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354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以中药为原料配制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好发于青壮年,其病程迁延反复,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皮肤病。银屑病患者不但承受肌肤的痛苦,心理上也常受到损害,病情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治疗大致分为三种方法①局部皮肤治疗;②紫外线光照疗法;③全身用药治疗,但都没有解决根本治愈、不再复发的问题。常用的化学药物如白血宁、乙亚胺、双酮嗪、环孢霉素、氨甲蝶呤等,治疗银屑病的效果尚属明显,但其毒副作用强烈,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中医药按照人体整体观念,将银屑病置于全身脏腑变化的背景下辨证施治,显示了独有的特点。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方药频有报告,各有不同的疗效,但在用药方便性、治愈率、防止复发、普遍适用等方面仍不能使人满意。因此,继续寻找更普遍适用、疗效更好的药物是治疗银屑病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它容易制作、使用方便、对银屑病有确切可靠的疗效。本发明用于对银屑病实施治疗的药物组合物,所用药效原料及其重量配比为,红花515份、乌梢蛇530份、土茯苓30100份、牛蒡子530份、牡蛎1540份、山楂530份、莪术330份。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所用药效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红花15份、乌梢蛇25份、土茯苓50份、牛蒡子25份、牡蛎30份、山楂20份、莪术20份。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以上基本组分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金樱子,适用于伴有肾阴虚特别是梦遗滑精者。金樱子可用重量配比为330份,最佳重量配比为20份。据中医典籍记载和发明人多年观察研究,银屑病的形成多因不良饮食习惯,偏食辛辣、阳性偏高的肥甘动风之品,嗜好烟酒,导致阴虚内热,血分热毒炽盛,营血亏耗,生风生燥,肌肤失养,引发本病。机体蓄热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七情内伤,气积雍滞,郁久化火,以致心火亢盛。心主血脉,心火亢盛则热伏营血,再致脾虚湿热,加之外收六淫之邪侵袭,内外相搏,肌肤受损。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便是根据以上中医辨证理论组方配药。其中,红花性温,主活血化瘀之功,并有养血之用;乌梢蛇性平,祛风、止痒;土茯茶性平,解毒、清热、利湿;牛蒡子性寒,祛风止痒,透疹解毒,消肿、解热;牡蛎性寒,化痰清热,潜阳补阴;山楂性温,行气结,化瘀,透疹;莪术性温,化瘀行气,还有现代医学证实的提高免疫力作用;进一步配加的金樱子性平,有补肾固精作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按通常的方法制作成多种药物剂型作口服使用,包括蜜丸、水丸、片剂、胶囊剂、颗粒型冲剂、口服液等剂型。成人每日口服量相当于生药180220克,分24次口服。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及制剂方法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l制备片剂取红花15千克、乌梢蛇25千克、土茯苳50千克、牛蒡子25千克、牡蛎30千克、山楂20千克、莪术20千克,将各药合并浸透后煎煮3次,每次煎煮30120分钟,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縮成清膏,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片剂成品。实施例2制备胶囊剂取红花12千克、乌梢蛇15千克、土茯苓30千克、牛蒡子20千克、牡蛎25千克、山楂20千克、莪术13千克、金樱子20千克。将各药合并浸透后煎煮3次,每次煎煮30120分钟,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縮成清膏,烘干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实施例3制备口服液取红花8千克、乌梢蛇25千克、土茯苓40千克、牛蒡子25千克、牡蛎284千克、山楂15千克、莪术15千克,混合一起煎煮两次。每次加水8倍量,煮沸1小时。第一次煎煮前先浸泡半小时。煎煮后收集合并滤液,将滤液放入真空浓縮锅中减压(43-47°C,-0.0930.097Mpa)浓縮至相对密度1.231.27(25°C);加95%的乙醇至含醇量50%70%,静置7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所得浸膏加纯化水适量搅拌,煮沸30分钟,冷却至室温,冷藏48小时,滤过,调节pH值至7.0,准确补纯化水至全量,滤过。理瓶后罐装,用100'C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制成口服液。实验例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银屑病104例临床疗效总结发明人在数十年中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银屑病患者数千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择2001年至2008年期间记录完整的104例总结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04例中,男76例,女28例;年龄976岁,中位年龄51岁;所有病例均根据病史、皮肤损害特征、全身表现确诊为银屑病,鉴别诊断排除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等相似病种。所有病例均用药l个疗程以上,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以上。用药不足1个疗程、停药后观察不足3个月者不纳入本组统计。本组104例其病程分期和临床分型列表如下。表1本组104例银屑病病程分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2本组104例银屑病临床分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二)治疗方法本组病例给予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片剂,或者按本发明配方按传统方法制作煎剂。每日用药量相当于生药210克,分24次口服。60天为一疗程。观察皮肤损害和全身症状的变化,需要时对用药量和辅助用药进行调整进入下一疗程。最多4个疗程结束治疗。对于临床治愈者予巩固治疗3个月,予服维生素Bl、B12、C及钙剂等。(三)治疗结果多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表现为三个阶段的变化,每个阶段大约相当于一个疗程。第一阶段为在药物作用下内毒发散期,皮肤损害的范围不但不减少,反而会有所扩散;第二阶段为在内毒发散后的稳定进行期,皮肤损害开始收敛,痒感逐渐减轻;第三阶段为皮肤损害消退期,斑块渐行消失,代之以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痒感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判断标准治愈皮肤损害完全消退,无痒感,局部遗留色素沉着,随访观察3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皮肤损害80%消退,偶有轻微痒感,开始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好转皮肤损害斑块数量和面积有所减少,但减少的量达不到治疗前皮肤损害总面积的50%,皮肤痒感有所减轻;无效皮肤损害面积和皮肤痒感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本组104例银屑病应用本发明药物疗效分析如表3。表3本组104例银屑病疗效分析疗效等级总病例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例10483115599比例(%)10079.810.64.8表3表明,本发明药物治疗各型银屑病的有效率达到95.2%,治愈率达到79.8%。其中治愈者83例都是用药三个疗程。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作它的药效原料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药物红花5~15份、乌梢蛇5~30份、土茯苓30~100份、牛蒡子5~30份、牡蛎15~40份、山楂5~30份、莪术3~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效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红花15份、乌梢蛇25份、土茯苓50份、牛蒡子25份、牡蛎30份、山楂20份、莪术20份。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效原料还包括金樱子330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效原料还包括金樱子20重量份。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药物组合物制作的药物剂型为蜜丸、水丸、片剂、胶囊剂、颗粒型冲剂、口服液中任何一种剂型。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制作它的药效原料包括红花5~15份、乌梢蛇5~30份、土茯苓30~100份、牛蒡子5~30份、牡蛎15~40份、山楂5~30份、莪术3~30份;还可包括金樱子3~30份。可以按照通常的方法制作成蜜丸、水丸、片剂、胶囊剂、颗粒型冲剂、口服液等剂型,适用于各种临床类型的银屑病,有效率95.2%,治愈率达到79.8%。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1647985SQ20091016960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申请日期2009年8月27日优先权日2009年8月27日发明者李志勋申请人:李志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