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9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微球上均匀覆盖有铜,微球直径为0.5-2微米,铜层厚度为0.05-0.2微米。该设计与传统的铜丝缠绕方式相比,可以明显提高铜的作用效率,减少铜资源的消耗;本实用新型用于可降解的避孕环,可以舍去取环等操作,更加方便实用。
【专利说明】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物微球,特别是涉及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
【背景技术】
[0002]在医用制品中银、铜等金属对生物细胞有特殊的杀伤作用,纳米的金属有巨大的表面积,单位重量的作用效率特别大,但是纳米大小的金属颗粒,也能穿透人类的表皮或通过口腔、食道、肠道壁进入肌体及器官内部,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
[0003]在普通避孕环上一般还缠绕铜丝以杀死精子。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微球上均匀覆盖有铜。
[0006]所述微球直径为0.5-2微米,铜层厚度为0.05-0.2微米。
[0007]所述微球直径为I微米,铜层厚度为0.1微米。
[0008]所述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聚乳酸、聚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聚羟基乙酸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
[0009]本实用新型的微球是专门为可生物降解避孕环而设计的,可替代铜丝,在可生物降解避孕环在降解的过程中,覆铜微球也随之不断脱落,排出体外。该微球由于内部是聚合物,所以铜的用量极少,节约大量自然界不可再生的铜资源。排出体外的涂铜微球,在铜被氧化锈蚀后,聚合物本身也可被自然降解。
_0] 有益.效果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将薄层铜包覆聚合物,与传统的铜丝缠绕相比,可以有效减少铜的用量,节约资源,同时也没有纳米级金属可能产生的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专门应用于可生物降解避孕环,可以舍去取环等操作,更加方便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其中1:铜2:生物可降解聚合物;0.05-0.2微米为铜层厚度;
[0013]图2是圆形生物可降解避孕环结构图;
[0014]图3是圆形生物可降解避孕环的局部放大图,其中3:涂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4: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00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
[0018]如图1所示为涂铜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微球的剖面结构图。铜I均匀地覆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微球2上,铜层厚度为0.1微米,微球直径为I微米。
[0019]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生物可降解的避孕环。如图2所示为实际应用中圆形生物可降解避孕环的示意图。覆铜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微球3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4 一起进行共混,放入圆形避孕环模具中进行固化,得到生物可降解避孕环。
[0020]实施例2
[0021]铜均匀地覆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微球上,铜层厚度为0.2微米,微球直径为2微米。
[0022]实施例3
[0023]铜均匀地覆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微球上,铜层厚度为0.05微米,微球直径为0.5微米。
【权利要求】
1.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其特征在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微球上均匀覆盖有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直径为0.5-2微米,铜层厚度为0.05-0.2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直径为I微米,铜层厚度为0.1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聚乳酸、聚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聚羟基乙酸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
【文档编号】A61L31/16GK203408280SQ201320265219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5日
【发明者】章倩, 蒋亚君, 王富军, 孙孝娟, 邱夷平, 章悦庭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