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鱼腥草滴丸质量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是通过薄层色谱定性法和高效液相定量法控制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
背景技术: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以使用抗微生物化学药为多见,但治标不治本,反复使用这些药物反而导致耐药菌产生,同时较多的毒副作用也使应用受到限制。传统的中药剂型虽然可以克服化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但其本身的释药系统不完善以及质量不稳定、可控性差的缺陷使临床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复方鱼腥草滴丸兼顾了上述两者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不足,是一个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中药剂型的现代中药,尤其是对其质量控制指标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本处方中应用了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通过对其理化性质及药理药效学研究表明,测定其结构明确的有效活性成分作为质量控制指标是一个优选方案。
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1、挥发性成分含挥发油约0.05%,油中有效成分为醛酮化合物、癸酰乙醛(鱼腥草素Decanoyl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aldehyde);并含有醛酮化合物2-十一烷酮(2-undecanone)、倍半萜人合物丁香烯(caryophyllene)、单萜烯化合物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等;2、黄酮类化合物含有槲皮素(quercetin),槲皮苷(quercitrin)、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等;另外还含有有机酸及脂肪酸、无机盐类等等(阴健.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临床应用,I,457页。)。
CH3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CH3甲基正壬酮[3]鱼腥草的含量测定主要测定总醛酮化合物、癸酰乙醛、α-蒎烯等,近年来的研究主要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容量法、红外光谱法、气相层析法、滴定法等(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I,458页)。
黄芩(Radix scutellariae)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黄酮 黄芩苷元(baicalein)、黄芩苷(baicalin)、5、6-二羟基-黄酮-7-O-葡萄糖苷(5,6-dihydroxy-7-O-glucoside-flavone)、白杨黄素(chrysin)、5,7,2’-三羟基-黄酮(5,7,2’-trihydrox-y-flavone)、5,7,2’,3’-四羟基黄酮(5,7,2’,3’-tetraflavone)、去甲汉黄芩素(nor-wogonin)、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新素I(skullcapflavoneI)、黄芩新素II(skullcapflavone II)等;二氢黄酮7,2’,6’-三羟基-5-甲氧基二氢黄酮(7,2’,6’-trihydroxy-5-methoxyflavanone)等;查尔酮 7,2’,6’-三羟基-5-甲氧基-查尔酮(7,2’,6’-trihydroxy-5-methoxychalcone)等;二氢黄酮醇3,5,7,2’,6’-五羟基二氢黄酮醇(3,5,7,2’,6’-pentahydroxy flavanonll)等;黄酮醇3,5,7,2’,6’-五羟基黄酮醇(3,5,7,2’,6’-pentahydroxyflavanonol)等;还含有苯乙醇葡萄糖苷、氨基酸、挥发油等(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I,560页)。黄芩素R=H黄芩新素I R1=R2=H黄芩苷R=gluA黄芩新素II R1=R2=OCH3[7]汉黄芩素R=H汉黄芩苷R=gluA[7]黄芩的含量测定主要有比色法、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比色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I,560页)。板蓝根(Radix isatidis)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板蓝根中含有总氨基酸3.8%,氨基酸中有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γ-氨基丁酸等,以及蛋白质、树脂状物等。靛蓝、靛玉红、1-硫氰酸-2-羟基-3-丁烯、左旋5-乙烯基恶唑啶-2硫酮、色胺酮、青黛酮、腺苷、尿苷、次黄嘌吟、尿嘧啶、棕榈酸、水杨酸、β-谷甾醇、γ-谷甾醇、胡萝卜苷等,此外尚含有蔗糖20.3%、树脂等(苗明三李振国.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617页)。
连翘(Fructus forsythiae)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1、挥发性成份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含量平均3.8%。其烃类有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对聚伞花烯、柠檬烯、γ、松油烯、β-水芹烯、香叶烯、β-罗勒烯等;醛酮类有樟脑(camphor)、香叶醛(geranial);醇酯醚类有龙脑(borneol)等。
2、苯乙醇甙类连翘酯甙(forsythoside)A,B,C,D,连翘酚(forsythol)其次为。另外还有含有三萜类、香豆素类等成分(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I,356-357页)。连翘的含量测定主要有薄层扫描法、反射法等(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I,357页)。金银花(Floslonicerae)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金银花中挥发油中含有30多种成份,主要有芳樟醇(linalool)、(-)-顺-2,6,6-三甲基-2-乙烯基-5-羟基四氢吡喃[(-)-cis-2,6,6-trimethyl-2-ethenyl-5-hydroxytetrapyrane]、蒎烯(pinene)、1-己烯(1-hexene)、顺-3-己烯醇-1(cis-3-hexenol-1)等,另外花蕾中含有木犀草素(luteolin)、肌醇(inositol)。分离出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和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等(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I,449页)。
金银花中含量测定主要有容量法、比色法、薄层层析斑点定量法、气相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法等(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I,450-452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的质控方法采用了现代技术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鱼腥草滴丸中鱼腥草的甲基正壬酮、黄芩中的黄芩苷、板蓝根中的精氨酸、连翘中的连翘苷、金银花中的绿原酸。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实施步骤如下一、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的检测方法1、供试品的制备取复方鱼腥草滴丸30g,加水500ml,按挥发油测定法甲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XD)在测定器刻度部分加满水,加入2ml醋酸乙酯,提取挥发油4小时,放冷,分取蜡酸乙酯层,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另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到制成每ml含0.1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检测方法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出液6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7~9∶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二、黄芩中黄芩苷的检测方法1、供试品的制备取复方鱼腥草滴丸2g,加温水20ml,超声10分钟,调PH1.5~2,80℃保温1h,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水洗二次,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检测方法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液1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5~8∶0.5~2∶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三、连翘中连翘苷的检测方法1、供试品的制备取复方鱼腥草滴丸30g,加水100ml,温热溶解,调PH1.5~2,80℃保温1h,离心,取上清液,乙醚提取三次(60,40,40ml),母液用醋酸乙酯提取三次(50,50,50ml),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蒸干,10ml水溶解,加在D101大孔树脂柱(内径1.6cm,长度18cm,大孔树脂量为柱长2/3量)上,用100ml水洗脱,再用25%-50%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备用),继用50%-8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加10ml水溶解,加入中性氧化铝适量,拌匀,减压干燥,加入中性氧化铝柱(200~300目,5g,内径1.5~2cm,干法装柱),50%-80%乙醇洗脱100ml,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2ml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另取连翘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检测方法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液3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四、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检测方法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鉴别(三)下25%-50%乙醇洗脱液,水浴蒸干,甲醇溶解,定容于5ml量瓶,作为供试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检测方法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液2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荧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五、板蓝根中精氨酸的检测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5g,加水150ml温热溶解,加在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内径2cm,长25cm),加水300ml冲洗(1ml/分钟),洗至接近无色,再用0.25N-0.7N氨水4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1ml/分钟),水浴蒸干,残渣加1ml稀乙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另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检测方法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液、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7∶53∶0.2)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34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3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40℃-90℃减压干燥3-6小时的黄芩苷适量,加30%70%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5g-3.0g,研碎,取0.1g-1.0g,精密称定,加2ml-20ml水温热溶解,加0.5ml-5ml 6mol/L盐酸溶液,摇匀,40℃-90℃保温0.5-2小时,放置过夜,离心,倾去上清液,沉淀加70%乙醇超声溶解,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50%-90%乙醇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初滤液,精密吸取续滤液1ml-4ml,水浴蒸干,加30%-70%乙醇分次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30%7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黄芩以含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2.0%。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质控方法采用了现代技术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鱼腥草滴丸中鱼腥草的甲基正壬酮、黄芩中的黄芩苷、板蓝根中的精氨酸、连翘中的连翘苷、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并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的条件和方法,从而建立了用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精确度高的定性定量控制复方鱼腥草滴丸质量的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鱼腥草1100g黄芩333g板蓝根330g连翘116g 金银花116g取鱼腥草、板蓝根、连翘、金银花加12倍量的水浸泡5小时,蒸馏,挥发油另器保存,备用;药渣过滤,滤液[I]另存;药渣加10倍量的水继续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滤液[I]合并,浓缩至在60℃时测相对密度1.15左右,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成流浸膏,备用;取黄芩,加10-12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1-3,8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再用水洗至PH5-6,减压低温干燥,粉碎,得黄芩提取物粉,加入到上述流浸膏中,加入挥发油,混匀,取PEG-6000熔融,将药物加入到熔融液态基质中,药物与基质配比1∶3。在85℃保温状态下滴制,以液状石蜡或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冷却温度-5℃,收集滴丸,擦拭,即得。
(1)取本品30g,加水500ml,按挥发油测定法甲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XD)在测定器刻度部分加满水,加入2ml醋酸乙酯,提取挥发油4小时,放冷,分取蜡酸乙酯层,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到制成每ml含0.1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出液6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2g,加温水20ml,超声10分钟,调PH1.5~2,80℃保温1h,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水洗二次,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液1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30g,加水100ml,温热溶解,调PH1.5~2,80℃保温1h,离心,取上清液,乙醚提取三次(60,40,40ml),母液用醋酸乙酯提取三次(50,50,50ml),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蒸干,10ml水溶解,加在D101大孔树脂柱(内径1.6cm,长度18cm,大孔树脂量为柱长2/3量)上,用100ml水洗脱,再用30%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备用),继用7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加10ml水溶解,加入中性氧化铝适量,拌匀,减压干燥,加入中性氧化铝柱(200~300目,5g,内径1.5~2cm,干法装柱),70%乙醇洗脱100ml,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2ml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连翘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液3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鉴别(3)下30%乙醇洗脱液,水浴蒸干,甲醇溶解,定容于5ml量瓶,作为供试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液2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荧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取本品5g,加水150ml温热溶解,加在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内径2cm,长25cm),加水300ml冲洗(1ml/分钟),洗至接近无色,再用0.5N氨水4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1ml/分钟),水浴蒸干,残渣加1ml稀乙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液、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
实施例2鱼腥草1166g 黄芩290g板蓝根290g连翘126g金银花126g取鱼腥草、板蓝根、连翘、金银花加10倍量的水浸泡4小时,蒸馏,挥发油另器保存,备用;药渣过滤,滤液[I]另存;药渣加10倍量的水继续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滤液[I]合并,浓缩至在60℃时测相对密度1.15左右,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放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成流浸膏,备用;取黄芩,加10-12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适当浓缩后用盐酸调节PH值1.5,8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再用水洗至PH5-6,减压低温干燥,粉碎,得黄芩提取物粉,加入到上述流浸膏中,加入挥发油,混匀,取PEG-6000和PGE4000混合熔融,将药物加入到熔融液态基质中,药物与基质配比1∶4为宜。在80℃保温状态下滴制,以液状石蜡或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冷却温度-3℃,收集滴丸,擦拭,即得。
黄芩苷含量测定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7∶53∶0.2)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适量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30u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5g,研碎,取0.5g,精密称定,加10ml水温热溶解,加1.5ml 6mol/L盐酸溶液,摇匀,80℃保温1小时,放置过夜,离心,倾去上清液,沉淀加70%乙醇超声溶解,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初滤液,精密吸取续滤液2ml,水浴蒸干,加50%乙醇分次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5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实验1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pack VP-ODS Φ4.6×150m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nm;柱温室温;流量1ml/min。波长选择黄芩苷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0nm,故选择280nm为检测波长;流动相的确定,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作为流动相,黄芩苷对照品出峰时间约为11分钟。样品中,黄芩苷同其他组分能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为=13.756,且阴性对照无干扰。
实验2系统适用性实验。
①理论板数(n)、拖尾因子(T)与分离度(R)的测定取供试品溶液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得n=6124(40830×0.15),T=1.02,R=13.756,理论板数经多次测定及参照有关文献定为不低于2000。
②重复性试验黄芩苷对照品溶液(29ug/ml)连续进样6次(20ul定量环),结果峰面积积分值较为稳定,RSD<2%,见表1表1 黄芩苷重复性试验结果
实验表明供试品中黄芩苷保留时间与对照品一致,在此条件下,与其他组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且系统适用性实验完全符合要求。
实验3标准曲线的制备及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吸取黄芩苷对照品溶液(69.6ug/ml)2ul、4ul、8ul、12ul、16ul、20ul按上述色谱条件依法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黄芩苷量(u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实验数据经直线回归得回归议程为Y=1525581.739X-6616.553 r=0.99996(n=6)结果见表2。
表2 标准曲线考察结果
实验表明黄芩苷对照品在0.1392ug~1.3920u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实验4精密度试验精密进样20ul(供试液),重复进样6次,结果见表3,相对标准偏差,RSD=1.0%。
表3 精密度试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精密度较好。
实验5重现性试验取同一批号的样品6份,按正文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供试品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见表4,其相对标准偏差RSD=1.64%。
表4 重现性试验结果
实验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较好。
实验6稳定性试验取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间隔1小时进样一次,测定峰面积,结果见表5,实验表明,黄芩苷在所测的5小时内稳定,相对标准偏差RSD=2.41%。
表5 稳定性试验结果
实验7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样品(含量为2.40%)6份,分别添加黄芩苷对照品,按正文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57%,RSD=1.17%。结果见表6,实验表明,本法准确性较好。
表6 加样回收率试验
实验8样品测定及含量限度的确定。
按正文[含量测定]项下方法,对三批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7。
表7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实验表明本品含量最高值为2.41%,最低值为2.17%。按黄芩饮片的含量限度8%计算,制剂中黄芩苷的理论含量应不低于2.4%,考虑到生产和贮存过程中难免有损失,因此将本品中黄芩苷的含量限度定为不得少于2.0%为宜。
权利要求
1.一种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鱼腥草中的甲基正壬酮检测取复方鱼腥草滴丸30g,加水500ml,按挥发油测定法甲法,在测定器刻度部分加满水,加入2-5ml醋酸乙酯,提取挥发油2-5小时,放冷,分取蜡酸乙酯层,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到制成每ml含0.1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出液6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黄芩中的黄芩苷检测取复方鱼腥草滴丸1-3g,加温水10-30ml,超声10分钟,调PH1.5~2,80℃保温1h,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水洗二次,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液1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3)连翘中的连翘苷检测取复方鱼腥草滴丸30g,加水100ml,温热溶解,调PH1.5~2,80℃保温1h,离心,取上清液,乙醚提取三次,母液用醋酸乙酯提取2-3次,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蒸干,10ml水溶解,加在D101大孔树脂柱上,用100ml水洗脱,再用25%-50%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继用50%8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加10ml水溶解,加入中性氧化铝适量,拌匀,减压干燥,加入中性氧化铝柱,50%-80%乙醇洗脱100ml,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2ml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连翘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液3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4)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检测取鉴别(3)下25%-50%乙醇洗脱液,水浴蒸干,甲醇溶解,定容于5ml量瓶,作为供试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液2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荧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5)板蓝根中的氨基酸检测取复方鱼腥草滴丸5g,加水150ml温热溶解,加在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加水300ml冲洗,洗至接近无色,再用0.2N-0.7N氨水4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加1ml稀乙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液、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黄芩以黄芩苷计不少于2.0%,五个定性鉴别均呈正反应则判定该产品合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34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3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鱼腥草滴丸中黄芩苷的含量、用薄层色谱法对鱼腥草中的甲基正壬酮、黄芩中的黄芩苷、连翘中的连翘苷、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板蓝根中的精氨酸进行定性鉴别,通过上述定性定量方法控制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可以使产品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P11/04GK101040951SQ20071005211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9日
发明者艾样开, 陈科茂, 郑俊凤, 徐发红 申请人: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