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治疗乙型肝炎的嘌呤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82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类治疗乙型肝炎的嘌呤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和药理学领域。具体地,涉及含有L-氨基酸和非留类抗炎药 基团的非环核苷膦酸酯类化合物及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 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Ofepatitis B Virus, HBV),是最易感染人类的病毒之一。WHO报 告认为全球有超过20亿人曾被感染,目前仍约有3. 5-4亿为慢性HBV感染者。统计表明 世界上有80%的肝癌病例都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此外乙肝病毒感染也是引起 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疾病。当 前,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免疫治疗,如α干扰素;二是针对病毒 靶点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核苷类化合物(包括核苷类似物和非环核苷膦酸酯)。目前已有 三个非环核苷膦酸酯类药物上市,其中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ADV)是2002 年经FDA批准第一个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小分子非环核苷膦酸前药,该药能明显改善乙 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学性质,降低血清HBV-DNA及转氨酶水平,增加e抗原(HBeAg)转化 率(Yuen,M.-F.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4,5, (11) :2361)。尽管阿德福韦酯具 有以上优点,但是临床研究发现其不足是产生剂量依耐性肾毒性,释放出具有细胞毒性 的特戊酸和甲醛,同时化合物在胃肠液中稳定性较差,不能有效增加作用靶点的药物浓 it (RouIa B.Clinical Therapeutics 2003,25(12) 3084 ;Nozomu Τ.Human Pathology 2001,32(7)734 ;Douglash, H. S. Am J Physiol RenalPhysiol. 2001,281, F 197)。研究表 明Adefovir Dipivoxil设计上是将外源性的片段与非环核苷膦酸通过酯键相连接,因而在 释放原药阿德福韦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细胞毒性的载体片段;另外该前药设计上没有考 虑到如何降低载体裂解后形成的膦酸双负离子所产生的剂量依赖性肾毒性,从而在一定程 度上可能限制这些前药的临床应用。在前期研究中我们根据小肠黏膜肽转运体(PEPTl)对寡肽的主动转运机理和已 报道的核苷L-氨基酸酯类抗病毒前药的设计原理(Isabel,Rubio-A. TrendsPharmacol Sci 2003,23,(9) :434),设计、合成了未见报道的新型阿德福韦双L-氨基酸酯前药。抗HBV 活性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较阿德福韦酯更强的抗HBV活性,更低的细胞毒性和更高的 血菜稳定性(Xiaozhong Fu. Bioorg MedChem Lett. 2007,17(2) :465-470)。通过对阿德福韦酯产生剂量依赖性肾毒性的病因学机制研究发现,药物进入血 液循环后裂解形成的阿德福韦膦酸双负离子能被存在于肾小管基底膜上的有机阴离子转 运体l(hOATl)跨膜转运而沉积于肾脏近曲小管内,后者通过抑制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 体DN(mtDNA)的复制从而使mtDNA耗碣,并最终降低由mtDNA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 (COX)水平,破坏上皮细胞氧化呼吸过程是药物产生肾毒性的根本原因(Edmund,S. H.J Am Soc Nephrol. 2000,11,383 ;Roula B. Clinical Therapeutics 2003,25(12) :3084)。药理 学研究发现在阿德福韦的治疗浓度下,非留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Ibuprofen),酮洛芬(Ketoprofen),氟比洛芬(Flurbiprofen),萘普生(Naproxen)等能有效抑制hOATl 介导的阿德福韦跨肾小管基底膜转运过程并降低后者产生的肾细胞毒性,非甾体抗炎药 对阿德福韦的转运抑制机理与丙磺舒相同,且其半数抑制浓度低于丙磺舒,研究同时还发 现NSAIDs不影响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活性。另外上述NSAIDs对表达hOATl的中国仓鼠 卵巢细胞(CHOmat)生长的半数抑制浓度远大于其对hOATl介导的阿德福韦跨肾小管基底 膜转运的半数抑制浓度(Andrew,S.M.J Pharmacol Exp The. 2000,295,10 ;Tomas Cihlar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and Nucleic Acids, 2001, 20 (4-7) :641)。研究同时发现可 以利用hOATl介导的非甾体抗炎药与阿德福韦之间的相互转运拮抗关系实现临床上降 低两类药物肾毒性而不降低其治疗效果的策略(Douglas H. S. Toxicology andApplied Pharmacology 2005,204,198)。这些研究表明NSAIDs在不产生细胞毒性的前提下可以有 效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阿德福韦吸收,减少阿德福韦的肾细胞毒性。本专利以降低阿德福韦酯临床应用中产生的剂量依耐性肾毒性为关键突破口,以 具有较高抗HBV活性与较低细胞毒性的阿德福韦双L-氨基酸酯为先导化合物,运用药物设 计中的结构拼合原理将L-氨基酸与非甾体抗炎药物结构片段同时引入阿德福韦的膦酸基 团上设计、合成阿德福韦单L-氨基酸酯,单非留体抗炎药物羧酸酯前药,旨在利用前药结 构中的L-氨基酸酯片段提高其抗HBV活性与作用选择性,利用非留体抗炎药物片段降低其 肾毒性,以期发现具有较高抗病毒活性、较低肾毒性的抗HBV阿德福韦前药。从而实现降低 阿德福韦酯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剂量依赖性肾毒性同时提高药物的抗HBV活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的嘌呤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上可以 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盐结晶水合物、溶剂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的医药用途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医药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具有以下结构式I所示结构的嘌呤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上可以 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盐结晶水合物、溶剂合物。
权利要求
1. 一类具有以下结构式(I)所示的嘌呤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上可以接受的有机、无机盐 结晶水合物、溶剂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嘌呤类化合物,其特征再于,所述化合物为1)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缬氨酸丙基酯,单阿司匹 林丙基酯2)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亮氨酸丙基酯,单阿司匹 林丙基酯3)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异亮氨酸丙基酯,单阿司 匹林丙基酯4)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苯丙氨酸丙基酯,单阿司 匹林丙基酯5)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甘氨酸丙基酯,单布洛芬丙基6)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丙氨酸丙基酯,单布洛芬 丙基酯7)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缬氨酸丙基酯,单布洛芬 丙基酯8)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亮氨酸丙基酯,单布洛芬 丙基酯9)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异亮氨酸丙基酯,单布洛 芬丙基酯10)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苯丙氨酸丙基酯,单布洛 芬丙基酯11)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甘氨酸丙基酯,单氟比洛芬丙基酯12)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丙氨酸丙基酯,单氟比洛 芬丙基酯13)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缬氨酸丙基酯,单氟比洛芬丙基酯14)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亮氨酸丙基酯,单氟比洛 芬丙基酯的合成15)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异亮氨酸丙基酯,单氟比 洛芬丙基酯16)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N-叔丁氧羰基L-苯丙氨酸丙基酯,单氟比 洛芬丙基酯17)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缬氨酸丙基酯,单阿司匹林丙基酯18)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亮氨酸丙基酯,单阿司匹林丙基酯19)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异亮氨酸丙基酯,单阿司匹林丙基酯20)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苯丙氨酸丙基酯,单阿司匹林丙基酯21)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甘氨酸丙基酯,单布洛芬丙基酯22)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丙氨酸丙基酯,单布洛芬丙基酯23)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缬氨酸丙基酯,单布洛芬丙基酯24)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亮氨酸丙基酯,单布洛芬丙基酯25)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异亮氨酸丙基酯,单布洛芬丙基酯26)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苯丙氨酸丙基酯,单布洛芬丙基酯27)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甘氨酸丙基酯,单氟比洛芬丙基酯28)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丙氨酸丙基酯,单氟比洛芬丙基酯29)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缬氨酸丙基酯,单氟比洛芬丙基酯30)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亮氨酸丙基酯,单氟比洛芬丙基酯的合成31)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异亮氨酸丙基酯,单氟比洛芬丙基酯32)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单L-苯丙氨酸丙基酯,单氟比洛芬丙基酯
3. 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的嘌呤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PMEA)与N-叔丁氧羰基-L-氨基酸3-溴丙 基酯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以N,N' -二环己基-4-吗啉基-脒(DCMC)或1,8_ 二氮杂双 环[5、4、0]十一烷-7烯为碱,反应得到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N-叔丁氧羰基-L-氨基酸 3-溴丙基酯加入量与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的比例为1.0 5. 5 Imol, 在30-90°C下反应4 48小时,优选N-叔丁氧羰基-L-氨基酸3-溴丙基酯与9-[2-(膦酰 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的比例为1.0 2.0 Imol以N,N' -二环己基_4_吗啉基-脒 (DCMC)为碱,在N,N-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条件下,在30 60°C下反应4 10小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非留体抗炎药3-溴丙基酯加入 量与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的比例为1.0 5. 5 lmol,在60 120°C下 反应10 48小时,优选非留体抗炎药3-溴丙基酯与9-[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 呤比例为1.0 2.0 lmol,体系在60 100°C反应10 18小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溶剂可以选用氯仿、二氯甲烷或四 氢呋喃,或者在乙酰氯/甲醇体系中,在-10 25°C下反应0. 2 16小时,优选在氯仿为溶 剂条件下,体系用85%磷酸在_5°C 室温下反应8 12小时,或乙酰氯/甲醇体系0°C 25°C反应5-12小时,获得目标化合物。
7.—种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治疗剂量的权利要求1的嘌呤类化合物、以及 辅剂。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嘌呤类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嘌呤类化合物在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设计药物化学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类能够治疗乙型肝炎的具有以下结构通式I所示结构的嘌呤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药理实验证明,这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可用于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1/16GK102070670SQ20091010287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傅晓钟, 兰燕宇, 周雯, 李勇军, 欧瑜, 王永林, 王爱民, 罗春, 郑林, 黄勇 申请人:贵阳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