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5922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步骤是: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后,用高速匀浆机匀浆后,用高压均质机均质,均质完成后将所得纳米乳加入冻干支架剂中,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有机溶剂,浓缩后,过滤,冷冻干燥,制备出稳定性好,毒副作用低的,适合注射用的粒径在10~100nm范围内的冻干纳米粒。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水溶性高和分散性好,且避免了用吐温80作为增溶解剂的毒副作用。该方法所制的纳米粒将多西他赛包裹在脂质体中,制成O/W脂质纳米粒。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延长多西他赛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减少了作为普通注射剂的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属于脂质纳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lipidnanoparticles,SLN)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亚微粒给药系统,是指粒径在l(Tl000nm,以固态天然或合成的类脂如卵磷脂、三酰甘油等为载体,将药物包裹或夹嵌于类脂核中制成的固体胶粒给药系统,以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的固态天然或合成的类脂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膜中制成的新一代纳米粒给药系统。
[0003]具有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避免药物的降解或泄漏以及良好的靶向性等优点,从而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可以通过高压乳匀法进行大规模生产。虽然SLN在载药量,稳定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作为一种很有希望的新型载体系统,其在靶向和缓控释方面的极大应用价值,使其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学研究者的研究热点。
[0004]多西他赛为紫衫醇类药物,通过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同时通过防止去多聚化过程而使微管稳定,阻滞细胞于G2期和M期,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多西他赛的药理作用比紫杉醇强,在细胞内浓度比紫杉醇高3倍,并在细胞内滞留时间长,其对微管亲和力是紫杉醇的2倍;作为微管稳定剂和装配促进剂,活性比紫杉醇大2倍;作为微管解聚抑制剂,活性比紫杉醇大2倍。在体外抗瘤活性试验中,已证实多西他赛的抗瘤活性是紫杉醇的1.3^12倍。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蒽环类耐药乳腺癌,多西他赛较紫杉醇有更高的疗效。多西他赛是目前为止蒽环累耐药乳腺癌的二线治疗中最有效的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单药治疗和联合化疗中,多西他赛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0005]目前市售的多西他赛只能用于静脉滴注,因多西他赛不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但加水后即析出结晶。为制备多西他赛注射剂,市售的多西他赛注射液或注射用多西他赛均系以吐温80和乙醇(1:1,v/v)为溶剂,外加(包装小盒内再附带I支)13%的乙醇制备而成的浓溶液。吐温80是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但吐温80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特别是高过敏性,用于静脉内注射,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休克、呼吸困难、低血压、血管性水肿、风症等过敏反应症状。这些不良反应在人的临床试验中可以非常严重,有死亡的报道,故临床用药常实施预处理:所有病人在接受多西他赛治疗期前均必须口服糖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在多西他赛滴注一天前服用,每天16mg,持续至少3天,以预防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即使这样,一些病人仍然会过敏,6.5%的病人会产生国米性水肿,5%的病人会因为过敏而不得不停止使用。另外,虽然吐温80能增加多西他赛的溶解性,但在溶液状态下的多西他赛稳定性差,有效期短,;在包装小盒内附带I支13%的乙醇,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患者的负担。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载体,将多西他赛包裹,做成一种稳定的剂型,以增加疗效,降低其生产成本和患者的负担,已成为研究人员的追求目标。
[0006]SLN又称为固体脂质体,是一种室温下为固态的天然或合成的脂质或类脂。主要适于包裹难溶性药物,用作静脉注射或局部给药,还可作为靶向定位和控释作用的载体。相对于常见的药物载体,如脂肪乳、脂质体、聚合物纳米微粒等存在的热力学不稳定、毒副作用大和易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消除等问题,SLN作为药物传递系统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载药能力强、物理化学存储稳定、对靶器官有特异趋向性、成本低和利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基于上述优势,SLN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药学研究者所重视。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可以克服多西他赛水溶性差,溶液状态下稳定性差,有效期短,市售注射液毒副作用大等缺点。
[0008]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I)按多西他赛纳米粒的配方量称取以下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
油相:多西他赛0.05-10% ;
大豆磷脂1.5-35% ;
蛋黄磷脂1.5-35% ;
维生素E0.02-2% ;
胆固醇0.01-5%;
冻干支架剂:5-70% ;
稳定剂:聚甲基丙烯酸钠 0.01-5% ;
水相:泊洛沙姆188 0.01%-5% ;
(2)向油相加入无水乙醇,超声使其溶解,倒入水相,混匀后加入稳定剂;
(3)将步骤(2)所得乳液用高速匀浆机匀浆,再用高压均质机均质至纳米级;
(4)将均质后的乳液加入冻干支架剂中,3(T50°C旋转蒸发,浓缩除去有机溶剂;
(5)将旋转蒸发后的溶液过滤后进行分装;
(6)将分装好的溶液放入事先预冻好的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冻干制得粒径在l(Tl00nm范围内的多西他赛纳米粒。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冻干支架剂为蔗糖、乳糖、甘露醇、海藻糖、盐酸纳络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均质机均质时压力依次分别为300_500bar,800-1000bar, 1000-1500bar 压力下各均质 5-10 分钟。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冻干操作为:将冷冻干燥机的温度降低至-40°C以下,迅速将分装好的溶液放入,维持过夜,然后进行真空处理,使箱内真空度小于10pa,再按-40°C保持 10-60h,-35°C保持 10_30h,_30°C保持 5_24h,-25°C保持 5_24h,-20°C保持 2-10h, -10°C保持 2-10h, _5°C保持 2-10h,0°C保持 2_10h,4°C保持 2_10h,室温下保持2-10h。
[0012]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多西他赛纳米粒。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将固体脂质纳米粒引用到多西他赛的应用中,制备出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多西他赛纳米粒,并将其制成冻干粉针剂型,有利于增加其稳定性。该纳米粒可以达到使多西他赛在人体内的有效传输和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本发明体现了固体脂质纳米粒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对多西他赛的临床应用具有理论和实用双重意义。
[0014]1、增强药物的稳定性。通过考察得知,所制的的纳米粒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分布均匀,粒径在l(Tl00nm范围内,平均粒径分布指数为0.4左右,包封率在90%以上,增加了多西他赛药物稳定性。
[0015]2、降低毒副作用。革除了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改用安全无毒副作用且制得的纳米粒粒径最小的泊洛沙姆作为乳化剂。
[0016]3、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水溶性高和分散性好,且避免了用吐温80作为增溶解剂的毒副作用。该方法所制的的纳米粒将多西他赛包裹在脂质体中,制成0/W脂质纳米粒。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延长多西他赛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减少了作为普通注射剂的
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实施例1 (I)按上述多西他赛纳米粒配方量分别称取如下组分 油相:
多西他赛600mg
大豆磷脂8g
蛋黄磷脂8g
维生素E250mg
胆固醇250mg
冻干支架剂:
蔗糖15g
乳糖20g
水相:
泊洛沙姆 188 (0.01%-5%) 240ml 稳定剂:
聚甲基丙烯酸钠 60 mg
(2)油相加入无水乙醇10ml,超声使溶解,倒入水相,混匀后加入稳定剂。
[0019](3)将所得乳液用高速匀浆机匀浆,再用高压均质机均质至纳米级别。
[0020](4)将均质后的乳液加入冻干支架剂中,3(T50°C旋转蒸发,浓缩除去有机溶剂。
[0021](5)将旋转蒸发后的溶液过滤后进行分装。
[0022](6)将分装好的溶液放入事先预冻好的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冻干。冻干操作为:将冻干箱隔板的温度降低至_40°C以下,迅速将装有制剂的托盘放入冻干箱内,维持过夜,然后进行真空处理,使箱内真空度小于10pa,再按_40°C保持48h,_35°C保持24h,_30°C保持12h,-25°C保持 12h,-20°C保持 6h,_10°C保持 6h,_5°C保持 6h,0°C保持 5h,4°C保持 4h,室温下保持4h,即得。[0023]所述泊洛沙姆188的质量体积比浓度为 按照步骤配制多西他赛纳米粒:
(1)按上述多西他赛纳米粒配方量分别称取如下组分 油相:
多西他赛600mg
大豆磷脂16g
维生素E250mg
胆固醇250mg
冻干支架剂:
甘露醇15g
海藻糖IOg
水相:
泊洛沙姆 188 (0.01%-5%) 240ml 稳定剂:
聚甲基丙烯酸钠70 mg
(2)油相加入无水乙醇10ml,超声使溶解,倒入水相,混匀后加入稳定剂。
[0025](3)将所得乳液用高速匀浆机匀浆,再用高压均质机均质至纳米级别。
[0026](4)将均质后的乳液加入冻干支架剂中,3(T50°C旋转蒸发,浓缩除去有机溶剂。
[0027](5)将旋转蒸发后的溶液过滤后进行分装。
[0028](6)将分装好的溶液放入事先预冻好的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冻干。冻干操作为:将冻干箱隔板的温度降低至_40°C以下,迅速将装有制剂的托盘放入冻干箱内,维持过夜,然后进行真空处理,使箱内真空度小于10pa,再按_40°C保持48h,_35°C保持24h,_30°C保持12h,-25°C保持 12h,-20°C保持 6h,_10°C保持 6h,_5°C保持 6h,0°C保持 5h,4°C保持 4h,室温下保持4h,即得。
[0029]实施例3
按照步骤配制多西他赛纳米粒:
(I)按上述多西他赛纳米粒配方量分别称取如下组分 油相:
多西他赛600mg
蛋黄磷脂16g
维生素E250mg
胆固醇250mg
冻干支架剂:
甘露醇15g
水相:
泊洛沙姆 188 (0.01%-5%) 240ml 稳定剂:
聚甲基丙烯酸钠30 mg(2)油相加入无水乙醇10ml,超声使溶解,倒入水相,混匀后加入稳定剂。
[0030](3)将所得乳液用高速匀浆机匀浆,再用高压均质机均质至纳米级别。
[0031](4)将均质后的乳液加入冻干支架剂中,3(T50°C旋转蒸发,浓缩除去有机溶剂。
[0032](5)将旋转蒸发后的溶液过滤后进行分装。
[0033](6)将分装好的溶液放入事先预冻好的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冻干。冻干操作为:将冻干箱隔板的温度降低至_40°C以下,迅速将装有制剂的托盘放入冻干箱内,维持过夜,然后进行真空处理,使箱内真空度小于10pa,再按_40°C保持48h,_35°C保持24h,_30°C保持12h,-25°C保持 12h,-20°C保持 6h,_10°C保持 6h,_5°C保持 6h,0°C保持 5h,4°C保持 4h,室温下保持4h,即得。
[0034]比较具体实施案例1、2和3,从实验现象看:1、单独使用大豆磷脂匀浆和均质过程中起泡少,便于操作;2、加入蛋黄磷脂后略有气泡产生;3、单独使用蛋黄磷脂气泡多,影响匀浆过程操作;4、大豆磷脂成本较高,加入蛋黄磷脂后,成本下降,操作可控。
[0035]相关检测数据显示,所得纳米粒平均粒径均在KTlOOnm之间;多西他赛含量为90%~110% ;包封率均大于80% ;突释效应小于40% ;过氧化值小于均小于30 ;酸值小于12 ;酸度在4.0-6.0之间。
[003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I)按多西他赛纳米粒的配方量称取以下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 油相:多西他赛0.05-10% ; 大豆磷脂1.5-35% ; 蛋黄磷脂1.5-35% ; 维生素E0.02-2% ; 胆固醇0.01-5%; 冻干支架剂:5-70% ; 稳定剂:聚甲基丙烯酸钠 0.01-5% ; 水相:泊洛沙姆188 0.01%-5% ; (2)向油相加入无水乙醇,超声使其溶解,倒入水相,混匀后加入稳定剂; (3)将步骤(2)所得乳液用高速匀浆机匀浆,再用高压均质机均质至纳米级; (4)将均质后的乳液加入冻 干支架剂中,3(T50°C旋转蒸发,浓缩除去有机溶剂; (5)将旋转蒸发后的溶液过滤后进行分装; (6)将分装好的溶液放入事先预冻好的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冻干制得粒径在l(Tl00nm范围内的多西他赛纳米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支架剂为蔗糖、乳糖、甘露醇、海藻糖、盐酸纳络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均质机均质时压力依次分别为300-500bar,800-1000bar,1000-1500bar压力下各均质5-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冻干操作为:将冷冻干燥机的温度降低至-40°C以下,迅速将分装好的溶液放入,维持过夜,然后进行真空处理,使箱内真空度小于10pa,再按_40°C保持10-60h,-35°C保持 10-30h,-30°C保持 5-24h,-25°C保持 5_24h,_20°C保持 2_10h,_10°C保持 2_10h,_5°C保持2-1 Oh,(TC保持2-10h,4°C保持2-1 Oh,室温下保持2-1 Oh。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多西他赛纳米粒。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3462906SQ201310376983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薛飞, 吴学燊 申请人:青岛东辉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