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30037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用和食用色素的制备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铁叶绿酸钠(包括叶绿素铁(II)盐和叶绿素铁(III)盐)易溶于水或稀酒精溶液中,不溶于油脂类中。经研究测试铁叶绿酸钠溶液对室内避光稳定,但对室外自然光其稳定性不够理想。铁叶绿酸钠盐除了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色素外,在医药上可用作铁强化剂,以铁叶绿酸钠为原料制成的生血宁片,成功地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这在国内仅是唯一的铁叶绿酸钠盐药剂型。利用微胶囊的特性,对铁叶绿酸钠进一步微囊胶化处理,既改善了药物稳定性又对缓控释制剂的开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截止目前尚未见有铁叶绿酸钠微胶囊尤其是用乙基纤维素制备铁叶绿酸钠微囊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铁(II)叶绿酸钠盐囊芯物,EC囊材,溶剂-非溶剂体系四氯化碳-石油醚的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制备方法。该方法增强了铁叶绿酸钠的稳定性,所制得的微囊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囊的制备方法,包括铁叶绿酸钠和乙基纤维素。取铁叶绿酸钠,加入到2%乙基纤维素的四氯化碳溶液溶剂中,置39~41℃恒温水浴中搅拌,制成铁叶绿酸钠混悬液;将铁叶绿酸钠混悬液边搅拌边将其加入到石油醚非溶剂中,继续搅拌1h,将其置于离心机中离心20min,然后用石油醚洗涤三次,清除上清液,铺于玻璃板表面上干燥箱中干燥,即得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
囊芯物铁叶绿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体系略呈碱性。囊材EC是水不溶性纤维素衍生物,不溶于水、胃肠液、甘油和丙二醇,但能溶于乙醇、丙酮、异丙醇、苯、氯仿、二氯甲烷、氯乙烷、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媒,是常用的不溶性骨架材料之一。但吸水膨胀并产生一定黏性,而使药物的溶出和扩散受到一定的限制达到缓释作用的目的。用相分离法中的溶剂-非溶剂法制备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
将药物分散于囊材溶液中(即溶剂四氯化碳),加入一种与囊材不相混溶的液体(即非溶剂石油醚),引起相分离并将药物包裹成微囊,但囊芯物必须对体系中囊材的溶剂与非溶剂均不溶解,也不互相反应。
本发明显著的优点在于,囊芯物的性质和微囊化的目的决定了所用囊材的性质。作为药物微囊首先要求囊材性质稳定,无毒性,其次成囊后具有缓释作用。本发明选用乙基纤维素(Ethylcellulose,EC)作为囊材,它是纤维素链中的部分羟基被乙氧基取代的纤维素衍生物,是应用最广泛的水不溶性纤维素衍生物之一,但吸水膨胀并产生一定黏性,而使药物的溶出和扩散受到一定的限制,达到缓释作用的目的。因而适合作为微囊的囊材控制水溶性药物的释放,并以其出色物理化学稳定性,极小的毒性而被广泛应用。EC在不同制剂中具有不同的溶解性,与其他辅料以一定比例混合而产生不同释药速率,使药物形成稳定而有效的缓控释体系,使药物较长时间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方便了患者,保证了药物的疗效。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囊颗粒状况,基本上为球形,胶囊壁后13~23μm之间,微胶囊颗粒表面分布着较密的最大直径为2.9μm以下的达到药物释放功能的小孔。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100~200μm。载药量为40.4%,包封率为85.36%。增强了铁叶绿酸钠的稳定性。微囊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4小时释放70%左右。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主要仪器AEL-160电子天平;HH-S数显恒温水浴锅;增力电动搅拌机;离心机;药物溶出仪;KYKY2800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4.5nm;激光粒度分析仪;F7230型分光光度计。
试剂与原料四氯化碳,石油醚,乙基纤维素;铁叶绿酸钠。
具体操作步骤取铁叶绿酸钠,加入到2%乙基纤维素的四氯化碳溶液溶剂中,置于HH-S数显恒温水浴锅中39~41℃恒温,350r/min速度下搅拌均匀,制成铁叶绿酸钠混悬液;将铁叶绿酸钠混悬液边搅拌边将其加入到石油醚非溶剂中(按照选择的重量比例加入),增力电动搅拌机继续搅拌1h,将其置于离心机中离心20min,然后用石油醚洗涤三次,清除上清液,铺于玻璃板表面上干燥箱中干燥,即得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
铁叶绿酸钠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条件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囊化最佳制备工艺为2%EC的四氯化碳溶剂系统,EC/铁叶绿酸钠的比例为2∶1,在35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1h,分离,干燥即得。
检测性能指标性能指标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结果见

图1,2,3。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囊颗粒状况,基本上为球形,胶囊壁后13~23μm之间,微胶囊颗粒表面分布着较密的最大直径为2.9μm以下的达到药物释放功能的小孔。
2.化学法测定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的载药量为40.4%,包封率为85.36%。
3.药物溶出仪测定微胶囊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4h释放70%左右。
4.利用F7230型分光光度计对铁叶绿酸钠微胶囊增强了铁叶绿酸钠的稳定性测定,结果30天内微胶囊中药物含量不变,其颗粒的分散性、流动性很好。
权利要求
1.一种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它以铁叶绿酸钠为囊芯物,乙基纤维素为囊材,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制备a、取铁叶绿酸钠,加入到2%乙基纤维素的四氯化碳溶液溶剂中,置39~41℃恒温水浴中搅拌,制成铁叶绿酸钠混悬液;b、将铁叶绿酸钠混悬液边搅拌边将其加入到石油醚非溶剂中,继续搅拌1h,将其置于离心机中离心20min,然后用石油醚洗涤数次,清除上清液,铺于玻璃板表面上干燥箱中干燥,即得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
全文摘要
一种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用和食用色素的制备领域。它以铁叶绿酸钠为囊芯物,乙基纤维素(EC)为囊材,按下述方法制备取铁叶绿酸钠,加入到2%乙基纤维素的四氯化碳溶液溶剂中,置恒温水浴中搅拌,制成铁叶绿酸钠混悬液;将铁叶绿酸钠混悬液边搅拌边将其加入到石油醚非溶剂中,继续搅拌1h,将其置于离心机中离心20min,然后用石油醚洗涤数次,清除上清液,铺于玻璃板表面上干燥箱中干燥,即得铁叶绿酸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用EC做囊材,其物化学性能稳定,毒性极小。与其他辅料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微囊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较长时间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方便了患者,保证了药物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3/00GK101015537SQ20071006154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
发明者刘淑萍, 王丽芸, 闫路省 申请人:河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