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棒状杆菌制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67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短棒状杆菌制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兽用药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短棒状杆菌制 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短棒状杆菌菌苗(CPV,1995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或称短棒状杆菌制剂(CPP, 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它是由短棒状杆菌(CP)经灭 活后制成的死菌苗,其制备过程公开在1995版及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目前应用 的CPP制剂还有法国Merleux研究所生产的灭活菌苗;英国Wellcome药厂生产的灭活菌苗寸。CPP具有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能力。CPP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激活 单核巨噬细胞、使NK细胞活性增强、促进机体对多种抗原产生IgG和IgM、诱生干扰素、白细 胞介素-2等,因此具有抗肿瘤和抗感染作用。CPP的抗肿瘤作用已为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所证实。对实验动物接种肿瘤前后应 用CPP,能显著抑制某些实体瘤(如乳腺癌、黑色素瘤等)、腹水型肿瘤及白血病的生长。肿 瘤消退的动物对于再次攻击的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抵抗力。CPP对肿瘤转移亦有抑制作用。CPP抗肿瘤及抗感染的核心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使其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激活 的巨噬细胞可将肿瘤细胞及感染的微生物杀死。CPP作为免疫调节剂用于肿瘤及其它疾病的治疗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通过激活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抗肿瘤、抗感染的效果已被公认。CPP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其 有效性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好的制品之一。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发烧、胸痛、注射 局部易产生肿痛、硬结等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中国专利 02123571. 6,02123570. 8、02123572. 4 和 03157454. 8 中已经公开了一种
一种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其制备方法、在制备治疗结核病药物上的用途以及在制备治 疗HIV感染或艾滋病药剂中的应用。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该病发生率明显升高, 其中临床乳腺炎发病率达20-40 %,隐形乳腺炎发病率高达50-80 %。病牛若得不到及时治 疗,将会导致奶牛产奶量大大下降,甚至造成无奶,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这无疑会给 奶牛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经过科学研究、实验证明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乳腺炎的主要病原,环境因素及管理 方法、牛体状况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引起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其次有绿脓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乳房链球菌、诺卡氏菌 等,另外,真菌如念珠菌属、毛孢子菌、胞浆菌属等、支原体如牛型支原体等、病毒如牛细小 病毒等引起的感染也较为常见。牛乳腺炎有以下两种临床表现
3
1、隐形乳腺炎为临床乳腺炎的潜伏期,该阶段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产奶量 有所下降,乳汁无明显外观变化,只有应用生物制剂和仪器检测乳汁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方面的变化,才能决定乳中有无病原菌存在。2、临床乳腺炎绝大多数临床乳腺炎是由隐性乳腺炎发展而来的。病牛呈现明显的 临床症状,通常表现喂乳房肿胀、乳孔闭塞,乳房触摸有硬块;乳汁稀稠异常,变色,带血或 内含乳凝块、絮状物等。当细菌毒素及其分解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则呈现全身毒性作用,病 牛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和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对于牛乳腺炎的治疗方面,一般临床乳腺炎可采用乳房内灌注抗生素,如头孢 畜健,每一发病乳区0. 1-0. 2g,每天一次;严重者除乳房灌注抗生素外,可配合肌注抗生 素,如青霉素350万单位,链霉素4g,每日两次;同时可以用0. 25% -0. 5%普鲁卡因溶液 400-500mL,一次静脉注射。通过这种办法治疗后的奶牛的牛奶在用药后48小时之内抗生 素、激素等的残留量都非常的高,大大的超过了我国自定的绿色无污染标准和国际出口标 准,这样的牛奶不得不被丢弃,而且“有抗奶”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影响较大,如果婴幼儿食用 “有抗奶”,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大大增加,这个问题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上已经成为棘手问 题。由于上述治疗方法存在这些弊端,因此研究人员着手对既能有效治疗奶牛乳腺炎又能 避免对牛奶的污染的新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近年来,亦有采用中药对奶牛乳腺炎进行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专利申请CN200810136934.2中公开了一种治疗奶牛乳腺炎中药透皮软膏及其制 备方法,其主要由蒲公英、黄芩、连翘的提取物(25-40%)、透皮促渗剂(1-6%)及药物基质 (74-54% )组成,采用涂抹外皮透皮吸收的给药方式治疗奶牛乳腺炎。专利申请CN200410073289.6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中药散剂,该 中药散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消肿下乳等功效。专利申请200810132601. 2中公开了一种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 物由下列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马齿苋、野菊花、蒲公英、冰片、地丁、天花粉、赤芍药、蟾酥、大 蒜、贯众、青黛、黄芩;也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药物的用途。采用中药的方法对奶牛乳腺炎进行治疗,虽然对牛奶的污染低于采用抗生素治疗 对牛奶的污染,但该方法同样存在着中草药残留的问题,这对婴幼儿的影响是有害的,其潜 在危害目前尚无良好的研究与评估,其前景很可能是不易被接受的。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 针对上述缺陷,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棒状杆菌制剂(CPP)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 (NCP)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所述短棒状杆菌制剂是由短棒状杆菌 (CP)经灭活后制成的制剂,所述NCP为短棒状杆菌经破碎后提取的有效组分,颗粒大小较 均一、吸收度明显提高,热源低,可减少CPP的发烧、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副作用;短棒状 杆菌制剂(CPP)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NCP)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通过激活 巨噬细胞,使其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激活的巨噬细胞可将引起乳腺炎的主要病原体(如 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其次有绿脓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 乳房链球菌、诺卡氏菌等,真菌如念珠菌属、毛孢子菌、胞浆菌属等、支原体如牛型支原体等、病毒如牛细小病毒等)吞噬杀灭,从而为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短棒状杆菌制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药 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短棒状杆菌制剂是由短棒状杆菌经灭活后制成的制剂。本发明所述的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是由短棒状杆菌经破碎制备的无细胞制剂, 粒度为IO-IOOOnm ;优选所述的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的粒度为10-500nm。本发明所述的短棒状杆菌为粉刺丙酸杆菌,菌号为76-27、H_84或77_1,优选所述 的短棒状杆菌为菌号77-1。本发明所述的短棒状杆菌制剂(CPP,见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是一种非特异 性免疫调节剂。它是由短棒状杆菌(CP)经灭活后制成的死菌苗,其制备过程公开在1995 版及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目前应用的CPP制剂还有法国Merleux研究所生产的灭 活菌苗;英国Wellcome药厂生产的灭活菌苗等。本发明所述的无细胞短棒状杆菌(NCP)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的1)CP工作种子批菌种连续2-4次传代后接种于大瓶或营养罐,在培养基中培养 5-7 天;2)收集无杂菌污染的菌体,加热煮沸15-60分钟得到菌液3)无菌试验合格的茵液经洗涤后,用破碎装置破碎菌体;4)菌体破碎后的悬液经离心后收集沉淀,洗涤沉淀制成悬液;5)将悬液加热灭菌,得到NCP。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CP学名为粉刺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菌号 为 65101 (76-27) ,65102 (H-84)或 65103 (77-1),其中 76-27 亦称为 7627,77-1 亦称为 771。 培养基为选自硫乙醇酸盐培养基、蛋白胨、肝或酵母透析液中的一种,且为低热原培养基。步骤1)中培养条件为36-37 °C培养。其中所述培养基中的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为不含琼脂的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步骤3)中所述的菌体是灭活菌,菌体浓度为50-500亿/mL。所述破碎装置是利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将菌体破碎到Ι-lOOOnm,优选粒度为 10-500nm。所述菌体破碎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步骤3)中所述的洗涤是将沉淀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至少2次。步骤4)中所述的洗涤是将沉淀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0-5次。步骤4)菌体破碎后悬液的离心条件是在4°C -室温,6000-12000rpm下离心 30-150 分钟。步骤5)中所述的加热为在60_65°C加热0. 5-2小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进一步包括将步骤5)得到的NCP分装后,安瓿在60 士 2。C加 热30分钟。本发明中所述培养基优选为经过0. 22 μ m或0. 45 μ m膜过滤的培养基。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将步骤5)得到的NCP冷冻干燥,得到冻干制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无菌试验合格是指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不 得有任何细菌生长。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低热原培养基,特别是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并经过严格的质控, 以及整个制备过程中无菌低热原操作,保证了最终产物低热原和无杂菌污染。本发明通过超高压射流对撞机将CP破碎,通过选择不同的离心力(转速),确定了 离心提取条件,获得的沉淀部分为NCP,经多次实验证明,该制剂与全菌体制剂具有相同的 脾激活及抑瘤等生物学活性,上清部分则无脾激活及抑瘤作用,因此,本发明的NCP具有良 好的生物学活性。超高压射流对撞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混有被加工物的液体用高压泵(工作压力为 500-3000kgf/cm2加压后分成两股,以高速射流进入两片直径为8MM人造金刚石晶片组成的 通道中,相向对撞后流出。由于液体的速度很高,流体相向对撞时产生很强的冲击波,使金 刚石晶片产生高频、高强超声波。大功率高频超声波使被加工物颗粒瞬间粉碎、超微化。本发明的制备过程中,为更好地破碎菌体,采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在菌体浓度为 50 500亿/ml,工作压力为500-2000kgf/cm2的条件下破碎,破碎后的菌体悬液在4°C 室温下,6000-200(K)rpm离心30 150分钟,弃上清,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溶液洗涤0 5 次后制成悬液,在60 65°C加温0. 5 2小时,无菌试验合格后合并,经配制,分装后安瓿 在60+2°C加热15-60分钟,得到高质量、粒度和均一性良好的目的产品。本发明的NCP是将CP的细胞破碎,去除无效的上清部分制备的,产品具有低热原、 无杂菌污染,颗粒粒度较均一,吸收度和扩散度明显提高,有利于奶牛吸收并提高药效;同 时可减少发烧,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副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免疫抗菌制剂。本发明的一种短棒状杆菌制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 药剂时,采取肌肉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用量为3-10毫克/次,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或每周一 次,3-10次为一疗程。本发明的CPP、NCP为一种免疫调节剂,用于作为制备治疗奶牛乳腺炎的药剂,具 备如下优点1、本发明提供了 CPP、NCP新的兽药用途,为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提供了新的途径。2、本发明的NCP制剂具有低热原、无杂菌污染、粒度较均一,吸收度和扩散度明显 提高,有利于奶牛身体的吸收并提高药效;同时可减少发烧,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副作用, 是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免疫抗菌制剂。3、根据需要,本发明的NCP可以制成无菌生理盐水的悬浮制剂,固体含量为 l.O-lOmg/mL,也可以制成冻干粉针或适合兽药用的其它剂型。4、短棒状杆菌制剂(CPP)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NCP)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 调节剂,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即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使其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激活的巨噬细胞可将引起乳腺炎的主要病原体(如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和大肠杆菌,其次有绿脓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乳房链球菌、诺卡氏菌等,真菌如念珠 菌属、毛孢子菌、胞浆菌属等、支原体如牛型支原体等、病毒如牛细小病毒等)吞噬杀灭,从 而为奶牛乳腺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无有害残留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于详细描述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用于描述本发明 而不是限制本发明。其中CP学名为粉刺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菌号为 65101 (76-27) ,65102 (H-84)公开于1993版《中国医学细菌菌种目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社(ISBN7-81013-859-6/R. 7), 65103 (77-1或771)公开于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化 学工业出版社。实施例1参照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细菌种子批的建立、检定以 及其它检定。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培养基为市售的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不含琼脂),成分为胰 酪胨15g/l,酵母浸粉5g/l,葡萄糖5g/l,氯化钠2. 5g/l,L 一胱氨酸0. 5g/l,硫乙醇酸钠 0. 5g/l。使用前将培养基用0. 22um膜过滤。启开CP(学名粉刺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 771 (见《中国生物制 品规程》)菌种管,每管含菌60亿,用毛细管吸取约0. 2 0. 3ml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不 含琼脂),加在菌种管底部使之完全溶解后吸出,加入中管(容量38ml)中,用上述培养基 8-lOlml混合,置37°C培养2天。取菌液用上述培养基(菌液培养基体积比1 9)混 合,置37°C培养2天。取上述培养的菌液用上述培养基(按1 9)混合,置37°C培养3天, 收获菌液。逐瓶镜检,有杂菌污染者弃之。合并收集无杂菌污染的菌体加热煮沸15分钟, 用超高压射流对撞击(日本Nanonizer Inc.产品,型号NMG-75-200)在3000kgf/cm2压力 下破碎菌体3次破碎后的悬液在室温、6000rpm离心90分钟,收集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 洗涤沉淀3次,无菌检验(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及热原检测(2000版《中国人民 共和国药典》)合格后制成固体含量为lmg/ml的悬液,60°C加热1小时,得到NCP。其中CP,学名为粉刺丙酸杆菌65103 (77-1)或771。经鲎试剂法(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测(固体含量lmg/ml),本发明 的NCP热原小于60ElJ/ml ;考马斯亮兰法(《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测定蛋白质含量25% (g/g)紫外法(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60nm测定核酸含量 10% (g/g);葸酮法(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测定多糖含量为10% (g/g)。考虑到 蛋白质和核酸的测定结果比较准确,估计其余的多糖未测出。电镜测定粒度为10-300nm。分装后,安瓿在60+2 V加热20分钟。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将CP(学名粉刺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65101 (76-27)连续4次传代后接种于营养罐,在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不含琼脂)(使用前将培养 基用0. 45 μ m膜过滤)中,36-37°C培养6天逐瓶镜检,有杂菌污染者弃之合并收集无杂 菌污染的菌体加热煮沸60分钟,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在1500kgf/cm2压力下破碎菌体5次 破碎后的悬液SOOOrpm离心1小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沉淀5次,无菌检验(2000版《中 国生物制品规程》)及热原检测(2000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合格后制成固体含量为 5. 0mg/ml的悬液,65°C加热60分钟,得到NCP。经鲎试剂法(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测(固体含量lmg/ml),NCP热原 小于120ElJ/ml 考马斯亮兰法(《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测定蛋白
7质含量4090(g/g):紫外法(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60nm测定核酸含量5% (g/g); 葸酮法(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测定多糖含量为20% (g/g)。考虑到蛋白质和核酸的测定结果比较准确,估计其余的多糖可能未测出。电镜检 测粒度为200 500nm,粒度均勻。分装后,安瓿在60+2 °C加热30分钟。实施例3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将CP(学名粉刺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65102 (H-84)连续4次传代后接种于营养罐,在蛋白胨培养基中36-37°C培养7天;逐瓶镜检,有 杂菌污染者弃之;合并收集无杂菌污染的菌体加热煮沸30分钟,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日 本Nanonizer Inc.产品,型号AQUA300) 500kgf/cm2压力下破碎菌体10次破碎后的悬液 12000rpm离心,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沉淀4次,无菌检验(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及热原检测(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合格后制成固体含量为10.0mg/ml的悬液, 65°C加热100分钟,得到NCP。经鲎试剂法(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测(固体含量mg/ml)NCP热原 60ElJ/ml,考马斯亮兰法(《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测定蛋白质含量 12% (g/g),紫外法(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60rlm测定核酸含量25% (g/g),葸酮 法(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测定多糖含量为16% (g/g),考虑到蛋白质和核酸的测 定结果比较准确,估计其余的多糖未测出。电镜检测平均粒度为700-1000nm,粒度均勻。分装后,安瓿在60+2 °C加热30分钟。实施例4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将CP(学名粉刺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65102 (H-84)连续4次传代后接种于营养罐,在蛋白胨培养基中36-37°C培养7天;逐瓶镜检,有 杂菌污染者弃之;合并收集无杂菌污染的菌体加热煮沸30分钟,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日 本Nanonizer Inc.产品,型号AQUA300) 700kgf/cm2。压力下破碎菌体10次破碎后的悬液 12000rpm离心,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沉淀4次,无菌检验(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及热原检测(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合格后制成固体含量为10.0mg/ml的悬液, 65°C加热100分钟,得到NCP。经鲎试剂法(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测(固体含量mg/ml)NCP热原 60ElJ/ml,考马斯亮兰法(《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测定蛋白质含量 12% (g/g),紫外法(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60rlm测定核酸含量25% (g/g),葸酮 法(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测定多糖含量为16% (g/g),考虑到蛋白质和核酸的测 定结果比较准确,估计其余的多糖未测出。电镜检测平均粒度为500 800nm,粒度均勻。分装后,安瓿在60+2 °C加热30分钟。实施例5其他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破碎后的悬液在8000rpm离心1小时后,用冻干机 冻干,得到粉针剂。实施例6采用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描述的方法将CP(学名粉刺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771连续3次传代后接种于营养罐,在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不含琼脂)中36-37 C培养5天逐瓶镜检,有杂菌污染者弃之合并收集无杂菌污染的菌 体分别加热煮沸30、60分钟进行无菌试验,无菌试验合格的菌液经离心后,用新鲜无菌生 理盐水溶液洗涤沉淀3次并制成悬液,60-65°C加热1小时,无菌检测合格后分装,安瓿在 60+2°C加热30分钟,经检测两种样品每瓶含菌为6. OX 109/mL。实验例1本实验例涉及对奶牛乳腺炎病的治疗试验1、试验动物选择泌乳期的4-8岁青、壮年高产、黑白花奶牛,其患临床型乳腺炎患病,症状为 乳腺患病区红、肿,表面温度升高,触之敏感,体积增大,泌乳量显著减少或停止,乳汁质量 异常,呈浅黄或浅红色,乳汁稀薄或粘稠,或出现絮状物。出现此类症状的牛可作为本试验 治疗对象,但伴有严重全身感染症状的病牛除外。符合上述标准的共有300例病牛,其中 200例为临床乳腺炎病牛,100例为隐性乳腺炎病牛,恩诺沙星对照组为18头临床乳腺炎病 牛。2、试验方案NCP治疗组采取肌肉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用量为3-10毫克/次,每天一次或隔日一 次或每周一次,3-10次为一疗程。恩诺沙星对照组在挤奶后,用0.5%恩诺沙星50mL灌注乳区,上午下午各一次,5 天为一个疗程。病情严重的病例可以连续用药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3、观察指标(1)痊愈临床乳腺炎的症状全部消失,乳房组织柔软,牛奶里没有凝块,乳汁肉 眼观察正常,产奶量恢复正常水平,精神和食欲都正常。(2)有效乳区红、热、痛明显减轻,乳汁絮状物基本消失或明显减少,产奶量有所 回升,但乳房肿胀没有完全消失。(3)无效两个疗程后,乳腺红、肿、热、痛仍无明显减轻,乳汁仍清稀或发黄,絮片 仍较明显,或在治疗过程中病程未减轻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者。4、治疗试验结果将患有临床乳腺炎的奶牛随机分为5组,每天一次肌肉注射,注射疗程为3天,其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NCP与恩诺沙星对临床乳腺炎的疗效试验结果 将患有临床乳腺炎的奶牛随机分为5组,隔天一次肌肉注射,注射疗程为5天,其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NCP与对临床乳腺炎的疗效试验结果 将患有隐性乳腺炎的奶牛随机分为5组,每周一次静脉注射,注射疗程为7次,其 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 :NCP (每周一次静脉注射)与隐性乳腺炎疗效试验结果 综上所述,NCP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药剂时,对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和临床乳腺炎
都有很好的效果。试验例2其余与试验例1相同,其中所用的药物为CPP而不是NCP,其剂量和使用方式都一样,只是用CPP后注射局部有些许红肿。试验例3
本实验例涉及对奶牛乳腺炎病的预防试验1、试验动物选择泌乳期的4-8岁青、壮年高产、黑白花健康奶牛,其乳房组织柔软,牛奶里没 有凝块,乳汁肉眼观察正常,产奶量为正常水平,精神和食欲都正常。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 共有100例奶牛,将其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NCP预防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50头奶牛。2、试验方案NCP预防组采取肌肉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用量为3-5毫克/次,每周一次,3次为一 疗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方式进行预防。打完后三个月后观察其效果。3、试验结果表4 =NCP预防奶牛乳腺炎疗效试验结果 综上所述,NCP用于预防奶牛乳腺炎药剂时,对预防奶牛乳腺都有很好的效果。试验例4其余与试验例3相同,其余与试验例1相同,其中所用的药物为CPP而不是NCP,其 剂量和使用方式都一样,只是用CPP后注射部位局部有些许红肿。
权利要求
一种短棒状杆菌制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棒状杆菌制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 疗奶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短棒状杆菌制剂是由短棒状杆菌经灭 活后制成的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短棒状杆菌制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制备 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是 由短棒状杆菌经破碎制备的无细胞制剂,粒度为lO-lOOOnm。
4.根据权利要求3中任一所述的短棒状杆菌制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制备预 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的粒 度为 10-50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棒状杆菌制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 疗奶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短棒状杆菌为粉刺丙酸杆菌,菌号为 76-27、H-84 或 7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棒状杆菌制剂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 疗奶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棒状杆菌为菌号77-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棒状杆菌制剂(CPP)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NCP)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牛乳腺炎药剂中的应用,所述短棒状杆菌制剂是由短棒状杆菌(CP)经灭活后制成的制剂,所述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是由短棒状杆菌(CP)经破碎后提取有效组分制成的制剂,该制剂颗粒大小较均一、吸收度明显提高,热原低;本发明的CPP与NCP可用于奶牛乳腺炎病的预防和治疗。
文档编号A61P15/14GK101869703SQ20091013604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熊钧 申请人:熊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