于内层导热壳I之外的外层导热壳2,外层导热壳2内表面与内层导热壳I外表面之间形成进气夹层3.1 ;内层导热壳I 一端开小口作为内层进气口 1.2,另一端为敞口作为插烟部1.1 ;外层导热壳2靠内层导热壳I插烟部1.1的一端也为敞口,此处的内层导热壳I端部与外层导热壳2端部之间形成气流入口 3.3,外层导热壳2另一端为封闭端作为加热部2.1,加热部2.1与内层进气口 1.2之间有间隙3.2 ;进气夹层3.1和间隙3.2连通形成气流通道3 ;在加热部2.1外表面套装有燃料部分10,燃料部分10为碳质热源,包括碳、黏合剂和助燃剂。
[0023]本实施例还在外层导热壳2靠近气流入口 3.3的外壁上设有隔热层4,使用时会更方便避免烫伤,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持干馏温度的作用,避免在连续抽吸之间温度下降过大,从而影响干馏效果。
[0024]本实施例在内层导热壳I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气流通道3的支撑结构5,支撑结构5为支撑筋。支撑结构5在外层导热壳2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
[0025]还可以将支撑结构5设置在外层导热壳2的内壁上,而支撑结构5的具体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等同效果的设置方式。
[0026]内层导热壳I的插烟部1.1和内层进气口 1.2之间设有漏斗形的第一过渡连接结构6,外层导热壳2第一过渡连接结构6相对应位置处设有漏斗形的第二过渡连接结构7 ;气流通道3还包括第一过渡连接结构6和第二过渡连接结构7之间形成的空隙,漏斗形的过渡段可以让空气流通更加顺畅。
[0027]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如图6所示加热部2.1可以设置为截面形状为十字形的结构,可以扩大与燃料部分10的接触面增加受热面积。另外加热部分2.1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可以扩大受热面积的形状,如截面为三角形或辐射状多叶片形的结构。
[0028]在内层导热壳I靠近内层进气口 1.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挡住卷烟9的限位结构8,使卷烟9不会插入过深。
[0029]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内层导热壳I和外层导热壳2套接在一起,将卷烟9插入插烟部1.1,燃烧套装于加热部2.1表面的燃烧部分10。使用者抽吸时,空气由气流入口 3.3进气夹层3.1,经进气夹层3.1预热,到位于燃料中的加热部2.1充分加热,经充分加热的空气由间隙3.2进入内层进气口 1.2,最后进入到烟丝中进行加热达到干馏效果。
[0030]空气通过气流通道3的时候在进气夹层中得到了预热,而卷烟9与外层导热壳2没有直接接触,所以受热更均匀。将气流通道3的气流入口 3.3后置使其与燃料部分10拉开一端距离,这样的设置可以达到进气与燃料产生的废气基本隔离的效果,拓宽了燃料的配方使用范围,燃料可以采用碳、黏合剂及燃烧前后无挥发性有毒有害气体释放的氧化剂、助燃剂。
[0031]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导热壳(I)、套接于所述内层导热壳(I)之外的外层导热壳(2),所述外层导热壳(2)内表面与所述内层导热壳(I)外表面之间形成进气夹层(3.1);所述内层导热壳(I) 一端开小口作为内层进气口(1.2),另一端为敞口作为插烟部(1.D ;所述外层导热壳(2)靠内层导热壳(I)插烟部(1.1)的一端也为敞口,此处的内层导热壳(I)端部与外层导热壳(2)端部之间形成气流入口(3.3),所述外层导热壳(2)另一端为封闭端作为加热部(2.1),所述加热部(2.1)与内层进气口(1.2)之间有间隙(3.2);所述进气夹层(3.1)和所述间隙(3.2)连通形成气流通道(3);在所述加热部(2.1)外表面套装有燃料部分(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部分(10)包括碳、黏合剂和助燃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导热壳(2)靠近气流入口(3.3)的外壁上设有隔热层(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层导热壳(I)的外壁或所述外层导热壳(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气流通道(3)的支撑结构(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在所述外层导热壳(2)的内壁或所述内层导热壳(I)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导热壳(I)的所述插烟部(1.D和所述内层进气口(1.2)之间设有漏斗形的第一过渡连接结构(6),所述外层导热壳(2)所述第一过渡连接结构(6)相对应位置处设有漏斗形的第二过渡连接结构(7);所述气流通道(3)还包括所述第一过渡连接结构(6)和所述第二过渡连接结构(7)之间形成的空隙。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为支撑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1)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三角形或辐射状多叶片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部进气式导热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导热壳(I)靠近所述内层进气口(1.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挡住卷烟(9)的限位结构(8)。
【文档编号】A24F47/00GK103564657SQ20131054269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罗诚浩, 陈义坤, 魏敏, 宋旭艳, 李冉 申请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市黄鹤楼科技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