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肝福泰胶囊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515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维肝福泰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维肝福泰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卫生条件比较差是本病流行的基础。本病遍及全球,乙肝表面抗原(澳抗)携带率,热带地区高于温带,男性高于女性,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国家里,儿童携带率高于成人,城市常高于农村。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经血液、性接触和生活密切接触都是传播的重要方式。易感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约经6周至6个月发病。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查体中发现。肝功能异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M,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为阳性。大部分乙型肝炎在急性期经治后能痊愈,很多病例病程迁延或转为慢性,其中一部分可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变甚至肝癌;极少数病例病程发展迅猛,肝细胞出现大片坏死,成为重型肝炎;另有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西药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维肝福泰片是由人参茎叶皂苷、树舌多糖、乌鸡浸膏、五味子浸膏四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养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迁延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各种化学毒物引起的肝损伤,但片剂存在崩解慢、起效慢的缺点,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对原维肝福泰片剂型进行改进,在原标准修订提高的基础上,将片剂改为胶囊剂,加快了药物的起效时间,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保障了药品的质量,使本产品符合国家药监局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为使该药品出口、走向世界提供了质量保证。其特征在于药材(按重量百分比)配方为人参茎叶皂苷11.5%,树舌多糖44.9%,乌鸡浸膏21.8%,五味子浸膏21.8%,本发明公开的维肝福泰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树舌多糖取树舌粉碎成粗粉,置提取罐中,加水浸泡1.5小时后,煎煮三次,每次加水12倍量,煎煮5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超滤,滤液60℃干燥,粉碎,即得;2)乌鸡浸膏取乌骨鸡宰杀后,浸入开水中,除去毛、爪、肠及粪便,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内,用清水淹没(约3倍左右),煎煮三次,每次5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5(75℃,1kg乌鸡约得浸膏200g)的浸膏;3)五味子浸膏取五味子药材粉碎成粗粉,加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三次2小时,每次用2倍量乙醇,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70℃,1kg五味子约得浸膏230g)的浸膏,即得;4)成品制备按处方量称取人参茎叶皂苷、树舌多糖、乌鸡浸膏、五味子浸膏及淀粉,混合均匀,减压干燥(60~70℃,0.09Mpa),粉碎,制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用本发明制备获得的制剂1、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味苦。
2、崩解时间缩短崩解时间片剂平均为23分钟,胶囊平均为12分钟,比原剂型缩短近1倍。
崩解时间对比表

3、溶出速度加快片剂在30分钟达到高峰,胶囊在20分钟达到高峰,比片剂提前10分钟。
溶出度对比表

4、质量标准提高同原剂型相比,有了如下改进(1)、增加了处方中五味子的定性鉴别,修订了处方中人参茎叶皂苷的定性鉴别。(2)、将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提高为单体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Re之和含量,更具有专属性。
维肝福泰胶囊与原剂型维肝福泰片质量标准对比表


5、新剂型与原剂型相比,明确了各项关键技术参数,并对各项工艺进行了优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配方人参茎叶皂苷18g,树舌多糖70g,乌鸡浸膏34g,五味子浸膏34g原料制备1.18g五味子浸膏的制法取五味子药材粉碎成粗粉,加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三次2小时,每次用2倍量乙醇,提取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70℃,1kg五味子约得浸膏230g)的浸膏,即得。
2.34g乌鸡浸膏的制法取乌骨鸡宰杀后,浸入开水中,除去毛、爪、肠及粪便,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内,用清水淹没(约3倍左右),煎煮三次,每次5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5(75℃,1kg乌鸡约得浸膏200g)的浸膏。
3.70g树舌多糖的制法取树舌粉碎成粗粉,置提取罐中,加水浸泡1.5小时后,煎煮三次,每次加水12倍量,煎煮5小时,煎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超滤,滤液60℃干燥,粉碎,即得。本品含树舌多糖以葡萄糖计,不得低于37%。
成品制备取按处方量称取五味子浸膏、乌鸡浸膏混合均匀,加入药用淀粉200g,混匀,干燥,粉碎,加入人参茎叶皂苷及树舌多糖及干燥药用淀粉60g,混匀,装入1号空胶囊中,制成1000粒,即得。
其活性成份含量对比1、分别测定9批人参茎叶皂苷原料中人参皂苷Rg1、Re总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原料均符合相应标准,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总量均大于30%。详见下表人参茎叶皂苷原料中人参皂苷Rg1、Re总含量(%) 2、成品中人参皂苷Rg1、Re之和含量测定,对十批样品中人参皂苷Rg1、Re总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考虑生产的实际情况,故将限度定为本品每粒含人参皂苷Rg1、Re之和不得少于5mg。
十批成品中人参皂苷Rg1、Re总含量(mg/粒)
权利要求
1.一种维肝福泰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材(按重量百分比)配方为人参茎叶皂苷11.5%,树舌多糖44.9%,乌鸡浸膏21.8%,五味子浸膏21.8%;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树舌多糖取树舌粉碎成粗粉,置提取罐中,加水浸泡1.5小时后,煎煮三次,每次加水12倍量,煎煮5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超滤,滤液60℃干燥,粉碎,即得;2)乌鸡浸膏取乌骨鸡宰杀后,浸入开水中,除去毛、爪、肠及粪便,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内,用清水淹没(约3倍左右),煎煮三次,每次5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5(75℃,1kg乌鸡约得浸膏200g)的浸膏;3)五味子浸膏取五味子药材粉碎成粗粉,加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三次2小时,每次用2倍量乙醇,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70℃,1kg五味子约得浸膏230g)的浸膏,即得;4)成品制备按处方量称取人参茎叶皂苷、树舌多糖、乌鸡浸膏、五味子浸膏及淀粉,混合均匀,减压干燥(60~70℃,0.09Mpa),粉碎,制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肝福泰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对原有维肝福泰片剂型进行改进,新的制剂类型为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胶囊剂型,能够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消除患者的病痛。此外,该方法中五味子浸膏、乌鸡浸膏采用真空干燥浓缩技术,人参茎叶皂苷、树舌多糖采用喷雾干燥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药品中的活性有效成分,保证了药品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1/16GK1868504SQ200510026110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4日
发明者王进起, 范兴东 申请人:上海祥鹤制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