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症通常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需要结合健康管家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高血脂症属于中医痰浊、湿阻、瘀血范畴,为“血中之痰浊”。其外因为过食高粱肥甘,烟酒无度,积聚日久,酿湿生痰;内因为脾失健运,肾气虚弱,肝气郁滞,痰湿阻滞,血运不畅,气滞血瘀所致。病理与心、肝、脾、肾、气、血有关,以肝、脾、肾为主。高脂血症多以虚实并见,虚为脏腑虚损,以脾虚、肾亏为主,实则多为痰瘀胶结。高脂血症发展则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在早期适当应用化痰祛瘀通络之品,以截断痰瘀互结、痹阻血脉之势,可达到既病防变的目的。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血脂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复方制剂,该制剂的中草药成分以重量计为桑寄生40 80份、桑枝30 50份、丹参30 50份、葛根30 50份、僵蚕20 40份、刺五加20 40份、玄参20 40份、豨莶草10 30份、酸枣仁10 30份、夏枯草10 30份、大血藤10 30份、山楂10 30份、车前子10 30份。进一步的,该制剂剂型为胶囊剂。一种上述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按照配方量分别称取桑寄生、桑枝、丹参、葛根、僵蚕、刺五加、玄参、豨莶草、酸枣仁、夏枯草、大血藤、山楂、车前子,并将称取的各组分研磨成粒径为150±6.6μπι的粉末待用;(2)分别向丹参、葛根、僵蚕、刺五加和玄参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 75%的乙醇进行至少一次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I I. 5小时,再将所得提取液经混合、过滤、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I. 201 I. 299的浸膏;
(3)向桑寄生、桑枝、豨莶草、酸枣仁、夏枯草、大血藤、山楂和车前子混合粉末中加入10 16倍量的水煎煮I 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I 3小时,再经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I. 150 I. 299的浸膏;(4)将所述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浸膏混合,加入辅料,经制粒、干燥、整粒、装
囊即得。优选的,所述步骤(2)进行乙醇提取时,依次采用质量浓度为75%、65%、60%的乙醇各提取一次,每次提取时间为I. 5小时。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每次煎煮时间为2小时。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加入的辅料为糊精。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中君药为桑寄生、桑枝。本方中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 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蜀本草》云阳虚证有阴盛、有阴不盛的。大抵治疗阳虚,药取其气,气重在辛。因为阳虚血必凝,不活血无以拨其机,是为紧要处。《药品化义》云湿火乃因湿火热而成。本方桑枝去郁湿之火,通利关节。湿去热除,骨痛自止。”以味苦性平,归肝经之桑枝,祛风湿、利关节。《本经逢原》言“桑寄生,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强坚,皆是补阳之功。”与桑枝相伍,补肝肾,强筋骨,益气血,疗虚损,止腰膝酸痛,共为君药。本中药复方制剂中以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凉血消痈。《本草经疏》言“丹参味苦,气微寒。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可用于多种瘀血为患的病证,对于气血瘀滞脉络所成目病颇为相宜。”本中药复方制剂中葛根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升阳止湾,通经活络。《本草纲目》中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功能性食品》等权威资料著述,葛根及其制品有清火、排毒、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糖、减肥、通便、预防老年性痴呆,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之良效。”以僵蚕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能补血活血、化瘀散结。“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能辟一切怫郁之邪气。具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等功效,《本经》“去浊、灭黑(guan),令人面色好”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三药相合,平补阴阳,补血活血,补中有行,助君药补肝肾而强腰膝,通血脉而止疼痛,共为臣药。本中药复方制剂中刺五加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益气健脾,补肾安神,《本草纲目》言“刺五加能养血益肝,益气健脾,健筋骨,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助桑寄生补脾气,益肾肾。《本草正义》言“玄参能利脾补虚,滋精回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以豨莶草辛,苦、寒,归肝、肾经,有祛风湿、筋骨痿弱、腰膝无力、手脚麻木的功效。以酸枣仁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本草纲目》云“(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高脂血症属中医之痰浊,故山楂可用治此证。大血藤苦、性平,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湿止痛之功效,散肠中瘀滞,为治肠炎用药,与丹参配伍,可防止损伤性肠粘连。夏枯草辛、苦,性寒,清肝泻火、散结消肿;与僵蚕相合,动静结合,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耗血,养血活血,通络止痛,共为佐药。车前子甘、辛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医学衰中参西录》曰行肝疏肾,畅郁和阳,同补肾药用,令强阴有子;同和肝药用,治目赤目昏;同清热药用,止痢疾火郁;同舒筋药用,能利湿行气,健运足膝,有速应之验也。设情动过节,膀胱虚,气艰于化而津不行、溺不出者,单用车前疏泻,闭愈甚矣,必加参、苓、甘、麦,养气节欲,则津自行,溺乃出也。”为佐使药。本发明诸药相合,既肝、脾、肾并补,补先天而助后天生化,补后天又以养先天之本,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又动静结合,补血活血,通利血脉,舒筋利痹,共奏补肾健脾,强壮筋骨,活血通络之功效。因此,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可以益气活血、化瘀通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酷,从而起到治疗闻血脂症的效果。本发明制剂的具体服用方法,以其原料取I克每份的量所制备的胶囊,口服一日三次,一次三粒,连续服用至血脂降低到正常水平为止。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本发明制剂对高血脂大鼠的治疗效果,以及是否具有毒性和刺激性。二、实验材料2. I供试药物按照本发明配方制备的制剂。2. 2实验动物Wistar 大鼠 176 只,体重 213. 105±3. 55g ;性别雌性。实验用大鼠由甘肃省中医学院试验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SCXK (甘)2012-0003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SYXK (甘)2012-00112. 3主要仪器设备低速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生产型号LDZ5_2,血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C_53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_400三、实验方法3. I实验动物分组根据供试药物使用方法,设立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5个实验组。每一实验组按试验处理时间不同,再分为4个不同处理水平组,分别为7天组、14天组、21天组和28天组,实验动物分组详见表I。表I实验动物分组详表单位只时间组别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這8剂量.造模成型采血组88OOO实验第7天采血组88888实验第14天采血组88888实验第21天采血组88888实验第28天釆血组 8
3. 2高血脂动物模型制作8888阴性对照组饲喂鼠维持用配合颗粒饲料(高压灭菌);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闻剂量组词喂配制的闻脂词料。高脂饲料配方2%胆固醇、10%牛油、O. 2%丙硫嘧啶、87. 8%基础饲料。按上述配方制备的闻脂词料,词喂供试动物2周,造成大鼠闻血脂动物|旲型,2周结束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各取8只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按lml/kg体重进行麻醉。麻醉后,由腹腔主动脉采血,分别置于抗凝管和离心管中,进行血常规及血脂检测,以确定高血脂动物模型是否成立。3. 3实验过程3. 3. I给药剂量的确定根据徐淑云等主编的《药理学实验方法学》第三版第1861页附表11-8,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折算出中剂量组大鼠的给药量为O. 0009g/g体重;低剂量按中剂量的1/3计算,给药量为O. 0003g/g体重;高剂量按中剂量的3倍计算,给药量为O. 0027g/g体重。给药前对所有实验组的动物进行称重,以确定每组动物的给药量。3. 3. 2给药方法将供试药物根据计算所得给药量,分别煎熬20分钟,滤去残渣成汁后继续加热5分钟浓缩,将制成的药液置于冰箱内冷藏贮存,每天一次根据动物体重灌胃服用。3. 3. 3采样检查分别在给药的第7天、14天、21天和28天,对相应组别的动物进行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后处死动物,并取各组织器官(脑、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脾脏、胃及肠道)样本,分别进行血常规、血脂和组织器官的病理学检查。3. 3. 4每一次处理完后,对余下的各组实验动物进行称重,以确定下一阶段的给药剂量。3. 5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 O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平均数土标准差表示。其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采用LSD多重比较。显著性水为O. 05,非常显著水平为O. 001。四、实验结果
4. I确定高血脂模型时的血常规及血脂检测数据4. I. I确定高血脂模型时的血常规检测数据确定高血脂动物模型是否成立,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见表2,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在白细胞的含量上有显著差异(P <0.05);其它各项指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2造模实验动物血常规检测结果(土s η = 8)
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
组别
WBCRBC HGBHCT PLT
阴性对照组 4.68±0.78 6.75±1.11 126.86土 11.65 38.36土5.27 1070.57±363.04
阳性对照组 3·14±1·46 6.35±1.91 125.29士6.40 34.47±9.71 856.00士395.334.1. 2确定高血脂动物模型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检测数据结果见表3确定高血脂动物模型进行血脂检测结果见表3,在进行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检测项目上,甘油三酯(TG)阳性对照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胆固醇(TC)含量阳性对照组非常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01),高脂动物模型成立。表3造模动物血脂检测结果(土s η = 8)组别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阴性对照组I. 1975±0· 3OO93 O. 4900±0· 23I86阳性对照组4. 0883±1· 26568 O. 6000±0· 27仳34. 2给药后血常规检测结果4. 2. I同一处理水平组内各组间大鼠血常规变化情况检测结果见表4。表4同一处理水平组内各组间血常规水平变化(土s η = 8)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的中草药成分以重量计为 桑寄生40 80份、桑枝30 50份、丹参30 50份、葛根30 50份、僵蚕20 40份、刺五加20 40份、玄参20 40份、豨莶草10 30份、酸枣仁10 30份、夏枯草10 30份、大血藤10 30份、山楂10 30份、车前子10 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剂型为胶囊剂。
3.—种权利要求I或2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量分别称取桑寄生、桑枝、丹参、葛根、僵蚕、刺五加、玄参、豨莶草、酸枣仁、夏枯草、大血藤、山楂、车前子,并将称取的各组分研磨成粒径为150±6.6iim的粉末待用; (2)分别向丹参、葛根、僵蚕、刺五加和玄参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 75%的乙醇进行至少一次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I I. 5小时,再将所得提取液经混合、过滤、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I. 201 I. 299的浸膏; (3)向桑寄生、桑枝、豨莶草、酸枣仁、夏枯草、大血藤、山楂和车前子混合粉末中加入10 16倍量的水煎煮I 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I 3小时,再经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I. 150 I. 299的浸膏; (4)将所述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浸膏混合,加入辅料,经制粒、干燥、整粒、装囊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进行乙醇提取时,依次采用质量浓度为75^^65^^60%的乙醇各提取一次,每次提取时间为I. 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每次煎煮时间为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加入的辅料为糊精。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的中草药成分以重量计为桑寄生40~80份、桑枝30~50份、丹参30~50份、葛根30~50份、僵蚕20~40份、刺五加20~40份、玄参20~40份、豨莶草10~30份、酸枣仁10~30份、夏枯草10~30份、大血藤10~30份、山楂10~30份、车前子10~30份。本发明制备的制剂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从而起到治疗高血脂症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P3/06GK102973720SQ2012105519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海青宏, 柏家林, 周巧玲 申请人:兰州博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海青宏, 柏家林, 周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