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一次性使用的体液吸引器、及吸引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08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一次性使用的体液吸引器、及吸引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取出堵塞的痰和鼻涕的一次性使用的吸引器。
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没有吸引装置的一般家庭中,如饮料吸管那样使用吸入管,采用由口吸出的方法。为此,痰等可能进入到口中,存在感染到患者的病的危险,在卫生上和精神上存在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对携带方便、在任何地方都可简单使用、可完全捕捉痰和鼻涕等体液、不需要清洗和消毒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和体液吸引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后,获得了本发明。
另外,在该过滤装置中,贯通过滤器地设置将空气从吸入口引导至体液存留室的吸入管。
另外,在该过滤装置中,将吸入口和吸引口设置于夹住过滤器的两侧。
另外,在该过滤装置中,在周边具有沿着体液存留室内壁的形状的体液遮蔽部,将大体在中央部具有通气部的遮蔽构件设于体液存留室与过滤器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体液过滤装置用于除去堵塞的痰和鼻涕等体液,该体液过滤装置包含与用于吸入该体液的吸入管连接的吸入口、存留从该吸入口吸入的体液的体液存留室、体液存留室内的空气或体液通过的过滤器、与吸引源相连的吸引口;上述吸入口位于上述体液存留室的一端侧,上述吸引口位于与该一端侧相反侧的另一端侧,上述过滤器位于该体液存留室与该吸引口之间。
另外,在该过滤装置中,设置从上述体液存留室通过上述过滤器将空气引导至上述吸引口的吸引管,该吸引管朝该体液存留室内凸出。
另外,在该过滤装置中,上述吸引管从上述过滤器朝上述体液存留室的中央部附近凸出,该吸引管的凸出方向前端位于该体液存留室的中央部附近。
另外,在该过滤装置中,设置了从上述吸入口将体液引导至该体液存留室的吸入管。
另外,在该过滤装置中,上述吸入管凸出到上述体液存留室内。
另外,在该过滤装置中,在上述吸入管的凸出方向前端设置了逆流防止阀。
另外,该过滤装置为至少可由手握住上述体液存留室将其隐藏的大小。
另外,本发明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吸引器的要旨在于,包含上述过滤装置,至少在其吸入口连接了吸入管。
另外,在该吸引器中,在吸入管的前端连接了具有空气导入机构的吸入前端构件。
另外,在该吸引器中,吸引口形成为可由口衔住的形状。
本发明的吸引源从用于除去堵塞的痰和鼻涕等体液的体液过滤装置的吸引口吸引空气,该吸引源包含吸引空气的泵和内装该泵的外箱;其中,上述外箱具有弯曲着延伸到端部的接合部,可将接合部接合于杆状构件地悬挂。
本发明的吸引源从用于除去堵塞的痰和鼻涕等体液的体液过滤装置的吸引口吸引空气,该吸引源包含吸引空气的泵和内装该泵的外箱;其中,上述外箱具有弯曲着延伸到端部的载置部,使大体圆筒形的体液过滤装置横着收容于载置部。
本发明的吸引源从用于除去堵塞的痰和鼻涕等体液的体液过滤装置的吸引口吸引空气,该吸引源包含吸引空气的泵和内装该泵的外箱、及使吸引的流体分离成体液和空气的存液器具。
图2为示出

图1所示过滤装置和本发明的吸引源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图1所示过滤装置和本发明的吸引源的配管图。
图4为示出图2所示吸引源的其它使用状态的透视图。
图5为示出图2所示吸引源的再另一使用状态的透视图。
图6为示出图1所示过滤装置的除菌过滤器的正面断面图。
图7为示出图1所示过滤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的透视图。
图8为示出图1所示过滤装置的再另一使用状态的透视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过滤装置的另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吸引源的另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11为用于说明图10所示吸引源的使用状态的配管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过滤装置的另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13为示出本发明过滤装置的另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14为示出本发明过滤装置的另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15为示出本发明过滤装置的另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16为例示出本发明的过滤器的正面断面图,该图(a)为二层构造,该图(b)为浅盘形的例子。
图17为示出本发明的遮蔽构件的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18为示出本发明的遮蔽构件的另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19为示出本发明的遮蔽构件的另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20为示出本发明过滤装置的另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21为示出本发明的体液吸引器的一例的正面断面图。
图22为示出本发明的吸入前端构件的一例的图,该图(a)为正面图,该图(b)为底面图,该图(c)为该图(b)的A-A断面图。
图23为示出图12的过滤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正面断面图。
图24为示出图20的过滤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正面断面图。
图25为示出图21的过滤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正面断面图。
图1示出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的特别有用的实施形式的一例。图1所示过滤装置10由吸入口14、密闭的体液存留室18、过滤器12、及吸引口16构成,该吸入口14与用于吸入体液100的吸入管20连接,该体液存留室18用于使与空气一起吸入的体液100与空气分离并存留,该过滤器12使吸入的空气通过,该吸引口16与吸引源24相连。
更为详细地说,过滤装置10的吸入口14位于大体圆柱形的体液存留室18的一端侧,吸引口16位于与该一端侧相反侧的另一端侧,过滤器12位于体液存留室18与吸引口16之间。按照本发明的体液过滤装置,该吸引管23为了从体液存留室18通过过滤器12将空气导入到吸入口14而设置,从过滤器12凸出到体液存留室18的中央部附近,吸引管23的凸出方向前端90位于体液存留室18的中央部附近。吸引管23构成为双层筒状,使体液100难以进入,或吸收体液的运动能量使其减少。另外,吸入管22朝体液存留室18内凸出,从吸入口14将体液100引导至体液存留室18。另外,在吸入管22的凸出方向前端92设置逆流防止阀94。
过滤器12位于吸引管23与吸引口16之间,从体液存留室18通过吸引管23送到过滤器12的空气由过滤器12滤清,被送到吸引口16。另外,当在从体液存留室18通过吸引管23送到过滤器12的空气中包含体液100时,该体液100由过滤器12捕捉,仅将滤清后的空气送到吸引口16。过滤器12由海绵96和除菌过滤器97构成,海绵96当在送到过滤器12的空气中包含体液100时吸引该体液,该除菌过滤器97不让细菌通过地捕集从而除菌。除菌过滤器97如图6所示那样由层压体构成,该层压体在二片HEPA过滤器(高效颗粒空气过滤器)98间夹住海绵99。HEPA过滤器98以99.97%以上的效率捕集0.3μm的粒子。除菌过滤器97由于使用二片该HEPA过滤器98,所以,可由100-(100-99.97)×(100-99.97)=99.9991%以上的效率捕集0.3μm粒子。
体液存留室18为可由人手握住加以隐藏的大小,通过用手握住而不能从外部看到体液存留室18的内部,通过的体液100不能从外面看到。具体地说,大体呈圆筒状的体液过滤装置10的长度为约100mm~110mm。大体呈圆筒状的体液存留室18的断面圆直径为35mm~45mm。这是为了不使患者、护理人员、亲属、或来看望病人的客人等产生不快感和厌恶感。另外,用于防止损害患者自身生存下去的愿望、自立心、及奋斗心。另外,通过这样紧凑地构成,可迅速而且容易地废弃。
吸引源24如图3所示,包含吸引空气的泵60和内装该泵60的外箱62,通过使泵60作动,可从吸引管21吸引空气。外箱62一体地具有弯曲着延伸到端部64的接合部66,如图5所示,将接合部66接合到床68的围栏(杆状构件)70从而悬挂吸引源24,由此固定到床68。另外,外箱62一体地具有弯曲着延伸到端部72的载置部74,可将大体圆筒形状的体液过滤装置10朝侧向倒下地收容于载置部74。另外,外箱62具有平面状的底部76,如图2所示,可使底部76紧密固定于台78地固定设置。另外,泵60具有平面状的背面部80,如图4所示,将背面部80紧密固定于台78地固定设置。也可朝倾斜方向等使用该吸引源24。
在使用这样的体液过滤装置10和吸引源24的场合,将吸入管20压入到该过滤装置10的吸入口14,将与吸引源24连接的吸引管21压入到吸引口16,组装体液吸引器34。作为吸入管20和吸引管21,通常使用市场上出售的除菌处理后的PVC(聚氯乙烯)制的吸管。
然后,将吸入管20的前端从鼻或口伸入到咽喉或气管,通过使吸引源24的泵60作动,将痰或唾液等体液100吸入到吸入管20内。吸入到吸入管20内的体液100仅从吸入管20导入至吸入口14,通过逆流防止阀94存留于体液存留室18内。因此,体液存留室18如图3所示,具有将体液100与空气的混合流体分离为体液100与空气的存液器具或排泄槽的功能。此时,由逆流防止阀94防止体液100的倒流。
另一方面,吸入到体液存留室18内的空气从吸引管23经由过滤器12和吸引管21引导至泵60,从泵60排出到外面。吸入到体液存留室18内的空气由过滤器12的HEPA过滤器98除去包含于该空气中的细菌,并被引导至吸引管21。即使体液100进入到吸引管23内,体液100也被海绵96吸收而不进入到吸引管21。为此,即使不废弃吸引管21地用于多个患者,前面使用的患者等的体液也不会残留于吸引管21,所以,不会对后来使用的患者产生不快感。
吸引管23从过滤器12朝体液存留室18的中央部附近凸出,吸引管23的凸出方向前端90位于体液存留室18的中央部附近,所以,在如图1所示那样使过滤装置10朝侧向倒下使用的场合,只要体液100的量不过多,则体液100积存在朝侧向倒下的体液存留室18的底部,体液100不会进入到吸引管23内。另外,吸入管22凸出到体液存留室18内,在该吸入管22的凸出方向前端92设置逆流防止阀94,体液100不接触逆流防止阀94,体液100不会进入到吸入管22。在如图7所示那样使吸入口14处于上方地立起使用体液过滤装置10的场合,以及在如图8所示那样使吸入口14处于下方地倾斜使用体液过滤装置10的场合,也由同样的原理,体液100很少会进入到吸引管23内,体液100不会进入到吸入管22内。
这样,当使用体液过滤装置10而使体液100在体液存留室18内积存规定量时,将体液过滤装置10和吸入管20等废弃。
按照该体液过滤装置10,由于体液100很少进入到吸引管23内,所以,意外地进入到吸引管23内的体液100的量极少,可由海绵96吸收意外地进入到吸引管23内的所有体液100。这样,体液100不会通过吸引管21被吸引到吸引源24,也可以防止体液100流入泵60使吸引源24发生故障。另外,由于体液100不会进入到吸引管21,所以,可不使用吸引源24,而是由护理人员自己将吸引管21衔在口中吸引。另外,按照该体液过滤装置10,由于用具有二片HEPA过滤器98的过滤器12有效地除菌,所以,即使护理人员自己将吸引管21衔在口中吸引,也可防止护理人员被细菌感染。
另外,按照体液过滤装置10,可在如图1所示那样朝侧向倒下地接合于吸引源24的载置部74的状态下,进行体液的吸引,所以,可在稳定状态下固定体液过滤装置10,进行体液的吸引。为此,可防止体液100进入到吸引管23内,消除体液100通过吸引管21吸引到吸引源24的现象。
以上,根据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体液过滤装置和体液吸引器的实施形式,但本发明的体液过滤装置和体液吸引器也可由其它实施形式实施。
例如,在图1所示体液过滤装置10中,作为除菌过滤器97的HEPA过滤器98的替代,也可使用ULPA过滤器(超低透过空气)。该ULPA过滤器与HEPA过滤器相比,为价格高并且脆、易于产生尘屑的过滤器。然而,ULPA过滤器可按99.999%以上的概率捕集0.1μm的粒子。
另外,在图1所示体液过滤装置10中,过滤器12也可为仅由海绵96构成的不含除菌过滤器97的形式。另外,作为除菌过滤器97的替代,也可为使用海绵的形式。另外,作为过滤器12的构成构件,也可使用高分子吸收材料。
在仅由海绵构成过滤器12的场合,可用于没有必要过度考虑体液杀菌的刷牙时口内的体液的吸引,另外,在使用高分子吸收材料或海绵的场合,通过将体液吸收到高分子吸收材料或海绵而使高分子吸收材料或海绵膨胀,从而可由眼观察确认废弃时间。另外,通过确认体液由高分子吸收材料或海绵吸收使高分子吸收材料或海绵的通气性下降这样的情况,可确认废弃时间。另外,过滤器12也可仅由除菌过滤器97构成,不包含海绵96。另外,除菌过滤器97也可仅由HEPA过滤器构成。另外,过滤器12的除菌过滤器97的HEPA过滤器的片数不限于图6那样的二片,也可为1片或二片以上。
另外,对于图1所示体液过滤装置10,大体为圆筒形的体液过滤装置10的长度也可为约110mm~120mm、约120mm~130mm等。另外,大体为圆筒形的过滤装置10的长度也可为约90mm~100mm、约80mm~90mm、约70mm~80mm、约60mm~70mm、约50mm~60mm等。另外,大体圆筒形状的体液存留室18的断面圆直径也可约为45mm~55mm、约55mm~65mm等。另外,大体圆筒形的体液存留室18的断面圆的直径也可为约25mm~35mm、约15mm~25mm等。
另外,对于图1所示体液过滤装置10,使体液过滤装置10作动的吸引源不限于图5所示形状的吸引源24。即,吸引源只要可从过滤装置10吸引空气,则其外箱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定。
另外,对于图1所示体液过滤装置10,也可在体液过滤装置10、吸入管20或吸引管21等粘贴标签,使得不能从外面看到内部地构成。
另外,对于图1所示体液过滤装置10,体液过滤装置10的形状不限于圆柱,也可为方柱、椭圆柱、圆锥柱、或方柱等。
另外,也可为图9所示那样的体液过滤装置10。该体液过滤装置10的吸入管22从吸入口14凸出到体液存留室18内的长度比图1的体液过滤装置10长,在吸入管22与吸引管23之间设置隔板102。为此,图9所示体液过滤装置10的构成比图1所示过滤装置10复杂,制造成本比图1所示体液过滤装置10高。然而,该体液过滤装置10的吸入管22从吸入口14凸出到体液存留室18内的长度比图1的体液过滤装置10长,在以图8所示姿势使用的场合体液100变得不易由逆流防止阀94接触。另外,在吸入管22与吸引管23之间设置隔板102,即使吸入管22从吸入口14凸出到体液存留室18内的长度比图1的体液过滤装置10长,也可防止从吸入管22喷出的体液100被吸引到吸引管23。
另外,本发明的吸引源24也可为图10和图11所示那样的吸引源。该吸引源24在密闭室110内具有过滤器112和泵60。即使在体液100从吸引管21进入到密闭室110内的场合,也可使体液100积存于密闭室110内,仅使空气通过过滤器112送到泵60。因此,密闭室110在吸引由体液100和空气构成的流体的场合,具有使其分离成体液100和空气的存液器具的功能。在该吸引源24的场合,吸引源24的构成变得复杂,制造成本增大,但可防止体液100进入到泵60而导致泵60出现故障。
另外,图12示出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的其它实施例。图12所示的过滤装置10由与用于吸入体液的吸入管20连接的吸入口14、将与空气一起吸入的体液与空气分离后积存的体液存留室18、让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12、及与吸引源24相连的吸引口16构成。另外,在该过滤装置10的内部配置从吸入口14将空气导至体液存留室18的吸入管22和从体液存留室18将空气导至吸引口16的吸引管23,这些吸入管22和吸引管23分别贯通过滤器12地设置。
更为详细地说,过滤装置10的阴壳构件13和阳壳构件15由配合部17连接,形成为两端封闭的大体圆筒状。在该大体圆筒状的壳内,收容过滤器12和遮蔽构件26。
过滤器12由设于阴壳构件13侧壁的台阶部25和设于阴壳构件13底部的过滤器支承构件33支承单侧,相反侧与遮蔽构件26的脚部32接触。与过滤器12相连的脚部32和过滤器支承构件33由凸部前端支承地成形,以不堵塞过滤器12的通气面。
在阴壳构件13一体地设置与用于吸入痰等的吸入管20连接的吸入口14和从吸入口14连通到体液存留室18的吸入管22,吸入管22贯通过滤器12。即,体液存留室18夹着过滤器12位于吸入口14的相反侧。另外,在阳壳构件15一体设置与吸引源24相连的吸引口16和从体液存留室18连通到吸引口16的吸引管23,吸引管23贯通过滤器12。
遮蔽构件26由遮蔽部28和脚部32构成,遮蔽部28的断面为L形的圆环状,呈沿着阴壳构件13内壁的形状。圆环状的遮蔽部28的开放的中央部形成通气部30。
过滤装置10如以下那样组装。首先,将过滤器12深插入到阴壳构件13内,直到接触台阶部25和过滤器支承构件33。在过滤器12预先稍细地设置用于连通吸引管23和吸入管22的孔,上述作业通过使吸入管22穿过该孔而进行。然后,将遮蔽构件26装入到阴壳构件13,使脚部32接触到过滤器12地罩住。圆环状的遮蔽部28与阴壳构件13的内壁配合而固定到规定的位置。
然后,罩上阳壳构件15,在配合部17进行凹凸配合,与阴壳构件13连接,同时,将吸引管23的前端部插入到预先设于过滤器12的孔。这样组装的过滤装置10由过滤器12分隔成二室,吸引管23和吸入管22成为没有间隙地贯通过滤器12的构造。
按照本例的过滤装置10,与图1的过滤装置10相比构成复杂,与图1所示过滤装置10相比成本高。然而,具有以下的效果。
由吸引源24吸引的空气流动如箭头方向所示那样,从吸入口14通过吸入管22进入到体液存留室18,接着,通过过滤器12、吸引管23到达吸引口16。这样除去体液的施术者用单手拿着过滤装置10,由另一只手操作吸入管20,将其前端接触到痰堵塞的咽喉。痰随着上述空气流而被吸引,取出到过滤装置10内。
从吸入管20的前端吸入的痰等体液经过吸入口14、吸入管22排出到体液存留室18内,但吸入管22的前端朝着与过滤器12相反侧的阳壳构件15的一方,所以,可避免从吸入管22溅出的体液直接接触过滤器12。为此,可减轻体液导致的过滤器12的网眼堵塞。另外,由于设置了遮蔽构件26,所以,沿阴壳构件13内壁移动的体液由遮蔽部28挡住,可进一步减轻过滤器12的网眼堵塞。遮蔽部28呈L形断面的圆环状,紧密接触在阴壳构件13的内壁,形成コ字形断面的圆环状槽,所以,即使过滤装置10朝任何方向倾斜,积存于其中的体液也不会流出到过滤器12侧。
流到过滤器12的液状的体液和包含于体液存留室18内的空气的一部分的体液由过滤器12捕捉,仅变得清洁的空气通过吸引管23、吸引口16流到吸引源24。过滤器12的端部没有间隙地与阴壳构件13的内壁相接,封闭体液存留室18,所以,不论如何粗暴地使用过滤装置10,体液都不会漏出到吸引口16。
为此,本发明的过滤装置10可随便地一次使作用。在遮蔽构件26的中央部设置有通气部30,过滤器12的两面非常宽地开放,所以,过滤器12全面很少有网眼堵塞的危险。另外,由于通过过滤器12时的压力损失不会变大,所以,可使用由口吸引的程度的较弱的吸引源24。
在本例的过滤装置10中,吸入口14和吸引口16夹住过滤器12设于两侧,例如,作为在一般家庭使用的用口吸引的应急吸引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即,施术者可将吸引口16夹在口中,一边从上观看咽喉等,一边操作连到位于下方的吸入口14的吸入管20,所以,操作性非常良好。另外,由于吸入口14紧靠着咽喉等,所以,可缩短吸入管20,从而可很快地将痰吸到过滤装置10,缩短施术时间。为此,堵塞痰等的病人的负担和施术者的负担都得到减轻。
在图13所示另一实施例的过滤装置10中,吸入口14和吸引口16设置在同一侧。即使在本例中,由于吸入管22贯通过滤器12,所以,也可防止溅到体液存留室18的体液直接接触到过滤器12。另外,由于设置有遮蔽构件26,所以,沿阴壳构件13内壁移动而流到过滤器12的体液被阻止。与图12所示过滤装置10不同之处仅在于通过过滤器12的空气流到设于与吸入口14相同方向的吸引口16。
本例的过滤装置10特别适合利用真空泵等的吸引源24的场合。在利用真空泵等吸引源24的场合,需要使吸引源24作动或停止的开关操作,在用一只手拿住过滤装置10、用另一只手操作吸入管20时,不能操作吸引源24,必须一时中断吸入作业。然而,例如按图13所示那样将吸引源24的开关38安装于过滤装置10的侧壁,如一边与过滤装置10一起握住一边操作开关38,则另一只手在任何时候都可空出,所以,可不中断吸入作业。
图14例示出的过滤装置10为直列地设置吸入口14、体液存留室18、过滤器12、吸引口16的单纯的构造。本过滤装置10特别是在家庭使用,用于由口吸引的吸引器等,小型而且重量轻,价格低。即,由于直列地配置吸入口14、体液存留室18、过滤器12、吸引口16,所以,可使过滤装置10较细,以将吸入口14用于下侧作为前提,省略遮蔽构件26。结果,可小型、轻量化,大幅度降低成本。随着过滤装置10变细,过滤器12的有效面积减少,变得容易堵塞,但由于体液存留室18内的体液积存于阳壳构件15的底部40,所以,只要不使过滤装置10倒过来,就不会流到过滤器12侧。另外,为了改善防网眼堵塞性,将过滤器12形成得较厚。
图15所例示的过滤装置10相邻地设置吸入口14和吸引口16,与示于图13的过滤装置10同样,特别适合利用真空泵等吸引源24的场合。其特征在于,按该图所示方向握住过滤装置10,例如,在其上部安装开关38,可由大拇指操作。由于过滤器12位于体液存留室18上,所以,从吸入管22出来的体液不会直接接触过滤器12,所以,省略了遮蔽构件26。
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如贯通过滤器12地设置吸入管22,则具有可防止从吸入管22溅出的体液直接接触到过滤器12而产生网眼堵塞的效果。然而,在过滤器12位于体液存留室18上方地采用受到限定的使用方法的过滤装置10中,由于体液不易与重力相反地飞溅到上方,所以,不一定非要将吸入管22贯通过滤器12地设置。
另外,如已说明的那样,如设置遮蔽构件26,不论朝任何方向倾斜使用过滤装置10,沿阴壳构件13移动的体液的流动被挡住,过滤器12不易被堵塞。然而,在采用使过滤器12位于体液存留室18上方地限定的使用方法的过滤装置10中,体液积存于阳壳构件15的底部40,不会流到过滤器12,所以,不一定非要设置遮蔽构件26。
图1~图15所示过滤装置10的形状大体为圆筒状,但本发明的过滤装置10也可为圆锥状和方柱状等各种形状。另外,携带时折叠、使用时组装的构成也较方便。
过滤器12的形状和构成不限于图1~图15所示例示。例如,图16所示过滤器12由较粗、体积大的过滤材料42和较密的过滤材料44这样二层构成,过滤材料42捕捉高粘度的体液,过滤材料44捕捉这以后残留的低粘度体液。也可根据目的将图16所示过滤器12构成为3层等地使用。另外,图17所示过滤器12形成为周围以浅底盘状立起的形状,所以,通气的表面积扩大,变得不易堵塞。另外,可采取设置皱纹扩大表面积等措施。
另外,遮蔽构件26的形状和接合方法也不限于上述例。例如,图15所示遮蔽构件26通过安放到设于阴壳构件13的台阶部46而加以定位,取消脚部32,与过滤器12离开规定距离地接合。为此,过滤器12的表面完全开放并没有接触部分,不会损害过滤功能。
或者,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图18所示遮蔽构件26以圆环状形成コ字形断面的槽,可沿阴壳构件13的内壁平稳地滑动,所以,过滤装置10的组装作业容易。
或者,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图19所示形成为扩展形的遮蔽构件26由于仅在周边部与过滤器12接触,所以,基本上不改变过滤器12的有效表面积。
采取了使吸入管22贯通过滤器12、设置遮蔽构件26的措施,以使吸引到体液存留室18的体液不堵塞过滤器12。作为进一步防止网眼堵塞的措施,也可在体液存留室18内设置吸液构件。在图20所示过滤装置10中,沿阴壳构件13的内壁设置吸液构件48,从体液吸收水分,提高粘度,减小流动性,防止体液移动到过滤器12。吸液构件48使用高分子吸水体或毡等。
过滤器12的材质不作特别的限定,最好使用通常用于换气口、集尘器、吸尘器等的由纸、布、无纺布构成的空气过滤材料。其中,由无纺布构成的空气过滤材料体积大,所以网眼不易堵塞,成形性良好,因此,可加工成最佳的形状,另外,由于价格较低,所以可特别好地使用。如使用由聚酯纤维、聚丙烯(ポリプロピソ)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有机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则在使用后可不污染环境地进行焚烧处理。另外,也可形成为具有消毒·杀菌功能、除臭功能、脱臭功能等的过滤器12。或者,也可形成由体液成分使颜色或形状产生变化的过滤器12。然而,由过滤器12难以完全地捕捉所有种类的细菌和病毒,在由口吸引过滤装置10进行使用的场合等,最好接受专门的医生的充分指导。
阴壳构件13、阳壳构件15、遮蔽构件26等的材质最好使用聚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等塑料。由于重量轻、成形性好、成本低,而且透明性良好,所以,可较好地观察过滤装置10内的体液,并可与过滤器12一起进行焚烧处理,回收使用燃烧热。另外,也可使用具有消毒·杀菌功能、除臭功能、脱臭功能等的材料,或附加这样的材料。
本发明的体液吸引器包含上述过滤装置10,至少将吸入管20连接到吸入口14。图21所例示的体液吸引器34将吸入管20连接到图12所示过滤装置10的吸入口14,在该吸入管20的前端连接吸入前端构件36。吸入管20由硅酮橡胶或软质的聚烯烃系树脂构成,柔软性良好,容易弯曲。
本例的体液吸引器34如以下那样使用。即,施术者由一只手握住过滤装置10加以保持,由另一只手抓住吸入管20的前端附近,将吸入前端构件36接触到咽喉部等体液摘出部位。然后,通过将吸引口16衔在口中吸入,从而吸引并除去痰等体液。或者,可如下那样使用。即,通过将吸引口16衔在口中从而保持过滤装置10,由空出的双手集中地操作吸入管20。或者,也可通过吸引管等连接吸引口16和真空泵等吸引源24进行使用。在使用真空泵等吸引源24的场合,最好将某种真空度调整装置设置在吸引口16与吸引源24之间。
本发明的体液吸引器34如使用小型、重量轻的过滤装置10而易于携带,特别是为用口吸入的方式,则不需要真空泵等吸引源24,所以,在一般家庭或中小医疗设施中使用时非常方便。另外,如形成为由口衔住的形状的吸引口16,则可由口保持过滤装置10,由空出的双手进行吸入管20的操作和帮助患者,所以非常方便。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体液吸引器34,由于痰等体液由过滤器12确实地取除,所以,即使由口吸引,体液也不会进入到口中,消除了过去的卫生上或精神上的问题。另外,使用后的体液吸引器34可依原样废弃,所以,不需要清洗和消毒那样的麻烦作业。另外,废弃的体液吸引器34可整个烧掉,还可有效地利用其燃烧热。如使过滤装置10、吸入管20、吸入前端构件36等材质为聚烯烃系树脂,则即使焚烧也基本上不会发生有毒气体。
吸入前端构件36的作用在于防止吸入管20的前端接触到口腔内面等产生堵塞吸附从而不能离开。图22示出吸入前端构件36的一例。在吸入前端构件36的前端的六个部位设置对前端面和侧面切割而形成的槽50,即使前端面被堵塞,也可从侧面吸引空气。即,吸入前端构件36具有空气导入机构。为此,例如在痰的取出作业中,即使吸入前端构件36接触口腔内面等产生堵塞,通过使空气经由槽从侧面吸引,吸入管20内的输送空气的流量也不下降,前端不会由真空吸附固定,可舒适地进行吸引。在吸入鼻涕的场合等,最好使用与鼻孔对应的形状的吸入前端构件36。然而,在吸入管20的前端堵塞较少的使用方法中,不需要吸入前端构件36。
图12所示过滤装置10最好以图23所示那样的形式在朝横向的姿势下使用,图20所示过滤装置10最好以图24所示那样的形式以朝横向的姿势使用,图21所示过滤装置10最好以图25所示那样的形式以朝横向的姿势使用。另外,图13、图14、及图15所示过滤装置10也可按朝横向的姿势使用。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和体液吸引器,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引用例,对于过滤装置和过滤器的形状、材质、构成、体液吸引器的构成等,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按进行了改良、修正、变化的形式进行实施。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按照本发明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通过吸入而被取出的痰等体液由过滤器和遮蔽构件捕捉,所以,受到污染的空气不流到口等吸引源。另外,即使过滤装置倾斜或倒下,过滤功能也不改变,所以,可随便地使用。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体液过滤装置为一次性使用,所以,可省略清洗和消毒等麻烦的作业。
另外,在这样的体液过滤装置中,如从吸入口将空气导入至体液存留室的吸入管贯通过滤器地设置,则可防止从吸入管溅出的体液直接接触过滤器产生网眼堵塞。
另外,在这样的体液过滤装置中,如夹住过滤器地将吸入口和吸引口设置在两侧,施术者可将吸引口衔在口,一边从上方观察口腔内等一边操作与位于下方的吸入口连接的吸入管,所以,操作性特别好。另外,由于使吸入口接近咽喉等施术场所,所以,可缩短吸入管,很快地将痰等吸到过滤装置,而且可缩短施术时间。为此,痰等堵塞的病人的负担和施术者的负担都得到减轻。
另外,在这样的体液过滤装置中,如在周边具有沿着体液存留室内壁的形状的体液遮蔽部,在大体中央部具有通气部的遮蔽构件设于体液存留室与过滤器之间,则将沿壳内壁移动的体液的流动挡住,过滤器的网眼不易堵塞。
另外,本发明的体液过滤装置包含与用于吸入体液的吸入管连接的吸入口、存留从该吸入口吸入的体液的体液存留室、体液存留室内的空气或体液通过的过滤器、与吸引源相连的吸引口;其中,吸入口位于体液存留室的一端侧,吸引口位于与一端侧相反侧的另一端侧,过滤器位于体液存留室与吸引口之间。按照该体液过滤装置,与来自吸引管的吸引力通过规定的室作用到过滤器的体液过滤装置不同,来自吸引管的吸引力直接作用到过滤器,所以,可反抗空气与过滤器的流体摩擦,使空气有效地通到过滤器。为此,与来自吸引管的吸引力通过规定的室作用到过滤器的体液过滤装置相比,即使由较小的吸引力也可吸引空气,降低吸引源的电力成本。另外,可紧凑地构成吸引源。
另外,本发明的体液过滤装置设置从体液存留室通过过滤器将空气引导至吸引口的吸引管,吸引管朝体液存留室内凸出。按照该体液过滤装置,不论以任何姿势使用体液过滤装置,只要存留于体液存留室内的体液不过多,体液就不会进入到吸引管内。特别是吸引管从过滤器朝体液存留室的中央部附近凸出,吸引管的凸出方向前端位于体液存留室的中央部附近。按照本发明的体液过滤装置,只要存留于体液存留室内的体液的容积不达到体液存留室的容积的大体1/2以上,则体液不会进入到吸引管内。为此,可防止体液进入到吸引源而使吸引源出现故障。另外,还可从与吸引口连接的吸引管由口吸引。
另外,按照在该过滤装置中设置了从吸入口将体液引导至体液存留室的吸入管的本发明的体液过滤装置,可将送到过滤装置的体液确实地引导至体液存留室内,防止体液倒流。为此,可有效地吸引体液。特别是按照吸入管凸出到体液存留室内的本发明的过滤装置,无论按任何姿势使用过滤装置,只要存留于体液存留室内的体液不过多,体液也不会接触到吸入管的凸出方向前端,可更为确实地防止体液倒流到吸入管。特别是按照在吸入管凸出方向前端设置逆流防止阀本发明的过滤装置,即使体液接触到吸入管的凸出方向前端,体液也不会倒流至吸入管。
另外,在该过滤装置中,按照至少可由手握住上述体液存留室将其隐藏的大小的本发明的体液过滤装置,不能从外面观看到体液存留室内的体液,不会对患者自身和护理人员产生不快感。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一次使用的体液吸引器,由于使用了小型、轻量的过滤装置,所以,携带容易,特别是按照用口吸入的方式,不需要真空泵等吸引源,所以,对于没有常备真空泵等吸引源的一般家庭和派遣护理人员应急使用非常便利。另外,如形成用口衔住的形状的吸引口,则用口保持过滤装置,可由空出的双手进行吸入管的操作和帮助患者,所以,非常方便。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体液吸引器,由于痰等体液由过滤装置确实地取出,所以,即使用口吸引,体液也示会进入到口中,可消除卫生或精神上的问题。另外,使用后的体液吸引器依原样被废弃,所以,不需要清洗和消毒的麻烦的作业。另外,废弃的体液吸引器可整个焚烧,如不使用聚氯乙烯系的树脂,则二噁英等有害成分的发生少,其焚烧热还可得到再使用。
另外,如在吸入管的前端连接具有空气导入机构的吸入前端构件,则可防止吸入管的前端吸附到口腔内面等而不能离开,提高施术的作业性。
本发明的体液吸引器发挥上述各种效果,主要用于除去痰和鼻涕等体液,但也可用作包括吸引体液的检查在内的不需要更换的保存容器,也可用于外耳相关病的清洗等。
另外,按照外箱具有弯曲着延伸到端部的接合部、可将接合部接合于杆状构件地悬挂的本发明的吸引源,可将吸引源固定到床的围栏进行吸引作业。为此,可有效地利用病房的空间。
另外,按照外箱具有弯曲着延伸到端部的载置部、使大体圆筒形的体液过滤装置横着收容于载置部的本发明的吸引源,可将体液过滤装置固定于吸引源进行吸引作业。为此,可有效地利用病房的空间。
另外,按照包含将吸引的流体分离成体液和空气的存液器具的本发明的吸引源,即使体液进入到吸引源,也可仅将空气送到吸引源内的泵,泵不会出现故障。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用于除去堵塞的痰和鼻涕等体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液过滤装置构成为,使吸引该体液的空气的流动顺序为与用于吸入该体液的吸入管连接的吸入口、体液存留室、过滤器、与吸引源相连的吸引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贯通上述过滤器地设置将空气从上述吸入口引导至上述体液存留室的吸入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吸入口和上述吸引口设置于夹住上述过滤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周边具有沿着上述体液存留室内壁的形状的体液遮蔽部,将大体在中央部具有通气部的遮蔽构件设于体液存留室与过滤器之间。
5.一种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用于除去堵塞的痰和鼻涕等体液;其中包含与用于吸入该体液的吸入管连接的吸入口、存留从该吸入口吸入的体液的体液存留室、体液存留室内的空气或体液通过的过滤器、与吸引源相连的吸引口;上述吸入口位于上述体液存留室的一端侧,上述吸引口位于与该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上述过滤器位于该体液存留室与该吸引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其中设置从上述体液存留室通过上述过滤器将空气引导至上述吸引口的吸引管,该吸引管朝该体液存留室内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其中上述吸引管从上述过滤器朝上述体液存留室的中央部附近凸出,该吸引管的凸出方向前端位于该体液存留室的中央部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其中设置了从上述吸入口将体液引导至上述体液存留室的吸入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其中上述吸入管凸出到上述体液存留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其中在上述吸入管的凸出方向前端设置了逆流防止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其中为至少可由手握住上述体液存留室将其隐藏的大小。
12.一种一次性使用的体液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10所述的过滤装置,至少在上述吸入口连接了吸入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入管的前端连接了具有空气导入机构的吸入前端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体液吸引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口形成为可由口衔住的形状。
15.一种吸引源,从用于除去堵塞的痰和鼻涕等体液的体液过滤装置的吸引口吸引空气,包含吸引空气的泵和内装该泵的外箱;其中上述外箱具有弯曲着延伸到端部的接合部,可将接合部接合于杆状构件地悬挂。
16.一种吸引源,从用于除去堵塞的痰和鼻涕等体液的体液过滤装置的吸引口吸引空气,包含吸引空气的泵和内装该泵的外箱;其中上述外箱具有弯曲着延伸到端部的载置部,使大体圆筒形的体液过滤装置横着收容于该载置部。
17.一种吸引源,从用于除去堵塞的痰和鼻涕等体液的体液过滤装置的吸引口吸引空气,其中,包含吸引空气的泵、内装该泵的外箱、及使吸引的流体分离成体液和空气的存液器具。
全文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和体液吸引器,用于除去堵塞的痰和鼻涕等,携带性和操作性优良,成本低。一次性使用的体液过滤装置(10)和体液吸引器(34)具有用于与吸入体液(100)的吸入管(20)连接的吸入口(14)、将与空气一起吸入的体液(100)与空气分离并存留的体液存留室(18)、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12)、及与吸引源(24)相连的吸引口(16)。
文档编号A61M1/00GK1409642SQ00817142
公开日2003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5日
发明者涩谷一郎 申请人:涩谷一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