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0766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治疗效果取决于作用部位或效应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靶向药物治疗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研究众多的领域,目的是通过药物定向定位输送,提高作用部位或效应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减少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其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抗体介导的药物靶向,药物通过化学交联与抗体结合, 体内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把药物主动引向受体等效应部位,产生治疗作用,为主动靶向;二类是纳米尺度的微粒形式介导的药物靶向,药物通过溶解、相嵌、吸附、包裹等形式存在于各种材料制成的纳米微粒如纳米乳剂、脂质体、纳米粒(囊)中,体内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作用,而将药物微粒靶向到肝、脾、肺、淋巴等器官与组织中,为被动靶向。第三类则是将上述两者结合。采取何种靶向方式,取决于治疗目的。抗体介导的药物靶向,选择性高,定向行为好,但载药量低,存在二次抗原抗体反应等。微粒形式介导的药物靶向,体内选择性低,然而载药量相对较高,易于工业化大生产。因乳剂、脂质体的相对不稳定性,以及脂质体在体内存在形式的不确定性,使纳米粒(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纳米微粒形式的载药纳米粒,载药量因使用的药物与载体材料不同而差异极大,现有技术中,最高报道为49% (氰基丙烯酸异丁脂为载体材料)和79% (海藻酸钠为载体材料)。由于载体材料自身亦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或毒副反应,因此,提高载药量是提高疗效并减小毒性的最主要的基础研究方向。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大敌。肝癌、肺癌等是当前世界各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与生活环境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位于各种恶性肿瘤的前列。药物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如何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是目前药物化学治疗的难点。靶向药物与靶向治疗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阿克拉霉素(包括阿克拉霉素A、阿克拉霉素B)为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对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等有效。因此,将阿克拉霉素制成纳米尺度微粒, 并以此为基础制成注射剂型,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有可能在淋巴、肺、肝等部位聚集,提高这些靶位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全身毒副作用。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靶向治疗的阿克拉霉素(包括阿克拉霉素A、阿克拉霉素B) 纳米粒,不需要载体材料而直接制成纳米粒,增大药物量,消除由于载体导致的毒性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阿克拉霉素纳米粒不依附于载体材料直接进行应用,可增大药物量,消除由于载体导致的毒性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该方法可用于直接制备阿克拉霉素(包括阿克拉霉素A、阿克拉霉素 B)纳米粒,而不需要载体材料即能实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其成分为阿克拉霉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阿克拉霉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有机溶剂1 4体积份作为油相溶液溶剂,按油相总体积百分含量将2 14%阿克拉霉素A或阿克拉霉素B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按油相溶液总体积百分含量取磷脂与胆盐共1.25 6. 25%,磷脂与胆盐比例1 4 4 1,将磷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溶液;其中,有机溶剂为低沸点有机溶剂; b.取纯化水6 9体积份作为水相溶液溶剂,将步骤a中的胆盐加入纯化水中溶解,形成水相溶液;c.将油相溶液加入水相溶液,同时在10 30°C温度下高速机械搅拌、高压均质机或超声分散10 40分钟,再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即得阿克拉霉素纳米粒。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苯或甲苯;进一步,步骤a中,取有机溶剂1体积份作为油相溶液溶剂,按油相总体积百分含量将10%阿克拉霉素A或阿克拉霉素B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按油相溶液总体积百分含量取磷脂与胆盐共2.5%,磷脂与胆盐比例8 2;步骤b中,取纯化水9体积份作为水相溶液溶剂;步骤c中,将油相溶液加入水相溶液,同时在20°C温度下高速机械搅拌、高压均质机或超声分散20分钟,再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即得阿克拉霉素纳米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阿克拉霉素纳米粒不依附于载体材料直接进行应用,可增大药物量,消除由于载体导致的毒性和副作用, 提高治疗效果,该方法可用于直接制备阿克拉霉素(包括阿克拉霉素A、阿克拉霉素B)纳米粒,而不需要载体材料即能实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阿克拉霉素纳米微粒外观呈球形,表面圆整、平滑,粒径在10 IOOOnm范围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发明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的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其成分仅为阿克拉霉素;将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制成混悬型注射剂或冻干注射剂,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达到靶向治疗目的。以阿克拉霉素B 溶液为对照,小鼠尾静脉注射阿克拉霉素B纳米粒后在心、肝、肺、脾、肾及血中的浓度分布率I 与药量分布率I 见下表,结果表明将阿克拉霉素B由溶液型改为纳米微粒后,静注给药,其体内肺、肝分布最多,其他脏器分布下降40%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其成分为阿克拉霉素。
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其特征在于阿克拉霉素纳米粒的粒径在10 IOOOn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其特征在于阿克拉霉素纳米粒为球形, 粒径在10 IOOOnm范围内。
4.一种阿克拉霉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取有机溶剂1 4体积份作为油相溶液溶剂,按油相总体积百分含量将2 14%阿克拉霉素A或阿克拉霉素B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按油相溶液总体积百分含量取磷脂与胆盐共1.25 6. 25%,磷脂与胆盐比例1 4 4 1,将磷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溶液;其中,有机溶剂为低沸点有机溶剂;b.取纯化水6 9体积份作为水相溶液溶剂,将步骤a中的胆盐加入纯化水中溶解,形成水相溶液;c.将油相溶液加入水相溶液,同时在10 30°C温度下高速机械搅拌、高压均质机或超声分散10 40分钟,再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即得阿克拉霉素纳米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阿克拉霉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苯或甲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阿克拉霉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取有机溶剂1体积份作为油相溶液溶剂,按油相总体积百分含量将10%阿克拉霉素A或阿克拉霉素B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按油相溶液总体积百分含量取磷脂与胆盐共2.5%,磷脂与胆盐比例8 2;步骤b中,取纯化水9体积份作为水相溶液溶剂;步骤c中,将油相溶液加入水相溶液,同时在20°C温度下高速机械搅拌、高压均质机或超声分散20分钟,再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即得阿克拉霉素纳米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克拉霉素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阿克拉霉素纳米粒不依附于载体材料直接进行应用,可增大药物量,消除由于载体导致的毒性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制备方法采用低沸点有机溶剂结合乳化技术与工艺,直接制得阿克拉霉素(包括阿克拉霉素A、阿克拉霉素B)纳米粒,而不需要载体材料即能实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阿克拉霉素纳米微粒外观呈球形,表面圆整、平滑,粒径在10~1000nm范围内。
文档编号A61K31/704GK102178653SQ20111010554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刘松青, 刘耀, 夏培元, 孟晓红, 王章阳, 赵映兰, 陈剑鸿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