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75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黄芩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是一种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黄芩苷为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抗炎抑菌、抗病毒、抗癌、抗心律失常等广泛药理作用,临床用于肺炎、高血压、肝炎、感染等疾病的治疗。由于黄芩苷微溶于水,口服给药吸收缓慢,生物利用度低,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有报道将黄芩苷溶于乙醇后与3-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制备黄芩苷羟丙基-3 -环糊精包合物(合成化学,2006年第14卷第4期),或将黄芩苷以N,N-二甲基甲酰胺助溶,再与¢-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制备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CN1552449A),但采用 上述方法制得的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由于有机溶剂残留,制约了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对于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的水溶性、热稳定性、体内吸收及血药浓度等往往不理想。因此,研发一种更为有效合理的制备方法,在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制备黄芩苷羟丙基-3 -环糊精包合物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懈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由黄芩苷和羟丙基-P -环糊精组成,是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黄芩苷混悬于蒸馏水中,滴加碱性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
4.5-5. 8,加入羟丙基-¢-环糊精,其中黄芩苷与羟丙基-¢-环糊精的摩尔比为I : 1,于5-80°C条件下搅拌0. 5-20小时使羟丙基-环糊精充分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干燥即得。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所述黄芩苷和蒸馏水的用量比为1:5-30 (g/mL)。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所述黄芩苷和蒸馏水的用量比为1:5 (g/mL)。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0 -环糊精包合物,所述碱性溶液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浓度的任意组合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氧化钙、氨。
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所述碱性溶液为2mol/L氢氧化钾溶液。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所述pH值为5. 6-5. 8。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所述pH值为5.8。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所述羟丙基-P -环糊精充分溶解条件为40-60°C条件下搅拌12-20小时。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所述羟丙基-P -环糊精充分溶解条件为40°C条件下搅拌20小时。
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所述干燥的方法为下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加热干燥、冷冻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I)将黄芩苷混悬于蒸馏水中,滴加碱性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4. 5-5. 8 ;(2)加入羟丙基-P -环糊精,其中黄芩苷与羟丙基-P -环糊精的摩尔比为I : 1,于5-80°C条件下搅拌0. 5-20小时使羟丙基-P -环糊精充分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干燥即得。 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I)中黄芩苷和蒸馏水的用量比为1:5-30 (g/mL)。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I)中黄芩苷和蒸馏水的用量比为1:5 (g/mL)。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I)中碱性溶液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浓度的任意组合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氧化钙、氨。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I)中碱性溶液为2mol/L氢氧化钾溶液。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所述步骤(I)中pH值为5. 6-5. 8。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所述步骤(I)中pH值为5. 8。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所述步骤(2)中羟丙基-0 -环糊精充分溶解条件为40-60°C条件下搅拌12-20小时。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所述步骤(2)中羟丙基-0 -环糊精充分溶解条件为40°C条件下搅拌20小时。优选的,上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干燥的方法为下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加热干燥、冷冻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上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在制备用于镇痛和抗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黄芩苷羟丙基-3 -环糊精包合物,通过特定的方法制备而成,包合物中没有残留的有机溶剂,大大提高了黄芩苷的血药浓度;所述制备方法通过调控反应液的PH值,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便可在水溶液中制得黄芩苷羟丙基-3 -环糊精包合物,所得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可显著提高黄芩苷的溶解度和热稳定性,制备方法简单,可用于制备各种黄芩苷制剂,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图I是黄芩苷的红外光谱图;图2是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图3是黄芩苷和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的血药浓度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将2g黄芩苷混悬于60ml蒸馏水中,滴加28%氨水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5. 6,加入6g羟丙基-P -环糊精,室温(20°C )搅拌反应2小时,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冷冻干燥,得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7. 4g,收率92%。实施例2将5g黄芩苷混悬于140ml蒸馏水中,滴加5%碳酸钾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5.4,加入158羟丙基-0-环糊精,加热至401,搅拌反应4小时,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减压干燥,得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17. 2g,收率86%。实施例3将Sg黄芩苷混悬于90ml蒸馏水中,滴加10%碳酸氢钠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
4.8,加入24g羟甲基-环糊精,加热至80°C,搅拌反应12小时,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于80°C干燥,得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27. 2g,收率85%。实施例4将IOg黄芩苷混悬于50ml蒸馏水中,滴加2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5. 8,加入30g羟丙基-P -环糊精,加热至40°C,搅拌反应20小时,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冷冻干燥,得黄芩苷羟丙基-3 -环糊精包合物38. 2g,收率96%。实施例5将6g黄岑苷混悬于75ml蒸懼水中,滴加5mol/L氢氧化钠和5mol/L氢氧化I丐(体积比I: I)的混合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4. 5,加入18g羟丙基-P -环糊精,于5°C搅拌反应0.5小时,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冷冻干燥,得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19. 2g,收率80%。实施例6将IOg黄芩苷混悬于150ml蒸馏水中,滴加10%碳酸钠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
5.7,加入30g羟丙基-¢-环糊精,加热至45°C,搅拌反应15小时,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冷冻干燥,得黄芩苷羟丙基-3 -环糊精包合物37. Ig,收率94%。实施例I将IOg黄芩苷混悬于150ml蒸馏水中,滴加10%碳酸氢钾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5. 6,加入30g羟丙基-环糊精,加热至40°C,搅拌反应20小时,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冷冻干燥,得黄芩苷羟丙基-3 -环糊精包合物37. 2g,收率93%。实施例8将IOg黄芩苷混悬于IOOml蒸馏水中,加入氧化钙粉末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5. 8,加入30g羟丙基-¢-环糊精,加热至50°C,搅拌反应60小时,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冷冻干燥,得黄芩苷羟丙基-3 -环糊精包合物37. 9g,收率95%。实施例9分别取0. Ig黄芩苷和相当于0. Ig黄芩苷的实施例4所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与适量溴化钾混合压片,置于红外光谱仪中,于400-4000(3!^1扫描。如图I和图2所示,对比黄芩苷包合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可见黄芩苷母核吡喃酮羰基的特征吸收峰1654CHT1的信号强度大大减弱,且向低波数区发生了明显位移,共轭芳环体系存在的特征吸收峰1606cm \ 1580cm \ 1553cm \ 1493cm 1也基本消失,单取代苯的特征峰685cm S758cm-1的信号强度大大减弱,且峰形变得很宽,黄芩苷葡萄糖醛酸部分的特征峰1745CHT1,1076cm-1, 897cm-1的信号强度也大大减弱,且峰形变得很宽,上述变化说明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已经形成。实施例10 分别将过量的黄芩苷与实施例4所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加于IOm I蒸馏水中,置于摇床中,于室温下振荡24小时,4000转/分离心10分钟,定量吸取上清液,以甲醇稀释至适当浓度,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浓度,计算得黄芩苷的饱和溶解度为0. lllmg/ml,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饱和溶解度为721. lmg/ml。实施例11分别称取适量黄芩苷与实施例4所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溶于pH6. 86磷酸盐缓冲液中,置于50、55、60、65°C恒温水浴中,于60、120、180、240分钟取样,以甲醇稀释至适当浓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浓度,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得黄芩苷的半衰期为960小时,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的半衰期为2210小时。实施例12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只,随机分成两组,禁食12h后分别强制口服黄芩苷混悬液(lOOmg/mL)和实施例4所述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溶液(以黄芩苷计IOOmg/mL)各0. 5mL, 口服后分别于10,30,60,120,180,240,300min眼底静脉取血,以肝素浸润过的具塞离心管接收给药前和给药后的血液,立即以4500r HiirT1离心lmin。精密吸取血浆200 u I,加入甲醇Iml,再加入Imol .171磷酸二氢钾溶液20 y I,旋润混合2min,4000r .mirT1离心IOmin,取上清液15000r ^mirT1离心25min,吸取20 y L作为血衆供试品按下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HPLC色谱条件C18色谱柱,流动乙腈-水-磷酸(25 75 0. 2);流速0. 8mL mirT1,柱温 30 °C ;检测波长 275nm ;进样量 20 u L。如图3所示,包合并未延迟黄芩苷的吸收,但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的血药峰浓度较黄芩苷提高约10倍。实施例13昆明种小白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 — 22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实施例4所述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高、中、低剂量组(120、60、30mg/kg)和空白对照组(蒸馏水)。将黄芩苷羟丙基-P -环糊精包合物溶于蒸馏水,各组小鼠按0. 02mL/g体重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每日给药I次,连续3d。末次给药3h后,按0.01mL/g腹腔注射0. 6%冰酸酸,观察记录注射致痛剂后15min内小鼠扭体次数,按下式计算镇痛率
镇痛率(%) = [I-(给药组扭体反应次数/对照组扭体反应次数)]X 100%统计分析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施例4所述黄芩苷羟丙基-β -环糊精包合物可显著抑制醋酸致炎后15min内小鼠的扭体反应,结果见表I。表I黄芩苷羟丙基-β -环糊精包合物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 ,η=10)
权利要求
1.一种黄芩苷羟丙基-0 -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黄芩苷和羟丙基-0 -环糊精组成,是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黄芩苷混悬于蒸馏水中,滴加碱性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4. 5-5. 8,加入羟丙基-P -环糊精,其中黄芩苷与羟丙基-P-环糊精的摩尔比为I 1,于5-80°C条件下搅拌0.5-20小时使羟丙基-¢-环糊精充分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干燥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芩苷和蒸馏水的用量比按g/mL计为1:5-3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浓度的任意组合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氧化钙、氨。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黄芩苷羟丙基-P-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为2mol/L氢氧化钾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黄芩苷羟丙基-P-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为 5. 6-5. 8。
6.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为5.8。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羟丙基-P -环糊精充分溶解条件为40-60°C条件下搅拌12-2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I或7所述的黄芩苷羟丙基-P-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羟丙基-0 -环糊精充分溶解条件为40°C条件下搅拌20小时。
9.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黄芩苷羟丙基-3-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黄芩苷混悬于蒸馏水中,滴加碱性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4.5-5. 8 ; (2)加入羟丙基-¢-环糊精,其中黄芩苷与羟丙基-¢-环糊精的摩尔比为I: 1,于5-80°C条件下搅拌0. 5-20小时使羟丙基-环糊精充分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干燥即得。
10.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黄芩苷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在制备用于镇痛和抗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芩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黄芩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由黄芩苷和羟丙基-β-环糊精组成,是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黄芩苷混悬于蒸馏水中,滴加碱性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4.5-5.8,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其中黄芩苷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于5-80℃条件下搅拌0.5-20小时使羟丙基-β-环糊精充分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干燥即得;其制备方法通过调控反应液的pH值,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便可在水溶液中制得黄芩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用于制备各种黄芩苷制剂,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K31/7048GK102716492SQ20121024055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国大亮, 庄朋伟, 张艳军, 李艳梅, 潘超, 黄秋霞 申请人:国大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