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花苜蓿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040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紫花苜蓿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分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超滤膜和纳滤膜精制紫花苜蓿总黄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本属约有70余种,分布于地中海区域、西南亚、中亚和非洲。紫花苜蓿在我国种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在畜牧业作为饲料应用。民间作为传统的草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肺热咳嗽、黄疸、膀胱结石等症,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功效成分类群。黄酮类物质是苜蓿属植物的一种重要次级代谢产物。紫花苜蓿属植物的黄酮类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黄酮及其苷类、黄酮醇及其苷类、异黄酮类、异黄烷、查耳酮、二氢黄酮和二氢异黄酮等。其糖基部分大多为葡萄糖或葡萄糖醛酸,也有半乳糖和鼠李糖的报道,还有的阿魏酰化或咖啡酰化物。黄酮被证实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性,抗癌活性,肝保护作用,雌激素作用等。由于人们认识到了黄酮的诸多生理活性,人们对于黄酮类食物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开发苜蓿的黄酮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提取紫花苜蓿总黄酮的报道尚不多见,主要侧重于紫花苜蓿黄酮的含量测定。如徐文燕发表的“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和不同季节黄酮量的比较研究”,该文献采用苜蓿素为对照品,对不同品种的紫花苜蓿在不同采收期的黄酮量进行测定比较。文献“苜蓿黄酮的分离及其生物转化研究进展”中提及了苜蓿黄酮的分离纯化方法有树脂吸附法、溶剂萃取法及逆流色谱等手段,但未对其进行进一步具体叙述。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化制备紫花苜蓿总黄酮的方法。2、技术方案—种紫花苜蓿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将紫花苜蓿药材粉碎,采用乙醇液回流提取1 3次,合并提取液经超滤膜滤过,收集滤过液,调碱至pH9 11 后再经纳滤膜浓缩,浓缩液调酸至PHl 4沉淀,滤出沉淀,用热水分散,放冷后用石油醚萃取1 3次,除去脂溶性杂质,萃余液蒸干,再采用乙醇结晶1 4次,干燥即得紫花苜蓿总黄酮。所述的乙醇液为60 80%乙醇水溶液,提取时间为0. 5 池。所述的超滤膜选用无机陶瓷膜,材质为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锑或氧化钛,截留粒子范围10 20nm,滤过压力为500 lOOOkPa。所述的调碱的溶剂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酸的溶剂为3%盐酸溶液。所述的纳滤膜选用有机复合膜,材质为聚酯类、聚乙烯类或聚酰胺类,截留分子量为100 200,滤过压力为1000 1500kPa。
本发明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本工艺采用膜-膜分离,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去除了大部分杂质;2.采用无机陶瓷膜分离效率高,可低温操作,制得产品质量好;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条件温和、工序少,制备量大、节约能源等优点,适于工业化放大。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紫花苜蓿药材1kg,粉碎,采用60 %乙醇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0. 5h,合并提取液加入氧化铝陶瓷膜中超滤,截留量为20nm,滤过压力为500kPa,收集超滤液加5%氢氧化钠调碱至PH9后再加入分子截留量200的聚酯类复合纳滤膜中浓缩,滤过压力为IOOOkPa,收集浓缩液加3%盐酸调酸至pH4沉淀,滤出沉淀,用热水溶解,放冷后用等量石油醚萃取3 次,除去脂溶性杂质,萃余液蒸干,再采用乙醇回流溶解结晶2次,干燥即得紫花苜蓿总黄酮 3. 7g,含量 87. 7%。实施例2:紫花苜蓿药材10kg,粉碎,采用80%乙醇液回流提取池,提取液加入氧化钛陶瓷膜中超滤,截留量为lOnm,滤过压力为IOOOkPa,收集超滤液加5%氢氧化钠调碱至pHll后再加入分子截留量100的聚乙烯类复合纳滤膜中浓缩,滤过压力为1500kPa,收集浓缩液加 3%盐酸调酸至pHl沉淀,滤出沉淀,用热水溶解,放冷后用等量石油醚萃取1次,除去脂溶性杂质,萃余液蒸干,再采用乙醇回流溶解结晶3次,干燥即得紫花苜蓿总黄酮35. 7g,含量 85. 9%。实施例3:紫花苜蓿药材10kg,粉碎,采用70%乙醇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lh,合并提取液加入氧化锑陶瓷膜中超滤,截留量为20nm,滤过压力为800kPa,收集超滤液加5%氢氧化钠调碱至pHIO后再加入分子截留量200的聚酰胺类复合纳滤膜中浓缩,滤过压力为1400kPa, 收集浓缩液加3%盐酸调酸至pH2沉淀,滤出沉淀,用热水溶解,放冷后用等量石油醚萃取 2次,除去脂溶性杂质,萃余液蒸干,再采用乙醇回流溶解结晶1次,干燥即得紫花苜蓿总黄酮 36. 8g,含量 82. 3%。实施例4 紫花苜蓿药材20kg,粉碎,采用750 %乙醇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h,合并提取液加入氧化锆陶瓷膜中超滤,截留量为lOnm,滤过压力为700kPa,收集超滤液加5%氢氧化钠调碱至PHll后再加入分子截留量100的聚酯类复合纳滤膜中浓缩,滤过压力为1200kPa, 收集浓缩液加3%盐酸调酸至pH3沉淀,滤出沉淀,用热水溶解,放冷后用等量石油醚萃取 3次,除去脂溶性杂质,萃余液蒸干,再采用乙醇回流溶解结晶4次,干燥即得紫花苜蓿总黄酮 69. 5g,含量 84. 9%。
权利要求
1.一种紫花苜蓿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将紫花苜蓿药材粉碎,采用乙醇液回流提取1 3次,合并提取液经超滤膜滤过,收集滤过液,调碱至PH9 11 后再经纳滤膜浓缩,浓缩液调酸至PHl 4沉淀,滤出沉淀,用热水分散,放冷后用石油醚萃取1 3次,除去脂溶性杂质,萃余液蒸干,再采用乙醇回流溶解结晶,干燥即得紫花苜蓿总黄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花苜蓿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膜选用无机陶瓷膜,材质为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锑或氧化钛,截留粒子范围10 20nm,滤过压力为 500 IOOOkPa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花苜蓿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膜选用有机复合膜,材质为聚酯类、聚乙烯类或聚酰胺类,截留分子量为100 200,滤过压力为 1000 1500k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花苜蓿总黄酮的制备方法,该工艺步骤包括将紫花苜蓿药材粉碎,采用乙醇液回流提取1~3次,合并提取液经超滤膜滤过,收集滤过液,调碱后再经纳滤膜浓缩,浓缩液调酸沉淀,滤出沉淀,用热水分散,放冷后用石油醚萃取1~3次,除去脂溶性杂质,萃余液蒸干,再采用乙醇回流溶解结晶,干燥即得紫花苜蓿总黄酮。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提取纯化过程中大多采用乙醇作为溶剂,对环境污染少,本发明具有工业化意义。
文档编号A61P39/06GK102232995SQ20111011788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刘东锋, 吴艳波, 杨成东 申请人: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