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卟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59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卟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卟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结构式为:制备:5-(4'-苯酚)-10,15,20-三苯基卟啉加入有机溶剂,搅拌溶解,再加入溴化1-(3'-溴丙基)-3-甲基吡啶和碱,氮气保护,加热,TLC监测原料点消失,反应结束,加水溶解,萃取,洗涤干燥,静置,分离提纯,即得溴化1-[3'-[4''-(10''',15''',20'''-三苯基卟吩-5'''-)苯氧基]丙基]-3-甲基吡啶铵。卟啉类化合物在制备光动力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结构简单,有较高的纯度,较好的光热稳定性,红光区的吸收较强。
【专利说明】一种卟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抗微生物药物及其制备和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卟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治疗(photodynamic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PACT)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光敏剂和可见光诱导微生物病原体发生氧化灭活的治疗手段(BanfiSet al.J Photochem Photobiol.B,85(1):28-38,2006)。PACT 的基本要素:光敏剂、光源和氧,三者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效果。当在正常组织或细胞加光敏剂时,所有的组织或细胞都会吸收,经过一段时间后,光敏剂会从正常组织中逐渐清除,但却能存留于病变组织或细菌细胞中,并能选择性地附着于细菌的膜系统上,尤其是细胞壁,而非在细胞体内。 随后在适当波长激光局部照射后,光敏剂被激活,受激活的光敏剂将光能由光化学反应传递给组织或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如氧),以产生具有毒性的自由基,或与组织、细菌细胞内的氧分子作用,产生一些氧化活性分子(radical oxygen species, ROS)并攻击细胞结构,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膜系统,影响其自身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0003]相对于其他方法,PACT具有非特异性和高效性,使病原菌很难产生抗药性,特别是处置方便、副作用小、见效快的优点,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而PACT疗效主要取决于光敏剂,现已批准使用和正在临床试验的绝大多数光敏剂为卟啉类化合物(Giulio J et al.J.Photochem.Photobiol.B, 36:87-89, 1996),有的已运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疾病,如妇科炎症、口腔及牙周炎,以及用于手术中的灭菌与消毒等,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0004]卟啉与细胞质膜的结合是光敏抗微生物的先决条件。Nitan等(黄齐茂等,化学学报,62 (21),2182-2186, 2004)通过对三种位置异构的疏水卟啉和两种带不同电荷的亲水卟啉的抗菌性比较发现,电荷和聚集度是影响卟啉光敏活性的重要因素。对于疏水化合物而言,光活性依赖于聚集度,起作用的主要是单聚体;阳离子和阴离子相比,阳离子卟啉与细胞膜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使得其能与细胞膜有效结合,在光作用下杀伤细胞。革兰氏阴性菌复杂的细 胞壁结构,屏蔽了卟啉和细胞膜的结合,降低了卟啉的杀伤作用。卟啉对病毒的杀伤源于对病毒外壳的作用。文献报道表明,阳离子卟啉比阴离子或中性卟啉在抗微生物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和潜能,如Banfi等人(Noryh, J et al., J Photochem Photobiol
B.17:99-101, 1993)用化合物11、12、13进行光动力抗菌研究发现,中性卟啉化合物11的抗菌活性比阳性卟啉化合物12、13低很多;而后两者的比较也可发现13比12活性要好,这说明阳离子基团是卟啉抗菌所必须的,但它们还与亲脂性还有一定的关系:光敏剂亲水的增加会减弱其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和选择性,因此,理想的光敏剂是两性的且二者应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
[0005]
【权利要求】
1.一种卟啉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卟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5-(4’_苯酚)-10,15,20-三苯基卟啉中加入有机溶剂,搅拌溶解,再加入溴化1- (3’ -溴丙基)-3-甲基吡啶和碱,氮气保护,80 0C -85 0C条件下,保持6_8h,TLC监测原料点消失,反应结束,加水溶解,萃取,洗涤干燥,静置,分离提纯,即得溴化1-[3’ _[4’ ’ _(10’ ’ ’,15’ ’ ’,20’ ’ ’ -三苯基卟吩-5’ ’ ’ -)苯氧基]丙基]_3_甲基吡啶铵;其中5-(4,-苯酚)-10,15,20-三苯基卟啉、有机溶剂、溴化1- (6’-溴己基)-3-甲基吡啶铵、碱的摩尔比为3:30:7: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卟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DMF或1,4- 二氧六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卟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卟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提纯为柱层析分离提纯,柱层析中填充剂为硅胶,淋洗剂为体积比为10:1-1:1的二氯甲烷、甲醇的混合溶液。
6.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卟啉类化合物在制备光动力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3570733SQ20131053083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陈志龙, 张莉君, 丁海林, 丁予章, 卞俊, 鲍蕾蕾, 张海飞, 严懿嘉, 郑皓, 万娜, 郑慧玲, 朱伟波 申请人:东华大学, 陈志龙, 丁予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