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53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入导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管头部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
背景技术
介入医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技术,作为要介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对人体血管损伤和临床手术操作普及化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的介入导管基本按照人体血管分布形状或者人体结构来进行导管头部的定型加工.结合不同的形状、结构定制不同形状的导管来满足在迂回的血管内到达病变部位的需求。鉴于导管其他的使用要求,导管必须要有一定硬度以保证医生握住尾部操作时能在体内可以旋转或抽拉以便导管头部进入迂回的血管内。还要有足够的柔韧性以保证在血管的自然弯曲处能够随之弯曲,所以导管前端弯曲处要尽量符合人体血管的自然曲度。即使采用这些方法还是避免不了对血管壁的损伤.因为完全定型后的高分子材料或导管是带有一定的刚性的.在整 个输送过程中由于弯曲定型导管对血管的扩张.容易造成对血管壁的损伤.甚至破裂.而且整个过程需要靠经验丰富的医生以经验做这些手术.否则导管或药物无法输送到病变部位.这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同时给医生给予更高的要求.无法普及化.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所以我公司于多年的经验借鉴和自己的潜心研究,将导管设计成可以远程操控的一种可控弯曲头部的导管来达到目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生产工艺简单的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包括一根多腔导管、连接件、延长管和手柄,所述多腔导管头部连接有主导管软头,多腔导管的尾部通过连接件与延长管连接,延长管外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内活动连接有手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与延长管挤压配合,滑动装置的上下两端延伸至手柄的壳体外,所述滑动装置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根牵引丝,牵引丝的另一端穿过多腔导管和主导管软头上同侧的辅腔固定连接在主导管软头的头部,所述延长管另一端延伸到手柄外,连接有接头。作为优化,所述多腔导管和主导管软头均设有对应的多个空腔,主腔体位于导管中心,在主腔外设有多个辅腔,辅腔于导管中心对称。作为优化,所述多腔导管与主导管软头通过高频焊接连接固定。作为优化,所述牵引丝为镍钛合金丝。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导管进入人体后可以根据迂回的血管管路对导管头部软段的弯曲,能非常准确的找到前进通路;(2)原来的依赖经验医生来完成的手术,现在一般的医生就能通过控制手柄来完成,非常符合国家正在制定新的医改方案,达到“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实现了医生进行手术时的普及化;(3)使用操作简单.如果想在弯曲角度一个方向不够情况下.只需对主管体增加辅助腔体和增加相对应的拉力装置即可实现.突破了传统的要根据人体结构或部位先定型的局面(4)由于本发明在常态下为直状.进入体内后可以通过近端手柄来对导管头部的弯曲.弯曲的角度可以根据管腔角度来调配,大大的降低了对血管的过大扩张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和风险。并能非常准确且顺利的进入病变部位。改变了原来反复抽拉或对导管的转动造成对血管壁的损伤和风险,满足了安全可靠的目标。本发明安全可靠.生产工艺简单,既能满足血管内导管的其他性能要求.又能满足医生操作过程的普及化和降低病人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又可以实现一技术成果多用途的新方法,大大降低了成本,适合行业内的广泛使用。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I所示的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包括一根多腔导管I、连接件2、延长管3和手柄4,多腔导管I头部连接有主导管软头5,多腔导管I的尾部通过连接件2与延长管3连接,延长管3外设有手柄4,手柄4内活动连接有手柄滑动装置6,滑动装置6与延长管3挤压配合,滑动装置6的上下两端延伸至手柄4的壳体外,滑动装置6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根牵引丝7,牵引丝7的另一端穿过多腔导管I和主导管软头5上同侧的辅腔固定连接在主导管软头5的头部,延长管3另一端延伸到手柄4外,连接有接头8,多腔导管I和主导管软头5均设有对应的多个空腔,主腔体位于导管中心,在主腔外设有多个辅腔,辅腔于导管中心对称,多腔导管I与主导管软头5通过高频焊接连接固定,牵引丝7为镍钛合金丝。在使用过程中导管进入体内后根据血管或相关部位的结构,可以通过前端手柄滑动装置进行滑动.同时镍钛合金丝受到手柄滑动装置的牵拉力拉动导管远端软头,软头受到镍钛合金丝的拉力往回弯曲。这样就能通过软头弯曲角度结合血管管路或相关部位结构的角度顺利的到达病变部位,且操作简单,一般医生就会用,对经验的依赖程度大大的降低,实现了操作过程的普及化,另外从结构上也改变了原来先定型再进入血管造成对血管壁的损伤.降低病人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本发明可以实现环形360°的任何角度弯曲,而且工艺简单.只要主导管增加一个或多个辅助腔。每个辅助腔有一牵拉的镍钛合金丝与手柄连接实现弯曲,由此可见,本发明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多腔导管、连接件、延长管和手柄,所述多腔导管头部连接有主导管软头,多腔导管的尾部通过连接件与延长管连接,延长管外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内活动连接有手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与延长管挤压配合,滑动装置的上下两端延伸至手柄的壳体外,所述滑动装置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根牵引丝,牵引丝的另一端穿过多腔导管和主导管软头上同侧的辅腔固定连接在主导管软头的头部,所述延长管另一端延伸到手柄外,连接有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导管和主导管软头均设有对应的多个空腔,主腔体位于导管中心,在主腔外设有多个辅腔,辅腔于导管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导管与主导管软头通过高频焊接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 引丝为镍钛合金丝。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多腔导管头部连接有主导管软头,多腔导管的尾部通过连接件与延长管连接,延长管外设有手柄,手柄内活动连接有手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与延长管挤压配合,滑动装置的上下两端延伸至手柄的壳体外,滑动装置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根牵引丝,牵引丝的另一端穿过多腔导管和主导管软头上同侧的辅腔固定连接在主导管软头的头部,延长管另一端延伸到手柄外,连接有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安全可靠.生产工艺简单的优点,既能满足血管内导管的其他性能要求.又能满足医生操作过程的普及化和降低病人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又可以实现一技术成果多用途的新方法。
文档编号A61M25/00GK102921089SQ20121044002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秦晓鹏, 魏先锋 申请人:南通伊诺精密塑胶导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