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04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及其应用,所述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由载体和蛇葡萄素制备而成;所述载体为普朗尼克F127、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的混合物。所述蛇葡萄素与载体的投料质量比为1∶10至1∶30;所述载体中,普朗尼克F127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的投料质量比为1∶3至1∶10。本发明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显著地提高了蛇葡萄素的溶解度,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并有一定的缓释效果。本发明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可作为注射用途,可用于前列腺癌症病人,能较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蛇葡萄素又名二氢杨梅素,该化合物首次由Kotake和Kubota于1940从葡萄科蛇 葡萄属植物福建茶即楝叶玉葡萄A.Meliaefolia的叶中分离得到,命名为蛇葡萄素。蛇葡 萄素被证明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消炎、抑菌等功效,但由于其溶解度小,且在肠道内 可能经细菌作用而被代谢,因此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低。另由于其水中溶解度小,不利于制 成注射给药形式。这些都是影响其在临床上应用的障碍,目前还未见蛇葡萄素单体的相关 产品应用于临床。虽然有文献报道(Ruan LP,Yu BY, et. al. Improving thesolubility of ampelopsin by solid dispersions and inclusion complexes. Journal ofPharmaceutical andBiomedical Analysis. 2005,38(3) :457-64)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等 制剂技术来提高蛇葡萄素的溶解度,但这些方法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只能单一地 提高溶解性,而不能达到缓释和注射用途的目的。而采用表面活性剂、乙醇、二甲基亚砜等 试剂来增加溶解度,又存在毒性或刺激性大的缺点。
[0003]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既能提高蛇葡萄素水溶性, 又能延缓药物释放,延长生物半衰期,提高疗效的一种新型蛇葡萄素输送系统。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其既能提高蛇葡萄素水溶性,又能 延缓药物释放,延长生物半衰期,且能提高疗效。
[0005] 本发明所提供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由载体和蛇葡萄素制备而成;所述载体为普 朗尼克F127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 E琥珀酸酯的混合物。
[0006] 上述蛇葡萄素纳米胶束中蛇葡萄素和载体的投料质量比为1 : 10至1 : 30(即 1 : 10-30),优选为 1 : 20。
[0007] 上述载体中,所述普朗尼克F127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 E琥珀酸酯的投料质量 比为l:3至l:10(即l:3-10),优选为l:8,所述聚乙二醇 1000 维生素 E琥珀酸 酯,简称 TPGS1Q。。。
[0008] 上述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蛇葡萄素和所述载体 置于容器中,再向其中加入甲醇,使所述紫杉醇和所述载体溶解于所述甲醇中,再去除甲醇 并使所述紫杉醇和所述载体的混合物在所述容器内壁上通过旋转蒸发形成薄膜(这里可能 要细化说明:"混合物是如何能在容器内壁上形成薄膜"),再向所述容器中加入纯化水,对 容器壁上所形成的薄膜进行水化处理,得到水化处理产物,即得到所述蛇葡萄素纳米胶束; 所述的再去除甲醇步骤可以是在适宜温度下通过旋转蒸发仪真空除去甲醇,或其它本领域 常规除去甲醇措施均可。
[0009] 上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水化处理的方法为将装有所述薄膜 和纯化水的容器在37°C下振摇30min,所述的振摇可以是超声处理方式,或其它本领域常 规措施均可。
[0010] 上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水化处理后,还可以将水化处理产 物进行0. 1 μ m孔径滤膜过滤的步骤。
[0011] 上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平均粒径为22. 8 ±0. 5nm。
[0012] 上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粒径的多分散系数均小于0. 2。
[0013] 上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Zeta电位为一 20. 73mV。
[0014] 上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中蛇葡萄素的含量为3. 27±0. 12mg/ml。
[0015] 上述任一所述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在在制备抑制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
[0016] 上述应用中,所述抑制肿瘤为抑制肿瘤的增殖和/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存活; 上述应用中,所述抑制肿瘤的增殖为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或抑制肿瘤球体积增大 和/或促进肿瘤球的瓦解; 上述应用中,所述肿瘤为前列腺癌;所述前列腺的细胞为前列腺癌细胞PC-3,前列腺 癌细胞DU-145。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将蛇葡萄素在水中溶解度提高了 16倍左右,使其可以 满足日常注射给药剂量的要求。而且制剂在12h内可以累积释放80%以上,延长药物的释 放的同时又能保证药物的完全释放,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0018] 2)本发明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采用两种载体材料混合使用,提高药物的包封率 和稳定性,而且能克服药物的耐药性产生又能减少细胞内药物的外排,充分发挥药物的治 疗作用。
[0019] 3)本发明制剂对肿瘤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特别是 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明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描绘蛇葡萄素纳米胶束透射电镜扫描图。
[0021] 图2是描绘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在不同介质中的药物溶出曲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子,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 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 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23] 实施例1 分别精密称取TPGS1QQQ 8g、普朗尼克F127 lg、蛇葡萄素0. 45g,溶于适量的甲醇中,37°C 下通过旋转蒸发仪真空除去甲醇,在茄形瓶底部及内壁形成一层薄薄的均匀膜,加入50mL 的纯化水,在37°C水浴中水化30min,封口置于冰箱中约6h,超声处理lOmin,待薄膜完全脱 落,依次用〇. 2 μ m、0. 1 μ m的聚碳酸酯膜分别过滤3次,即得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制剂,包封 率为80. 1%。
[0024] 实施例2 分别精密称取TPGS1W(15g、普朗尼克F127 lg、蛇葡萄素0. 3g,溶于适量的甲醇中,37°C下 通过旋转蒸发仪真空除去甲醇,在茄形瓶底部及内壁形成一层薄薄的均匀膜,加入50mL的 纯化水,在37°C水浴中水化30min,封口置于冰箱中约6h,超声处理lOmin,待薄膜完全脱 落,依次用〇. 2 μ m、0. 1 μ m的聚碳酸酯膜分别过滤3次,即得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制剂,包封 率为74. 9%。
[0025] 实施例3 分别精密称取TPGS1W(18g、普朗尼克F127 lg、蛇葡萄素0. 9g,溶于适量的甲醇中,37°C下 通过旋转蒸发仪真空除去甲醇,在茄形瓶底部及内壁形成一层薄薄的均匀膜,加入50mL的 纯化水,在37°C水浴中水化30min,封口置于冰箱中约6h,超声处理lOmin,待薄膜完全脱 落,依次用〇. 2 μ m、0. 1 μ m的聚碳酸酯膜分别过滤3次,即得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制剂,包封 率为70. 7%。
[0026] 实施例4 分别精密称取TPGS1W(18g、普朗尼克F127 lg、蛇葡萄素0. 6g,溶于适量的甲醇中,37°C下 通过旋转蒸发仪真空除去甲醇,在茄形瓶底部及内壁形成一层薄薄的均匀膜,加入50mL的 纯化水,在37°C水浴中水化30min,封口置于冰箱中约6h,超声处理lOmin,待薄膜完全脱 落,依次用〇. 2 μ m、0. 1 μ m的聚碳酸酯膜分别过滤3次,即得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制剂,包封 率为72. 7%。
[0027] 实施例5 运用上述实施例中制备纳米胶束的方法制得含药纳米胶束,再将该含药纳米胶束灌装 在安瓿瓶中,经冷冻干燥处理,封口,即得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冻干粉针剂。
[0028] 实施例6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形态表征 取适量实施例1制得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经稀释后,用Nicomp 380/ZLS激光粒度与 电位测仪测定粒径及其分布和Zeta电位。实验结果表明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平均粒径在 22. 8±0. 5nm,多分散系数均小于0. 2,表明分散度良好,Zeta电位为一 20. 73mV。
[0029] 取实施例1制得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适量,用磷钨酸负染色,滴于镀膜的电镜铜 网上,晾干后,置于电镜下观察纳米粒子的形态。如图1所示,可见纳米胶束为球形,外观圆 整,粒径均一,粒径大小与激光粒度仪的测定结果一致。
[0030] 实施例7溶解度考察 分别将实施例1制得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冻干粉加入一定量水中,于25°c恒温水浴振 荡器中振摇至溶解平衡。分别取样适量,经0.22 μ m微孔滤膜滤过,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甲 醇定容。用HPLC法测定其峰面积,按外标对照法,分别计算平衡溶解度。结果显示,本发明 蛇葡萄素纳米胶束中的蛇葡萄素溶解度由常规的〇. 4861 mg · ι?Γ1提高至7. 7444mg · ι?Γ1, 增加了 16倍。
[0031] 实施例8蛇葡萄素纳米胶束体外释放实验 分别精取实施例1制得的2mL蛇葡萄素纳米胶束溶液置于经处理过的透析袋((8000- 14000道尔顿)内,将袋口扎紧后放入装有200mL的不同释放介质(人工胃液、纯化水、pH6. 8 磷酸缓冲盐和PH7. 4牛胎血清)的烧杯中,置于37°C恒温振荡器中震荡,定时吸取透析液 lmL,同时补加等量的人工胃液、纯化水、磷酸缓冲盐和牛胎血清。采用HPLC法测定蛇葡萄 素含量,并计算累计释放率,其释放曲线见图2。如图所示,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在4种不同介 质中12h可以累积释放80%以上的药物,并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
[0032] 实施例9蛇葡萄素纳米胶束体外抗前列腺癌活性实验 1.蛇葡萄素纳米胶束体外抗前列腺癌活性 1. 1实验分组 (1)实施例1制得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组(含蛇葡萄素、F127+TPGS1000 ;药 物和总载体比为1:20, F127与TPGS1000比例为8:1):以蛇葡萄素含量计,分别设 25, 50, 100, 150, 200, 250ug/ml 浓度梯度。
[0033] (2)蛇葡萄素裸药组(只含蛇葡萄素原料药):设25, 50, 100, 150, 200, 250ug/ml浓 度梯度。
[0034] (4)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细胞正常生长):加等体积的PBS或培养基。
[0035] 1. 2药液配制 (1) 蛇葡萄素以DMS0助溶,用PBS或培养基稀释成所需浓度梯度(其中DMS0浓度不高 于 0. 01%) (2) 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直接用PBS配制,过0. lum滤膜除菌,以PBS或培养基稀释成所 需浓度梯度。
[0036] 1. 3 MTT 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前列腺癌细胞,胰酶消化计数,制成适宜浓度的单细胞悬液。96孔板周 围用PBS填充,中间区域按每孔180ul悬液接种适宜数目的细胞。培养24h后细胞贴壁,加 入浓度梯度的药物,并设空白对照,继续培养72h。72h后吸弃培养液,加入5mg/ml的MTT 液,20ul/孔。继续孵育4h后,小心弃上清,加入DMS0溶解结晶,150ul/孔。震荡lOmin,上酶 标仪于570nm处测定0D。按下式计算存活率:存活率(%)=(实验组0D/对照组OD)X 100%。
[0037] 2实验结果 2. 1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影响 表1.不同浓度蛇葡萄素及其纳米胶束干预后PC-3细胞的存活率

【权利要求】
1. 一种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由载体和蛇葡萄素制备而成;所述载体为普朗尼克F127与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 E琥珀酸酯的混合物; 所述蛇葡萄素与载体的投料质量比为1 : 10至1 : 30; 所述载体中,普朗尼克F127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 E琥珀酸酯的投料质量比为1 : 3 至 1 : 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蛇葡萄素与载体的投 料质量比为1 : 2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中,普朗尼克F127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 E琥珀酸酯的投料质量比为1 : 8〇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蛇葡萄素纳 米胶束的平均粒径为22. 8±0. 5nm ; 所述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粒径的多分散系数小于0. 2。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 Zeta 电位为一20. 73mV。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蛇葡萄素纳米胶束中 蛇葡萄素的含量为3. 27±0· 12mg/ml。
7. 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配方量 的蛇葡萄素和配方量的载体置于容器中,再向其中加入甲醇,使蛇葡萄素和载体溶解于甲 醇中,通过去除甲醇的步骤而使蛇葡萄素和载体的混合物在容器内壁上形成薄膜,再向所 述容器中加入纯化水,对容器内壁上所形成的薄膜进行水化处理,得到水化处理产物,即得 到所述蛇葡萄素纳米胶束。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蛇葡萄素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化处理 的方法为将装有薄膜和纯化水的容器在37°C下振摇30min。
9. 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蛇葡萄素纳米胶束在制备抑制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肿瘤为抑制肿瘤的增殖和/或 抑制肿瘤细胞的存活; 和/或,所述抑制肿瘤的增殖为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或抑制肿瘤球体积增大和/ 或促进肿瘤球的瓦解; 和/或,所述肿瘤为前列腺癌;所述前列腺的细胞为前列腺癌细胞PC-3,前列腺癌细 胞DU-145。
【文档编号】A61K31/352GK104042567SQ20141024924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7日
【发明者】黄仁杰, 倪峰, 狄万鹏, 张月芬 申请人: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