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06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中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医学代谢性疾病中,肝胆结石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肝胆结石病自然人口发病率迄止1990年我国为10%[1]、美国10%、日本17.3%、德国18%[2],均呈上升趋势,成为各国常见病、多发病。我国以胆红素为主的结石占40%,而农村以胆红素为主的结石占68%,更严重地威胁着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3]1971年Thistle及Schoenfield报告CDCA溶化胆固醇结石成功,从而奠定了口服溶石疗法为近代内科的一部分[4],但是不久德国Dr.A.SCHROEDTER教授指出“CDCA溶石作用是肯定的,副作用也无可争议腹泻与转氨酶增高”。因此,植物性溶胆石剂上升到被重视的地位,这就是爱活胆通。[5]爱活胆通现在已被全球普遍采用。美国DUKE大学医学中心Peter.B.Cotton教授指出“……除治疗高胆固醇结石药外,胆道化学家尚需发明综合性药物以针对含大量色素和钙的结石。”[6]英国Dundee大学医学院著名胆道病学者Bouchier教授指出“需要寻求比CDCA及UDCA更有效更经济的溶石口服药物。最后需要有能溶化含钙结石与色素结石的药物。”[7]北京医科大学张挽华教授强调“原发性胆管结石,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预后不良。我院资料表明,术后胆管炎的复发率为38.2%,近期死亡率为18.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更为常见死亡原因。有的病人虽经多次手术治疗,仍未能获得彻底解决,故寻求对溶解胆红素结石有效药物,以治疗我国常见的胆管结石,实为当务之急。”[8]第三军医大学附院肝胆外科刘永雄教授也指出“……肝胆管结石病是这样一个复杂、难治性疾病,在我国华东沿海、西南、中南等广大地区有更大的普遍性,构成我国胆石病的突出的特点和问题、……术后对残留结石的处理或防止感染复发,结石再生,是一个重要课题。更需深入探索和临床实践突破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效果。”[9]总之,肝胆结石病我国有约1.2亿,全球有5.5亿患者,急迫需求口服植物溶石药,能广谱溶石、高效短程、简便价廉、无毒副作用。
目前,已有关于“肝胆结石片”的相关报道,如肝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结石85例临床观察,浙江中医杂志(1999,34(7);肝胆结石片治疗胆石病的研究,中医杂志1997,38(3);肝胆结石片对动物炎症和胆汁成分的影响,中医杂志1998,9(5);肝胆结石征的体外溶石、抑菌、解痉作用,中国药房1998,9(2),其中公开了肝胆结石片是由牛胆水、火硝、鸡内金、枳壳、香附、木香、延胡索、黄连、白术、吴茱萸等原料组成,但是没有公开原料的用量及药物的用法,根据中医药理论,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用药不同,在没有公开原料用量的情况下,很难确知其针对的病症,因此,原料的用法用量决定了针对的适应症,相同的原料用量不同,适应症可能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其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制剂牛胆水150-300份、火硝100-150份、鸡内金100-200份、枳壳30-90份、香附30-100份、木香20-50份、延胡索20-55份、黄连10-40份、白术40-120份、吴茱萸10-45份、高良姜20-80份、山楂40-120份、建曲120-200份、青皮20-60份。
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牛胆水173份、火硝115份、鸡内金133份、枳壳52份、香附68份、木香34份、延胡索34份、黄连21份、白术68份、吴茱萸27份、高良姜41份、山楂68份、建曲141份、青皮34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是由牛胆水浓缩的清膏,火硝、鸡内金粉末,青皮、木香、白术、枳壳、香附、吴茱萸、高良姜的挥发油及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提取物,建曲粉末或水提取物,黄连、延胡索、山楂的水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其中,所述的制剂是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
其中,所述的片剂每片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1.5mg,每片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100.0mg;胶囊剂每粒胶囊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2.25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150mg;颗粒剂每10g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9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600mg;丸剂每10g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9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600mg;口服液每10ml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9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600mg。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牛胆水150-300份、火硝100-150份、鸡内金100-200份、枳壳30-90份、香附30-100份、木香20-50份、延胡索20-55份、黄连10-40份、白术40-120份、吴茱萸10-45份、高良姜20-80份、山楂40-120份、建曲120-200份、青皮20-60份;b、取鸡内金、火硝粉碎成细粉,备用;c、取建曲粉碎或加热水提取;d、牛胆水加热至沸,滤过,滤液浓缩,得清膏;e、青皮、木香、白术、枳壳、香附、吴茱萸、高良姜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进行包结,包结物干燥,粉碎后备用;e、将e步骤的药渣与黄连、延胡索、山楂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加入牛胆水清膏与b步骤制备的细粉、c步骤的建曲细粉或水提取物,混匀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胆结石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的药物是治疗气滞型慢性胆囊泥砂性结石的药物。
所述的药物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后残存结石的药物。
本发明药物原料中,牛胆水利胆、溶石、消炎,《中国药学大辞典》载能用作解凝药及作胆汁补偿药,主治谷疸食黄。李时珍按“同气相求”之义,曰“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死。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也然。因其病在肝胆之间,凝结成黄,故还能治肝胆之病。”明·缪希雍《本草经》论牛胆“寒以胜热,苦以泄结,入肝泄热。”《临床药物手册》载牛胆浸膏片临床用于肝胆疾病后胆汁分泌不足,胆道小结石及胆囊炎。牛胆酸纳胶囊用于胆囊及胆道功能失调,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牛胆水含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等,故为利胆消石要药。火硝《本草纲目》载硝石能化七十二种石,破积散坚,治腹胀,主治女劳黑疸。鸡内金《中药临床手册》载主治消食积,脘腹胀满,生用可治胆结石、尿路结石。《医学衷中参西录》载鸡内金可健脾胃、消食积、化石溶石。再辅以枳壳破滞气,宽肠胃用作祛痰燥湿消化药。《大明本草》载本品具有健脾开胃,润五脏,下气,止呕逆,消食。香附调气解郁,除诸痛,用作消散药。《本草纲目》谓香附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止心腹痛。木香行气导滞,止痛。《本草求真》载木香下气宽中,为三焦气分散药。然三焦则又以中焦为要,故凡脾胃虚寒凝滞,而见吐泻停食,肝虚寒入,而见气郁气逆,服此则下气而宽中矣,中宽则上下皆通。延胡索利气止痛,活血散瘀。《本草求真》谓本品入足厥阴肝,手少阴心经,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积滞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原料组方佐以黄连清热燥湿,消瘀、厚肠、止泻,用作泻火燥湿之健胃药。《中草药文献汇编》载药理作用对胆汁分泌的影响有利胆作用,增加胆汁形成,使胆汁变稀,对慢性胆囊炎患者口服有良好效果。白术补脾化湿,益气生血,《中国药学大辞典》载“枳术汤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手足厥逆,阳气不通”。高良姜暖胃散寒,止痛消食,用作芳香性健胃药。吴茱萸温中下气,止痛。《本草纲目》主治饮食不消,心腹诸冷,绞痛中恶,心腹痛,胃冷吐泻,腹痛,起阳健脾,润肝脾,开郁化滞。与牛胆水等苦寒药同用,一寒一热,阴阳相制也。山楂消食化积,散瘀行滞,且能降低胆固醇。建曲消食和胃,化积消胀,用于消化不良。使药青皮,据《中国药学大辞典》载“青皮乃肝胆二经气分要药,能疏通二经,行其气也。”主治破气、散积、疏肝、止痛。为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之要药。《中药临床手册》谓青皮归经入肝、胆经,功效疏肝破气,散积化滞。用于肝气郁滞,胁肋胀痛,食积腹胀,嗳气脘闷等。
本发明药物原料药主、辅、佐、使,相辅为用,共奏舒肝利胆,消炎溶石,行气止痛之功效。以牛胆水浸膏为君,舒肝利胆,消溶胆石,辅以硝石、鸡内金化石为臣,肝胆结石得化,气机通畅则诸证悉减。又辅枳壳、香附、木香、青皮、延胡索行气止痛,以黄连、白术为佐,燥湿利胆,又反佐温肝胃之吴茱萸、高良姜以制它药苦寒,以求相德益彰;再佐消食化滞之山楂、建曲,脾胃健运则有利服药,以满疗程;青皮为全方之使,引达诸药于肝胆。
本发明药物组方合理,符合中医理论,具有消溶肝胆结石,具有理气调肝,和胃止痛之功能,有显著溶石作用,经盲法临床验证有效率为93%,全部消溶结石占39%,消溶结石1/2以上占41%,部分消溶结石占13%,尤以胆管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疗效为佳。动物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90天)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临床治疗亦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且制剂工艺可行,质量稳定,可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1、处方
牛胆水173g、火硝115g、鸡内金(炒)133g、枳壳(麸炒)52g、香附(制)68g、木香34g、延胡索(醋制)34g、黄连21g、白术(麸炒)68g、吴茱萸(炒)27g、高良姜41g、山楂(炒焦)68g、建曲141g、青皮34g;辅料淀粉4%,硬脂酸镁1%。
以上原辅料共制成胆石片1000片。
2.工艺与操作(1)取炒鸡内金、建曲和火硝混合,按《粉碎岗位技术安全操作法》进行粉碎,过120目筛,细粉备用。
(2)取青皮、木香、白术、枳壳、香附、吴茱萸、高良姜、黄连、延胡索和山楂,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8倍量的水浸泡1h,按《多功能提取罐标准操作程序》规定的方法、参数进行煎煮,从沸腾开始计时,并调节好油水分离器的液位,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的收得率为0.3-0.5%。
(2)煎煮1h后放出药液,滤过(80目筛),泵入粗滤液贮罐;(3)向提取罐中加入6倍量的水,如前通蒸汽煎煮1h,放出药液滤过(80目筛),泵入同一粗滤液贮罐。
(4)再向提取罐加入4倍量水,通蒸汽煮沸1h,放出药液,滤过(80目筛),泵入同一粗滤液罐,备用。
(5)将粗滤液贮罐中的药液滤过(200目筛),泵入精滤液贮罐。
(6)将精滤液贮罐中的药液和另器贮存的牛胆水(经检验合格)分别泵入各自的三效浓缩器中,按《三效浓缩器标准操作程序(SOP)》规定的温度压力和方法进行减压浓缩。当牛胆水浓缩至原体积的1/3~1/4,相对密度为1.04~1.06时,放入干燥洁净桶内,备用。
(7)当药液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5-1.30(60℃测)时,放入洁净容器备用。药液的提取率应为14.5-18.5%。
(8)粘合剂的制备按方取出淀粉,加适量热水(60-70℃)搅拌成糊,通蒸汽继续搅拌,直至熟透(呈半透明状)。
(9)混合喷雾药液取淀粉浆,牛胆水清膏和制得之药液流膏置同一容器中,混合均匀,并分次注入喷液小车备用。
(10)将制备的细粉置沸腾式制粒机的流化床(底料锅)内,加热,使底料预热至65-70℃。
(11)按《制粒岗位技术安全操作法》和《FL-120型沸腾式制粒机标准操作程序》规定的方法、程序和设定的参数进行制粒。
(12)药液喷雾完毕,应升温至80-90℃干燥机内颗粒,待水份含量在2.5-3.5%时停止。颗粒的收得率为95-98%。
(13)挥发油包合取挥发油量∶β-环糊精=1∶6称取β-环糊精的量,加入3倍量去离子水,置胶体磨中搅成糊状。将挥发油倒入胶体磨中,与β-环糊精糊状物混合均匀后搅拌,1小时后倾出抽滤,除去水份,得黄白色包结物。将黄白色包结物置烘房中50℃干燥,粉碎后过80目筛,得挥发油包结物细粉备用。
(14)整粒与混合。按片重0.5g的规格配好上、下冲,调节好充填量,并从40KN至50KN的压力试压药片。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a、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牛胆水300g、火硝150g、鸡内金200g、枳壳90g、香附100g、木香50g、延胡索55g、黄连40g、白术120g、吴茱萸45g、高良姜80g、山楂120g、建曲200g、青皮60g;(原料可以使用其炮制品,也可以不使用炮制品)b、取鸡内金、火硝粉碎成细粉,备用;c、取建曲粉碎;d、牛胆水加热至沸,滤过,滤液浓缩,得清膏;e、青皮、木香、白术、枳壳、香附、吴茱萸、高良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进行包结,包结物干燥,粉碎后备用;e、将e步骤的药渣与黄连、延胡索、山楂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加入牛胆水清膏与b步骤制备的细粉、c步骤的建曲细粉或水提取物,加入淀粉,制粒,装胶囊,即得本发明胶囊剂。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a、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牛胆水150g、火硝100g、鸡内金100g、枳壳30g、香附30g、木香20g、延胡索20g、黄连10g、白术40g、吴茱萸10g、高良姜20g、山楂40g、建曲120g、青皮20g;b、取鸡内金、火硝粉碎成细粉,备用;c、取建曲加热水提取,得热水提取物;d、牛胆水加热至沸,滤过,滤液浓缩,得清膏;e、青皮、木香、白术、枳壳、香附、吴茱萸、高良姜超临界流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进行包结,包结物干燥,粉碎后备用;e、将e步骤的药渣与黄连、延胡索、山楂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加入牛胆水清膏与b步骤制备的细粉、c步骤的建曲细粉或水提取物,混匀加入矫味剂、制备成口服液。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a、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牛胆水200g、火硝180g、鸡内金180g、枳壳60g、香附80g、木香40g、延胡索35g、黄连30g、白术100g、吴茱萸35g、高良姜60g、山楂80g、建曲180g、青皮50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成片剂。
实施例5 本发明药物的质量控制取实施例1的制备的片剂进行质量控制1、定性鉴别(1)取本品2片,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研细,加乙醇2ml搅拌,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5∶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烘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10片,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研细,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氯仿提取二次,每次15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鸡内金对照药材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醇-甲酸(3∶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的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3~4个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0片,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研细,加70%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醋酸乙酯提取二次,每次15ml,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加水50ml洗涤,弃去水液,取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皮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3∶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105℃烘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20片,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研细,加氨试液适量,使润湿,加氯仿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0.05mol/L)20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氨试液调节PH值至10,用氯仿提取二次,每次15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吴茱萸对照药材、黄连对照药材各0.5g,加氨试液适量,加氯仿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1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黄色荧光斑点。
(5)取本品30片,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研细,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微热使之溶解,加氨试液调PH至碱性,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之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药材1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NaOH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已烷-氯仿-甲醇(7.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碘蒸气熏至斑点显色清晰,在空气中挥尽板上吸附的碘后,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定量鉴别胆酸取本品20片,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研细,再精密称出约1g,加甲醇25ml,冷浸48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渣用甲醇少量洗涤,至洗液无色,合并洗液与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入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5∶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约10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85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收度积分值,按两点法计算,即得。
每片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应不少于1.5mg。
硝酸钾 取本品20片,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研细,再精密称取适量(约0.67-0.70g)置坩埚内,先用小火炭化,再在700℃炽灼至完全灰化,放冷,残渣用60ml水分次洗入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用中速滤纸自然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25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甲醛试液2ml,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至溶液显微红色,加热至40℃(继续保持微红色),边搅拌边滴加四苯硼钠乙醇饱和溶液15ml,继续搅拌1分钟,静置10分钟,用恒重的中速或慢速定量滤纸自然滤过,沉淀用四苯硼钾乙醇饱和溶液(四苯硼钾1g,乙醇50ml加水至1000ml,振摇使溶解,用前滤过)洗涤3-4次,每次10ml,滤过,用无水乙醇2ml沿滤纸壁洗涤1次,滤过,于120℃烘至恒重,精密称定,计算,与0.2822相乘,扣除背景干扰值4.56%,即得供试品中含有硝酸钾的重量。
每片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应不少于100.0mg。
按上述方法测定的胶囊剂每粒胶囊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2.25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150mg;颗粒剂每10g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9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600mg;丸剂每10g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9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600mg;口服液每10ml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9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600mg。
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实验材料供试药物本发明药物清膏粉,由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临床制剂为浅棕黄色片剂、气香、味苦。每片含清膏重0.3496g,片重0.5g,成人日服三次,每次服4-6片,日服量12-15片,以60公斤体重计算,人每日公斤体重用量为(0.0699g-0.105g),平均为0.0875g,本实验采用未压片的清膏粉,每克清膏粉相当于原生药1g,实验时将清膏粉用50℃恒温24hr,研细经60孔目过筛,以1%西黄蓍胶液混悬,药液浓度为0.3g(清膏)/ml、药物配制后存冰箱备用,实验分别采用1.5g(生药)/(kg.d)、3g(生药)/(kg.d),分别为临床的17.1、34.2倍。
对照药物阳性对照药1
胆石通胶囊中国广东汕头制药厂生产,粤卫药准字(85)第C1-195号。批号9110090,去胶囊取药粉,以1%西黄蓍液配制成30%悬液,存冰箱备用,实验采用剂量3g/kg,约为临床用量的32倍。
阳性对照药2爱活胆通为明胶丸,每粒含溶石成份100mg,西德爱活大药厂出品,中国进口许可证号880209.REG.HK-22425,药物批号NFD1291ch、B11742、EXP1295。药物配制以1%西黄蓍胶液配成20mg/ml的乳剂,存冰箱备用。实验采用剂量为0.2g/kg为人体剂量33倍。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对豚鼠胆红素结石的防石作用1、实验方法与结果分组豚鼠78只经饲养一周适应环境后,前72只,按体重均分为4组。第1组18只,为模型组(下称成石组,每日每只喂致石饲料按20g/100gbw(bw为体重缩写),以下各组致石饲料均按此喂给);第2组为ig本发明药物清膏3g(生药)/(kg.d)和致石饲料;第3组18只ig本发明药物清膏1.5g(生药)/kg.d)和致石饲料;第4组18只ig胆石通3g/(kg.d)和致石饲料,以上四组每只豚鼠均上午ig给对照液或药液,下午分别每只喂给致石饲料,连续给药及喂致石饲料98d,余下6只,体重、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每天每只喂给等量的基础饲料,连续喂养98天,作为空白对照组。各组于末次给药后24hr后断头处死,取血分离血清,迅速剖开胸腹,用止血钳阻断胆总管,取胆囊,肉眼观察记录成石鼠数,计算成石率(成石鼠数/实验数),结果见表1,并用注射器吸取全部胆汁,余下部份,用滤纸吸去水分(吸水时间为2hr),用精密扭力天平称胆囊壁重,结果见表2;胆汁、血清送检,测定血清、胆汁中几种胆色素(测定方法采用咖啡咽法利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上海荣盛试剂厂胆色素分析药盒,分别测定总胆色素、结合胆色素,计算游离胆色素,结果见表1表1 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豚鼠胆色素结石成石率的影响

与成石组比**P<0.01*P<0.05表2 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成石豚鼠胆囊壁重量的影响

与成石组囊壁比*P<0.05;**P<0.01;与正常组囊壁重比△△P<0.01表3 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成石豚鼠血清、胆汁中胆色素含量的影响

与成石组比*P<0.05;**P<0.01;与对照组比△P<0.05,△△P<0.012、结果从剖后可是成石组豚鼠胆囊中多形成了不规则的结石,其结石外形多呈棕红色或黑色,多数可见类似细小油菜籽粒,结构疏松,也有少数可见长短不一的网状纤维索状物,与人类胆色素结石相似;而本发明药物清膏3g(生药)/(kg.d)组18只中仅2只豚鼠的胆囊中有上述典型结石,另外少数动物可见胆汁混浊现象,其余16只动物的胆囊透明与正常豚鼠胆囊相近。小剂量及胆石通的结果与上述相似,只是成石率比大剂量组高。从表1可见本发明药物清膏大剂量组对豚鼠的成石鼠数减少14只,成石率比成石对照组低77.8%,小剂量与胆石通相似,其成石鼠数成石率均较成石对照组减少10只,低55.6%,差异非常显著P均小于0.01;从表2可见吸去胆汁的囊壁重量,无论有结石囊壁或无石囊壁,均可见给药组比不给药成石组轻(P<0.01)但均比正常组的囊壁重(P<0.01);阳性药比实验药物的囊壁重。但P>0.05未见显著差异。
表3可见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成石饲料所引起的豚鼠血清、胆汁中的总胆色素、结合胆色素、游离胆色素的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降低作用的强弱与药物剂量有关,此种作用尤以胆汁较为明显。
试验例2 对正常小鼠血清结合甘胆酸的影响1、试验方法
取体重24-30g♀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10只,第1、2组分别ig本发明药物清膏3、1.5g/(kg.d),第3组ig爱活胆通0.2g/(kg.d);第4组ig等量1%西黄蓍胶液,各组每日ig给药1次,连续给药10d,于末次给药后2hr拨眼取血,以4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25 I甘胆酸放免分析药盒测定血清中的甘胆酸含量,测试仪器采用LS3801液闪分析仪测定,闪烁液采用二氧氯圜系统即PPO 6g,POPOP 0.37g,萘150g加二氧氯圜1500ml,每个样本加闪烁液5ml,结果见表4。
表4 本发明药物清膏、爱活胆通对小鼠血清甘胆酸的影响

组间均无统计差别。P均>0.052、结果从表4可见,本发明药物无论大、小剂量对正常小鼠血清中的甘胆酸的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
3、小结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本发明药物进行的防石试验及血清、胆汁中的成份分析表明本发明药物对豚鼠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显著的防石效果,可使试验动物的成石率由88.9%下降至11.1%、33.3%与成石组(或模型组)比P均<0.01,表明本品有良好的防石效果,且能显著预防成石动物胆汁及血清中的游离胆色素的升高,从而起到良好的防石效果。但本品不影响正常动物的血清,胆汁中的总胆色素,结合胆色素及游离胆色素含量,亦不影响其甘胆酸及总胆汁酸重量,总之,对正常动物的胆汁成分影响不明显。
试验例3 体外溶石试验1、实验材料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均由四川旭华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经醋酸酐法定性分析结石类型,分型后洗净37℃恒温保存备用。
2、方法与结果取清洁链霉素瓶45个,共分3组每组15个小瓶,第1组每瓶装入胆色素结石100mg(体积平均为0.13ml);第2组每瓶装入胆固醇结石100mg(0.11ml);第3组每瓶装入混合结石100mg(0.12ml)。装入结石后,每组前3瓶,每瓶加入2.5%本发明药物清膏药液;各组4-6号瓶每瓶加入5%本发明药物清膏药液;7-9号瓶,每瓶加入5%胆石通药液;10-12号瓶每瓶加入0.5%爱活胆通。13-15号瓶每瓶加入0.1%西黄蓍胶液。45瓶每瓶内加入药液(或对照液)量均为10ml,药液加完后,将所有小瓶放入37℃恒温45d,两天换药一次,换药方法用双层纱布捆紧封闭瓶口,每次滤干药液后再以6号针头插入瓶内加入新鲜药液,换药至10天、45天时,末次换药后48hr,经等重纱布过滤药液,并将瓶放入50℃恒温箱内,恒温48hr,取出余下结石用台式扭力天平称总重,分别减去瓶重及纱布重得出余下结石重量,结果见表5表5本发明药物膏、胆石通、爱活胆通对三种结石的体外溶石作用(X±SD)

★体积难于测定,与1%西黄蓍胶液组比*P<0.05,**P<0.01,***P<0.001.注df4t0.05=2.776,t0.01=4.604表5可见分别以本发明药物膏2.5%、5%、胆石通5%、爱活胆通0.5%.(每ml分别含药重25、50、50、5mg)对三种人体结石均有不同程度的溶解作用,加药十天,可见本发明药物清膏对三种结石溶解作用显著,P<0.05或0.01,胆石通对胆色素和混合型结石亦有良好的溶石作用,而5%爱活胆通对胆固醇结石溶解较为明显,P<0.01。对混合型结石亦有一定的溶石作用,连续换药至45天,两种剂量的本发明药物浸膏液对人体胆色素结石的溶石率分别可提高到57.4%、91%,余石部分多呈舒松感。
2、小结体外溶石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清膏对三种人类结石均有不同程度的溶石作用,对胆色素结石溶解较强。
试验例4 本发明药物清膏的抗炎试验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的影响取体重18-22g健康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10只均为♂鼠。第1组为对照组,于致炎前0.5hr ig1%西黄蓍胶液0.1ml/10g;第2组致炎前0.5hr,ig胆石通胶囊3g/kg;第3、4组分别ig本发明药物清膏3g、1.5g/kg,各组小鼠均用100%二甲苯液0.05ml滴小鼠左耳正反两面耳廓致炎;致炎后0.5hr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6mm的打孔器打下左耳致炎部位与右耳非致炎相同部位的耳片,用精密扭力天平称耳片重量,计算左右耳片重量差,结果如表6表6 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重量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P<0.01另取48只小鼠同样均分为4组,各组动物于致炎后10min,分别ig1%西黄蓍胶、胆石通、本发明药物清膏,于ig给药后0.5hr,按上述操作,打下耳片称重,结果如表7表7 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二甲苯致炎小鼠耳廓肿的消炎作用

与西黄蓍胶组比*P<0.05;**P<0.01表6、7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胆石通,无论致炎前或致炎后给药,均能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率(P<0.05或0.01)。
2、对琼脂肉芽肿的影响取体重80-120g健康雄性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10只,在无菌下操作,于每只鼠背部中线皮下注射灭菌2%琼脂溶液2ml,注琼脂后,第1组每天ig1%西黄蓍胶液1ml/100g;第2组ig爱活胆通0.2g/(kg.d);第3、4组ig本发明药物清膏3、1.5g/(kg.d),第5组ig醋酸可的松60mg/kg,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后2hr断头处死,剖取琼脂肉芽,用扭力天平称湿重。结果见表8表8 本发明药物清膏、爱活胆通、醋酸可的松对琼脂肉芽重的影响

与西黄蓍胶比*P<0.05;**P<0.01表8表明本发明药物清膏3g、1.5g/(kg.d)连续ig给药14天,对琼脂肉芽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大剂量组对琼脂肉芽重与西黄蓍胶对照组比(P<0.05)差异显著;小剂量组对琼脂肉芽重亦有不显著的抑制(P>0.05)而爱活胆通对琼脂肉芽肿则未见抑制作用;本发明药物大剂量对琼脂肉芽的抑制与醋酸可的松比(P>0.05)无显著差异。
3、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脚肿胀的影响取160-181g雄性健康大鼠40只,按体重均分4组,每组10只,第1组ig1%西黄蓍胶1ml/100g bw;第2组ig胆石通3g/kg;第3、4组ig本发明药物清膏3、1.5g(生药)/kg,给药后30min,各组大鼠于每只右后肢足跖皮下注入0.1ml的1%角叉菜胶0.05ml致炎。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4、6、20、24hr用窄尺带测量足跖及踝关节周长,记录每次测量结果。实验结果如表9表9 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脚肿胀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P<0.05;**P<0.01从表9可见本发明药物清膏3、1.5g(生药)/kg、胆石通3g/kg均对角叉菜胶所致脚肿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胆石通比P>0.05无显著差异。
4、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取小白鼠40只,按体重均分为4组,每组10只,♀♂各5只,第1组为对照组,每天ig西黄胶0.1ml/10g bw,第2组为阳性药每天ig胆石通3g/kg,第3、4组ig本发明药物清膏3、1.5g(生药)/kg,连续给药5天于末次给药后45min,尾iv 1%伊文思兰4mg/kg,立即在小鼠腹部正中滴100%二甲苯2滴,15min后断头处死,剖取腹部着色部分,以本次实验腹皮着色部分定为10个级别,以最深着色皮的深度定为10分,然后递减共定10个级别进行评分,评分后剪碎,用70%丙酮水液浸提36hr,用2500转/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用721型、波长590nm比色,结果如表10表10 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二甲苯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10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连服5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显著的降低(P<0.05或0.01),在相同剂量下本发明药物对血管通透性的降低作用比胆石通强;本实验还表现出本发明药物对血管通透性的降低,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表现出量效关系。
5、小结本发明药物与胆石通、经口服给药,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琼脂致大鼠的肉芽肿、角叉菜胶致大鼠脚肿胀及二甲苯致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表明本发明药物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试验例5 本发明药物清膏的镇痛试验1、对醋酸扭体反应的影响取18-21.2g健康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均分5组,每组10只,♀♂各5只,第1组ig1%西黄蓍胶液;第2组ig氨基比林0.2g/kg;第3组ig胆石通3g/kg;第4、5组分别ig本发明药物清膏3、1.5g/kg,各组小鼠均ip(腹腔注射)0.6%冰醋酸0.1ml/10gbw,ip前2、1hr各给药1次,ip冰醋酸后立即测定10min内每只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结果如表11表11 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醋酸扭体反应小鼠的影响

与1%西黄蓍胶组比*P<0.05;**P<0.01表11可见本发明药物清膏与氨基比林一样对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抑制强度不如氨基比林,胆石通对醋酸扭体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2、对甲醛所致小鼠舔后足反应的影响取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10只,♀♂各5只,第1组ig1%西黄蓍胶;第2组ig氨基比林0.2g/kg;第3组ig爱活胆通0.2g/kg;第4、5组分别ig本发明药物清膏3、1.5g/kg,各组小鼠均于左后足背sc2.5%甲醛0.03ml/只,分别于sc前1、0.5hr各给药1次,sc甲醛后立即测定小鼠15min内的舔足次数,30min后再测定1次,观察时间仍为15min,结果见表12。
表12 本发明药物清膏、爱活胆通、氨基比林对2.5%甲醛所致小鼠舔足的影响

与1%西黄胶对比*P<0.05;**P<0.01表12可见本发明药物清膏、爱活胆通对2.5%甲醛sc左后足背所致小鼠舔足次数有显著的抑制(P<0.01)其抑制强弱与本发明药物的剂量有关。
3、小结上述两种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清膏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及甲醛小鼠舔足次数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该药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且有一定量效关系。
试验例6 本发明药物的解热试验取体重160-190g雄性健康大鼠40只,按体重均分为4组,并测量正常体温后,第1组ig1%西黄蓍胶液;第2组ig胆石通3g/kg;第3、4组分别ig本发明药物清膏3g、1.5g(生药)/kg;以1%角叉菜胶0.05ml于大鼠一侧后足跖皮下注射,各组均于足跖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前2、1hr分别给药1次。发热后4、6、14、20、24hr分别测定各组每只大鼠的肛温,结果如表13表13 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体温变化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P<0.05;**P<0.01表13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对角叉菜胶致热后6小时大鼠发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试验例6 本发明药物清膏的抗菌试验1、本发明药物清膏的抗菌试验1(试管法)1.1实验材料受试药物本发明药物清膏。
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均由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检验科临床分离鉴定提供。
培养基常规肉汤管培养基。
1.2方法与结果方法采用试管法1.2.a常规肉汤培养基,每管2ml备用。
1.2.b将培养24hr的菌株,用生理盐水稀释至约3亿/ml,细菌备用。
1.2.c加待测药液,以原液1∶1(药粉∶生理盐水)为100%浓度,药液与培养基进行倍半稀释,对照管不加药液。
1.2.d取上述备用菌液,每管接种一接种环。
1.2.e置培养基于37℃孵箱孵化24hr观察结果。
1.2.f观察标准以无菌生长者为最小抑菌浓度。凡无菌生长者均再转入普通肉汤管再培养,以无菌生长者为杀菌浓度,结果表14。
表14 本发明药物清膏对三种临床分离菌株的抑菌、杀菌作用

从表14可见,以本发明药物1∶1为原浓度(100%)按对半稀释为10个不同浓度,所进行的试管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0781g(生药)/ml。球菌为0.01562g(生药)/ml。杀菌浓度均为0.03125g(生药)/ml。
试验例7 本发明药物清膏的抗菌试验1、实验材料本发明药物清膏,经60COγ射线照射灭菌,临用时用灭菌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共80ml。
采用Cowan I 3482金黄色葡萄球菌、2280大肠艾希氏菌、1447甲型溶血性链球菌、3156乙型溶血性链球菌、2519肺炎球菌、中检51592宋内氏痢疾杆菌、ATCC-27853绿脓杆菌、50096伤寒沙门氏菌8种菌株分别购自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重庆市卫生防疫站均属标准菌株,保存于半固体状培养基内,临用前分别接种于肉膏汤培养基或血肉膏汤培养基中,37℃培养16小时,采用倾注平板法,药物浓度以1∶1为原液,按对半稀释,分别为1/32、1/64、1/128、1/256、1/512,每个浓度同时作两个平板,并用等量无菌水作为对照,37℃培养24hr,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2、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清膏对伤寒沙门氏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3125、0.0156、0.0156、0.0156、0.0078g(生药),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敏感。
3、小结通过试管法和平板法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清膏对沙门氏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细菌,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试验例8 本发明药物清膏的利胆试验取体重230-410g雄性健康大鼠37只,按体重均分为4组,于实验前16hr禁食,用乌拉坦(1g/kg)ip麻醉,麻醉后捆扎4肢,开腹找胃幽门部,以幽门部为标准,寻找总胆管,用小镊子将覆盖在表面的被膜剥离暴露胆总管,结扎下端,小心剪一小口,向胆总管近肝端插入外径1mm左右的塑料管引流胆汁,待胆汁流量稳定后0.5hr计1次胆汁收集量,共2次后,于十二指肠给药(或对照液2ml/100g.bw)后,测定5hr内各区间的胆汁排泄量,结果如表15。从表15可看出消溶本发明药物清膏、胆石通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胆汁排量的作用,其中尤以本发明药物清膏给药后1-5hr胆汁均较对照组的胆汁流量明显增加,P均<0.01,差异非常显著,说明本发明药物清膏有利胆作用。
表15 本发明药物、胆石通对胆汁分泌量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小结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清膏对大鼠有明显的利胆作用。
试验例9 本发明药物清膏对豚鼠离体回肠试验取禁食24hr之雄性豚鼠3只,用木棒击后脑致死,每只豚鼠取回肠3-4cm小段,放入DC-001型离体器官测定仪,通气,台氏液30ml,恒温38℃,肠管一端系吊钩上;另一端系于换能器钩子上,调节肠肌张力,使其保持自然状态,调节描笔于记录纸的中部选择0-10mm量程,纸速20mm/min,记录一般正常收缩曲线后,依次向台氏液瓶内加入下列药物,并记录肠肌反应,加入1∶10000乙酰胆碱0.05ml,1∶1000氯化钡0.2ml;1∶100005-HT0.05ml,肠肌立即痉挛。当收缩达峰值时,加入1‰本发明药物清膏药液,肠痉挛立即解除。本发明药物对豚鼠离体正常肠管无痉挛作用胆可明显抑制Bacl、Ach、5-HT所致离体豚鼠的肠管痉挛。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小结本发明药物对氯化钡、乙酰胆碱、5羟色胺所致豚鼠离体肠管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提示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清膏,对豚鼠胆色素结石有良好的防石效果,对人类三种结石有不同程度的溶解作用。且具有消炎、镇痛、解热、解痉、抑菌、利胆作用。
本发明药物经药理药效体外溶石试验和动物胆囊植入人体结石试验证实,确有明显溶解结石的作用。治愈的肝胆结石病患者,既有胆固醇结石,又有胆红素结石和混合含钙结石。而且,大量的病例表明,本品在治疗肝胆结石病的同时,能恢复中等度肝功损害,对胖瘦不同体型的病人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即在治愈结石的同时,使胖者体重减轻而健壮;使瘦者体重增加而康复。不仅如此,治愈的结石患者不再复发,又为本品一大特点,追踪观察132例十九年以上的治愈患者未见复发。通过实践证明,符合中医理、法、方、药理论。
初步临床试验435例肝胆结石患者,结果显示胆石症治疗后三月影像学(B超)检查,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和开放组分别为75.20%、47.27%、86.67%,P<0.005。本发明药物治疗胆石症临床症状/证候、体征改善评价,治疗组、对照组和开放组胆石症患者,临床症状/证状、体征改善均优于爱活胆通,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0%,对照组为68.18%(P<0.005)。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无毒副作用,按中医胆石症证候改善,疗效明显,对结石患者显著有效、安全。
《外科学》(高等教材)裘法祖编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三版,P-563。
《胆道外科学》顾树南、李清潭主编甘肃科技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P-141-142。
《临床肝胆系病学》江绍基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P-567。
《临床肝胆病学》叶维法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P-997。
《胆石症的非手术治疗》西德Dr.A SCHROEDTER教授著。
“胆石症几种治疗方法的评价”美国Duke大学医学中心Peter B.Cotton教授著《临床肝胆病杂志》1988年4卷2期P-8。
《临床肝胆病学》叶维法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P-1002。
《临床肝胆病学》叶维法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P-995。
“结石性胆道病的外科治疗观点”刘永雄著《临床肝胆病杂志》1988年4卷2期P-13。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牛胆水150-300份、火硝100-150份、鸡内金100-200份、枳壳30-90份、香附30-100份、木香20-50份、延胡索20-55份、黄连10-40份、白术40-120份、吴茱萸10-45份、高良姜20-80份、山楂40-120份、建曲120-200份、青皮2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牛胆水173份、火硝115份、鸡内金133份、枳壳52份、香附68份、木香34份、延胡索34份、黄连21份、白术68份、吴茱萸27份、高良姜41份、山楂68份、建曲141份、青皮3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牛胆水浓缩的清膏,火硝、鸡内金粉末,青皮、木香、白术、枳壳、香附、吴茱萸、高良姜的挥发油及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提取物,建曲粉末或水提取物,黄连、延胡索、山楂的水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剂每片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1.5mg,每片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100.0mg;胶囊剂每粒胶囊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2.25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150mg;颗粒剂每10g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9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600mg;丸剂每10g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9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600mg;口服液每10ml含牛胆水以胆酸C24H40O5不少于9mg,含火硝以硝酸钾KNO3不少于600mg。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牛胆水150-300份、火硝100-150份、鸡内金100-200份、枳壳30-90份、香附30-100份、木香20-50份、延胡索20-55份、黄连10-40份、白术40-120份、吴茱萸10-45份、高良姜20-80份、山楂40-120份、建曲120-200份、青皮20-60份;b、取鸡内金、火硝粉碎成细粉,备用;c、取建曲粉碎或加热水提取;d、牛胆水加热至沸,滤过,滤液浓缩,得清膏;e、青皮、木香、白术、枳壳、香附、吴茱萸、高良姜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进行包结,包结物干燥,粉碎后备用;e、将e步骤的药渣与黄连、延胡索、山楂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加入牛胆水清膏与b步骤制备的细粉、c步骤的建曲细粉或水提取物,混匀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7.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胆结石的药物中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治疗气滞型慢性胆囊泥砂性结石的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后残存结石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牛胆水、火硝、鸡内金、枳壳、香附、木香、延胡索、黄连、白术、吴茱萸、高良姜、山楂、建曲、青皮为原料制备制备而成的药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组方合理,符合中医理论,具有消溶肝胆结石,具有理气调肝,和胃止痛之功能,有显著溶石作用,且制剂工艺可行,质量稳定,可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文档编号A61K35/38GK1903343SQ20051002133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7日
发明者谢石方 申请人:四川旭华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