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x受体激活剂在抗神经炎性反应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7803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肝x受体激活剂在抗神经炎性反应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肝X受体激活剂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涉及肝X受体激活剂在抗神经炎性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痴呆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最厉害的杀手疾病之一,在发达国家老年性痴呆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和中风之后人类的第四位死因。因而攻克老年性痴呆,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是当今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迄今为止,老年性痴呆脑内的炎症反应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和药物。
老年性痴呆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表现为老年斑的沉积、神经原纤维的缠结、神经元数目的减少和炎性反应。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_淀粉样多肽 (beta-amyloid, Αβ ),由淀粉样前体蛋白在两种蛋白酶即β -分泌酶和Y-分泌酶的先后裂解作用下产生。
研究发现,Αβ可激活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发炎性反应。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尸检发现,在老年斑周围有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聚集,炎性因子的表达也增高。 小胶质细胞通过吞噬脑组织中的病原体和颗粒而起作用,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但是,小胶质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不能完全清除Αβ,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各种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使小胶质细胞产生大量的前炎因子、神经毒性物质及兴奋性神经毒性分子,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除小胶质细胞外,星形胶质细胞也大量活化。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通过趋化作用聚集到老年斑周围,引起炎性因子C0X-2、iN0S等的释放和补体系统如C4、 Clq α的激活。这些物质又使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与生长,从而激起局部级联炎性反应。因此,抑制炎性反应能够减缓老年性痴呆脑内Αβ的形成。
NF- K B (nuclear factory-kappa B, NF-κ B)核转录因子是与炎症有关的关键转录因子,它决定着是否进行炎症因子的转录表达。它的表达水平决定了老年性痴呆病人脑内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NF- κ B的DNA结合活性由一组存在于胞浆中属于I κ B家族的抑制蛋白控制。I κ B与NF- κ B结合后,可阻止NF- κ B由胞浆进入胞核,使NF- κ B无法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特定序列结合,调节基因转录的功能被抑制。NF-kB的激活可高效诱导炎症因子基因的广泛表达,调节细胞因子靶基因的转录,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着调控作用。在老年性痴呆疾病中,增强的NF-kB信号可以上调β_分泌酶的活力。大豆异黄酮通过抑制NF-κ B信号通路可以减轻A β诱导的炎性反应。这些研究结果都提示,NF-κ B通路可能参与老年性痴呆的炎性反应过程。
LXR在细胞和机体调节胆固醇稳态和抗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LXR是核激素受体蛋白质超家族成员,因首先在肝cDNA库中筛出而由此命名。象其他核激素受体蛋白质一样,LXR由一个高保守锌指DNA结合域和一个低保守配体结合域组成。LXR最初作为一个胆固醇代谢的调节因子由Willy在1995年报道,包括LXRa和LXRP两种亚型,二者有77% 的同源性。LXR分布广泛,LXR在肝脏、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和胶质细胞表达较高。LXRa和LXR^有相同的内源性配体,内源性LXR的激活剂是氧化的胆固醇衍生物,如22 (R)-羟基胆固醇、24 (S)-羟基胆固醇和24 (S)-25-环氧胆固醇。除内源性配体,一些合成的化合物如T0901317和GW3965都可通过血脑屏障而直接激活脑内的LXRa和LXRP。这些合成配体的发现,大大加速了人们对于LXR在糖脂代谢和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人工合成的LXR 激活剂T0901317在急性肺损伤模型中,可以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在脊髓撞击伤,试验性脑中风等疾病都有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但LXR激活剂在老年性痴呆中对炎性反应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肝X受体激活剂在抗神经炎性反应中的新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肝X受体激活剂在抗神经炎性反应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肝X受体激活剂为T0901317,其结构如式(I)所示
式(I)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肝X受体激活剂在制备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肝X受体激活剂为T0901317。
目前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主要手段是使用非留体类的抗炎药物,但是,这些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浓度非常小。从总体上看,这些药物对病情的改善程度都不是很大。由于肝 X受体存在于脑内,而肝X受体激活剂T0901317可以直接通过血脑屏障,且T0901317副作用小的特点,因此应用肝X受体激活剂抗老年性痴呆具有很大的开发优势。本发明系统分析了肝X受体激活剂的抗神经炎性反应的作用,有望将其用于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脑内炎症反应的特效药物,为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本发明首次提出了 LXR激活剂对老年性痴呆脑内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并阐明LXR激活剂与NF- κ B通路在老年性痴呆炎性反应中的相互关系。由于LXR的激活剂 T0901317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而直接影响脑内的胶质细胞,因此本发明一方面用T0901317 激活LXR,观察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胶质细胞、炎性因子和补体水平的变化;另一方面用 T0901317、NF-κ B 抑制剂 PDTC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PDTC)、激活剂 RANKL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 RANKL)和 LXR 拮抗剂 GGPP (geranylgeranyI pyrophosphate, GGPP)处理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检测炎性因子、补体系统和NF- κ B通路的相互变化,从而系统地研究LXR、炎性反应和NF- κ B 通路在老年性痴呆发病中起的作用,为探索LXR激活剂用于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图I表示T0901317影响了 APP/PS1转基因小鼠前额叶皮层(PFC)和海马(HC)的老年斑沉积和Aβ蛋白水平;其中A和C分别为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的老年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载体对照组的表达;Β和D分别为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的老年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 Τ0901317治疗组的表达出为老年斑沉积的面积百分比统计显示;F为用ELISA检测A β蛋白水平的结果。
图2表示TO处理减少了 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面积百分比;其中Α、Β和C分别为前额叶皮层、海马和内侧隔核的GFAP阳性在载体对照组的表达;D、E和F分别为前额叶皮层、海马和内侧隔核的GFAP阳性在T0901317治疗组的表达; G为GFAP阳性细胞的面积百分比统计显示出和I分别为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示。
图3表示TO处理减少了 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⑶Ilb阳性小胶质细胞的面积百分比;其中A、B和C分别为前额叶皮层、海马和内侧隔核的CDllb阳性在载体对照组的表达;D、E和F分别为前额叶皮层、海马和内侧隔核的⑶Ilb阳性在T0901317治疗组的表达;G为⑶Ilb阳性细胞的面积百分比统计显示出和I分别为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示。
图4表示TO影响炎症细胞因子C0X-2和iNOS的表达;其中A和B分别为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内炎症细胞因子C0X-2的蛋白表达变化和炎症细胞因子iNOS的蛋白表达变化;C为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内NF-κ B_p65的蛋白表达变化。
图5表示TO处理减少了小鼠脑内胆碱能神经元的丢失;其中A和C分别为内侧隔核和Meynert基底核的胆碱能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载体对照组的表达;B和D分别为内侧隔核和Meynert基底核的胆碱能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T0901317治疗组的表达;E为B的放大的部分;F为统计显示TO处理增加了 APP/PS1转基因痴呆小鼠脑内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
图6表示TO处理改善了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中A为逃避平台潜伏期的数据显示;B为穿越平台次数的数据显示;C和D表示TO治疗改善了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种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与小鼠的游泳速度(C)和距离(D)无关。
图7表示TO处理刺激了 LXR下游基因的表达;其中A和B分别为Western blot 检测ABCGl的蛋白表达和ApoJ的蛋白表达。
图8表示TO减少了 A β 25-35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细胞因子C0X-2和iNOS的表达。
图9表示NF-κΒ的抑制剂TOTC或TO减少了 Αβ25_35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 NF-kB的活性。
图10表示NF- κ B抑制剂I3DTC减少A β 25-35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 C0X-2 和 iNOS 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T0901317,其结构如式(I)所示
权利要求
1.肝X受体激活剂在抗神经炎性反应中的应用,其 T0901317,其结构如式(I)所示式(I)
2.肝X受体激活剂在制备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中激活剂为Τ0901317。为受'受'征在于,所述,rM-M'F3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肝X受体激活剂在抗神经炎性反应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肝X受体激活剂为T0901317。本发明还涉及T0901317在制备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肝X受体激活剂T0901317可以直接通过血脑屏障,且副作用小的特点,系统分析了肝X受体激活剂的抗神经炎性反应的作用,有望将其用于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脑内炎症反应的特效药物,为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文档编号A61P25/28GK102920689SQ2012103470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崔卫刚, 邓晓慧, 任铭新, 宋海岩, 孙春莉 申请人:新乡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