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76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缺损修复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多孔生物活性陶瓷是理想的骨组织替代和修复材料,可直接用于骨缺损的填充修复,也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对于适合骨组织长入的孔隙直径,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200 400 μ m的孔径分布适合骨组织长入的需要,能够为成骨细胞的粘附和组织的长入提供合适的力学环境。对于骨组织的长入来说,孔径大于100 μ m是必要的,但300 μ m以上则更有利于新骨的生长及血管的生成(Porosity of3D biomaterialscaffoldsand osteogenesis, Karageorgiou V,Kaplan D.Biomaterials, 2005, 26:5474 - 5491.)。当孔隙率超过一定值后,孔隙之间能形成相互连通,新生骨组织就可以从人工骨表面长入内部相互连通的孔隙中。高孔隙率有利于新骨长入。目前多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成型制备方法有多种,如有机泡沫复型法、添加造孔剂法、气体发泡法、快速成型法、可溶粒子浙滤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如有机泡沫复型法(Permeability ofceramicfoams, Innocentini M D M, Salvini V R, PandolfelliV C.Am Ceram Soc Bull, 1999,78:78.)可制取高气孔率的材料,且试样烧结后有较高的强度,缺点是只能制备大孔径(1000 μ m甚至更大)的网络状多孔材料,难以制备孔径500 μ m以下的多孔材料,材料形式受限制,过大的孔径和网络状的结构不利于细胞的粘附、增殖、迁移和新骨的长入。添加造孔剂法可制得形状复杂的材料(Fabricationofhydroxyapatite ceramic with controlledporosity, Dean-Mo Liu.J Mater Sci MaterMed, 1997,8:227232.),并可通过调节造孔剂的添加量和粒径实现制备不同孔隙结构的多孔材料,孔径可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但是该方法制得的多孔材料气孔分布均匀性差,孔隙连通性不理想,也不适合制备高气孔率的制品。气体发泡法(Chemistryand sinteringbehaveour ofthin hydroxyapatite ceramics with controlled porosity, Arita IH, Wilkinson D S, Mondragon M A, Castano V M.Biomaterials, 1995, 16(5):403-408.)特别适于制取闭气孔的材料,且具有可制备气孔率高,强度较高的优点,但新骨难以长入不连通的闭气孔中,对骨修复不利,而且对原料的要求较高,工艺条件不易控制。快速成型法(Solidfreeform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caffoldsfor engineeringreplacement tissues and organs, Leong K F, Cheah C M, Chua C K.Biomaterials,2003,24:2363-2378.)成型时间短,利于自动化生产,且具有很好的可设计性,孔隙均一,可制备具有不同孔结构的支架以适应复合组织的不同要求,其不足之处在于支架孔隙率偏低,通常小于80%,而且由于工艺上的限制,制备的孔隙过大,力学性能也有待提高。粒子浙滤法(Biodegradable HA-PLA 3-D porous scaffolds..Effect of nano-sized fillercontent onscaffold properties, Kothapalli C R, Shaw M T, Wei M.Acta Biomater,2005,1:653-662.)工艺简单,孔径容易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不足之处是后处理较麻烦,不易将可溶性粒子完全除去,孔隙连通性不理想,当孔隙率很高(如80%以上)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得很差。综上所述,目前国际上关于多孔生物活性陶瓷的研究,仍无法实现高孔隙率、合适的孔径、连通性好、力学强度高、连续成型、生产效率高、可控性好等优点的结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生产效率高,工艺比较简单,且得到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孔径均匀且可调、开口孔率高、力学强度较高、大孔具有单向连通性等优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混合,于25 95°C下,搅拌混合10 60 min,直至粘结剂和增塑剂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造孔剂添加到步骤(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搅拌混合10 60 min,直至造孔剂均匀分散,得到造孔剂粘稠液;

(3)将生物活性粉末添加到步骤(2)制得的造孔剂粘稠液中,搅拌混炼10 6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所述生物活性粉末为磷酸钙粉末或偏硅酸钙粉末;(4)将步骤(3)所得可塑性泥团密封好,放于一 18 95°C环境中陈腐6h 30d,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以0.5 IOt的压力加压挤出成型,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干燥、烧结,在烧结过程中挤出孔壁中的造孔剂被烧掉而产生孔隙,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分散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溶解后,用氨水调节pH值至8 12,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生物活性粉末加入到步骤(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f 12h,得到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9)将步骤(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的容器中,将容器放于真空装置中,真空灌浆广6h,然后干燥、烧结,得到最终产物,即经过调整孔道形状和尺寸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所述磷酸钙粉末为α-磷酸三钙、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磷酸四钙、焦磷酸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糊精、羟甲基淀粉、明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一种。所述增塑剂为甘油、液体石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二烷基磺酸钠、草酸、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造孔剂为聚乙二醇、硬脂酸、炭粉、马铃薯淀粉、魔芋淀粉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焦磷酸钠、十二烷基吡咯烷酮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步骤(I)中所述粘结剂、增塑剂、溶剂的用量为:每IOOg生物活性粉末加入I 20g粘结剂、3 20g的增塑剂、l(T50mL的溶剂。步骤(6)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0 90° C,干燥时间12 48h ;所述烧结的温度为850 1250°C,保温时间为I 3h。步骤(7)中所述的分散剂及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每IOOg生物活性粉末加入0.5 5g分散剂、80 140mL去离子水。上述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用作骨缺损填充修复材料和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现有技 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发明首次将挤出法用于制备多孔生物活性陶瓷骨缺损修复材料,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机械成型程度高、容易机械切割、可实现工业化生产。(2)本发明可较好地将高孔隙率、机械强度好、不同尺度孔径、连通性好和高自动化程度同时结合起来,克服了传统造孔法的局限性,并扬长避短。(3)本发明制备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具有多级孔径结构:挤出成型形成的宏孔可供初期新骨组织和血管的快速长入;通过造孔剂在挤出孔壁中形成微米孔可供细胞从垂直于挤出轴的方向长入,并随着材料的逐步降解,最终整个植入体被新生骨组织所替代;烧结过程中在晶粒间形成的众多亚微米至纳米孔可供营养成分的渗透。(4)本发明制备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中由挤出成型形成的贯通孔道方便与生长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等)的复合组装,以进一步提高骨缺损修复的效果。(5)本发明采用灌浆法调节蜂窝状多孔材料的孔道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孔径,通过灌注使孔道的锐角变成圆弧角,并减小孔壁的平直度,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爬移。而且通过灌浆,提高了多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力学性能。(6)本发明所述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具有更优良的生物医学性能,可取得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电镜照片。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孔壁局部的显微结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应用甲基纤维素为粘结剂、乙二醇为增塑剂、去离子水为溶剂、炭粉为造孔剂和聚丙烯酸钠30%为分散剂制备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5g甲基纤维素M450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F20061011,分析纯)、10g乙二醇(广州青琴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和20mL95°C的去离子水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混合25min,直至甲基纤维素和乙二醇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4g炭粉(山东冠县炭粉厂,化学纯)添加到步骤(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15min,直至炭粉均勻分散,得到炭粉粘稠液;(3)将IOOg β -磷酸三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510,分析纯)加入至步骤(2)所得的炭粉粘稠液中,搅拌混炼45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4)将步骤(3)得到的可塑性泥团用密封袋密封,在室温下陈腐保存7d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3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内腔直径为30mm的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5mm,出料槽中心距为1.7mm冲用于挤出成型,模具中的挤出模为方形孔(还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或六角形孔等),挤出压力为5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 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成型好的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真空干燥箱中,35°C下干燥48h后,再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950°C、保温3h烧成,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2.5g聚丙烯酸钠30% (天津市福城化学试剂厂,20100920,分析纯)加入到IIOmL去离子水中,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10,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50g β -磷酸三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510,分析纯)加入到步骤(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lh,得到β-磷酸三钙悬浮液;(9)将步骤(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β -磷酸三钙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装置中,真空灌浆3h后,60°C干燥15h,经850°C、保温2h烧成,得到经灌浆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本实施例制备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形貌如图1所示,通过扫描电镜图测得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650 μ m,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20 40 μ m。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约为69.2%。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烧结体孔壁的显微结构照片如图2所示,从中可见β -磷酸三钙晶粒之间存在大量亚微米级的残余烧结孔。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5.53±0.36MPa。实施例2应用糊精为粘结剂、甘油作为增塑剂、去离子水为溶剂、硬脂酸为造孔剂和聚丙烯酸为分散剂制备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IOg糊精(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F20030310,分析纯)、5g甘油(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和25mL60°C的去离子水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混合20min,直至糊精、甘油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15g硬脂酸(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101101,分析纯)添加到(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lOmin,直至硬脂酸均匀分散,得到硬脂酸粘稠液;(3)将IOOga -磷酸三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203,分析纯)加入至步骤(2)所得的硬脂酸粘稠液中,搅拌混炼3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
(4)将步骤(3)得到的可塑性泥团用密封袋密封,放于-4°C冰箱中陈腐保存20d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将步骤(4)所得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5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内腔直径为50mm的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6mm,出料槽中心距为1.0mm)中用于挤出成型,挤出压力为10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成型好的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鼓风干燥箱中,60°C下干燥30h,再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1200°C、保温2h烧成,得到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3g聚丙烯酸(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110409,分析纯)加入到140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9,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50ga -磷酸三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203,分析纯)加入到步骤(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5h,得到a -磷酸三钙悬浮液;(9)将步骤(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a -磷酸三钙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装置中,真空灌浆Ih后,80°C干燥20h,经1200°C、保温Ih烧成,得到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通过扫描电镜照片测得本实施例制备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为260 μ m,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30 60 μ m。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约为75.6%,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9.74±0.5IMPaο实施例3应用聚醋酸乙烯酯为粘结剂、液体石蜡作为增塑剂、石油醚(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10217)为溶剂、聚乙二醇为造孔剂和十二烷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制备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5g聚醋酸乙烯酯(沈阳舒得利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化学纯)、15g液体石蜡(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化学纯)和40mL石油醚(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10227)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常温混合40min,直至聚醋酸乙烯酯、液体石蜡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4g聚乙二醇4000 (上海浦东高南化工厂,090305,分析纯)添加到(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20min,直至聚乙二醇均匀分散,得到聚乙二醇粘稠液;(3)将IOOg聚磷酸钙粉末(郑州市食代添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0510,分析纯)力口入至步骤(2)所得的聚乙二醇粘稠液中,搅拌混炼5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4)将步骤(3)得到的泥团用密封袋密封,放于0°C冰箱中陈腐保存14d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2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内腔直径为20mm的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3mm,出料槽中心距为2.3mm冲用于挤出成型,挤出压力为0.5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 物活性陶瓷坯体,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
(6)将成型好的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鼓风干燥箱中,30°C下干燥32h后,再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850°C、保温3h烧成,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2g十二烷基吡咯烷酮K30 (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公司,101015,分析纯)加入到SO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8,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95g聚磷酸钙粉末(郑州市食代添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0510,分析纯)加入到(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2h,得到聚磷酸钙悬浮液;(9)将步骤(6)所制得的具有方形挤出孔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聚磷酸钙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装置中,真空灌浆5h后,60°C干燥12h,经900°C、保温2h烧成,得到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通过扫描电镜图测得由步骤(9)所制得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为1380 μ m,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50 80 μ m。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为71.8%,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6.21 ±0.6IMPaο实施例4应用海藻酸钠为粘结剂、草酸为增塑剂、去离子水作为溶剂、魔芋淀粉为造孔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分散剂制备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20g海藻酸钠(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20070907,分析纯)、5g草酸(上海特美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析纯)45mL50°C的去离子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混合60min,直至海藻酸钠、草酸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20g魔芋淀粉(上海依诺淀粉制品有限公司,食品级)添加到(1)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20min,直至魔芋淀粉均匀分散,得到原淀粉粘稠液;(3)将1OOg磷酸四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812,分析纯)加入至步骤(2)所得的魔芋淀粉粘稠液中,搅拌混炼3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4)将步骤(3)得到的可塑性泥团用密封袋密封,放于_18°C冰箱中陈腐保存30d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2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内腔直径为20mm的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4mm,出料槽中心距为1.3mm冲用于挤出成型,挤出压力为1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成型好的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鼓风干燥箱中,90°C干燥12h后,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1250°C、保温2h烧成,得到多级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1g羧甲基纤维素钠(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20101018,分析纯)加入到120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12,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1OOg磷酸四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812,分析纯)加入到(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12h,得到磷酸四钙悬浮液;
(9)将步骤(6)所制得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磷酸四钙发泡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装置中,真空灌浆2h后,70°C下干燥24h,再经1000°C、保温3h烧成,得到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通过扫描电镜图测得本实施例制得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为515 μ m,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120 235 μ m。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约79.6%,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 14.25 ±0.39MPa。实施例5应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粘结剂、乙二醇作为增塑剂、去离子水作为溶剂、微晶纤维素为造孔剂和焦磷酸钠为分散剂制备多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I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1103,分析纯)、20g乙二醇(广州青琴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和20mL50°C的去离子水混合,并用搅拌机混合50min,直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二醇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16g微晶纤维素(濮阳市运山生物化工厂,分析纯)添加到步骤(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30min,直至微晶纤维素均匀分散,得到微晶纤维素粘稠液;(3)将IOOg焦磷酸钙粉末(广州化学试剂厂,20110622,分析纯)加入至步骤(2)所得的微晶纤维素粘稠液中,搅拌混炼lO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4)将步骤(3)得到的可塑性泥团用密封袋密封,在室温下陈腐保存IOd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将步骤(4) 所得高可塑性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3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内腔直径为30mm的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3mm,出料槽中心距为1.2mm冲用于挤出成型,挤出压力为6.5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成型好的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80°C干燥15h,再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1200°C、保温3h烧成,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0.5g十二烷基吡咯烷酮K30 (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1015,分析纯)加入到130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8,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47.5g0 -磷酸三钙粉体(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510,分析纯)和2.5g焦磷酸钙粉末(广州化学试剂厂,20110622,分析纯)加入到(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3h,得到磷酸钙混合粉体悬浮液;(9)将步骤(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磷酸钙混合粉体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装置中,真空灌浆2h后,85°C干燥10h,经850°C、保温3h烧成,得到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通过扫描电镜图测得由步骤(9)所制得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为585 μ m,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18(Γ320μπι。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约为86.5%,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0.23 ±0.55MPa。
实施例6应用明胶为粘结剂、液体石蜡作为增塑剂、去离子水为溶剂、马铃薯淀粉为造孔剂和焦磷酸三钠为分散剂制备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20g明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F20071019,化学纯)、18g液体石蜡(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化学纯)和50mL40°C的去离子水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混合60min,直至明胶、液体石蜡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25g马铃薯淀粉(上海依诺淀粉制品有限公司,食品级)添加到(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50min,直至马铃薯淀粉均匀分散,得到马铃薯淀粉粘稠液;(3)将IOOg羟基磷灰石(广州南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药级)加入至步骤(2)所得的马铃薯淀粉粘稠液中,搅拌混炼2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4)将步骤(3)得到的可塑性泥团泥团用密封袋密封,在80°C下陈腐保存Id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4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4_,出料槽中心距为1.0mm)中用于挤出成型,挤出压力为2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多个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成型好的 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真空干燥箱中,60°C干燥24h,再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1050°C、保温3h烧成,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5g相焦磷酸三钠(广州市福兆贸易有限公司,分析纯)加入到85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9,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60ga -磷酸三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203,分析纯)加入到(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8h,得到a-磷酸三钙悬浮液;(9)将步骤(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a -磷酸三钙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干燥箱中,常温真空灌浆2h,80°C干燥6h,经1200°C、保温2h烧成,得到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通过扫描电镜图测得由步骤(9)所制得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为360μπι,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80 115μπι。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约为72.9%,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7.56 ±0.42MPa。实施例7应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为粘结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增塑剂、石油醚为溶剂、硬脂酸为造孔剂和聚丙烯酸钠30%为分散剂制备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IOg聚乙烯醇缩丁醛(南京鑫隆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20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上海市中港化工贸易有限公司,分析纯)和10mL25°C的石油醚(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混合lOmin,直至添加剂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7g硬脂酸(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101101,分析纯)添加到步骤(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60min,直至硬脂酸均匀分散,得到硬脂酸粘稠液;(3)将IOOg羟基磷灰石(广州南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药级)加入至步骤(2)所得的硬脂酸粘稠液中,搅拌混炼6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4)将步骤(3)得到的可塑性泥团用密封袋密封,在室温下陈腐保存5d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4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内腔直径为40mm的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5mm,出料槽中心距为1.8mm冲用于挤出成型,挤出压力为8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成型好的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鼓风干燥箱中,40°C干燥24h,再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1150°C、保温Ih烧成,得到具有方形挤出孔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0.8g相对于步骤(8)所用生物活性粉末的量将聚丙烯酸钠30% (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20100920,分析纯)加入到90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10,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90g β -磷酸三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510,分析纯)加入到(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6h,得到一定浓度的β-磷酸三钙悬浮液;(9)将(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β-磷酸三钙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干燥箱中,常温真空灌浆5h,75°C干燥24h,经1100°C、保温Ih烧成,得到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通过扫描电镜图测得由步骤(9)所制得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为825 μ m,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15(Γ240μπι。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约为83.2%,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1.35±0.6IMPaο实施例8应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结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增塑剂、去离子水为溶剂、炭粉为造孔剂和聚丙烯酸为分散剂制备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3g羧甲基纤维素钠(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20101018,分析纯)、12g十二烷基磺酸钠(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081013,分析纯)和35mL80°C的去离子水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混合20min,直至添加剂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6g炭粉(山东冠县炭粉厂,化学纯)添加到(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40min,直至炭粉均勻分散,得到炭粉粘稠液;(3)将9Og0-磷酸三钙(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510,分析纯)和IOg焦磷酸钙粉末(广州化学试剂厂,20110622,分析纯)加入至步骤(2)所得的炭粉粘稠液中,搅拌混炼lO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4)将步骤(3)得到的可塑性泥团用密封袋密封,在70°C下陈腐保存2d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 (5)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3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内腔直径为30mm的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4mm,出料槽中心距为1.6mm冲用于挤出成型,挤出压力为6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成型好的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真空干燥箱中,70°C下干燥18h,再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1100°C、保温2h烧成,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3.5g聚丙烯酸(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110409,分析纯)加入到140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10,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95ga -磷酸三钙粉体(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203,分析纯)和5g焦磷酸钙粉末(广州化学试剂厂,20110622,分析纯)加入到(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混合10h,得到焦磷酸钙/ a -磷酸三钙悬浮液;(9)将(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8)所得到的焦磷酸钙/a -磷酸三钙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干燥箱中,常温真空灌浆4h,90°C干燥14h,经950°C、保温3h烧成,得到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通过扫描电镜图测得由步骤(9)所制得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为690 μ m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20 40 μ m。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约为73.4%,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7.45 ±0.72MPa。实施例9应用羟甲基淀粉为粘结剂、甘油作为增塑剂、去离子水作为溶剂、马铃薯淀粉为造孔剂和十二烷基吡咯烷酮为分 散剂制备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18g羟甲基淀粉(广州市金珠江化学有限公司,化学纯)、3g甘油(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和30mL40°C的去离子水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混合30min,直至羟甲基淀粉、甘油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12g马铃薯淀粉(上海依诺淀粉制品有限公司,食品级)添加到(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45min,直至马铃薯淀粉均匀分散,得到马铃薯淀粉粘稠液;(3)将30g羟基磷灰石(广州南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药级)和70gi3 -磷酸三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510,分析纯)加入至步骤(2)所得的马铃薯淀粉粘稠液中,搅拌混炼35min,待混合均匀后,得到可塑性泥团;(4)将步骤(3)得到的可塑性泥团用密封袋密封,在95°C下陈腐保存6h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5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内腔直径为50mm的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6mm,出料槽中心距为2.0mm冲用于挤出成型,挤出压力为4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成型好的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鼓风干燥箱中,45°C干燥40h,再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1100°C、保温2h烧成,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4g焦磷酸钠(广州禄源化玻仪器有限公司,分析纯)加入到95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11,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42.5g羟基磷灰石(广州南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药级)和42.5δβ-磷酸三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510分析纯)混合粉体加入到步骤(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9h,得到磷酸钙混合粉体悬浮液;(9)将步骤(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磷酸钙混合粉体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干燥箱中,先常温真空灌浆6h,再70°C干燥15h,经1000°C、保温2h烧成烧结,得到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通过扫描电镜图测得由步骤(9)所制得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为885 μ m,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8(Γ 15μπι。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约为67.3%,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2.55 ±0.63MPa。实施例10应用海藻酸钠为粘结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增塑剂、去离子水为溶剂、魔芋淀粉为造孔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分散剂制备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15g海藻酸钠(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20070907,分析纯)、IOg十二烷基磺酸钠(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081013,分析纯)和40mL70°C的去离子水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混合45min,直至海藻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18g魔芋淀粉`(上海依诺淀粉制品有限公司,食品级)添加到(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30min,直至魔芋淀粉均匀分散,得到魔芋淀粉粘稠液;(3)将IOOg偏娃酸I丐(按文献 Kaili Lin, Wanyin Zhai, Siyu Ni, Jiang Chang, et al.Study of themechanical property and in vitro biocompatibility of CaSi03ceramics.CeramicsInternational, 2005, 31:323326.介绍的方法制备)加入步骤(2)所得的魔芋淀粉粘稠液中,搅拌混炼2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4)将步骤(3)得到的可塑性泥团用密封袋密封,在50°C下陈腐保存14d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3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内腔直径为30mm的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5mm,出料槽中心距为1.5mm冲用于挤出成型,挤出压力为5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成型好的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鼓风干燥箱中,75°C干燥36h,再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1250°C、保温Ih烧成,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2g羧甲基纤维素钠(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20101018,分析纯)加入到IOO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12,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80gP-磷酸三钙粉末(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510,分析纯)加入到(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4h,得到β-磷酸三钙悬浮液;
(9)将(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β-磷酸三钙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干燥箱中,常温真空灌浆3h,85°C干燥8h,经1050°C、保温2h烧成,得到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通过扫描电镜图测得由步骤(9)所制得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为836 μ m,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115 220μπι。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约为68.5%,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6.37 ±0.52MPa。实施例11应用聚醋酸乙烯酯为粘结剂、液体石蜡作为增塑剂、石油醚为溶剂、微晶纤维素为造孔剂和聚丙烯酸为分散剂制备多孔生物活性陶瓷的步骤包括:(I)将7g聚醋酸乙烯酯(沈阳舒得利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化学纯)、18g液体石蜡(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化学纯)和20mL30°C的石油醚(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10227)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混合15min,直至聚醋酸乙烯酯、液体石蜡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14g微晶纤维素(濮阳市运山生物化工厂,分析纯)添加到(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混合40min,直至微晶纤维素均匀分散,得到微晶纤维素粘稠液;(3)将7Og0-磷酸三钙(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510,分析纯)和30g 偏娃酸I丐粉末(按文献 Kaili Lin, Wanyin Zhai, Siyu Ni, Jiang Chang, et al.Study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in vitro biocompatibility of CaSi03ceramics.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05, 31:323 - 326.介绍的方法制备)加入至步骤(2)所得的微晶纤维素粘稠液中,搅拌混炼4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4)将步骤(3)得到 的可塑性泥团用密封袋密封,在25°C下陈腐保存4d后,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搓成直径略小于20mm的圆条状泥团,放于内腔直径为20mm的模具(出料槽宽度为0.4mm,出料槽中心距为1.4mm冲用于挤出成型,挤出压力为2t,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成型好的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真空干燥箱中,40°C下干燥24h,再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放于空气气氛炉中,经1150°C、保温2h烧成,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2g聚丙烯酸(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110409,分析纯)加入到90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用氨水(江苏强茂化工有限公司,20090801,分析纯)调节pH值至11,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35ga-磷酸三钙粉体(恩赛华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00203,分析纯)和35g偏娃酸I丐(按文献KaiIi Lin, Wanyin Zhai, Siyu Ni, Jiang Chang, et al.Study of themechanical property and in vitro biocompatibility of CaSi03ceramics.CeramicsInternational, 2005, 31:323326.介绍的方法制备)加入到步骤(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混合7h,得到一定浓度的α -磷酸三钙/偏硅酸钙悬浮液;(9)将(6)所制得的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α -磷酸三钙/偏硅酸钙悬浮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于真空干燥箱中,常温真空灌浆4h,80°C干燥18h,经1150°C、保温Ih烧成,得到调节挤出孔孔形和孔径后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通过扫描电镜图测得由步骤(9)所制得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平均宏孔孔道直径约为823 μ m挤出孔壁中由造孔剂形成的微米孔的孔径为160 300μπι。通过重量体积法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总孔隙率约为72.5%,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多级孔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3.78 ±0.32MPa。上述实施例为本发 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混合,于25 95°C下,搅拌混合10 60min,直至粘结剂和增塑剂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 (2)将造孔剂添加到步骤(I)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搅拌混合10 60min,直至造孔剂均匀分散,得到造孔剂粘稠液; (3)将生物活性粉末添加到步骤(2)制得的造孔剂粘稠液中,搅拌混炼10 6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所述生物活性粉末为磷酸钙粉末或偏硅酸钙粉末; (4)将步骤(3)所得可塑性泥团密封好,放于-18 95°C环境中陈腐6h 30d,得到高可塑性泥团; (5)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以0.5 IOt的压力加压挤出成型,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 (6)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干燥、烧结,在烧结过程中挤出孔壁中的造孔剂被烧掉而产生孔隙,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 (7)将分散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溶解后,用氨水调节pH值至8 12,得到分散剂溶液; (8)将生物活性粉末加入到步骤(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1-12h,得到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 (9)将步骤(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的容器中,将容器放于真空装置中,真空灌浆1-6h,然后干燥、烧结,得到最终产物,即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粉末为α-磷酸三钙、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磷酸四钙、焦磷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糊精、羟甲基淀粉、明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甘油、液体石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二烷基磺酸钠、草酸、乙二醇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为聚乙二醇、硬脂酸、炭粉、马铃薯淀粉、魔芋淀粉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焦磷酸钠、十二烷基吡咯烷酮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粘结剂、增塑剂、溶剂的用量为: 每100g生物活性粉末加入1 20g粘结剂、3 20g的增塑剂、l0-50mL的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0 90° C,干燥时间12 48h ;所述烧结的温度为850 1250°C,保温时间为1 3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的分散剂及去离子水的用量为 每IOOg生物活性粉末加入0.5 5g分散剂、80 140mL的去离子水。
10.权利要求1、 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用作骨组织修复填充材料和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添加剂乳浊液;将造孔剂加入到添加剂乳浊液混合,得到造孔剂粘稠液;再将生物活性粉末加入到造孔剂粘稠液中混炼,并经过陈腐,得到高可塑性泥团;接着将泥团用于挤出成型,经干燥、烧结后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并通过用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灌浆,调节孔道尺寸和形貌,再次进行干燥、烧成,最终得到具有多级孔径结构且孔形非锐角的生物活性陶瓷。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可制得具有孔隙率高、机械性能好、连通性较好等优点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是较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文档编号A61L27/10GK103113129SQ20131004093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叶建东, 刘高梅, 刘艳春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