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带垫片的纽扣。
背景技术:
常见的工字扣(或撞钉)由上面的扣帽(上半部分)和下面的扣钉(下半部分)两部分组成,通过敲模方式将两部分组合起来。因组合后的造型略像中文“工”字,故得名工字扣。工字扣主要用于服装的扣合功能,特别对于牛仔类比较厚实的面料,有着良好的使用效果,因而也称为牛仔扣。工字扣主要涉及的材质有铜、锌合金、铁、铝等。由于扣帽与扣钉接触面积小,因此,服装与工字扣连接处易破损。
故,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带垫片的纽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带垫片的纽扣以增加服装的穿着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垫片的纽扣,包括扣帽和与扣帽相配合的扣钉,还包括垫片,垫片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设置有向其圆心方向延伸的若干凸筋,扣钉夹紧于至少两块凸筋之间。
优选地,扣钉包括柱状体和垂直于所述柱状体的钉体,钉体的一端与柱状体连接。
优选地,钉体夹紧于至少两块凸筋之间。
优选地,若干凸筋为四块凸筋。
优选地,四块凸筋在垫片上呈旋转对称设置。
优选地,凸筋设置有翻边。
优选地,翻边指向扣帽。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自带垫片的纽扣,包括扣帽和与扣帽相配合的扣钉,还包括垫片。如此设计,服装加持在垫片与扣帽之间,通过提高纽扣与服装的接触面积,以实现降低发生破损的概率;
2、本实用新型垫片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设置有向其圆心方向延伸的若干凸筋,扣钉夹紧于至少两块凸筋之间,如此设计,垫片与扣钉连接紧密,不易产生松动。
3、本实用新型的四块凸筋在垫片上呈旋转对称设置,使得不同凸筋对扣钉的压力均匀分布,延长纽扣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钉体插入垫片时,凸筋边缘受到钉体挤压形成翻边,翻边的形成一方面增大了凸筋对纽钉的夹持力,以避免垫片从钉体上脱落,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钉体的直径大小改变翻边的宽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钉体。
5、在生产本实用新型的自带垫片的纽扣时,生产机器一次性将垫片和扣钉组合生产,节省了加装垫片的时间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避免了漏装垫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带垫片的纽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垫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带垫片的纽扣,包括扣帽1和扣钉2,所述扣帽1上设有安装孔,扣钉2插入安装孔内并与扣帽过渡配合,以实现扣帽1与扣钉2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垫片3,垫片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孔4,连接孔4设置有向其圆心方向延伸的若干凸筋5,扣钉2夹紧于至少两块凸筋4之间。具体的,扣钉2包括柱状体7和垂直于柱状体7的钉体8,钉体8的一端与柱状体7连接,钉体8夹紧于至少两块凸筋5之间。生产机器一次性将垫片3和扣钉2组合生产,节省了加装垫片3的时间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避免了漏装垫片。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凸筋5为四块凸筋5。具体的,四块凸筋5在垫片3上呈旋转对称设置,当垫片3旋转90°时,四个凸筋5在水平面所呈现的图片与四个凸筋5未呈旋转前在水平面所呈现的图片完全一致;或者是,当垫片3旋转180°时,四个凸筋5在水平面所呈现的图片与四个凸筋5未呈旋转前在水平面所呈现的图片完全一致;当垫片3旋转270°时,四个凸筋5在水平面所呈现的图片与四个凸筋5未呈旋转前在水平面所呈现的图片完全一致。
凸筋5设置有翻边6,具体的,翻边6指向扣帽1。钉体8插入垫片3时,凸筋5受到钉体8挤压形成翻边6,翻边6的形成一方面增大了凸筋5对钉体8的夹持力,进一步提高了纽扣的牢固度,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钉体8的直径大小改变翻边6的宽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钉体8。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凸筋5为三块凸筋5。具体的,三块凸筋5在垫片上呈旋转对称设置,当垫片旋转120°时,四个凸筋5在水平面所呈现的图片与四个凸筋5未呈旋转前在水平面所呈现的图片完全一致;当垫片旋转240°时,四个凸筋5在水平面所呈现的图片与四个凸筋5未呈旋转前在水平面所呈现的图片完全一致。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尽管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