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自动打磨鞋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725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自动打磨鞋底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机器人自动打磨鞋底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制鞋加工车间,鞋底的打磨工作主要是靠工人手动握住鞋帮将鞋底来回移动与打磨机的磨刀接触,根据鞋底的形状沿着高速转动的砂轮将鞋底打磨平滑,但这种打磨方式不仅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而且次品率高,打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打磨技术工人的手艺,产品一致性差,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而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自动打磨鞋底设备,其生产效率高,对产品打磨一致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自动打磨鞋底设备,包括有机架以及六轴机器人;该机架上设置有鞋底夹具,机架的侧缘设置有快换刀架;该六轴机器人设置于机架的侧旁,六轴机器人的自由端设置有快换夹具,快换夹具上设置有风磨机。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工字型通槽,该鞋底夹具位于工字型通槽中。

优选的,所述鞋底夹具可拆卸地安装于机架的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鞋底夹具包括有多对夹爪,每一对夹爪均由一气缸带动彼此打开或闭合。

优选的,所述风磨机安装有柔性磨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鞋底夹具夹住鞋底,并配合六轴机器人带动风磨机移动而对鞋底进行自动打磨,取代了传统之人工打磨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由于可以自动快速换刀,保证了在一次装夹内完成打磨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11、工作台

101、工字型通槽 20、六轴机器人

30、鞋底夹具 31、夹爪

32、气缸 40、快换刀架

50、快换夹具 60、风磨机

61、柔性磨头 70、鞋底。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以及六轴机器人20。

该机架10上设置有鞋底夹具30,机架10的侧缘设置有快换刀架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0的工作台11上设置有工字型通槽101,该鞋底夹具30位于工字型通槽101中,并且,所述鞋底夹具30可拆卸地安装于机架10的工作台11上,具体而言,所述鞋底夹具30包括有多对夹爪31,每一对夹爪31均由一气缸32带动彼此打开或闭合。

该六轴机器人20设置于机架10的侧旁,六轴机器人20的自由端设置有快换夹具50,快换夹具50上设置有风磨机60,所述风磨机60安装有柔性磨头61。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鞋底夹具30定位并夹紧鞋底70,夹紧后鞋底70周边的定位块撤离,以保证要打磨的面外部无遮挡。然后,六轴机器人20移动风磨机60,风磨机60对鞋底70进行打磨;风磨机60安装柔性磨头61,并为了适应不同的形状和位置,可快速换刀,从而保证了在一次装夹内完成打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利用鞋底夹具夹住鞋底,并配合六轴机器人带动风磨机移动而对鞋底进行自动打磨,取代了传统之人工打磨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由于可以自动快速换刀,保证了在一次装夹内完成打磨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