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抗微生物、抗血栓形成的接出型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8668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污、抗微生物、抗血栓形成的接出型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具有防污表面的制品,诸如医疗装置,所述防污表面包含从制品接出的聚合物材料。该表面抗生物材料的粘附。
背景技术
已研究了许多不同的材料以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可用于该目的的化学物质包括但不限于聚醚(例如聚乙二醇);多糖,诸如葡聚糖;亲水聚合物,诸如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肝素、分子内两性离子或混合的带电材料;以及氢键接受基团,诸如美国专利No. 7,276,286中所述的那些。这些材料在阻止蛋白质吸附中的能力在化学物质之间差异巨大。在这些材料中,只有极少的能够耐沾污到短期体内应用所需的程度。然而,这些适于短期应用的少数材料当长期用于复杂介质或体内时,表现出显著的沾污或其它降解,使得它们不适于长期应用。此外,涂布了耐体内降解的材料的表面常常易于出现抗污性随着时间而显著降低的情况。W02007/02493描述了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从金底物上的自组装单层或从玻璃底物上的甲硅烷基来接枝磺基甜菜碱和羧基甜菜碱。对于许多用于体内的医疗装置而言,金和玻璃都不是适宜的底物。自组装单层诸如基于硫醇的单层可能不稳定,因为硫醇基团不能与底物稳定地结合。授予Wang等人的美国专利No. 6,358,557描述了底物表面的接枝聚合反应,但不是接枝高密度、高度防污的聚合物材料。热引发剂用于引发聚合反应,通常在高于85°C的温度下进行。此类温度通常不适合许多医疗装置,诸如薄壁聚氨酯导管。此外,所述的“盐析”方法通常不适于接枝聚合物,诸如两性离子聚合物。

Jian 等,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28, 1-9(2003)描述了通过接枝磺基甜菜碱两性离子单体对链段聚醚氨酯进行的表面改性,但不是接上高密度的防污材料。所得材料的防污程度不足以用于医疗装置应用。发明概述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提供具有从其接出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医疗装置和其它制品。有利的是,该聚合物材料可具有一系列的聚合物主链和取代基同时为制品提供高度有效、生物相容且防污的表面。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将生物活性组合物附连到改性表面。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用于各种底物(诸如聚合物和金属氧化物)的防污聚合物材料,其在存在血液蛋白的情况下和/或在体内因改善的分子结构而保持活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将生物活性组合物附连到防污材料。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包含高密度防污聚合物材料的防污组合物和/或其中防污聚合物材料的聚合物间链距离减少沾污分子渗入防污聚合物层。本发明的进一步方面提供用于医疗装置或其它制品的接枝聚合物层,其为亲水的,但在水中具有在一定程度上受限的溶胀能力。本发明的进一步方面提供用于对制品表面改性的接出方法,其中从制品本身引发接枝以便为制品提供聚合物接枝聚合物层,其为相对厚的并在制品表面上相对均匀地分配。一般来讲,所得的聚合物接枝聚合物层通常厚于自组装单层引发的涂层,并因此更全面地覆盖商业生物材料(包括聚合物和金属)中的缺陷和不规则性,使得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在复杂介质和/或体内有效。简而言之,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包括聚合物底物的制品,所述底物具有表面以及底物表面上的聚合物层。该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25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9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7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5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本发明前述方面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 )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括聚合物底物的制品,所述底物具有表面以及底物表面上的接出型聚合物层。底物表面和接出型聚合物一起构成静态接触角小于25度的改性表面。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括底物的制品,所述 底物具有表面以及底物表面上的聚合物层。该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25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00%。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9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7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5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μ g/mL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本发明前述方面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括底物的制品,所述底物具有表面以及底物表面上的聚合物层。该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25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制品进一步包含溶剂可萃取的聚合反应引发剂或其降解产物。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9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7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5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本发明前述方面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括底物的制品,所述底物具有表面以及底物表面上的聚合物层。该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25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等于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总体平均干厚。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9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7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5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本发明前述方面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括底物的制品,所述底物具有表面以及底物表面上的聚合物层。该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25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层具有小于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300%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层具有小于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的200%的总体平均Rms表面粗糙度。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层具有小于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hds表面粗糙度的150%的总体平均Rms表面粗糙度。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层具有小于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在前述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可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90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前述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70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前述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可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50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5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并且聚合物层具有小于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在本发明前述方面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括底物的制品,所述底物具有表面以及底物表面上的聚合物层。该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25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聚合物层 具有总体平均干厚,其中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不超过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100%。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9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7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孵育60分钟。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和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50ng/cm2,在该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本发明前述方面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从制品接枝聚合物的方法,所述制品包括具有表面的底物、表面下的主体以及位于表面与主体之间的近表面区。该方法包括将聚合反应引发剂掺入近表面区并从制品接枝聚合聚合物。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从制品接枝聚合物的方法,所述制品包括具有表面的底物、表面下的主体以及位于表面与主体之间的近表面区。该方法包括将聚合反应引发剂掺入近表面区并从制品接枝聚合聚合物,其中底物表面具有至少200nm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并且使接枝聚合反应继续直到聚合物具有超过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总体平均干厚。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具有至少150nm的总体平均! _表面粗糙度,并且使接枝聚合反应继续直到聚合物具有超过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总体平均干厚。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具有至少IOOnm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并且使接枝聚合反应继续直到聚合物具有超过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总体平均干厚。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具有至少50nm的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并且使接枝聚合反应继续直到聚合物具有超过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总体平均干厚。在本发明前述方面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
对于设计为具有尺寸(如,直径或宽度)在IOOnm至I毫米范围内的通道或孔的制品诸如微流体装置和编织网而言,可能期望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小于装置的通道或孔尺寸的10%。不希望受任何理论的束缚,使总体平均干厚基本上小于通道或孔尺寸可减小对装置功能的影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期望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小于装置的通道或孔尺寸的5%。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期望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小于装置的通道或孔尺寸的3%。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期望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小于装置的通道或孔尺寸的1%。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期望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小于装置的通道或孔尺寸的O. 1%。在本发明前述方面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从制品接枝聚合物的方法,所述制品包括具有表面的底物、表面下的主体以及位于表面与主体之间的近表面区。该方法包括将聚合反应引发剂掺入近表面区并从底物表面接枝聚合聚合物,以形成包含接枝聚合物的聚合物层,该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200nm的总体平均干厚。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00%。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1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00%。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IOO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00%。在另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00%。在本发明前述方面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从制品接枝聚合物的方法,所述制品包括具有表面的底物、表面下的主体以及位于表面与主体之间的近表面区。该方法包括将聚合反应引发剂和任选的其它物质诸如配体和/或催化剂掺入近表面区并从底物表面接枝聚合聚合物,以形成包含接枝聚合物的聚合物层,该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等于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总体平均干厚。优选的是,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其它对象和特征在下文将在某种程度上明显并在某种程度上被指出。缩写与定义提供以下定义和方法以更好地限定本发明并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实践本发明时提供指导。除非另外指出,否则术语均应由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常规用法加以理解。当介绍本发明的要素或其优选实施方案时,“一”、“一种”、“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该要素。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旨在为包括性的,并表示可以存在所列要素之外的附加要素。 脂族除非另外指明,否则“脂族”或“脂族基团”表示任选取代的非芳族烃部分。该部分可以为例如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如,单环或多环的,诸如稠合的、桥接的或螺稠合的多环)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脂族基团包含1-20个碳原子。烷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文所述的烷基基团优选地为在主链中含有一至八个碳原子并最多20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它们可以为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并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等。氨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基团一部分使用的术语“氨基”表示-NR1R2部分,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氢、烃基、取代的烃基或杂环。铵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基团一部分使用的术语“铵”表示-N+R1R2R3部分,其中R1、R2和R3独立地为氢、烃基、取代的烃基或杂环。酰胺或酰氨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酰胺”或“酰氨基”部分表示式-CONR1R2的基团,其中R1和R2如结合术语“氨基”所定义。“取代的酰胺”例如是指式-CONR1R2的基团,其中R1和R2的至少一者不是氢。“未取代的酰氨基”例如是指式-CONR1R2的基团,其中R1和R2均为氢。阴离子单体、阴离子单体单元或阴离子重复单元除非另外指明,否则“阴离子单体”、“阴离子单体单元”或“阴离子重复单元”是具有阴离子或其它阴离子物质的单体或单体单元,所述其它阴离子物质为例如,以带负电状态或不带电状态存在的基团,但是以不带电状态存在时能够变成带负电的,例如,除去亲电体(如,质子(H+),例如以pH依赖性方式)或保护基团(例如,羧酸酯)或添加亲核体时。在某些情况下,该基团在大约生理PH下为基本上带负电的,但在弱酸性PH下会经历质子化并变为基本上呈中性的。此类基团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羧基基团、巴比妥酸及其衍生物、黄嘌呤及其衍生物、硼酸、次膦酸、膦酸、亚磺酸、磺酸、磷酸根和磺酰胺。阴离子物质或阴离子部分除非另外指明,否则“阴离子物质”或“阴离子部分”是以带负电或不带电状态存在的基团、残基或分子,但是以不带电状态存在时能够变成带负电的,例如,除去亲电体(如,质子(H+),例如以pH依赖性方式)或其它保护基团(例如,羧酸酯)或添加亲核体时。在某些情况下,该基团、残基或分子在大约生理PH下为基本上带负电的,但在弱酸性pH下会经历质子化并变为基本上中性的。抗生物膜活性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抗生物膜活性”可例如使用标准连续流测定法进行定量。在一个这样的测定法中,可将样品与50%的肽牛血清在120RPM和37°C下预孵育18-20小时。在预孵育后,随后将样品通过改良⑶C(mCDC)暴露于细菌传代培养,以在IXPBS中制备106Cfu/mL的细菌悬液。将反应器在37°C和搅拌下以成批模式运行2小时。之后,将样品转移到容纳合适生长培养基的新反应器中,其中无菌培养基的液流(8mL/min)在搅拌下运行20-23小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细菌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 epidermidis, ATCC35984),并且所用的生长培养基为1:10胰酶大豆肉汤(TSB)+0. 25重量%葡萄糖。在可供选择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细菌菌株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Ε· coli,ATCC25922),并且生长培养基为补充了 ImM MgSO4,
O.2%葡萄糖和O. 5%酪蛋白氨基酸的M63培养基。孵育后,将样品在IOOmL的IXPBS中漂洗五次,以除去未紧密贴附的细菌。然后,对材料上蓄积的细菌进行生物膜表面覆盖率的宏观评定,然后在新的PBS溶液中通过超声而除去,并通过稀释平板技术定量细菌细胞的总数。优选地,在具有防污聚合物层的制品上发现细菌计数相对于参考底物减少至少1、2、3或41og,参考底物即为不存在防污聚合物层的相同的或换句话讲功能等同的底物。相对于参考底物而目粘附细菌减少Ilog的制品被称为具有Ilog的抗生物I吴活性。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粘附细菌减少21og的制品被称为具有21og的抗生物膜活性,以此类推。抗微生物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抗微生物的”是指杀灭微生物(即,“杀微生物的”)、抑制微生物生长(即,抑菌的)和/或防止微生物沾污的分子和/或组合物,所述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真菌、支原体、病毒或病毒感染细胞和/或原生动物。相对于细菌的抗微生物活性可例如使用能够标准测定法进行定量。在一个这样的测定法中,可将样品与50%的肽牛血清在120RPM和37°C下预孵育18-20小时。预孵育后,将样品置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ATCC25923)中,其已由过夜培养物在稀释到 IXPBS的1%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中或其它合适的培养基中稀释到1-3X 105CFU/mL的浮游浓度。将样品与细菌在搅拌(120rpm)和37°C下孵育24-26小时。TSB或其它培养基的浓度可随所用的生物体而变化。孵育后,将样品置于240RPM和37°C条件下的3mL PBS中5min,以除去未紧密贴附到材料上的细菌。然后,将材料上蓄积的细菌在新的PBS溶液中通过超声而除去,并通过稀释平板技术定量细菌细胞的总数。优选地,细菌计数相对于参考底物上的定植减少至少1、2、3或41og,参考底物即为不存在防污聚合物层的相同的或换句话讲功能等同的底物。与参考底物相比其上具有较低细菌计数的表面可称为减少微生物定植。抗微生物肽(AmP):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抗微生物肽”(或“AmP”)是指杀灭微生物(即,“杀微生物的”)、抑制微生物生长(即,抑菌的)的寡肽、多肽或拟肽,所述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真菌、支原体、病毒或病毒感染细胞和/或原生动物。抗血栓形成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抗血栓形成”是指组合物耐血栓形成的能力。抗血栓形成活性可使用血栓形成的先体外后体内(ex-vivo)流动回路模型而评估。简而言之,从单只动物(牛)采集最多10升新鲜血液。将该血液肝素化以防止凝固,过滤以除去颗粒,并加入自体同源的放射性标记血小板。在采血后八小时内,将带涂层和无涂层的制品置于流动回路中,该回路将血液从槽中泵到制品上然后再泵回槽内。对于含内腔的制品而言,可通过第二蠕动泵连接制品的两个口而建立第2内部流动回路。制品所置入的管的大小以及血液流速可根据测试的制品的大小进行调整。优选地,当制品为14-15. 5French透析导管时,将它们置入管内径为约12. 5-25. 4_的流动回路中。在外部流路中以大约2. 5L/min的速率泵送血液,而在内部回路中则以大约200-400mL/min的速率泵送血液。当制品为IOFrench杆时,将它们置入内径为约6. 4mm的流动回路中,而血液流量为约200mL/min。60-120分钟后,取出制品,视觉检查血栓形成,并使用Y计数器对粘附的血小板进行计数。对于不含内腔的样品,可只使用外部流路测量装置外部上的血栓。任选地,可将制品的每一端修剪最多2cm以消除末端效应。芳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术语“芳基”或“芳基基团”是指任选取代的总共具有五至十四个环成员的单环、双环和三环环系,其中环系中的至少一个环为芳族的并且其中环系中的每个环包含三至七个环成员。如本文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基团一部分使用的术语“芳基”或"ar"是指任选取代的同素环芳族基团,优选地为在环部分中含6至12个碳的单环或双环,诸如苯基、联苯基、蔡基、取代的苯基、取代的联苯基或取代的蔡基。苯基和取代的苯基是更优选的芳基。连接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两个部分或两种化合物通过任何相互作用保持在一起时则为“连接的”,所述相互作用以举例的方式包括一个或多个共价键、一种或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离子键、静电力、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它们的组合等等)或它们的组

口 ο生物活性剂/活性剂/生物分子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文同义使用的“生物活性齐IJ”或“活性剂”或“生物分子”是指任何有机或无机的主动或被动影响生物系统的治疗、预防或诊断剂。例如,生物活性`剂可以是氨基酸,抗微生物肽,免疫球蛋白,活化、信号传递或信号放大分子,包括但不限于蛋白激酶、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抑制剂、激素、酶、受体靶向配体、基因沉默剂、双义分子、反义分子、RNAdS细胞、黏连蛋白、层连蛋白、纤连蛋白、纤维蛋白原、骨钙蛋白、骨桥蛋白或骨保护蛋白。生物活性剂可以是核酸配体、蛋白质、糖蛋白、肽、寡肽、多肽、聚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或任何合成的或天然的、化学或生物学化合物。生物相容性除非另外指明,否则“生物相容性”是材料在具体情形下产生合适宿主反应的能力。这可使用国际标准IS010993进行评价。如本文所述的生物相容性组合物优选地为基本上无毒的。生物流体除非另外指明,否则“生物流体”是生物体产生的包含蛋白质和/或细胞的流体,以及来自微生物的流体和分泌物。这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唾液、尿液、脑脊髓液、泪液、精液、淋巴液、腹水、痰液、骨髓、滑液、房水、耵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前列腺液、考珀液或预射精液、汗液、粪便物、囊肿液、胸膜和腹膜液、食糜、乳糜、胆汁、肠液、脓、皮脂、呕吐物、粘膜分泌物、粪水、胰液、窦腔灌洗液、支气管肺抽吸物或它们的任何衍生物(如血清、血浆)。嵌段共聚物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嵌段共聚物”包含通过共价键连接的两个或更多个均聚物或共聚物亚基。具有两个或三个不同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分别称为二嵌段共聚物和三嵌段共聚物。二嵌段共聚物的简化示意图由式[AaBbC。. . . ]m-[XxYyZz. . . ]n表示,其中每个字母代表组成或单体单元,并且其中组成单元的每个下标表示该单元在特定嵌段中的摩尔分数,三个点表示在每个嵌段中可能存在更多(也可能更少)的组成单元,以及m和η表示二嵌段共聚物中每个嵌段的分子量。如该示意图所表明,在一些情况下,针对每个嵌段,对每个组成单元的数量和性质进行单独控制。该示意图不表示且不应被视为可推断出嵌段的每一个中组成单元的数量或不同类型组成单元的数量之间的任何关系。其也不旨在描述特定嵌段内组成单元的任何特定数量或排列。在每个嵌段中,除非另外指明,否则组成单元均可按纯无规的、交替无规的、规则交替的、规则的嵌段或无规的嵌段构型设置。纯无规的构型例如可具有以下非限制性形式=X-X-Y-Z-X-Y-Y-Z-Y-Z-Z-Z...,非限制性的、示例性交替无规构型可具有以下非限制性形式χ-γ-χ-ζ-γ-χ-γ-ζ-γ-χ-ζ...,以及示例性的规则交替构型可具有以下非限制性形式χ-γ-ζ-χ-γ-ζ-χ-γ-ζ...。示例性的规则嵌段构型可具有以下非限制性构型...Χ-Χ-Χ-Υ-Υ-Υ-Ζ-Ζ-Ζ-Χ-Χ-Χ...,而示例性的无规嵌段构型可具有以下非限制性构型...Χ-Χ-Χ-Ζ-Ζ-Χ-Χ-Υ-Υ-Υ-Υ-Ζ-Ζ-Ζ-Χ-Χ-Ζ-Ζ-Ζ-...。在梯度聚合物中,一个或多个单体单元的含量从聚合物的α端到ω端以梯度方式升高或降低。前述一般实例的每一个都不是各个组成单元或嵌段的特定并置,嵌段中组成单元的数量或嵌段的数量也不应视为以任何方式影响或限制形成本文所述的胶束的嵌段共聚物的实际结构。如本文所用,组成单元两边的括号不旨在且不应被视为表示该组成单元本身形成嵌段。也就是说,方括号内的组成单元可按任何方式与嵌段内的其它组成单元相结合,即,纯无规的、交替无规的、规则交替的、规则的嵌段或无规的嵌段构型。本文所述的嵌段共聚物任选地为交替的、梯度的或无规的嵌段共聚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嵌段共聚物为树枝状、星形或接枝共聚物。支链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支链”是指其中聚合物链分成两条或更多条聚合物链的聚合物结构。刷/聚合物刷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刷”或“聚合物刷”在本文按同义使用,并指通常使用接出技术通过单个连 接点结合到表面的聚合物链。聚合物可以末端接枝(通过端基连接)或者通过侧链或末端位置之外的聚合物链中的某一位置连接。聚合物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例如,本文所述的聚合物链可以包含含有两性离子基团的多条侧链。侧链可由单个防污部分或单体和/或防污低聚物(如2-10个单体残基)或聚合物(如>10个单体残基)组成。羧基铵除非另外指明,否则“羧基铵”部分是包含羧酸根和铵官能度的两性离子部分,并包括(例如)羧基铵单体、羧基铵低聚物、羧基铵聚合物、羧基铵重复单元以及其它含羧基铵的材料。羧基甜菜碱单体、低聚物、聚合物、重复单元以及其它羧基甜菜碱材料为示例性的羧基铵部分。阳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单元或阳离子重复单元除非另外指明,否则“阳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单元”或“阳离子重复单元”是具有阳离子或其它阳离子物质的单体或者单体单元或重复单元(术语“单体单元”和“重复单元”可互换使用),例如,能够在添加亲电体(如,质子(Η+)或烷基阳离子,例如以pH依赖性方式)或除去保护基团或亲核体时带正电的部分。阳离子物质或阳离子部分除非另外指明,否则“阳离子物质”或“阳离子部分”是以带正电或不带电状态存在的基团、残基或分子,但是以不带电状态存在时能够变成带正电的,例如,添加亲电体(如,质子(H+),例如以pH依赖性方式)或除去保护基团或亲核体时。在某些情况下,该基团、残基或分子为永久带电的,例如,包含季氮原子。涂层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涂层”是指处理或覆盖表面的任何临时、半永久或永久的一层或多层。涂层可以是对下面的底物的化学改性,或者可以涉及向底物的表面添加新材料。其包括底物厚度的任何增加或底物表面化学组成的改变。复杂介质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复杂介质”是指包含蛋白质或生物材料消化物的生物流体或溶液。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阳离子调节的MH(Mueller Hinton)肉汤、胰酶大豆肉汤、脑心浸液或许多复杂介质以及任何生物流体。共聚物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共聚物”是指衍生自两种、三种或更多种单体物质的聚合物,并包括交替共聚物、周期共聚物、无规共聚物、统计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半胱氨酸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半胱氨酸”是指氨基酸半胱氨酸或其合成类似物,其中该类似物包含自由巯基基团。降解产物除非另外指明,否则“降解产物”是因水解、氧化、酶解或其它化学过程而形成的原子、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或非水的分子。

干厚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结合聚合物层所用的“干厚”应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厚度。为了测量干厚,将样品冷冻切断以通过浸入液氮而成像,然后使用超微切片机刀片碎裂。对于金属底物,可通过刻痕对其评分,然后再施加底漆或防污聚合物以使冷冻切断更容易。冷冻切断应在大致与聚合物改性表面正交的平面断裂,以便测量垂直于底物的聚合物层的厚度。使用溅射镀膜机对样品溅射镀金90秒,然后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高真空和5kV下使用SE2检测器进行成像。示例性微切片机刀片包括Leica Ultracut UCT Ultramicrotome,示例性派射镀膜机包括Cressington208HR,示例性SEM包括Supra55VP FESEM, Zeiss。干厚可以通过分析接枝聚合物中化学信号的强度而估计,例如,通过使用ATR-FTIR。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除非另外指明,否则“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是用于评估表面的纤维蛋白原容量的测定方法。在该测定中,将测试样品放在合适大小的容器中,其可以为96孔歧管、微量离心管或其它容器。以下体积适于深96孔板,但可以缩放以正确涵盖所测试的装置。将样品用70%乙醇溶液消毒三十分钟,测试组以每次运行的样品个数η为3-4个而运行。在4°C下将样品容器用溶于IXPBS中的20mg/mL胎牛血清(BSA)封闭I小时,然后用I XPBS冲洗三次,再添加样品。将样品暴露于含70 μ g/mL未标记的人纤维蛋白原、1.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的人纤维蛋白原、35-55 μ g/mL BSA的水溶液中,该水溶液任选地含有柠檬酸三钠,以及任选地含有氯化钠。BSA是与放射性标记的纤维蛋白原共冻干的常见试剂。任选地,BSA和放射性标记的纤维蛋白原可以已由含柠檬酸三钠和氯化钠的冻干形式溶解。将样品在150RPM的摇床上于37°C下孵育一小时。然后取出测试溶液,进行IOmM NaI的四次冲洗(一次I分钟)及IXPBS的一次冲洗(一次I分钟)。将样品装到Y计数器上。计数器测量每个样品的放射性(每分钟的1-125计数),并将该数据用于计算绝对纤维蛋白原吸附或防污聚合物层样品与参考底物(即,不存在防污聚合物层的相同的或换句话讲功能等同的底物)相比的降低百分比。降低百分比等于(I 一防污样品CPM/参考样品的平均CPM) *100%。总体平均干厚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结合聚合物层所用的“总体平均干厚”应指通过对至少3个并优选至少5个代表性位置的局部平均干厚进行平均化计算而得的平均值,这些代表性位置在整个带有聚合物层的制品部分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例如,如果将聚合物层施加在导管的留置部分,则代表性位置在导管的整个留置部分大致均匀地间隔开。优选的是,测量在被聚合物层覆盖的制品部分的整个最长维度上的代表性点的厚度。总体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通过计算至少5个并优选至少10个代表性位置的局部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而得出,这些代表性位置在整个带有聚合物层的制品部分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总体平均湿厚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结合聚合物层所用的“总体平均湿厚”应指通过对至少3个并优选至少5个代表性位置的局部平均湿厚进行平均化计算而得的平均值,这些代表性位置在整个带有聚合物层的制品部分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例如,如果将聚合物层施加在导管的留置部分,则代表性位置在导管的整个留置部分大致均匀地间隔开。优选的是,测量在被聚合物层覆盖的制品部分的整个最长维度上的代表性点的厚度。总体平均湿厚的标准偏差通过计算至少5个并优选至少10个代表性位置的局部平均湿厚的标准偏差而得出,这些代表性位置在整个带有聚合物层的制品部分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结合聚合物层所用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应指通过对至少5个并优选至少10个代表性位置的Rniis表面粗糙度进行平均化计算而得的平均值,这些代表性位置在整个带有聚合物层的制品部分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例如,如果将聚合物层施加在导管的留置部分,则代表性位置在导管的整个留置部分大致均匀地间隔开。优选的是,测量在被聚合物层覆盖的制品部分的整个最长维度上的代表性点的厚度。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标准偏差通过计算至少5个并优选至少10个代表性位置的局部平均Rms表面粗糙度的标准偏差而得出,这些代表性位置在整个带有聚合物层的制品部分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接枝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结合聚合物所用的术语“接枝”是指通过“接出”(graft-from)、“大分子单体共聚接枝”(graft-through)或“接入”(graft-to)方法或它们的组合用聚合物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以形成接枝聚合物。接出方法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结合用聚合物对材料进行改性的方法所用的术语“接出”应指原位聚合并在材料的表面或材料内长出聚合物。接出型聚合物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接出型聚合物”应指通过接出方法形成的聚合物。大分子单体共聚接枝方法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结合用聚合物对材料进行改性的方法所用的术语“大分子单体共聚接枝”应指在材料附近进行的单体原位聚合物,这些单体可通过从材料表面出现的官能团发生聚合。例如,材料可具有从表面出现的乙烯基团,聚合反应通过该基团而发生。大分子单体共聚接枝聚合物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大分子单体共聚接枝聚合物”应指通过大分子单体共聚接枝方法形成的聚合物。接入方法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结合用聚合物对材料进行改性的方法所用的术语“接入”应指用预先合成的聚合物对材料表面改性。接入型聚合物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接入型聚合物”应指通过接入方法形成的聚合物。杂烷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术语“杂烷基”是指其中主链碳原子中的至少一个被杂原子置换的烷基基团。
杂芳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术语“杂芳基”是指其中环成员的至少一个为杂原子并且每个环中优选存在5或6个原子的芳基。杂芳族基团在环中优选地具有I或2个氧原子、I或2个硫原子和/或I至4个氮原子,并可通过碳或杂原子键合到分子的其余部分。示例性杂芳族基团包括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噁唑基、吡咯基、吲哚基、喹啉基或异喹啉基等。示例性取代基包括以下基团中的一者或多者烃基、取代的烃基、酮基(即,=0)、羟基、受保护的轻基、酸基、酸氧基、烧氧基、链稀氧基、块氧基、芳氧基、齒素、酸氣基、氣基、硝基、氰基、硫醇、缩酮、缩醛、酯和醚。杂原子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术语“杂原子”是指非氢或碳的原子,诸如氯、碘、溴、氧、硫、氮、磷、硼、砷、硒或娃原子。杂环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单独地或作为另一基团一部分使用的术语“杂环”和“杂环的”是指任选取代的、全饱和或不饱和的单环或双环芳族或非芳族基团,其在至少一个环中具有至少一个杂原子,并在每个环中优选地具有5或6个原子。杂环基团在环中优选地具有I或2个氧原子、I或2个硫原子和/或I至4个氮原子,并可通过碳或杂原子键合到分子的其余部分。示例性杂环包括杂芳族基团,诸如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噁唑基、吡咯基、吲哚基、喹啉基或异喹啉基等。示例性取代基包括以下基团中的一者或多者烃基、取代的经基、丽基、轻基、受保护的轻基、酸基、酸氧基、烧氧基、链稀氧基、块氧基、芳氧基、卤素、酰氨基、氨基、硝基、氰基、硫醇、缩酮、缩醛、酯和醚。杂烃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术语“杂烃基”是指其中链碳原子中的至少一个被杂原子置换的烃基基团。湿厚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结合聚合物层所用的“湿厚”应指使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和大约26%的相对湿度)测定的聚合物层的厚度。为了测量湿厚,将样品冷冻切断以通过浸入液氮而 成像,然后使用超微切片机刀片碎裂。冷冻切断应在与聚合物改性表面正交的平面断裂制品,以便测量垂直于底物的聚合物层的厚度。切断后,将样品浸入水中至少一小时,然后浸入液氮并固定到_8°C至-12°C的冷台。然后使用VPSE检测器以最高可解析湿度(大约26%或81Pa)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使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进行成像。不例性微切片机刀片包括Leica Ultracut UCT Ultramicrotome,不例性 SEM 包括 Supra55VP FESEM, Zeiss,以及示例性 E-SEM 包括 Zeiss EV055。烃或烃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烃”和“烃基”描述仅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或自由基。这些部分包括烷基、烯基、炔基和芳基部分。这些部分也包括用其它脂族或环烃基团取代的烷基、烯基、炔基和芳基部分,诸如烷芳基、烯芳基和炔芳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这些部分优选地包含I至20个碳原子。亲水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亲水”是指具有水亲和力的溶剂、分子、化合物、聚合物、混合物、材料或官能团。此类材料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亲水官能团,诸如羟基、两性离子、羧基、氨基、酰胺、磷酸根、磺酰基、氢键形成和/或醚基团。疏水除非另外指明,否则“疏水”是指水所排斥的溶剂、分子、化合物、聚合物、混
合物、材料或官能团。此类材料通常包含非极性官能团。固定化/固定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固定化”或“固定的”是指共价或非共价地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底物的材料或生物活性剂。“共固定化”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试剂的固定化。
引发剂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引发剂”是指可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产生自由基或其它物质并促进聚合反应的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的组合。例如,如本文其它地方所述的氧化还原对可以是引发剂。局部平均干厚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局部平均干厚”是指通过对至少3个并优选至少5个代表性位置的干厚测量值进行平均化计算而得的平均干厚,这些代表性位置在跨大约10-40微米的整个制品横截面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局部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通过计算在至少5个并且更优选地至少10个代表性位置的干厚的标准偏差而确定,这些代表性位置在跨大约10-40微米的整个制品横截面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局部平均湿厚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局部平均湿厚”是指通过对至少3个并优选至少5个代表性位置的湿厚测量值进行平均化计算而得的平均湿厚,这些代表性位置在跨大约10-40微米的整个制品横截面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局部平均湿厚的标准偏差可通过计算至少5个并优选至少10个代表性位置的湿厚的标准偏差而确定,这些代表性位置在跨大约10-40微米的整个制品横截面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膜靶向抗微生物剂除非另外指明,否则“膜靶向抗微生物剂”是指当固定在底物上时保持其杀菌或抑菌活性并因此可用于形成固定化抗微生物表面的抗微生物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膜靶向抗微生物剂为抗微生物肽,并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季铵化合物或聚合物。不可降解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不可降解的”是指在生物环境中不以水解、还原、酶解或氧化方式明显反应裂解成更小或更简单组分的材料组合物。防污组合物/防污材料/防污聚合物/防污聚合物层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可互换使用的“防污组合物”或“防污材料”或“防污聚合物”或“防污聚合物层”是为组合物所连接的制品表面提供或增强耐蛋白性的组合物。例如,当连接到底物时,这样的组合物相对于参考底物的粘附量可耐蛋白质(包括血蛋白)、血浆、细胞、组织和/或微生物粘附到底物,参考底物也就是不存在所述组合物的相同的或换句话讲功能等同的底物。优选地,底物表面在存在人血时将基本上为防污的。优选地,粘附量相对于参考底物将降低20%、30%、40%、50%、60%、70%、80%或更多,例如 85%、90%、95%、99%、99. 5%,99. 9%或更多。表面的防污特性或耐蛋白性的一个尤其优选的量度是在如本文所述的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量。优选地,使用本文所述的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的吸附纤维蛋白原量为<125ng/cm2、<90ng/cm2、<70ng/cm2、<50ng/cm2、<30ng/cm2、<20ng/cm2、<15ng/cm2、<12ng/cm2、<10ng/cm2、<8ng/cm2、<6ng/cm2、<4ng/cm2、<2ng/cm2、〈lng/cm2、<0. 5ng/cm2 或 <0. 25ng/cm2。
非天然存在的氨基酸除非另外指明,否则“非天然存在的氨基酸”是指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任何氨基酸。非天然氨基酸包括D-氨基酸、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带侧链氨基酸和拟肽。拟肽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b肽、g肽和d肽;具有可采取螺旋或折叠构象的主链的低聚物,诸如具有利用联吡啶链段的主链的化合物,具有利用疏溶剂相互作用的主链的化合物,具有利用侧链相互作用的主链的化合物,具有利用氢键相互作用的主链的化合物,以及具有利用金属配位的主链的化合物。人体中的所有氨基酸除了甘氨酸外均以D和L形式存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几乎所有氨基酸都为L形式。D形式的氨基酸不存在于高等动物的蛋白质中,但存在于一些低等生命形式中,诸如细菌细胞壁中。它们还存在于某些抗生素中,例如链霉素、放线菌素、杆菌肽和四环素。这些抗生素可通过干扰存活和复制所必需的蛋白质的形成而杀灭细菌细胞。非天然存在的氨基酸还包含残基,其具有耐非特异性蛋白吸附的侧链,其可设计为增强生物流体中抗微生物肽的提呈(presentation),和/或可聚合的侧链,其使得能够使用肽内的非天然氨基酸残基作为单体单元合成聚合物刷。聚合物除非另外指明,否则“聚合物”包括含有多个重复单元的天然的和合成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并且除非另外指明可以为直链的、直链的或树枝状的。共聚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智能聚合物、温度响应性(如NIPAM)以及pH响应性(如,基于吡啶基的)聚合物。多肽/肽/寡肽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多肽”、“肽”和“寡肽”涵盖由通过肽键化学连在一起的氨基酸(无论是天然的、合成的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肽通常含有3个或更多个氨基酸,优选多于9个小于150个,更优选小于100个,最优选9到51个氨基酸。多肽可以是“外源”或“异源”的,即,在生物体或细胞内产生对该生物体或细胞非天然的肽,诸如通过细菌细胞产生的人多肽。外源也指与细胞产生的内源材料相比对该细胞为非天然的并加到该细胞中的物质。肽键涉及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载氧的碳)与第二个氨基酸的氨基氮之间的单个共价连接。组成氨基酸少于约十个的小肽通常称为寡肽,而氨基酸多于十个的肽称为多肽。分子量大于10,000道尔顿(50-100个氨基酸)的化合物通常称为蛋白质。季氮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所用的“季氮”是指为季铵阳离子的成员的氮原子。Rrms表面粗糙度除非另外指明,否则“Rms表面粗糙度”是指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其度量真实表面与其理想形式的竖向偏差。粗糙度是指可与大规模表面差异的测量值不同的表面微观粗糙度。优选地,这可使用原子力显微术(MFP-3D,Asylum)跨大约1-30 μ mX 1-30 μ m优选20 μ mX20 μ m的场而测量。将样品用纯化水洗涤以除去表面盐,然后风干。采用标准娃悬臂梁(Olympus AC160TS,弹簧常数42N/m)以AC/Tapping模式进行测量。R-表面粗糙度通过AFM机器附带的软件(IGOR Pro)计算。作为另外的选择,可以使用触针式轮廓仪测量粗糙度。例如,样品表面粗糙度可通过Tencor P_16+轮廓仪用60度、2 μ m的金刚石尖触针测量。优选地,与20 μ m/秒的扫描速率、50Hz的扫描频率和2 μ g的加载力一同选择800 μ m的扫描长度。对于同一样品测量至少三个不同的部位,并通过至少三个样品的平均值得到表面粗糙度。作为另外的选择,可优选地通过非接触方法包括使用光学轮廓仪测量Rniis表面粗糙度。例如,通过光学轮廓仪(Zeta Z20或Olympus Lext0LS4000)测量样品表面粗糙度。优选地,通过光学轮廓仪在50倍物镜下采集3-D图像,然后沿着横过图像的至少三条不同的线测量样品的表面粗糙度。测量至少三个不同的点,对至少三个样品取平均值得出表面粗糙度。在优选的实例中,采用Olympus LEXT 0LS40003D激光测量显微镜进行粗糙度测量和3D成像。LEXT显微镜利用408nm激光的短波长光学技术,结合可用于测量的共聚焦扫描。将待测量的样品通过双面胶带安装在载玻片。使用Olympus LEXT0LS4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EXT”)在Olympus MPLAP0N50X倍物镜下采集数字3-D图像。以此方式采集的数字图像具有256X256 μ m的场面积。Olympus检定了该LEXT机的Z方向重复性小于0.012 μ m。为了测量粗糙度,从每个样品采集至少三个图像,使用9 μ m截止长度计算Rmis粗糙度。溶剂可萃取的聚合反应引发剂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溶剂可萃取的聚合反应引发剂”是指已掺在制品内的能够启动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任何化合物,其中该引发剂或其降解产物均可使用合适的溶剂从制品中萃取出来。一般来讲,萃取可使用非极性或极性溶齐U,例如,诸如水、丙酮或乙醇的萃取溶剂;和/或其中引发剂和/或其降解产物的溶解度为至少lmg/L的其它萃取溶剂。萃取应执行足够的时间,使得萃取物浓度的变化每小时增加不超过5%。作为另外的选择,萃取直到在后续萃取中萃取出的材料的量小于在初始萃取中检测到的量的10%,或直到在检测的累积萃取材料水平中不存在分析上显著的增加。萃取条件包括37°C,72h ;50°C,72h ;70°C,24h ;121°C,lh。萃取率包括 6cm2/mL 表面积 / 体积和/或0.2g样品/mL。在某些情况下,底物完全溶解可能是合适的。材料应在萃取前被切成小片,以增强在萃取介质中的浸入,例如,对于聚合物底物而言,大约IOmmX50mm或5_X25mm是合适的。所用的仪器包括用于有机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HPLC-PDA-MS);用于有机分析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用于金属分析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学发射光谱或质谱(ICP-OES或ICP-MS);以及有时用于无机物和离子分析的离子色谱(1C)。有时使用更先进的质谱检测器,诸如飞行时间(TOF)检测器,以获得准确的质量信息。己烷和醇萃取物通过GC-MS分析。水和醇萃取物通过HPLC分析。引发剂或其降解产物可通过之前所述的方法在底物或接枝聚合物中定量和/或检测。这些包括FTIR-ATR、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ESCA,也称为X射线光电子能谱或简称XPS)、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例如,过氧化物可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碘化物方法(在氯化铁存在下通过过氧化物氧化碘化钠)、DPPH方法(用自由基清除剂1,1-二苯基-2-苦基肼分解过氧化物)或过氧化物酶方法(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催化的谷胱甘肽还原,然后在谷胱甘肽还原酶存在下测量NADPH的偶联氧化)。参见例如 Fujimoto 等,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第 31卷,1035-1043(1993)。稳定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文关于材料所用的“稳定的”是指该材料在长时间内保持功能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及的材料在含蛋白的磷酸盐缓冲盐水、介质、或血清或体内的至少一者中在37°C下可保持至少90%的提及活性(或性质)达至少30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及的材料在含蛋白的磷酸盐缓冲盐水、介质、或血清或体内的至少一者中在37 °C下可保持至少80%的提及活性(或性质)达至少90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及的材料在37°C下可保持至少90%的提及活性(或性质)达至少30天以及在37°C下可保持至少80%的提及活性(或性质)达至少90天。提及的活性或性质可包括表面接触角、防污、抗血栓形成和/或抗微生物活性。静态接触角除非另外指明,否则“静态接触角”是在平衡条件下或近平衡条件下水/蒸气界面与底物表面相交处的角度。接触角的测量方式是首先将样品用纯乙醇浸泡5分钟,然后用PBS洗涤三次。然后将样品浸泡在PBS (150mM, pH7. 4)内24小时,再用纯化水洗涤三次。之后,将样品在测试前在气流下干燥5分钟。将一滴纯化水(如I μ L)滴到测试表面上,使用视频接触角系统(如VCA2000,AST Inc.)通过带CXD摄像机的显微镜拍摄液滴的形状,然后测定接触角(例如使用VCA Optima XE)。用于确定接触角的水滴大小可因底物类型和组成而不同。例如对于5French装置,可使用O.1 μ L的纯化水水滴。基本上血液相容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基本上血液相容的”是指除了不形成血栓以及无免疫原性外基本上不溶血的组合物,如通过适当选择的血栓形成、凝固和补体活化测定方法进行测试,如在IS010993-4中所述。基本上无细胞毒性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基本上无细胞毒性的”是指基本上不改变接触组合物表面的哺乳动物细胞的代谢、增殖或活力的组合物。这些可通过国际标准IS010993-5进行定量,该标准规定了评价材料细胞毒性的三项主要试验,包括浸提液试验、直接接触试验和间接接触试验。基本上不溶血的表面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基本上不溶血的表面”是指当应用以下测定法时组合物对人红细胞的裂解不超过50%,优选地20%,更优选地10%,甚至更优选地5%,最优选地1% :将10%洗漆合并红细胞的储液(Rockland ImmunochemicalsInc, Gilbertsville, PA)用 150mM NaCl 和 IOmM Tris 的溶血缓冲液(pH7. O)稀释到 O. 25%。将O. 5cm2的抗微生物样品用O. 75ml0. 25%的红细胞悬液在37°C下孵育I小时。除去固体样品,将细胞在6000g下离心,除去上清液,然后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量0D414。总溶血通过以下方式定义将10%的洗涤合并红细胞在无菌去离子(DI)水中稀释到O. 25%,然后在37°C下孵育I小时,0%溶血的定义方式为使用无固体样品的溶血缓冲液中O. 25%的红细胞悬液。基本上无毒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基本上无毒的”是指基本上血液相容的且基本上无细胞毒性的表面。 取代的/任选取代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术语“取代和”和“任选取代的”是指提及的基团被或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合适基团取代,这些基团可以单独和独立地选自(例如)缩醛、酰基、酰氧基、链烯氧基、烷氧基、烷硫基、炔氧基、酰氨基、氨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叠氮基、羰基、羧酰氨基、羧基、氰基、酯、醚、烃基、取代的烃基、杂烃基、取代的杂烃烧基(heterohydroalkyl)、环烧基、齒素、杂脂环基(heteroalicyclic)、杂芳基、轻基、异氰酸根、异硫氰酸根、缩酮、酮基、巯基、硝基、全齒烷基、甲硅烷基、氨磺酰基、硫酸根、巯基、亚磺酰氨基、磺酸根、磺酰基、亚砜(sulfoxido)、硫代羰基、硫氰酸根、硫醇和/或它们的受保护衍生物。应当理解,“取代”或“取代的”包括隐含的条件此取代符合被取代的原子和取代基的允许价态,并且该取代产生稳定的化合物,例如,不自发发生转化,诸如通过重排、环化、消除等。底物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底物”是指防污聚合物从其接枝的材料。磺基铵除非另外指明,否则“磺基铵”部分是包含硫酸根和铵官能团的两性离子部分,并包括(例如)磺基铵单体、磺基铵低聚物、磺基铵聚合物、磺基铵重复单元以及其它含磺基铵的材料。磺基甜菜碱单体、低聚物、聚合物、重复单元和其它磺基甜菜碱材料是示例性的磺基铵部分。系链/系链剂/连接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同义使用的“系链”或“连接基”是指用于将一种或多种防污材料、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剂或它们的组合共价或非共价地固定到一种材料上的任何分子、或一组分子或聚合物,其中该分子保持为最终化学组合物的一部分。系链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固定生物活性剂的位点。系链可以具有任何长度。然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系链的长度大于3埃。系链可以是防污的,诸如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或防污非两性离子材料。系链可以直接固定在底物上或聚合物上,两者的任一种都可以是无污染的。
底涂层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底涂层”是指掺到底物中而防污聚合物从其接枝的任何涂层或涂层组合。两性离子/两性离子材料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两性离子”或“两性离子材料”是指同时具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团的大分子、材料或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带电基团得到平衡,导致材料的净电荷为零。两性离子聚合物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两性离子聚合物”可以是均聚物或共聚物,并包括聚两性电解质(例如,在不同单体单元上具有带电基团的聚合物)和聚甜菜碱(在同一单体单元上具有阴离子和阳离子基团的聚合物)两者。示例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包括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单体的交替共聚物、统计共聚物、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发明详述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可以注意到提供具有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诸如医疗装置。因此,一般来讲,该制品包括底物以及从底物接枝的聚合物材料。令人吃惊的是,据发现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可通过以下方法提供将一种或多种聚合反应引发剂掺入底物,例如,通过让底物吸收引发剂或将包含引发剂的层沉积到底物上,然后从底物上接枝聚合物。在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包含单体和溶剂体系的聚合反应混合物中从底物接枝聚合物材料,其中底物不被溶剂体系明显溶胀并且掺入的引发剂在溶剂体系中具有有限的溶解度。换句话讲,掺入底物的引发剂与溶剂体系相比具有反相性质,特别是对于亲水性而言。不受任何特定理论的束缚,据信该方法在底物表面/聚合反应混合物的界面处或附近提供相对高的局部引发剂浓度,并有利于从底物接枝并使接枝聚合物形成支链聚合物。不管理论如何,本发明的接枝聚合物构成相对致密的支链亲水结构,这些结构均匀地覆盖底物表面缺陷并增强性能。因此,具有通过接枝聚合物改性的表面的制品具有改善的抗污和/或抗血栓形成特性,并在某些实施 方案中,具有改善的抗微生物特性。一般来讲,小引发剂分子可比在溶液中合成的较大聚合物分子更容易地在引发和传播聚合反应的底物表面处或附近浓缩。因此,并与接入型涂层相比,可实现更大的表面密度,继而倾向于改善防污性能。此外,更长的聚合物链和/或支链防污链可进一步改善性倉泛。医疗装置和其它制品包含广泛材料的任何一种。其中某些材料因其内在特性表现出对蛋白吸附和细胞/微生物粘附更大的耐性;例如,亲水材料往往比疏水材料表现出更少的蛋白吸附。此外,制造方法会大大影响此类材料的表面特性;例如,制造方法可影响材料的孔隙度、其粗糙度(微观粗糙度和宏观粗糙度)、从材料表面突出的异物夹杂物的掺入以及类似的表面特性。这些因素的每一个以及其它因素可有助于材料对蛋白吸附和/或细胞/微生物粘附的耐性(或缺乏耐性)。不受任何特定理论的束缚,本发明相信,本发明的接出聚合方法提供具有支链结构的表面改性(即,防污聚合物层),该结构不利蛋白吸附和/或细胞/微生物粘附并除此之外可隐藏或换句话讲改变底物中有利于细胞、细菌或其它微生物粘附的位点。因此,例如,并相对于制品的(未改性)表面而言,接枝聚合物层可覆盖或甚至部分或完全地填充制品表面中的划痕、针孔、空隙或其它缺陷,而这些问题不解决则可能会成为性能故障部位。作为另一个实例,厚度至少与制品(未改性)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一样大的、相对均匀的、足够致密的和/或显著亲水的接枝聚合物层可明显提高材料对蛋白吸附和/或细胞/微生物粘附的耐性。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将防污层施加到底物或物体的至少一部分或多个部分上,包括在底物或物体上分立位置处的一个或多个2或3维图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防污层施加到底物或物体上,施加方式使得具有从纳米到微米再到毫米的许多尺度的分立和/或混杂几何特征和/或设计。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可控制地形成分立的防污特征,这涉及选择性地掩蔽或阻挡底物的所需部分吸收和/或施加引发剂和/或发生接枝聚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制品的一部分在引发剂施加过程中被掩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底物制品的一部分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被掩蔽。掩蔽技术可应用于本文所述的任何底物,包括金属、陶瓷、玻璃、聚合物、生物组织(活组织或死亡组织)、织造和非织造纤维、半金属(诸如硅)。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通过多种方法可控制地将防污聚合物设置在底物或物体上的分立位置。对于大于或等于毫米尺度的位置、图案、几何特征/设计,可控制地设置防污聚合物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物理地掩蔽将不形成防污聚合物的区域,例如,通过使用诸如将胶带、丝网、抗蚀剂或其它阻挡材料(抑制聚合反应溶液进入)施加到底物或物体表面的技术,从而抑制聚合物形成。对于小于毫米尺度的位置、图案、几何特征/设计,可控制地设置防污聚合物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物理地掩蔽将不形成防污聚合物的区域,其中使用诸如光刻工序(诸如立体光刻、激光化学三维写入和模块式组装)、微接触印刷或将抑制聚合反应溶液进入的阻挡材料微压印到底物或物体表面的技术,从而抑制聚合物形成。此外,可通过数字施涂方法诸如喷雾喷射、阀喷射和喷墨印刷方法以任何尺度施加掩蔽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聚合反应期间的掩蔽能够允许在底物或物体的不同区域上施加不同聚合物的混合物。通过从分立位置选择性移除掩蔽材料或试剂的一些部分或类型然后采用不同单体或单体混合物进行后续聚合反应步骤,可构造防污表面,其由具有相似或不同防污、维度、机械、物理和/或化学性质的多种不同聚合物组成。一个实施方案包括这样的技术以受控的方式从底物或物体上移除吸收了引发剂的部分和/或防 污聚合物部分,并因而形成任何尺度的防污聚合物位置、图案、几何特征/设计,这些技术包括激光烧蚀、磨料流动/喷洒或直接接触的物理磨蚀/刮擦。在受控设计/图案中防污聚合物的存在与否可用于控制和/或调节蛋白质和其它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吸附、解吸以及控制和/或调节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相互作用、吸附、解吸、增殖。可影响这些过程的结构包括形成垂直于制品表面的柱、沿着表面的通道或多种其它几何图案。特征尺寸或特征之间的空间可以较小,与受影响的蛋白质或细胞的大小大致相同或更大。减少吸附的结构可与防污聚合物表面改性一起发挥协同作用,以增强防污能力。不依赖于任何理论,具有含接枝聚合物的改性表面的本发明制品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低纤维蛋白原吸附。一般来讲,改性表面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12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在37°C下孵育60分钟,并使用标准方案优选地通过使用放射性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测定吸附的纤维蛋白原的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9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在37°C下孵育60分钟,并使用标准方案优选地通过使用放射性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测定吸附的纤维蛋白原的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7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在37°C下孵育60分钟,并使用标准方案优选地通过使用放射性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测定吸附的纤维蛋白原的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5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在37°C下孵育60分钟,并使用标准方案优选地通过使用放射性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测定吸附的纤维蛋白原的量。优选地,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3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更优选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2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还更优选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1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12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1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8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6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4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2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l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O. 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这样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O. 2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羧基铵或磺基铵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优选的实施方案还表现出对于具有本发明的接枝聚合物层的底物而言血栓减少。例如,改性底物(即,具有接枝聚合物层的底物)的血栓减少可通过将它们暴露于新收获的、肝素化的含放射性标记血小板的牛血流动回路中2小时而相对于参考底物(即,不存在接枝聚合物层的相同的或换句话讲功能等同的底物)进行评估。作为抗血栓形成性能的评估,将样品置于血栓形成的先体外后体内流动回路模型中。抗血栓形成活性可使用血栓形成的先体外后体内流动回路模型而评估。简而言之,从单只动物(牛)采集最多10升新鲜血液。将该血液肝素化以防止凝固,过滤以除去颗粒,并加入自体同源的放射性标记血小板。在采血后八小时内,将带涂层和无涂层的制品置于流动回路中,该回路将血液从槽中泵到制品上然后再泵回槽内。对于含内腔的底物而言,可通过第二蠕动泵连接底物的两个口而建立第2内部流动回路。制品所置入的管的大小以及血液流速可根据测试的制品的大小进行调整。优选地,当制品为14-15. 5French透析导管时,将它们置入管内径为约12. 5-25. 4mm的流动回路中。在外部流路中以大约2. 5L/min的速率泵送血液,而在内部回路中则以大约200-400mL/min的速率泵送血液。当制品为5French PICC导管轴时,将它们置入内径为约6. 4mm的流动回路中,而血液流量为约200mL/min。在评价期间可将内腔用溶液(例如盐水)锁定。作为另外的选择,在评价期间,可例如通过环氧树脂将远端密封。当制品为IOFrench杆时,将它们置入内径为约6. 4mm的流动回路中,而血液流量为约200mL/min。60-120分钟后,取出制品,视觉检查血栓形成,并使用Y计数器对粘附的血小板进行计数。对于不含内腔的样品,可只使用外部流路测量装置外部上的血栓。在此测定中,优选的实施方案表现出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吸附血小板减少至少80%,以及视觉观察上的血栓显著减少。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改性底物的吸附血小板减少至少90%。优选的实施方案表现出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改性底物的吸附血小板减少至少98%。作为另外的选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暴露于47%(w/v)的柠檬酸钠去离子水溶液中超过3天后,改性底物的血栓形成相对于未改性底物有所减少。实施方案表现出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改性底物视觉观察上的血栓减少。优选的实施方案表现出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改性底物的吸附血小板减少至少80%,以及视觉观察上的血栓显著减少。优选的实施方案表现出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改性底物的吸附血小板减少至少90%。优选的实施方案表现出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改性底物的吸附血小板减少至少98%。作为另外的选择,在暴露于动物血清和/或血浆后,优选实施方案的血栓形成相对于未改性的底物有所减少。例如,改性底物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在37°C下暴露于加柠檬酸盐的血浆55天后,优选实施方案的血栓形成性有所降低。实施方案表现出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改性底物的血栓从视觉观察上的减少。优选的实施方案表现出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改性底物的吸附血小板减少至少80%,以及视觉观察上的血栓显著减少。优选的实施方案表现出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改性底物的吸附血小板减少至少90%。优选的实施方案表现出相对于参考底物而言改性底物的吸附血小板减少至少98%。优选的实施方案表现出至少O. 51og、llog、l. 51og、21og、2. 51og、31og 或 41og 的改性底物抗生物膜活性。更优选的实施方案在长时间暴露于PBS、血清或血浆产品后具有抗生物膜活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37°C下在PBS中储存30天后,实现Ilog的抗生物膜活性。在一个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37°C下在PBS中储存90天后,实现Ilog的抗生物膜活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37°C下在PBS中储存30天后,实现21og的抗生物膜活性。在一个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37°C下在PBS中储存90天后,实现21og的抗生物膜活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37°C下在加柠檬酸盐的人血浆中储存30天后,实现Ilog的抗生物膜活性。在一个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37°C下在加柠檬酸盐的人血浆中储存90天后,实现Ilog的抗生物膜活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37°C下在加柠檬酸盐的人血浆中储存30天后,实现21og的抗生物膜活性。在一个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37°C下在加柠檬酸盐的人血浆中储存90天后,实现21og的抗生物膜活性。优选的实施方案显示在长期暴露于PBS后耐蛋白吸附,这可表明水解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12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9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7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5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3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2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1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12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lO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8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6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4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2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l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 °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O. 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3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O. 2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优选的实施方案显示在长期暴露于PBS后耐蛋白吸附,这可表明水解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12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9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7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5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3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20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1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12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 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lO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8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6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4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2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l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 °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O. 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在37°C下暴露于PBS90天后在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表现出小于O. 25ng/cm2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该纤维蛋白原吸附测定中将样品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一般来讲,底物的表面可用一系列防污聚合物材料的任何一种进行改性。例如,防污聚合物材料可以是均聚物或共聚物。如果为共聚物,则防污聚合物材料可以是交替共聚物(如[AB...]n)、周期共聚物(如[AnBm...],其中η和m不同)、统计共聚物(其中单体根据已知的统计规则进行排列的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或其中每个嵌段独立地为均聚物或交替、周期、统计或无规共聚物的嵌段共聚物。此外,当防污聚合物材料为共聚物时,其可以为二嵌段、三嵌段或其它多嵌段共聚物。例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包括均聚物。在一个可供选择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包括无规共聚物。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包括嵌段共聚物,如二嵌段或三嵌段共聚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表面改性(即接枝聚合物)具有至少等于底物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厚度。例如,如果底物表面具有IOOnm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则优选地在该实施方案中接枝聚合物层具有至少IOOnm的总体平均干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相对光滑,例如总体平均Rhds表面粗糙度为2nm。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明显粗糙,例如,总体平均Rms表面粗糙度为I μ m。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底物表面将具有这些值中间的表面粗糙度,例如,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为75-250nm。在这些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优选的是,接枝聚合物层的厚度超过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hds表面粗糙度。因此,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110%。作为另一个实例,该总体平均干厚可以为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以又一个实例的方式,该总体平均干厚可以为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500%。以再一个实例的方式,该总体平均干厚可以为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1,00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真空下测定,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施方案和实例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层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羧基铵或磺基铵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接枝聚合物层优先地至少部分地填充底物表面中的缺陷。不受任何特定理论的束缚,底物中的坑洼或凹陷被含有引发剂的底物围绕,因此可用于驱动坑洼或凹陷内的聚合反应的引发剂量可明显高于底物平坦区域上的量。这可加速这些缺陷中的聚合反应并填充这些缺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深度为至少IOOnm(在垂直于周围表面的方向上进行测量)宽度为至少IOOnm (在平行于周围表面的方向以及在周围表面进行测量)的坑洼形式的缺陷可优先地被接枝聚合物填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接枝聚合物层不明显增加表面粗糙度。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即具有接枝聚合物的制品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小于不含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表面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的300%。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不超过不含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250%。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不超过不含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表面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的200%。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不超过不含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表面的总体平均Rhds表面粗糙度的150%。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不超过不含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并且尤其对于底物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相对较大的制品而言,接枝聚合物层可减小表面粗糙度;换句话说,改性表面(即,具有接枝聚合物的制品表面)具有低于底物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例如,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比不含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表面的总体平均Rms表面粗糙度低至少50%。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比不含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表面的总体平均Rms表面粗糙度低至少25%。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s表面粗糙度比不含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表面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低至少10%。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比不含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低至少5%。不管相对表面粗糙度,改性表面优选地具有相对低的表面粗糙度值。例如,改性表面优选地具有小于500nm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可具有小于400nm的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可具有小于300nm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可具有小于200nm的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可具有小于150nm的总体平均Rm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可具有小于IOOnm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可具有小于75nm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可具有小于50nm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可具有小于25nm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可具有小于IOnm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优选地具有小于5nm的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优选地具有小于2nm的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作为另一个实例,改性表面优选地具有小于Inm的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施方案和实例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层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羧基铵或磺基铵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接枝聚合物层可相对于参考底物(S卩,不存在防污聚合物层的相同的或换句话讲功能等同的底物)减少尺寸大于O.1微米的可见突出的数量。例如,此类可见突出的数量可减少至少25%。作为另一个实例,此类可见突出的数量可减少至少50%。作为另一个实例,此类可见突出的数量可减少至少75%。作为另一个实例,此类可见突出的数量可减少至少9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接枝聚合物层可相对于参考底物(即,不存在防污聚合物层的相同的或换句话讲功能等同的底物)减少尺寸大于O. 5微米的可见突出的数量。例如,此类可见突出的数量可减少至少25%。作为另一个实例,此类可见突出的数量可减少至少50%。作为另一个实例,此类可见突出的数量可减少至少75%。作为另一个实例,此类可见突出的数量可减少至少90。取决于向其施加表面改性的制品及其工作环境,接枝聚合物层可具有宽厚度范围内的任一值。对于一些应用,例如,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将具有至少约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对于一些应用,明显更厚的接枝聚合物层可能是所需的。例如,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可具有50微米的总体平均干厚。然而,通常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将具有更小的平均厚度。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将具有最多10微米的总体平均干厚。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将具有最多I微米的总体平均干厚。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将具有最多500nm的总体平均干厚。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将具有约IOOnm至约1,OOOnm的总体平均干厚。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将具有约300nm至约600nm的总体平均干厚。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将具有约200nm至约40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真空下测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羧基铵或磺基铵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一般来讲,表面改性优选地具有相对均匀的厚度。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般优选的是,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100%。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将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 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将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20%。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将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10%。厚度的标准偏差优选地通过获取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至少5个并更优选至少6-10个随机间隔开的测量值而确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羧基铵或磺基铵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一般来讲,本发明的表面改性为相对亲水的。一般来讲,该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40度的静态接触角。例如,包含从相对疏水的聚合物(诸如硅树脂、烃橡胶、氟硅氧烷、氟聚合物和其它本身接触角为至少90度的聚合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可表现出小于40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包含从相对疏水的底物(接触角为至少90度)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可表现出小于30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包含从相对疏水的底物(接触角为至少90度)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可表现出小于25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包含从相对疏水的底物(接触角为至少90度)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可表现出小于20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包含从相对疏水的底物(接触角为至少90度)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可表现出小于15度的静态接触角。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羧基铵或磺基铵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在 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具有从接触角小于90度但大于25度的不太疏水的底物诸如聚氨酯(包括基于脂族聚碳酸酯的聚氨酯)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可表现出小于25度的静态接触角。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24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23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22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21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20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19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18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17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16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小于15度的静态接触角。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从接触角为至少25度的底物接枝的本发明的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品改性表面表现出约5度至约15度的静态接触角。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施方案和实例的每一个中的防污聚合物材料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羧基铵或磺基铵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 除了为相对亲水的外,本发明的接枝聚合物层还可以具有有限的溶胀能力。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接枝聚合物层的干厚与环境条件下接枝聚合物层的厚度之间的差异不大。例如,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00%。对于一些应用,甚至更弱的溶胀能力可能是所需的。例如,在此类条件下接枝聚合物层的厚度差异可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100%。作为另一个实例,通过SEM和此类条件下的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厚度差异可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50%。作为另一个实例,通过SEM和此类条件下的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厚度差异可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5%。作为另一个实例,通过SEM和此类条件下的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厚度差异可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10%。作为另一个实例,通过SEM和此类条件下的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厚度差异可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5%。作为另一个实例,通过SEM和此类条件下的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厚度差异可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1%。作为另一个实例,通过这种比较可以不存在可观察到的差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施方案和实例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层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羧基铵或磺基铵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羧基铵或磺基铵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本段中列举的前述实例和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的接枝聚合物为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和从聚氨酯聚合物接枝的含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重复单元的聚合物。有利的是,本发明的方法可调成提供对厚度、厚度均匀性、亲水程度(接触角)和/或接枝聚合物层的溶胀能力以及表面改性制品的表面粗糙度的独立控制。因此,例如,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11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10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00%。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00%。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100%。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 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50%。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5%。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2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5%。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1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5%。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表现出的静态接触角小于25度,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nn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11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10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00%。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表现出的静态接触角小于25度,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100%。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表现出的静态接触角小于25度,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50%。 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表现出的静态接触角小于25度,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25%。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表现出的静态接触角小于25度,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10%。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表现出的静态接触角小于25度,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10%。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表现出的静态接触角小于25度,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5%。作为另一个实例,可控制该方法以提供这样的制品,其表现出的静态接触角小于25度,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底物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防污接枝聚合物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不超过防污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的50%,以及通过标准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总体平均干厚的5%。作为另一个实例,在前述实例的每一个中,接枝聚合物层可具有IOOnm至1,OOOnm范围内的总体平均干厚。
一般来讲,接枝聚合物材料可在底物近表面区使用EDS标测、XPS或TOF-SMS进行检测。将样品在液氮中冷冻切断以暴露涂层/底物界面。然后可将切断的表面涂上Au/Pt薄层并通过用于元素分析的能散X射线分析仪(EDAX)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合适的仪器包括FEI/Philips XL30FEG ESEM。为了评估聚合物材料是否延伸进近表面区,应分析在整个携带接枝聚合物层的制品部分上大致均匀间隔开的至少25个并优选至少50个代表性位置,以确定近表面区中聚合物材料可检测的增强。例如,如果将接枝聚合物层施加在导管的留置部分,则代表性位置在导管的整个留置部分大致均匀地间隔开。优选的是,测量在被接枝聚合物层覆盖的制品部分的整个最长维度上的代表性点的厚度。如本文其它地方更详细地描述,将引发剂掺入底物使得聚合物材料能够从底物的表面接出以及从近表面区内接出。然而,一般来讲,优选的是聚合物材料不延伸进底物过深;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材料存在于近表面区中,但不在更深的深度,即,不在主体内。近表面区延伸的最大深度至少部分地由引发剂以及用于将引发剂掺入底物的技术决定。然后,一般而言,通常优选的是,在垂直于底物表面的方向上测量,近表面区的下边界距离该表面不超过20微米。以举例的方式,在垂直于底物表面的方向上测量,下边界可距离该表面不超过15微米。作为另一个实例,在垂直于底物表面的方向上测量,下边界可距离该表面不超过10微米。相似地,近表面区的最小深度(即,上边界距离底物表面的距离)至少部分地也由引发剂以及用于将引发剂掺入底物的技术决定。然而,一般而言,在垂直于底物表面的方向上测量,上边界将距离该表面至少O.1微米。以举例的方式,在垂直于底物表面的方向上测量,上边界可距离该表面至少O. 2微米。作为另一个实例,在垂直于底物表面的方向上测量,上边界可距离该表面至少O. 3微米。底盤
一般来讲,底物包含广泛材料中的任何一种,其选自(例如)一种或多种金属、陶瓷、玻璃、聚合物、生物组织(活组织或死亡组织)、织造和非织造纤维、半金属(诸如硅)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为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的复合材料。例如,底物可在金属、陶瓷、玻璃、聚合物、织造或非织造纤维或半金属芯上包含聚合物涂层,在本文有时也称为“底涂层”或“预涂层”。作为另外的选择,底物可自始至终包含聚合物材料,即从其表面进入其主体。作为另一个实例,底物可包含覆盖金属、陶瓷、玻璃、聚合物、织造或非织造纤维或半金属芯内层的聚合物涂层,所述芯内层继而又覆盖金属、陶瓷、玻璃、聚合物、织造或非织造纤维或半金属芯。如本文其它地方更详细描述,在本发明聚合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将至少一种聚合反应引发剂掺入底物。这样,优选的是,底物的近表面区包含引发剂容量足够的材料,诸如聚合物。因此,例如,当底物包含引发剂容量不够的金属、陶瓷、玻璃或其它材料时,向底物提供聚合反应引发剂容量足够的底涂层或预涂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可以是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的复合材料,如,底层材料(诸如金属、陶瓷、玻璃、半金属、聚合物或其它材料)与其上的聚合物或其它材料涂层(如,本文其它地方描述的底涂层或预涂层)。在此类情况下,近表面区可部分位于底层材料内以及部分位于其上的聚物或其它材料涂层上。合适的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基于钛的金属和合金,诸如非合金钛(ASTM F67)和钛合金,例如 ASTM F1108、T1-6A1-4V ELI (ASTMF136)、Nitinol (ASTM F2063)、镍钛合金和热记忆合金材料;不锈钢(ASTM F138和F139)、钽(ASTM F560)、钯、锆、铌、钥、镍-铬或某些钴合金,包括钨铬钴合金(Stellite)、钴-铬(Vitallium、ASTM F75和锻造钴-铬(ASTMF90))以及钴-铬-镍合金,诸如[1^丨10丫| 、卩^1\71^0.\@和1^81£1^0¥ 。合适的陶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过渡金属的氧化物、碳化物或氮化物,诸如钛氧化物、铪氧化物、铱氧化物、铬氧化物、铝氧化物和锆氧化物。也可使用基于硅的材料,诸如二氧化硅。合适的聚合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胺、聚胺、聚酐、聚吖嗪、聚碳酸酯、聚酯、聚醚、聚醚醚酮(PEEK)、聚胍、聚酰亚胺、聚缩酮、聚酮、聚烯烃、聚原酸酯、聚磷腈、多糖、聚硅氧烷、聚砜、聚脲、聚氨酯、齒化聚合物、硅树脂、醛交联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胶乳、或它们的共聚物或共混物。示例性聚合物包括聚苯乙烯和取代的聚苯乙烯类,聚亚烷基类,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聚氨酯类,聚丙烯酸酯类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丙烯酰胺类和聚甲基丙烯酰胺类,聚酯类,聚硅氧烷类,聚醚类(包括聚缩醛类),聚原酸酯类,聚碳酸酯类,聚羟基链烷酸酯类,聚氟烃类,PEEK, Teflon,硅树脂类,环氧树脂类,KEVLAR ,NOMEX ,DACRON , HYTREL , PEBAX , SURLYN ,尼龙,聚链烯烃类,酚醛树脂,PTFE,天然和合成的弹性体,粘接剂和密封剂,聚烯烃类,聚砜类,聚丙烯腈,生物聚合物,诸如多糖及其天然胶乳共聚物,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为医疗级聚氨酯,诸如CARBOTHANE (基于脂族聚碳酸酯基的聚氨酯),其可得自Lubrizol Corporation,与合适的挤出剂和增塑剂共混,可能已通过FDA或其它合适监管机构的批准用于体内应用。优选的底物包括elastollan、pearlthane、desmopan、estane、pellethane、irogan、exelast EC、laripur、carbothane、CARBOTHANE >isoplast、 tecoflex、 tecophilic、 tecoplast、 tecothane、 biomer(Ethicon)、 biospan、cardiothane51 (avothane)、cardiomat、chronoflex AL、chronoflex AR、chronoflex C、corplex、corethane、mitrathane、rimplast、toyobo TM5、vialon、enka PUR、comfeelulcus、viasorb、bioclu sive、blisterfilm、opsite、tegaderm、epigard、lyofoam、omiderm、microthane 和 surethane。底物可任选地包含不透射线的添加剂,诸如硫酸钡、铋盐、金箔或钽,以有助于放射成像。底物可以为以下形式或形成其一部分凝胶、液体、膜、粒子(纳米粒子、微粒或毫米直径的小珠)、纤维(伤口敷料、绷带、纱布、胶带、垫、海绵,包括织造和非织造海绵以及专为牙科或眼科手术设计的那些)、贮血袋、外科、内科或牙科器械、血液氧合器、呼吸机、泵、药物递送装置、管、线材、电极、避孕器、女性卫生产品、内窥镜、移植物(包括<6mm的小直径)、支架(包括冠脉、输尿管、肾、胆道、结直肠、食管、肺、尿道、血管、外周、神经血管)、支架移植物(包括腹部、胸部、神经血管和周围血管)、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心血管装置导线、心室辅助装置和动力传动系统、心脏瓣膜、腔静脉过滤器、血管内线圈、导管(包括中央静脉、外周中心、中线、外周、隧道式、透析接入、导尿、神经、腹膜、主动脉内球囊泵、血管成形术球囊、诊断、介入、药物递送等)、导管接头和阀(包括无针接头)、静脉内输送线路及歧管、分流器(包括心脏、脑、腰-腹腔、门体静脉、门腔静脉等)、创伤排液管(内部或外部的,包括心室、脑室-腹膜和腰-腹膜)、透析膜、蛋白分离膜、输液口、耳蜗植入物、气管内插管、气管造口术用管、通气呼吸管及回路、导丝、流体收集袋、药物递送袋和管、植入式传感器(如血管内、经皮、颅内、葡萄糖传感器)、诊断装置(如微流体、微机电和光学)、眼科装置(包括接触镜片、人工晶状体和超声乳化装置)、整形外科装置(包括髋部植入物、膝部植入物、肩部植入物、脊椎植入物(包括颈椎钢板系统、椎弓根螺钉系统、椎体间融合装置、人工椎间盘以及其它运动保护装置)、螺钉、钢板、铆钉、杆、髓内钉、骨水泥、人造腱以及其它修补或骨折修复装置)、牙科植入物、牙周植入物、乳房植入物、阴茎植入物、上颌面植入物、美容植入物、瓣膜、用具、支架、缝合材料、针、疝气修复网、无张力阴道带和阴道悬带、假体神经学装置、组织再生或细胞培养装置、透析机、颅内植入物、注射器、血液收集容器、阴囊植入物、小腿植入物、臀部植入物、眼外植入物、角植入物、皮下植入物、经皮植入物、磁植入物、包含微流体的医疗装置、用在体外的基于血液的传感器、用作传感器的纳米粒子、静脉导管鞘或者其它用在身体之内或者与身体接触的医疗装置或以上任一者的任何部分。 底物可以为以下形式或形成其一部分凝胶、泡沫、液体、膜、涂层、粒子(纳米粒子、微粒或毫米直径的小珠)、纤维(包括织造和非织造海绵和织物)、船舶和水下涂层(包括轮船、潜艇、船用和水动力设备、水族馆、水下基础设施、污水管和输水管涂层)、包装材料(包括食品、饮料、化妆品和消费品包装)、脱盐和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凝器、垫片、管线和膜)、分离膜(包括粗滤、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过滤膜)、实验室器具和消费品包括容器(如,培养皿、细胞培养皿、烧瓶、烧杯)、阀、针、胶带、密封件、管、耳环、体环、接触镜片、炊具、齿轮(外部/内部齿轮、正齿轮、螺旋齿轮、双螺旋齿轮、锥齿轮、准双曲面齿轮、冠齿轮、蜗轮、非圆形齿轮等)、涡轮机械(涡轮机和压缩机)、泵(直升泵、容积泵、速度泵、浮力泵和重力泵)、桨叶、刀片、刀子、挡风玻璃以及玻璃器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为脉管插入导管,诸如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或血液透析导管、静脉瓣、泪小管塞以及眼内装置和植入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为由医疗级聚氨酯或CARBOTHANE 形成的或者由涂覆有医疗级聚氨酯或CARBOTHANE 的材料形成的脉管插入导管。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为由包含不透射线的添加剂(诸如硫酸钡或铋盐以有助于放射成像)的医疗级聚氨酯或CARBOTHANE 形成的或由涂覆有包含不透射线的添加剂(诸如硫酸钡或铋盐以有助于放射成像)的医疗级聚氨酯或CARBOTHANE 的材料形成的脉管插入导管。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为由医疗级聚氨酯诸如Tecothane 形成的或者由涂覆有医疗级聚氨酯诸如Teeothane 的材料形成的脉管插入导管。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为由包含不透射线的添加剂(诸如硫酸钡或铋盐以有助于放射成像)的医疗级聚氨酯诸如Tecothane 形成的或由涂覆有包含不透射线的添加剂(诸如硫酸钡或铋盐以有助于放射成像)的医疗级聚氨酯诸如Tecothane 的材料形成的脉管插入导管。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为由医疗级聚氨酯VUliPellethane 形成的或者由涂覆有医疗级聚氨酯诸如Pellethane 的材料形成的脉管插入导管。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物为由包含不透射线的添加剂(诸如硫酸钡或铋盐以有助于放射成像)的医疗级聚氨酯诸如Pellethane 形成的或由涂覆有包含不透射线的添加剂(诸如硫酸钡或铋盐以有助于放射成像)的医疗级聚氨酯诸如Pellethane 的材料形成的脉管插入导管。医疗装置底物通常由多种不同的材料构成,每一种材料具有其自身的表面性质。即使主要由单一聚合物构成的装置也可由材料共混物制成,并可包含增塑剂、不透射线剂以及其它添加剂,它们都将影响底物表面性质。为了确保均匀的表面组成以最大化涂层粘附和效率,可在底物上设置单一聚合物或聚合物共混物的预涂层。在一个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底涂层包含单一聚合物。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多种技术将聚合物预涂层或底涂层沉积在底物上,诸如溶剂浇铸、浸涂、喷涂、等离子聚合、辊涂、静电涂布或刷涂。例如,使将作为预涂层或底涂层施加的聚合物溶于底物基本上不溶的溶剂中,然后将底物浸入其中以沉积一层约IOOnm至约500微米的预涂层或底涂层聚合物。任选地,沉积的聚合物在其施加时或施加到底物后发生交联。使用单一聚合物底涂层(例如)可导致形成具有均匀的官能团密度和浓度的涂层表面。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底物预涂布隐藏底物缺陷的聚合物。预涂层厚度可小于或大于底物的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的量值。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底物具有的预涂层的平均厚度超过无涂层底物的总体平均Rms表面粗糙度。如本文其它地方所述,预涂层可任选地包含引发剂或弓I发剂对的至少一个成员。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对底物表面进行处理以改善预涂层的粘结性。例如,底物可接受氧化预处理,以增强对聚合物预涂层的粘附特性;聚合物预涂层可包含与底物反应形成共价键的反应性基团。作为另 一个实例,在接纳预涂层前,可使用小分子或聚合物试剂使底物硅烷化以增强对聚合物预涂层的粘附特性。作为另一个实例,表面可以接受交替的有机和水性处理。底涂层可包含不透射线的试剂,诸如BaSO4或铋,以有助于底物的放射成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为聚氨酯聚合物,诸如Tecoflex_93A或Carbothane85A,任选地含O至40重量%的BaS04。底涂层还可以包含但不限于诸如以下的聚合物聚苯乙烯和取代的聚苯乙烯类、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类、聚丙烯酸酯类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丙烯酰胺类和聚甲基丙烯酰胺类、聚酯类、聚硅氧烷类、聚醚类、聚原酸酯、聚碳酸酯类、聚羟基链烷酸酯类、聚氟烃类、PEEK、Teflon,硅树脂类、环氧树脂类、KEVLAR 、NOMEX 、DACRON 、HYTREL 、PEBAX 、SURLYN 、尼龙、聚链烯烃类、酚醛树脂类、PTFE、天然和合成的弹性体、粘接剂和密封剂、聚烯烃类、聚砜类、聚丙烯腈、生物聚合物诸如多糖及其天然胶乳共聚物,以及它们的组合。预涂布的底物然后可使用下文所述的涂布方法进一步官能化。如果需要较大密度的防污材料,则在底物表面上形成微结构可产生更大的面积以便从表面上接枝防污材料,而不明显增大制品的表面积。对于聚合物底物(包括水凝胶网络)而言,此表面形态可通过合适的聚合物结构设计而形成。该方法的一个实例是表面系链树枝状聚合物的生长。树枝状聚合物的每次生成均能有效地使存在的两性离子位点数量翻倍。其它聚合物结构包括刷状聚合物,诸如刷状共聚物;梳状聚合物,诸如梳状共聚物;直链和支链共聚物;交联聚合物;水凝胶;聚合物共混物;以及它们的组合。表面改件一般来讲,防污聚合物材料从已掺入了一种或多种聚合反应引发剂的底物接枝。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从为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的复合材料的底物接枝,复合材料例如底层材料(诸如金属、陶瓷、玻璃、半金属、聚合物或其它材料)与其上的聚合物或其它材料涂层(如,本文之前所述的底涂层或预涂层)。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从聚合底涂层接枝,底涂层诸如覆盖金属或陶瓷主体的聚氨酯层。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从聚合底涂层接枝,底涂层诸如覆盖聚合物主体(诸如聚氨酯)的聚氨酯层。优选地,从底物接枝的防污聚合物材料包含链增长聚合物(S卩,通过加成聚合形成的聚合物或聚合物嵌段)或它们的组合。链增长聚合物可以为(例如)衍生自含双键或三键的单体(如烯烃)的加成聚合物。作为另一个实例,链增长聚合物可以包括通过开环聚合反应衍生自环状单体的加成聚合物。因此,聚合物可以为链增长均聚物或共聚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聚合物为链增长加成均聚物或者含两种或更多种单体的残基的链增长加成共聚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常优选的是,防污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不过度使用多官能交联剂。例如,通常优选的是,防污聚合物材料包含低于50摩尔%的多价交联剂残基。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包含低于25摩尔%的多价交联剂残基。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包含低于10摩尔%的多价交联剂残基。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包含低于5摩尔%的多价交联剂残基。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包含低于3摩尔%的多价交联剂残基。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包含低于O.1摩尔%的多价交联剂残基。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不含多价交联剂残基。通过接枝、逐步增长或链增长技术,防污聚合物材料可包含一系列聚合物类型的任何一种或它们的组合。聚合物主链可以为中性的(如,聚亚烷基或聚醚)或包含永久带电的部分(如,环状或无环的季铵化氮原子)或甚至两性离子主链(如磷酰胆碱主链)。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材料包括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或共聚物聚酰胺、聚胺、聚酐、聚吖嗪、聚碳酸酯、聚酯、聚醚、聚醚醚酮(PEEK)、聚胍、聚酰亚胺、聚缩酮、聚酮、聚烯烃、聚原酸酯、聚磷腈、多糖、聚硅氧烷、聚砜、聚脲、聚氨酯、卤化聚合物、硅树脂、烃、醚-酯、醚-酰胺或离子化聚乙烯以及它们的组合。聚合物也可包含广泛的亲水和疏水的、中性的、阴离子的、阳离子的或带混合电荷的侧基(侧链)。例如,侧基可包括中性亲水基团,诸如羟基、低聚乙二醇和/或聚乙二醇部分,或者其可包括带电基团,诸如阴离子部分、阳离子部分和两性离子部分。两件离子基团两性离子是在同一个分子内的非相邻原子上携带形式正负电荷的分子以及可通过添加或移除亲电体或亲核体或通过移除保护基团而离子化的分子。包含两性离子官能团的天然和合成聚合物均已表明可耐蛋白质吸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两性离子单体包含磷酰胆碱部分、羧基铵部分、磺基铵部分、它们的衍生物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两性离子单体包含羧基铵部分、磺基铵部分、它们的衍生物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两性离子单体包含磺基甜菜碱部分或羧基甜菜碱部分。两性离子聚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在存在一种或多种单体诸如磺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或羧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情况下,通过存在于聚合物底物中的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聚磺基铵聚合物(诸如聚磺基甜菜碱)、聚羧基铵聚合物(诸如聚羧基甜菜碱)以及其它天然及合成的两性离子化学物质可用于设计用于本文所述的生物医学应用的防污材料。可用于防污材料的天然两性离子化学物质的一些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氨基酸、肽、天然小分子,包括但不限于N,N,N-三甲基甘氨酸(甘氨酸甜菜碱)、氧化三甲胺(TMAO)、二甲基巯基丙酸、肌氨酸、麦角酸和裸盖菇素(psilocybin)。可用于形成防污材料的另外的合成两性离子包括但不限于氨基-羧酸(羧基甜菜碱)、氨基-磺酸(磺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醌类两性离子、十苯基二茂铁(decaphenylferrocene)和非天然氨基酸。天然和合成的聚合物也包括在侧基上、在主链中或在端基上同时具有带正电和负电部分的混合带电结构。包含这些天然或合成两性离子或由它们构成的材料可从表面上接枝,尤其是医疗装置的表面,以便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血栓形成(诸如,在支架或静脉瓣的表面上)并减少溶液中存在的蛋白质或细菌的沾污。这尤其适用于溶液中蛋白质的非特异性结合会对装置的所需或必要机械结构造成负面影响的表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污聚合物包含直接或间接共价连接到聚合物主链的两性离子侧基。两性离子侧基可(例如)通过具有阴离子电荷的二价中心和阳离子电荷的一价中心(反之亦然)或通过具有两个阳离子电荷中心和一个阴离子电荷中心(反之亦然)而具有总体净电荷。然而,优选地,两性离子不具有总体净电荷,并最优选地具有一价阳离子电荷中心和一价阴离子电荷中心。另外,阳离子电荷的中心优选地为永久的;也就是说,其优选地为季氮、季鱗或叔锍基团。另外,阴离子电荷的中心也为永久的;也就是说,它们在生理PH下完全离子化并优选地为羧酸根、磷酸根、膦酸、膦酸根、硫酸根、亚磺酸或磺酸根。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包含直接或间接共价连接到聚合物主链的两性离子侧基,并且该两性离子对应于式Z1-3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品,其包括具有表面的聚合物底物以及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至少约50纳米,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25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μ g/mL纤维蛋白原的组合物中孵育60分钟,前提是所述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所述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改性表面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90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人血浆和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含70 μ g/mL纤维蛋白原的组合物中孵育6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改性表面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50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每一项所述的制品,其中改性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小于2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具有总体平均干厚,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不超过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10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每一项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至少100纳米。
7.一种从制品接枝聚合物的方法,所述制品包括具有表面的底物、所述表面下的主体以及位于所述表面与所述主体之间的近表面区,所述方法包括将聚合反应引发剂掺入所述近表面区以及从所述底物表面接枝聚合聚合物,以形成包含所述接枝聚合物的接枝聚合物层,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至少等于所述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前提是所述制品(i)不是无管腔聚氨酯杆以及(ii)当所述制品为双腔导管时长度大于5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掺入了所述聚合反应引发剂的所述底物部分不被聚合反应混合物明显溶胀。
9.根据权利要求7-8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掺入所述底物的聚合反应单体和所述引发剂在溶剂体系中具有有限的溶解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物聚合物在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中在平衡条件下于25°C发生的溶胀不超过30体积%。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物聚合物在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中在平衡条件下于25°C发生的溶胀不超过15体积%。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物聚合物在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中在平衡条件下于25°C发生的溶胀不超过5体积%。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物聚合物在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中在平衡条件下不发生溶胀。
14.根据权利要求7-13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物为材料复合材料,所述底物包括覆盖金属、陶瓷、玻璃或半金属材料的预涂材料涂层,所述预涂材料涂层在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中在平衡条件下于25°C发生的溶胀不超过30体积%。
15.根据权利要求7-14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掺入了所述聚合反应引发剂的所述底物部分不被聚合反应混合物明显溶胀。
16.根据权利要求7-15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掺入所述底物中的所述引发剂的10 小时T1/2降解温度为25-175。。。
17.根据权利要求7-15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掺入的引发剂的10小时T1/2 降解温度为70-130°C。
18.根据权利要求7-15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发剂包括氧化还原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此类氧化还原对的至少一个成员在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中具有有限的溶解 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还原对的两个成员在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中均具有有限的溶解 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还原对的一个成员可溶于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但另一个在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中具有有限的溶解度。
22.根据权利要求7-21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氧化还原对的一个成员可溶于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而另一个在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中具有有限的溶解度,这两个成员为相分离的,并且引发在所述两相的界面处增强。
23.根据权利要求7-22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还原对的任一成员均可为疏水的以及所述氧化还原对的任一成员均可为亲水的,前提是所述成员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聚合反应混合物溶剂体系中具有有限的溶解度。
24.根据权利要求7-23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疏水氧化剂与亲水还原剂配对。
25.根据权利要求7-24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亲水氧化剂与疏水还原剂配对。
26.根据权利要求7-25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还原对包含过氧化物和还原剂,其中所述过氧化物在所述聚合反应溶剂体系中具有有限的溶解度,而所述还原剂在所述聚合反应溶剂体系具有高溶解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氧化物具有针对疏水底物和相大于或等于3的log P分配系数以及针对亲水底物和相小于3的log P分配系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氧化物具有针对疏水底物和相大于或等于5的log P分配系数以及针对亲水底物和相小于I的log P分配系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6-28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氧化物具有针对疏水底物和相大于或等于7的log P分配系数以及针对亲水底物和相小于-1的log P分配系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6-28中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氧化物具有针对疏水底物和相大于或等于9的log P分配系数以及针对亲水底物和相小于_3的log P分配系数。
31.根据权利要求1-30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为羧基铵聚合物或磺基铵聚合物。
32.根据权利要求1-30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为羧基铵聚合物。
33.根据权利要求1-30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为磺基铵聚合物。
34.根据权利要求1-30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
35.根据权利要求1-30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为羧基甜菜碱聚合物。
36.根据权利要求1-30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为磺基甜菜碱聚合物。
3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底物包括金属、陶瓷、玻璃、聚合物、生物组织、织造纤维、非织造纤维、半金属或它们的组合。
3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底物包含聚酰胺、聚胺、聚酐、聚吖嗪、聚碳酸酯、聚酯、聚醚、聚醚醚酮(PEEK)、聚胍、聚酰亚胺、聚缩酮、聚酮、聚烯烃、聚原酸酯、聚磷腈、多糖、聚硅氧烷、聚砜、聚脲、聚氨酯、齒化聚合物、硅树脂、醛交联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胶乳或它们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3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底物包括聚氨酯。
4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底物为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含覆盖第二材料的预涂层,所述预涂层包含聚酰胺、聚胺、聚酐、聚吖嗪、聚碳酸酯、聚酯、聚醚、聚醚醚酮(PEEK)、聚胍、聚酰亚胺、聚缩酮、聚酮、聚烯烃、聚原酸酯、聚磷腈、多糖、聚硅氧烷、聚砜、聚脲、聚氨酯、齒化聚合物、硅树脂、醛交联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胶乳或它们的共聚物或共混物,以及所述第二材料包含金属、陶瓷、玻璃、聚合物、生物组织、织造纤维、非织造纤维或半金属。
4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底物包括覆盖聚氨酯主体的聚氨酯预涂层。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聚氨酯预涂层包含引发剂。
4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静态接触角小于24度的改性表面。
4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静态接触角小于20度的改性表面。
4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静态接触角小于15度的改性表面。
4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并且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具有总体平均干厚和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其中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所述标准偏差不超过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50%。
4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所述改性表面具有总体平均干厚和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其中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所述标准偏差不超过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20%。
4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所述改性表面具有总体平均干厚和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标准偏差,其中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所述标准偏差不超过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10%。
4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所述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200%。
5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100%。
5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50%。
5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20%。
5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10%。
5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5%。
5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具有至少约50nm的总体平均干厚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与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术(ESEM)测定的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湿厚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所述总体平均干厚的1%。
5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进一步包含溶剂可萃取的聚合反应引发剂或其降解产物。
5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至少等于所述底物表面的总体平均 Rrms表面粗糙度。
5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所述底物表面的所述总体平均Rniis 表面粗糙度的至少110%。
5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所述底物表面的所述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200%。
6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所述底物表面的所述总体平均Rniis表面粗糙度的至少500%。
6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小于I微米。
6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小于500nm。
6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在约IOOnm至约1,OOOnm的范围内。
6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约300nm至约600nm。
6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总体平均干厚为约200nm至约400nm。
6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所述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小于所述底物表面的所述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
6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所述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小于所述底物表面的所述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50%。
6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所述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小于所述底物表面的所述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25%。
6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所述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小于所述底物表面的所述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10%。
7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所述改性表面的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小于所述底物表面的所述总体平均Rmis表面粗糙度的5%。
7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防污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羧基甜菜碱聚合物或磺基甜菜碱聚合物为链增长加成聚合物。
7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防污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羧基甜菜碱聚合物或磺基甜菜碱聚合物为聚烯烃。
7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防污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羧基甜菜碱聚合物或磺基甜菜碱聚合物包含对应于式I的重复单元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发明,其中X1和X2为氢。
75.根据权利要求73或74所述的发明,其中X3为氢或烷基。
7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防污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羧基甜菜碱聚合物或磺基甜菜碱聚合物包含至少一个对应于式2的重复单元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发明,其中X3为氢或烷基。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发明,其中X4为包含对应于式P0A-1的氧基化亚烷基部分的侧基。
79.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式2的重复单元为两性离子重复单元,其包含对应于式 Z1-1、Z1-2、Z1-3、Z1-4、Z1-5、Z1-6A、Z1-6B 或 Z1-7 的两性离子部分。
80.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式2的重复单元为阳离子重复单元。
81.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式2的重复单元为阴离子重复单元。
82.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发明,其中X3为氢或甲基并且X4为包含对应于式P0A-1的氧基化亚烷基部分或对应于式Z1-1、Z1-2、Z1-3、Z1-4、ZI_5、Z1-6A、Z1-6B或Z1-7的两性尚子部分的侧基。
8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防污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羧基甜菜碱聚合物或磺基甜菜碱聚合物包含对应于式3的重复单元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发明,其中X44为-OX45、-NHX45或-SX45,并且X45为取代的烃基或杂环部分,其包括氧基化亚烷基部分、两性离子部分、阴离子部分或阳离子部分。
85.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发明,其中X3为氢或烷基。
86.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发明,其中X44为-OX45或-NX45X46,X45包含对应于式P0A-1的氧基化亚烷基部分或对应于式Z1-1、Z1-2、Z1-3、Z1-4、ZI_5、Z1-6A、Z1-6B或Z1-7的两性离子部分以及X46为氢、烃基、取代的烃基或杂环。
87.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发明,其中对应于式3的所述重复单元包括阳离子重复单元和/或阴离子重复单元。
88.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发明,其中X3为氢或甲基并且X44包含对应于式P0A-1的氧基化亚烷基部分或对应于式Z1-1、Z1-2、Z1-3、Z1-4、ZI_5、Z1-6A、Z1-6B或Z1-7的两性离子部分。
89.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聚合物包含对应于式3的重复单元并且 X44 为-O (CH2) 2N+ (CH3) 2 (CH2) nS03\ -O (CH2) 2N+ (CH3) 2 (CH2) nC02\ -NH (CH2) 3N+ (CH3) 2 (CH2)nC02_ 或-NH (CH2)3N+(CH3)2 (CH2)nSOp 其中 n 为 1-8。
90.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聚合物包含对应于式3的重复单元并且 X44 为-NH (CH2) mN (CH2) nCH3 (CH2) PS03、-NH (CH2) mN (CH2) nCH3 (CH2) PC02、-NH (CH2) mN+ [ (CH2)nCH3] 2 (CH2) PS03、-NH (CH2) N+ [ (CH2) nCH3] 2 (CH2) PC02、-NH (CH2) mNcyclo-(CH2) PC02 或-NH (CH2)mNcyclo-(CH2)pSO3, (Ncyclo-是包含至少一个氮元素的杂环结构或杂环衍生物),其中m为1-8 ;n 为 0-5 ;并且 P 为 1-8。
91.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聚合物包含对应于式3的重复单元并且X44为-0(CH2)mN(CH2)nCH3(CH2)pS03、-O (CH2)mN(CH2)nCH3 (CH2) PC02、-O (CH2) mN+[ (CH2) nCH3] 2 (CH2)PS03、-O (CH2) N. [(CH2)nCH3]2 (CH2)pCO2-O (CH2)mNcycIo-(CH2)pCO2 或-O(CH2)mNcyclo-(CH2)PS03,其中m为1-8 ;n为0-5 ;并且p为1-8。
92.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聚合物包含对应于式3的重复单元并且X44为-O (CH2) 2N+ (CH3) 2 (CH2) 3S03、-0 (CH2) 2N+ (CH3) 2 (CH2) 2C02、_NH (CH2) 2N" (CH3) 2 (CH2) 3S03、_NH (CH2)2N+ (CH3) 2 (CH2) 2C02、-NH (CH2) 3N+ (CH3) 2 (CH2) 3S03、_NH (CH2) 3N+ (CH3) 2 (CH2) 2C02、_0 (CH2) 2N" (CH2C H3) 2 (CH2) 3S03、-0 (CH2) 2N" (CH2CH3) 2 (CH2) 2C02、_0 (CH2) 2N+ (CH2CH2CH2CH3) 2 (CH2) 3S03、_0 (CH2) 2N+ (C H2CH2CH2CH3) 2 (CH2) 2C02 或-NH (CH2) 3Ncyclo- (CH2) 3S03。
9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防污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羧基甜菜碱聚合物或磺基甜菜碱聚合物包含对应于式4的重复单元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发明,其中X3为羟烷基。
9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防污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羧基甜菜碱聚合物或磺基甜菜碱聚合物包含对应于式5、式6、式7、式8或式9 的重复单元式5
9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30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9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20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9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5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9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2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10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0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10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8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 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10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6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 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10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4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 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10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2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 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10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l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mL 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10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O. 5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 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10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O. 25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C下在衍生自含1. 4 μ g/mL 1-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 μ g/ 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10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测定中相对于基本上相同但无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参考底物表现出血栓形成的减少,在所述测定中将所述制品和所述参考底物暴露于新收获的肝素化的含放射性标记血小板的牛血中,并以大约200mL/min至2. 5L/min的速率在流动回路中循环60至120min。
109.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发明,其中具有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所述制品的血栓形成不超过所述参考制品的血栓形成的20%。
110.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发明,其中具有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所述制品的血栓形成不超过所述参考制品的血栓形成的10%。
111.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的血栓形成不超过所述参考制品的血栓形成的2%。
1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测定中相对于基本上相同但无所述接枝聚合物层的参考底物表现出血栓形成的减少,在所述测定中将所述制品和所述参考底物暴露于无菌加柠檬酸盐的人血浆中至少55天,每周更换一次所述血浆,然后暴露于新收获的肝素化的含放射性标记血小板的牛血中,并以大约200mL/min至2. 5L/min的速率在流动回路中循环60至120min。
113.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的血栓形成不超过所述参考制品的血栓形成的20%。
114.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的血栓形成不超过所述参考制品的血栓形成的10%。
115.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的血栓形成不超过所述参考制品的血栓形成的2%。
1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具有接触角的改性表面,并且所述接触角可在含蛋白的磷酸盐缓冲盐水、介质、或血清或体内中的至少一者中稳定至少30天。
1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具有防污活性的改性表面,并且所述防污活性可在含蛋白的磷酸盐缓冲盐水、介质、或血清或体内中的至少一者中稳定至少30天。
1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具有抗血栓形成活性的改性表面,并且所述抗血栓形成活性可在含蛋白的磷酸盐缓冲盐水、介质、或血清或体内中的至少一者中稳定至少30天。
1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改性表面,并且所述抗微生物活性可在含蛋白的磷酸盐缓冲盐水、介质、或血清或体内中的至少一者中稳定至少30天。
1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表现出至少Ilog的抗生物膜活性的改性表面。
1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在将所述制品暴露于37°C的PBS中至少30天后表现出至少Ilog的抗生物膜活性的改性表面。
1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在将所述制品暴露于37°C的 PBS中至少90天后表现出至少Ilog的抗生物膜活性的改性表面。
1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在将所述制品暴露于37°C的无菌加柠檬酸盐的人血浆中至少30天后表现出至少Ilog的抗生物膜活性的改性表面。
1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并且所述底物表面和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在将所述制品暴露于37°C的无菌加柠檬酸盐的人血浆中至少90天后表现出至少Ilog的抗生物膜活性的改性表面。
1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制品以及所述制品的水性和有机提取物通过HPLC或UV分析进行测定时无可检测水平的联吡啶。
1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包含>30%的两性离子单体。
1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包含>50%的两性离子单体。
1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包含>75%的两性离子单体。
1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包含>90%的两性离子单体。
13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为两性离子单体的均聚物。
13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包含低于50摩尔%的多价交联剂的残基。
13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包含低于25摩尔%的多价交联剂的残基。
1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包含低于10摩尔%的多价交联剂。
13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包含低于5摩尔%的多价交联剂的残基。
13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包含低于3摩尔%的多价交联剂。
13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包含低于O.1摩尔%的多价交联剂的残基。
13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不含多价交联剂的残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制品的方法以及所得的制品,所述制品包括具有表面的底物、所述表面下的主体以及所述底物表面上的接枝聚合物层,所述底物表面与所述接枝聚合物层一起构成改性表面,其在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的纤维蛋白原吸附小于约125ng/cm2,在所述纤维蛋白原结合测定中将所述改性表面在37℃下在衍生自含1.4μg/mLI-125放射性标记纤维蛋白原的人血浆的70μg/mL纤维蛋白原中孵育60分钟。
文档编号A61L29/04GK103037913SQ20118003781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李军, Z·张, C·胡瓦尔, M·布沙尔德, A·J·考里, C·R·洛斯 申请人:森普鲁斯生物科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