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47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具利尿、泻湿热作用的中药口服制剂。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一九九八年)中的协日嘎四味汤散,为少数民族用药,其功能为利尿、泻湿热,用于小便闭止、尿频、尿急、尿中带血、膀胱刺痛。协日嘎四味汤散服用方法为水煎服,使用极为不便,且口感差、服用麻烦等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另外在煎煮过程中,易使药物有效成份散失,药效降低,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提供一种可充分保留药物有效成份、药效增强、质量稳定可控,能满足临床需要的一种具有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可按下述方法制备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姜黄45-75份、黄柏25-45份、栀子30-50份、蒺藜45-75份;A将所取配重的姜黄粉碎,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B将所取配重的黄柏用水或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C将所取配重的栀子、蒺藜二味粉碎,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或乙醇煎煮,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浓缩、醇沉、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再加到黄柏浓缩液中得药液;D、药液再加入姜黄挥发油及口服液辅料制成口服液;或是将药液浓缩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姜黄挥发油加入相应的药用辅料混匀,制成其它口服药物。
所述A步中用水蒸汽蒸馏法加10-20倍量水提取挥发油5-15小时;挥发油以吸附剂吸附10-30小时。
所述B步加5-10倍水或乙醇回流提取1-5次,每次1-4小时。
所述C步加5-15倍水或乙醇煎煮1-5次,每次1-4小时,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浓缩至d=1.00-1.15,醇沉时间不少于10小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40-80%。55-70℃真空干燥。
本发明药物可按下述制备方法取得A将所取配重的姜黄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汽蒸馏法加12-15倍量水提取挥发油7-10小时,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B将所取配重的黄柏加工成粗粉,加6-8倍的50-8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4次,每次2-3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C将所取配重的栀子、蒺藜二味粉碎成粗粉,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7-13倍煎煮2-4次,每次2-3小时,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浓缩至d=1.00-1.15,醇沉20-4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到黄柏浓缩液中浓缩,55-70℃真空干燥,得干浸膏;D将在A步骤得到的姜黄挥发油、C步骤得到的干浸膏加入相应的药用辅料混匀,制成口服药物。
本发明药物可按下述最佳的制备方法取得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姜黄60份、黄柏36份、栀子48份、蒺藜60份;姜黄粉碎成粗粉,加水14倍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8h,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黄柏加工成粗粉,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h,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栀子、蒺藜二味粉碎成粗粉,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9倍量,煎煮三次,每次2h,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浓缩至d=1.08,醇沉24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到黄柏浓缩液中浓缩,65℃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姜黄挥发油、干浸膏加入相应的可药用的载体,制成口服药物。
所述的口服药物可以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口服剂型。
所述的口服药物可以是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
所述的口服胶囊剂可采用上述方法制得姜黄挥发油用CaHPO4吸附24h,备用,干浸膏粉碎粉碎成细粉,加微晶纤维素、乳糖,95%乙醇制粒,整粒,加吸附挥发油后的CaHPO4,滑石粉、硬脂酸镁,混匀、装囊,制备成胶囊剂。
本发明中姜黄主要有效成份为挥发油,其挥发油属轻油。根据有关资料,姜黄挥发油具有很强抑制真菌的能力,具抗菌及促进组织再生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根据天津医科大学侯卫等研究,姜黄挥发油主要成份有姜黄酮(29.27%)、姜油烯(13.01%)、姜黄素(6.97%)、香桧烯(3.86%)、龙脑(2.98%)、水芹烯(1.87%),根据协日嘎四味汤散的功能主治特点,姜黄挥发油为该方主要有效成份,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
黄柏生黄柏性寒而沉,生用苦燥、清热燥湿作用较强,用于治下焦湿热阴部肿痛、赤白带下、小便淋涩、赤黄、足膝痿软无力等症。主要有效成份为生物碱类,生物碱溶于热水、乙醇,在冷水中溶解很小。
栀子具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等症,主要为栀子苷等环烯醚萜苷类及绿原酸等有机酸类,可溶于水、乙醇。
蒺藜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甾醇类,其水溶性成份具有利尿作用。
根据药味主要有效成份及性质,本发明采取了上述制备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药物有效成份,药效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散剂服用方法为水煎煮后服用,姜黄挥发油损失量大。而本发明对挥发油专门进行专门提取,挥发油无损失可充分保留药物有效成份,且服用方便,克服了口感差、服用麻烦等不便,为医生、病人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并更佳地发挥药效,具有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另外原散剂型每次生药服用量为3-5g,一日1-3次,日服用生药量的范围为3~15g,变化范围较大。本发明通过有效成份的精确提取,可大大地提高药物有效成份的含量,从而达到精确地控制服药的剂量的效果。例如本发明在添加了相应的药用辅料制备成胶囊剂后,由于每粒胶囊均有固定装量,根据原剂型服用生药量变化较大的特点,确定胶囊剂每粒含生药2g,每次服用2粒,一日1-3次(每日服用生药量为4-12g)。
试验例1 散剂与本发明胶囊的有效成份对比对比方法用同样药材分别按协日嘎四味汤散制备工艺及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制备散剂及胶囊,分别测试散剂及胶囊剂中小檗碱含量及栀子甙含量。使用药材情况如下黄檗小檗碱含量0.69%,栀子栀子苷含量3.04%,姜黄挥发油含量6.8%。
表1 散剂及胶囊制备工艺及含量测试对比表



2g生药中有效成份含量=处方中药材所占比例×2×单味药材中有效成份含量试验例2 本发明药效学试验本实验研究了本发明胶囊抗炎、镇痛、抑菌、利尿等作用,并与协日嘎散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具有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其中大鼠足跖肿胀试验,胶囊剂优于散剂。
试验方法与结果一、抗炎作用1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小鼠,60只,雄性,体重26-30g,随机分为6组(1)对照组(蒸馏水)。(2)阿司匹林组(0.2g/kg)。(3)协日嘎散剂组(6.0g生药/kg)。(4)-(6)协日嘎四味汤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5、3.0、6.0g生药/kg),各组均采用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天,给药体积为20ml/kg,末次给药后60分钟,每鼠右耳涂二甲苯0.1ml,15分钟后,颈椎脱臼处死,剪下双耳,用直径9mm打孔器在左右耳廓相同部位打孔取材,分别称重,以左、右两耳重量之差为肿胀度,并计算抑制率。结果见表2,本发明胶囊(3.0,6.0g/kg),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表2 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n=10,X±SD)组 别 剂量(g/kg)肿胀度(mg)抑制率(%)对照组 —16.2±5.2阿司匹林 0.2 7.3±4.0***52.5协日嘎散剂 6.0 10.0±4.9**34.0本发明胶囊 1.5 15.5±5.8*△ 10.5本发明胶囊 3.0 10.9±4.5**△ 38.7本发明胶囊 6.0 9.3±5.1**△ 42.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1 。与散剂组比较△p>0.05(t检验)。
2对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大鼠,♂,60只,体重150-180g,随机分为6组。(1)对照组(蒸馏水)。(2)阿司匹林组(0.1g/kg)。(3)协日嘎散剂组(2.8g生药/kg)。(4)-(6)本发明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7、1.4、2.8g生药/kg)。每天给药一次,给药体积为20ml/kg,连续给药7天,第7天给药前测致炎前足跖体积,给药后30分钟,以10%鸡蛋清,每鼠足跖皮下注射0.1ml,用毛细管放大法测定大鼠致炎后1、2、4、6h足跖体积。以致炎后足跖体积与致炎前足跖体积差值为肿胀度,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见表3。大鼠给予本发明胶囊,剂量为1.4g生药/kg,于致炎后1-4h,剂量为2.8g生药/kg,于致炎后1-6h,能明显抑制大鼠足跖肿胀的作用。
表3 对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n=10,X±SD)组别 剂量致炎前足跖 致炎后不同时间足跖肿胀度(ml)(g/kg) 体积(ml) 1h 2h 4h 6h对照组—1.03±0.07 0.64±0.14 0.57±0.15 0.48±0.11 0.34±0.08阿司匹林 0.1 1.00±0.12 0.39±0.10***0.38±0.11***0.30±0.11***0.21 ±0.09***协日嘎散剂2.8 1.04±0.08 0.50±0.10**0.45±0.07**0.35±0.13**0.28±0.09*
本发明胶囊 0.7 1.10±0.070.55±0.08*△0.47±0.11*△ 0.39±0.13*△0.32±0.07*△0.38±0.10***0.36±0.09**本发明胶囊 1.4 0.98±0.100.50±0.13**△ 0.28±0.06*△△ △0.39±0.10***0.37±0.09***0.30±0.07***0.26±0.07**本发明胶囊 2.8 1.13±0.09△△△△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p<0.05,***P<0.01;与散剂组比较△p>0.05,△△p<0.05(t检验)。
二、镇痛作用小鼠,60只,♀、♂各半,体重18-22g,按体重、性别均衡随机分为6组(1)对照组(蒸馏水);(2)阿司匹林组(0.2g/kg);(3)协日嘎散剂组(6.0g/kg);(4)-(6)本发明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5、3.0、6.0g生药/kg),每天给药一次,给药体积为20ml/kg,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7%HAC0.1ml/10g,记录注射致炎剂后15min内各鼠扭体反应次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见表4,本发明胶囊(1.5、3.0、6.0g/kg)能减少大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其中剂量为6.0g/kg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具有镇痛的作用。
表4 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n=10,X±SD)组别 剂量(g/kg)扭体次数(次/15min)对照组 —26.9±9.9阿司匹林 0.2 8.8±8.9***协日嘎散剂 6.0 20.5±12.7*本发明胶囊 1.5 22.0±8.2*△本发明胶囊 3.0 17.4±11.7*△本发明胶囊 6.0 15.8±10.9**△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0.01。与散剂组比较△p>0.05(t检验)。
三、抑菌作用1体外抑菌试验(1)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将药物0.4g生药/ml,用相应的培养基在试管中作连续对倍稀释,1∶1、1∶2、1∶4、1∶8、1∶16、1∶32、1∶64,每管中加含菌量为1×106个/ml菌液0.1ml,置37℃培养箱中培养24h,观察最低抑菌浓度(MIC)。
(2)药物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采用肉汤对倍稀释平板活菌计数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即先测出MIC,再依次将未见细菌生长各管培养物分别吸取0.1ml倾倒在平皿上,37℃再培养18小时,平皿上菌落数小于5个的最小稀释度的药物浓度即为最低杀菌浓度(MBC)。
结果见表5。本发明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生长作用。其中MIC依次为50、50、50、100、50、100mg/ml。MBC依次为100、100、100、>200、200、200mg/ml。
表5 对不同菌种的MIC及MBC测定结果MIC(mg/ml) MBC(mg/ml)菌种胶囊散剂胶囊 散剂金黄色葡萄球菌50 50 100200甲型链球菌50 50 100200乙型链球菌50 50 100200大肠杆菌 50 100 200200绿脓杆菌 100 200 — —白色念珠菌 100 200 2002002 体内抗菌试验小鼠,体重18~22g,120只,♀、♂各半,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20只。(1)对照组(蒸馏水);(2)阳性对照组(氨苄青霉素0.1g/kg);(3)协日嘎散剂组(6.0g生药/kg);(4)~(6)本发明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5、3.0、6.0g生药/kg);每组各取10只,分别体内(ip)接种1×106个/ml菌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0.5ml,1h后ig给药,6h后再ig一次,以后每天给药一次,连续7天,记录小鼠死亡情况,计算药物对小鼠的保护率。结果见表6、7。小鼠给予本发明胶囊剂量为6.0g生药/kg,对感染大肠杆菌的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表6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剂量 动物数 死亡数存活动物数保护率组别(g/kg)(只) (只) (只) (%)对照组—10 8 2 —氨苄青霉素0.1 10 1 9***90协日嘎散剂6.0 10 4 6*60本发明胶囊1.5 10 6 4*△ 40本发明胶囊3.0 10 5 5*△ 50本发明胶囊6.0 10 4 6*△ 60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散剂组比较△p>0.05(x2检验)。
表7 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1。与散剂组比较△p>0.05(x2检验)。
四、利尿作用大鼠,150-200g,♂,预先使之适应代谢笼的生活环境1-2日,用25ml/kg,38℃温水灌胃,2h内收集尿量达到所灌入量的40%以上的动物用于利尿试验。选择合格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下列药物(1)对照组(生理盐水);(2)氢氯噻嗪组(50mg/kg);(3)协日嘎散剂组(2.8g/kg);(4)-(6)本发明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7、1.4、2.8g/kg),连续给药7天,第6天给药后,将动物放入代谢笼中以适应环境,并于第6天下午禁食,不禁水,第7天测定,将药物混入生理盐水中,以25ml/kg,ig,每小时一次,共二次,氢氯噻嗪只在第7天给药2次,实验开始时轻压动物下腹部排尽余尿,于药后2h、4h收集尿液一次,测定尿量,并于4h时测定尿中钾、钠、氯的含量,计算尿中钾、钠、氯排出量。结果见表8、表9。本发明胶囊(1.4、2.8g/kg),排尿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而尿中钾、钠、氯排出量也增加,除剂量为0.7g/kg尿中钠排出量增加,具有显著性意义外,其它剂量及尿中钾、钠、氯的排出量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表8 对水负荷大鼠尿排出量的影响(n=10.X±SD)剂量 尿排出量(ml/kg)组别(g/kg) 2h4h对照组 — 22.04±2.32 25.96±3.26氢氯噻嗪 0.05 26.60±2.53***31.21±2.54***协日嘎散剂 2.823.06±3.22*29.16±3.39**本发明胶囊 0.724.40±3.56*△ 28.58±3.87*△本发明胶囊 1.424.63±2.51**△ 29.35±2.82**△本发明胶囊 2.824.94±2.77**△ 29.78±2.56***△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1。与散剂组比较△p>0.05(t检验)。
表9对水负荷大鼠尿钾、尿钠、尿氯排出量的影响(n=10,X±SD)剂量 尿钾 尿钠 尿氯组别(g/kg)(mmol/kg)(mmol/kg) (mmol/kg)对照组—0.464±0.246 0.564±0.126 0.546±0.264氢氯噻嗪 0.05 0.531±0.142*0.722±0.136**0.661±0.187*协日嘎散剂2.8 0.478±0.246*0.590±0.093*0.626±0.254*本发明胶囊0.7 0.405±0.138*△ 0.753±0.237**△ 0.648±0.304*△本发明胶囊1.4 0.495±0.129*△ 0.691±0.152*△0.583±0.207*△
本发明胶囊2.8 0.533±0.181*△ 0.655±0.097*△0.547±0.116*△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与散剂组比较△p>0.05(t检验)。
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其对大鼠足跖肿胀试验优于散剂。
试验例3本发明急性毒性试验。
摘要小鼠灌胃给予本发明胶囊,最大给药量达72g生药/kg,约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300倍。
目的观察小鼠灌胃给予本发明胶囊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并与协日嘎散剂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
试验方法根据预试结果,小鼠灌胃本发明胶囊测不出LD50,故测定最大给药量。
选择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20只,♀、♂各10只,空腹12h后,其中一组灌胃给予本发明胶囊内容物(1.8g生药/ml,该浓度为可用注射器抽动的最大药物浓度),给药体积为40ml/kg(该体积为小鼠一次灌胃的最大体积)。另一组同法灌胃给予协日嘎散剂水煎煮提取物(1.8g生药/ml),给药体积为40ml/kg,给药后观察动物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7天。并对死亡动物进行尸检。
试验结果小鼠给予本发明胶囊内容物后,动物活动减少,约2h恢复正常,连续观察7天,未发现动物死亡。试验结束,动物称重,然后处死,取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肉眼检查未见病变。结果见表10、表11。
表10 小鼠口服本发明胶囊急毒性试验动物死亡结果药物浓度给药给药体积剂量 动物数 死亡动物数(只)组别 (g生药/ml) 途径(ml/kg) (g生药/kg)(只) 1天 2~7天本发明 1.8灌胃40722000散剂 1.8灌胃40722000表11 小鼠口服本发明胶囊急毒性试验动物体重变化结果剂量 体重变化(g)药物浓度 给药体积 动物数(g生药组别 (g生药/ml) (ml/kg) (只)实验前 第7天/kg)本发明1.840 72 20 19.85±1.46 22.85±1.27散剂 1.840 72 20 19.40±0.99 22.70±1.34最大给药量相当于临床剂量倍数计算成人每日用量按12g生药计,体重按50kg,即临床剂量为0.24g生药/kg,最大给药量相当于临床剂量的倍数为72/0.24=300。
结论小鼠口服给予本发明胶囊内容物,最大给药剂量为72g生药/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300倍。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胶囊剂制备姜黄600g粉碎成粗粉,加水14倍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8h,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黄柏360g加工成粗粉,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h,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栀子480g、蒺藜600g二味粉碎成粗粉,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9倍量,煎煮三次,每次2h,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浓缩至d=1.08,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到黄柏浓缩液中浓缩,65℃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姜黄挥发油用35g CaHPO4吸附24h,备用。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微晶纤维素、乳糖,95%乙醇制粒,整粒,加吸附挥发油后的CaHPO4,再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混匀、装囊制备胶囊1000粒。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片剂制备姜黄750g粉碎成粗粉,加水20倍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5h,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黄柏420g加工成粗粉,5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五次,每次4h,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栀子300g、蒺藜740g二味粉碎成粗粉,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5倍量,煎煮五次,每次1h,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滤液浓缩至d=1.15,加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40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到黄柏浓缩液中浓缩,55℃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姜黄挥发油用50g CaHPO4吸附30h,备用。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淀粉做填充剂,制粒,整粒,加吸附挥发油后的CaHPO4,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制备片剂1000粒。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制备姜黄600g粉碎成粗粉,加水10倍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15h,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黄柏250g加工成粗粉,10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h,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栀子400g、蒺藜450g二味粉碎成粗粉,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15倍量,煎煮一次,每次4h,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滤液浓缩至d=1.05,加乙醇使含醇量为80%,静置12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到黄柏浓缩液中浓缩,65℃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姜黄挥发油用45g CaHPO4吸附10h,备用。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制粒,整粒,加吸附挥发油后的CaHPO4,加蔗糖、淀粉适量,混匀、装袋,制备颗粒剂1000包。
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口服液制备姜黄450g粉碎成粗粉,加水12倍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8h,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黄柏360g加工成粗粉,8倍量水提取五次,每次3h,合并滤液,浓缩液备用;栀子500g、蒺藜600g二味粉碎成粗粉,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7倍量,煎煮二次,每次4h,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滤液浓缩至d=1.0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28h,滤液回收乙醇后再加到黄柏浓缩液中得药液,再加入姜黄挥发油、吐温-80及适量药液制备成乳剂加入药液中,再加入单糖浆、苯甲酸钠,并调节PH至规定范围,再加水,制备口服液1000支。
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分散片制备姜黄570g粉碎成粗粉,加水14倍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10h,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黄柏250g加工成粗粉,6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h,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栀子450g、蒺藜500g二味粉碎成粗粉,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60%乙醇9倍量,煎煮一次,每次4h,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滤液浓缩至d=1.1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0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到黄柏浓缩液中浓缩,70℃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姜黄挥发油用30g CaHPO4吸附22h,备用。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适量,混匀,制粒,压片,制备成分散片1000粒。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所述的药物可按下述方法制得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姜黄45-75份、黄柏25-45份、栀子30-50份、蒺藜45-75份;A将所取配重的姜黄粉碎,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B将所取配重的黄柏用水或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C将所取配重的栀子、蒺藜二味粉碎,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或乙醇煎煮,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浓缩、醇沉、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再加到黄柏浓缩液中得药液;D、药液再加入姜黄挥发油及口服液辅料制成口服液;或是将药液浓缩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姜黄挥发油加入相应的药用辅料混匀,制成其它口服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所述A步中用水蒸汽蒸馏法加10-20倍量水提取挥发油5-15小时;挥发油以吸附剂吸附10-3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所述B步加5-10倍水或乙醇回流提取1-5次,每次1-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所述C步加5-15倍水或乙醇煎煮1-5次,每次1-4小时,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滤液浓缩至d=1.00-1.15,所述醇沉时间为不少于10小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4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药物可按下述制备方法取得A将所取配重的姜黄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汽蒸馏法加12-15倍量水提取挥发油7-10小时,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B将所取配重的黄柏加工成粗粉,加6-8倍的50-8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4次,每次2-3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C将所取配重的栀子、蒺藜二味粉碎成粗粉,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7-13倍煎煮2-4次,每次2-3小时,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浓缩至d=1.00-1.15,醇沉20-4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到黄柏浓缩液中浓缩,55-70℃真空干燥,得干浸膏;D将在A步骤得到的姜黄挥发油、C步骤得到的干浸膏加入相应的药用辅料混匀,制成口服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药物可按下述制备方法取得姜黄粉碎成粗粉,加水14倍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8h,挥发油用CaHPO4吸附24h,备用;余液过滤,滤液备用;黄柏加工成粗粉,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h,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栀子、蒺藜二味粉碎成粗粉,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9倍量,煎煮三次,每次2h,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浓缩至d=1.08,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到黄柏浓缩液中浓缩至d=1.2,65℃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加入已吸收挥发油后的磷酸氢钙及相应的药用辅料混匀,制成口服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所述的口服药物可以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口服剂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所述的口服药物可以是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所述的口服胶囊剂可采用上述方法制得姜黄挥发油用CaHPO4吸附24h,备用,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微晶纤维素、乳糖,95%乙醇制粒,整粒,加吸附挥发油后的CaHPO4,滑石粉、硬脂酸镁,混匀、装囊,制备成胶囊剂。
全文摘要
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本发明取以下原料姜黄、黄柏、栀子、蒺藜份;将姜黄粉碎,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余液过滤,得姜黄水提液备用;将黄柏用水或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将栀子、蒺藜粉碎,加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渣,加水或乙醇煎煮,合并滤液,加入姜黄水提液,浓缩、醇沉、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到黄柏浓缩液中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姜黄挥发油、干浸膏加入相应的药用辅料,制成口服药物。本发明是一种可充分保留药物有效成分、药效增强、质量稳定,具有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可为医生、病人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并更佳地发挥药效。
文档编号A61P7/10GK1608662SQ200410022870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6日
发明者朱志宏 申请人: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