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鸡用油乳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1187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肉鸡用油乳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肉鸡的油乳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鸡新城疫和 H9亚型禽流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禽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疾病的发生也趋向于复杂化。现代肉鸡养殖为了追求好的生产性能,用于鸡病防疫的疫苗越来越多,控制鸡病发生的兽药越来越新,但是鸡病仍然越来越多。肉鸡发病表现出来的特点为,肉鸡发病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病,每天持续死鸡,病程持续时间长;由于饲养设施和管理水平的参次不齐,多数疾病表现出明显的地方差异性。细菌病、病毒病以及寄生虫病的二重甚至多重混合感染增加了疾病发生的复杂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了极大困难。随着禽类养殖的日益集中化,鸡病从地方流行性转变为常在性传染性疾病,发病后的治疗效果差,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效果不好,养殖者大量应用生物性治疗用品并已逐步转变为依赖。肉鸡的饲养周期短、生长发育快、周转时间快,随着遗传育种技术和饲料营养技术的进步,现代肉鸡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一般饲养一批肉鸡只需7周龄左右,即可出售,甚至有的肉鸡从出壳约40克体重到2公斤出栏,只需40天的时间,这个时间还在逐渐缩短。 现代肉鸡养殖都已规模化,高密度大群饲养,数千数万只肉鸡养在一栋鸡舍内,日常疾病的爆发会给肉鸡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肉鸡疾病的防疫要改善控制环境污染,同时疫苗防疫手段是强有力的预防措施。 目前养殖户对肉鸡的免疫程序紊乱是鸡病发病复杂的重要原因,同时疫苗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做好各种疫苗的高密度和高强度免疫,将鸡只的抗体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才足以抵抗病毒在鸡只体内的复制。禽流感(Al)是由正粘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类的感染,被国际兽医局确定为I类烈性传染病。本病自首次发生于意大利,现已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Al可直接感染人并导致死亡,给公众卫生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禽流感的流行状况和防控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鸡新城疫是禽类养殖业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高度毁灭性的疾病。鸡新城疫、禽流感是家禽的两个重要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影响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疫苗免疫接种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相结合仍是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疾病的主要措施。油乳剂疫苗是以油包水的形式存在,注射到机体后,起到抗原库的作用,疫苗经机体降解与吸收后逐渐缓慢的释放抗原,这样起到少量多次的刺激作用。通常油乳剂疫苗的病毒含量是活苗的100-1000倍,含有的抗原量高,免疫原性强,故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水平较高,并且持续的时间长。油乳剂疫苗中的病毒已被灭活,不能在机体内增殖,也不存在毒力过强等问题。油乳剂是抗原的运载工具将乳化的抗原转运到机体的脾脏和各处的淋巴集合点,建立新的抗体形成灶。
油乳剂疫苗是产蛋鸡常用的疫苗,产蛋鸡生长周期长,接种疫苗要考虑疫苗释放缓慢,效力持久。肉鸡生产周期短,对疫苗的要求更高,给日常疾病的防治增加了压力,适时适度的接种疫苗是有效避免疫情的措施。而目前对肉鸡使用的疫苗大多雷同于蛋鸡使用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肉鸡疫苗的功效,针对肉鸡生产周期快的特点,急需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免疫疫苗,便于肉鸡吸收,能够较快的产生抗体的肉鸡专用疫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肉鸡用鸡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的禽用油乳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肉鸡用油乳剂疫苗,包括油相和水相,油相选自白油、司盘-80、硬脂酸铝,水相选自浓缩的抗原疫苗、吐温-80。所述的适用肉鸡的油乳剂疫苗的抗原为灭活的病毒,包括鸡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或组合。所述油乳剂疫苗的鸡新城疫病毒为La Sota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为HP株。所述油乳剂疫苗的水相和油相的体积比为I : 1.6-1 2。所述油乳剂疫苗的白油的运动粘度(40°C )为4-8mm2/s。所述油相的组成中,白油、司盘-80、硬脂酸铝的重量比为94 : 6 : 2。所述的肉鸡专用油乳剂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制备油相选择优质白油,运动粘度(40°C )为4-8mm2/s。按照重量份数,白油 94份,司盘-806份,混合后,加硬脂酸铝2份,制备成透明的油状液体,灭菌,冷却至室温。(2)制备水相将鸡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毒种适当稀释后,分别接种易感鸡胚,每胚接种O. Iml毒液后密封针孔,置37°C孵育96h,冷蛋后,收获鸡胚液,将含毒鸡胚液浓缩,使鸡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含量均达到每O. Iml病毒含量> IO80EID500经灭活,将浓缩的鸡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或两种病毒混合,加入到水相质量4%的吐温-80中,完全溶解,制得水相。(3)油乳剂的制备将水相按水油体积比I : 1.6-1 2的比例缓缓加入到油相中,经乳化罐充分乳化后,制成油乳剂疫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大了油乳剂疫苗中抗原的含量并调整疫苗的粘度,使制备出的疫苗具有易吸收,见效快,产生抗体水平高的特点,能满足肉鸡生长快、周期短的特点。I、本发明对疫苗的组分做了改进,市面上的普通疫苗大多为水油比I : 3,本发明所述的肉鸡专用疫苗的水油比选择为I : 1.6-1 2,通过改变水油比,增加水相的比例,直接提高了疫苗中病毒的含量,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应答,提高免疫效应,提高疫苗的效力和速度,更适用于肉鸡的短生长周期。2、针对肉鸡的生长周期短,体重增长快的特点,筛选适合肉鸡吸收的低粘度油佐剂。普通疫苗制备过程中使用白油的运动粘度(40°C)通常为ll-13mm2/s,经过多次试验发现采用运动粘度(40°C)为4-8mm2/s的低粘度白油,能降低油乳剂疫苗的粘度,制备出来的油乳剂疫苗,更适合肉鸡的机体组织,更有利与肉鸡机体组织的吸收,有利于在机体内更早的产生抗体。


图I是免疫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后肉鸡的Al (H9)抗体消长规律 (log2平均值);图2是免疫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后肉鸡的ND抗体消长规律 (log2平均值);图3是免疫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后肉鸡的ND抗体消长规律(log2平均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研制的是一种适用于肉鸡的鸡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疫苗,符合肉鸡的生长快、周期短的特点。肉鸡在注射后能较普通疫苗更早的产生抗体,诱导肉鸡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更高,能够比常规的疫苗更好地保护鸡群免受新城疫病毒(NDV)、H9型禽流感病毒(AI(H9)V)的侵袭。实施例I肉鸡用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制备油相选择优质白油,运动粘度(40°C )为7. 64mm2/s。按照重量份数,白油94 份,司盘-806份,混合后,加硬脂酸铝2份,制备成透明的油状液体,灭菌,冷却至室温。制备水相(I)鸡新城疫毒液的制备将生产用毒种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稀释1000倍, 接种易感鸡胚,每胚尿囊腔内接种O. 1ml,37°C孵育,每日观察鸡胚,60小时前死亡的鸡胚弃去。此后,每4-6小时观察一次,死亡的鸡胚随时取出,至96小时,不论死亡与否,全部取出,气室向上直立,置于2-8°C冷却4-24小时,收获鸡胚液。将含毒鸡胚液浓缩,测定收获鸡胚液中的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的含量为每O. Iml病毒含量108_3EID5tl,经过O. 1%的甲醛溶液灭活。(2) H9亚型禽流感毒液的制备将生产用毒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HP株稀释1000 倍,接种易感鸡胚,每胚尿囊腔内接种O. lml,37°C孵育,每日观察鸡胚,24小时前死亡的鸡胚弃去,此后,死亡的鸡胚随时取出置于2-8°C存放,直至96h,不论死亡与否,全部取出,气室向上直立,置于2-8°C库冷却12-24小时,收获鸡胚液。将含毒鸡胚液浓缩,测定收获鸡胚液中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HP株的含量为每O. Iml病毒含量IO8 5EID5tl,经过O. 1%的甲醛溶液灭活。将两种病毒液等比例混合后制成灭活的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ND-AI (H9))混和病毒液,加入到水相质量4%的吐温-80中,完全溶解,即得水相。油乳剂的制备将水相按水油体积比I : I. 6的比例缓缓加入到油相中,乳化罐充分乳化后,制成油乳剂疫苗,分装、加塞、压盖。实施例2肉鸡用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制备油相选择白油,运动粘度(40°C )为4. 29mm2/s,按照重量份数,白油94份,司盘-806份,混合后,加硬脂酸铝2份,制备成透明的油状液体,灭菌,冷却至室温。制备水相(I)鸡新城疫毒液的制备将生产用毒种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稀释1000倍, 接种易感鸡胚,每胚尿囊腔内接种O. 1ml,37°C孵育,每日观察鸡胚,60小时前死亡的鸡胚弃去。此后,每4-6小时观察一次,死亡的鸡胚随时取出,至96小时,不论死亡与否,全部取出,气室向上直立,置于2-8°C冷却4-24小时,收获鸡胚液。将含毒鸡胚液浓缩,测定收获胚液中的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的含量为每O. Iml病毒含量108_ 1EID50,经过O. I %的甲醛溶液灭活;(2) H9亚型禽流感毒液的制备将生产用毒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HP株稀释1000 倍,接种易感鸡胚,每胚尿囊腔内接种O. lml,37°C孵育,每日观察鸡胚,24小时前死亡的鸡胚弃去,此后,死亡的鸡胚随时取出置于2-8°C库存放,直至96h,不论死亡与否,全部取出, 气室向上直立,置于2-8°C库冷却12-24小时,收获鸡胚液。将含毒鸡胚液浓缩,测定收获胚液中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HP株的含量为每O. Iml病毒含量108_ 5EID50,经过O. I %的甲醛溶液灭活;将两种病毒液等比例混合后制成灭活的ND-AI (H9)混和病毒液,加入到水相质量 4 %的吐温中,完全溶解,S卩得水相。油乳剂的制备将水相按水油体积比I : 2的比例缓缓加入到油相中,乳化罐充分乳化后,制成油乳剂疫苗,分装、加塞、压盖。实施例3肉鸡用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制备油相选择白油,运动粘度(40°C )为4. 29mm2/s,按照重量份数,白油94份, 司盘-806份,混合后,加硬脂酸铝2份,制备成透明的油状液体,灭菌,冷却至室温。制备水相(I)鸡新城疫毒液的制备将生产用毒种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稀释1000倍, 接种易感鸡胚,每胚尿囊腔内接种O. 1ml,37°C孵育,每日观察鸡胚,60小时前死亡的鸡胚弃去。此后,每4-6小时观察一次,死亡的鸡胚随时取出,至96小时,不论死亡与否,全部取出,气室向上直立,置于2-8°C冷却4-24小时,收获鸡胚液。将含毒鸡胚液浓缩,测定收获胚液中的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的含量为每O. Iml病毒含量IO8 5EID5tl,经过O. 1%的甲醛溶液灭活。;(2) H9亚型禽流感毒液的制备将生产用毒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HP株稀释1000 倍,接种易感鸡胚,每胚尿囊腔内接种O. lml,37°C孵育,每日观察鸡胚,24小时前死亡的鸡胚弃去,此后,死亡的鸡胚随时取出置于2-8°C库存放,直至96h,不论死亡与否,全部取出, 气室向上直立,置于2-8°C库冷却12-24小时,收获鸡胚液。将含毒鸡胚液浓缩,测定收获胚液中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HP株的含量为每O. Iml病毒含量108_ 5EID50,经过O. I %的甲醛溶液灭活。将两种病毒液等比例混合后制成灭活的ND-AI (H9)混和浓缩液,加入到水相质量 4 %的吐温中,完全溶解,S卩得水相。油乳剂的制备将水相按水油体积比I : I. 7的比例缓缓加入到油相中,乳化罐充分乳化后,制成油乳剂疫苗,分装、加塞、压盖。
实施例4鸡ND_H9AI 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效力的试验1试验方法1. 1疫苗制备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3所述的鸡ND_H9AI 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的制备方法,选择不 同的水油比和不同粘度的白油进行试验,对制备的疫苗进行效价检测,具体分组情况如表
lo表1 :鸡新城疫_H9亚型禽流感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的配比、白油粘度和试验分组
权利要求
1.一种肉鸡用油乳剂疫苗,包括油相和水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选自白油、司盘-80、硬脂酸铝,水相选自浓缩的抗原疫苗、吐温-8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肉鸡用油乳剂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疫苗为灭活的禽用病毒,选自鸡新城疫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或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肉鸡用油乳剂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相和油相的体积比为 I : 1.6-1 2。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肉鸡用油乳剂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白油、司盘-80、硬脂酸铝的重量比为94 : 6 : 2。
5.根据权利要求I或3或4所述油乳剂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油的运动粘度(40°C) 为 4_8mm2/s。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肉鸡用油乳剂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鸡新城疫病毒为 La Sota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为HP株。
7.根据权利要求书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肉鸡用油乳剂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禽用油乳剂疫苗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制备油相选择优质白油,运动粘度(40°C)为4-8mm2/s,按照重量份数,白油94 份,司盘-806份,混合后,加硬脂酸铝2份,制备成透明的油状液体,灭菌,冷却至室温;(2)制备水相将鸡新城疫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毒种稀释后,分别接种易感鸡胚, 置37°C孵育,冷蛋后,收获含毒鸡胚液,将含毒鸡胚液浓缩,使鸡新城疫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含量均达到每O. Iml病毒含量> IO8 tlEID5tl,经灭活后,将鸡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其中一种,或将两种病毒混合后得到的病毒液,加入到水相质量4 %的吐温-80中, 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制得水相;(3)油乳剂的制备将水相按体积比I: 1.6-1 2比例缓缓加入到油相中,充分乳化后,制成油乳剂疫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鸡用油乳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油乳剂疫苗由水相和油相组成,水相含浓缩并灭活的ND和H9AI毒液及吐温-80,油相含由白油、司盘-80、硬脂酸铝组成的油佐剂,其中,水相和油相体积比为1∶1.6-1∶2,所选用白油的运动粘度(40℃)为4-8mm2/s。本发明具有易吸收,见效快,产生抗体水平高的特点,适用于肉鸡的生长,能有效提高肉鸡的免疫水平,可有效保护鸡群免受ND病毒和H9AI病毒的侵袭,在免疫期内不发生鸡新城疫和H9型禽流感。
文档编号A61K39/145GK102579339SQ20121006235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刘建, 尤永君, 杨旭, 王永建, 陈利红 申请人:天津瑞普高科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