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滴丸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17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液冷滴丸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液冷滴丸生产线,包括滴丸系统、液冷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滴丸系统包括化料罐和与其相连的滴头,化料罐与滴头之间设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带动滴头上下振动,产生的振动剪切力,将滴头中流出的药液剪切成滴,落入液冷循环系统冷却后形成滴丸,滴头包括储料罐和设置在其底部的滴盘,滴盘上设有多个滴孔,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防止在黏稠液体高速喷出时,喷孔周围有残余的药液堆积,最终导致喷孔堵塞或影响滴制;结合高频切割滴制,在线实时检测并控制调节滴丸质量,提高产率。
【专利说明】液冷滴丸生产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冷滴丸生产线,属于滴丸生产线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滴丸是中药制剂的传统剂型,它的优点在于生产周期短,无粉尘污染;生物利用率高、起效迅速且局部给药有长效作用;能减小药物挥发,增加药物稳定性;又便于携带和贮存。
[0003]目前市面上生产的滴丸机基本上都采用自然滴制,或者由自然滴制法改进而来的加压滴制,通过设置在滴盘上的滴嘴,利用自然重力或压力滴制,依靠药液表面张力和内应力自行成丸。现有滴头在黏稠液体高速喷出时,滴嘴周围会有残余的药液堆积,最终导致滴嘴堵塞而影响滴制。设置在滴盘上的振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频率不稳定,导致成丸大小不均一,直接影响滴丸的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冷滴丸生产线,结合高频切割滴制,在线实时检测并控制调节滴丸质量,提高产率,拓宽滴丸直径范围;有效消除涌动和脉冲,使滴丸机送料平稳;通过调整出料管线的长径比,增加滴丸冷却时间,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能耗;进一步通过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防止在黏稠液体高速喷出时,喷孔周围有残余的药液堆积,最终导致喷孔堵塞或影响滴制。
[0005]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种液冷滴丸生产线,包括滴丸系统、液冷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滴丸系统包括化料罐和与其相连的滴头,所述化料罐与滴头之间设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带动滴头上下振动,产生的振动剪切力,将滴头中流出的药液剪切成滴,落入液冷循环系统冷却后形成滴丸,所述滴头包括储料罐和设置在其底部的滴盘,滴盘上设有多个滴孔,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
[0007]根据需要,所述凹形环槽的内径=滴孔内径+0.4毫米,外径彡1.5毫米,槽深为
0.5~5晕米。
[0008]为了便于在滴制过程中实时监测和控制滴丸质量,所述滴头上设有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脉冲信号发射机构,其发射频率与所述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相同,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在线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控制调节滴制参数。
[0009]为了便于观察,所述在线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滴头下方的侧面;所述脉冲信号发射机构为频闪灯,所述频闪灯和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相同;除了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之夕卜,所述在线监测装置还包括与频闪灯对应设置的摄像头,摄像头与频闪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与频闪灯照射路线呈15° -145°夹角。
[0010]根据需要,所述滴制参数主要包括:所述频闪灯和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2-2000HZ,优选 90-200HZ,最优 130-140HZ ;滴制速度:10_40Kg/hr,优选 12_30Kg/hr,最优15-25Kg/hr ;滴制加速度:1_20G,优选3-10G,最优3.5-4.5G ;滴制压力:0.5-4.0Bar,优选
1.0-3.0Bar,最优 1.8Bar ;滴头温度:70-200°C,优选 70-100。。,最优 75-85。。。
[0011]为了保持滴制温度恒定,所述的滴头外部设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的外层设有隔热材料,内层设有蒸汽加热装置或红外加热装置,保温腔的下方设有开口,开口的位置与滴头的出口位置对应设置,开口的大小与滴头的宽度对应设置。
[0012]另外,所述的液冷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冷却罐、出料管线、滤丸装置和冷却液循环装置,所述冷却罐设置在滴头的正下方,冷却罐的末端连接出料管线,出料管线的出口处设有滤丸装置;冷却液循环装置主要包括冷却液收集罐和热交换器,从冷却罐中流出并通过滤丸装置与滴丸分离的冷却液流入冷却液收集罐,通过管道进入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液通过管道重新输入冷却罐,形成冷却液循环;所述的管道上设有冷却罐液位控制循环泵。为了有效减少液滴在进入冷却罐时冷却液液面对其造成的冲击力,冷却罐罐壁上开设多个切向入口。通常情况下,切向入口的设置数量为2-30个,优选2-10,最优为6个。
[0013]为了便于收集和排出,所述的冷却罐为圆柱形或倒锥形桶体,底部设有锥形出料口,桶体外部设有橡塑保温层。
[0014]为了有效延长滴丸的冷却时间,所述冷却罐的长度为0.5-10米;所述出料管线的长度为1-50米。
[00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设备制备滴丸大小受限,能源利用率低、设备死角多难于清洗等问题;结合高频切割滴制,在滴头附近设置频闪灯,使频闪灯的脉冲信号频率与高频振动频率相同,在线实时检测并控制调节滴丸质量,提高产率,拓宽滴丸直径范围;通过缓冲罐的设置,消除涌动和脉冲,使滴丸机送料平稳;另外,通过调整出料管线的长径比,增加滴丸冷却时间,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能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进一步通过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防止在黏桐液体闻速喷出时,喷孔周围有残余的药液堆积,最终导致喷孔堵塞或影响滴制。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滴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滴盘剖视图;
[0020]图4为图3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滴丸生产线,包括滴丸系统、液冷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滴丸系统包括化料罐100和与其相连的滴头200,所述化料罐100与滴头200之间设有振动装置300,根据需要,所述的振动装置300可以设置在滴头200的上方或侧面。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振动装置300是设置在滴头200上方的。振动装置300带动滴头200上下振动,产生的振动剪切力,将滴头200中流出的药液剪切成滴,落入液冷循环系统冷却后形成滴丸。所述滴头200上设有在线监测装置400,该装置包括脉冲信号发射机构和对应设置的用于在线实时检测滴丸形状的检测机构。所述脉冲信号发射机构的发射频率与所述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相同,检测机构输出检测信号给控制系统,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调节滴制参数。一般而言,通过在线监测后需要及时调整的所述滴制参数主要包括:滴制速度、滴制加速度和滴制压力等等。在通常情况下,上述各个参数的范围为:振动频率为2-2000HZ,滴制加速度1-15G,滴制压力为0.5-4.0Bar,滴头温度70-200°C,滴制速度与化料速度相匹配。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监测,所述在线监测装置400可以设置在所述滴头200下方的侧面。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在线监测装置400中的脉冲信号发射机构为频闪灯,与其对应设置一摄像头,摄像头与频闪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与频闪灯照射路线呈15° -145°夹角。
[0022]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振动装置300穿过保温腔的顶部与滴头200相连,用于使滴头200产生振动,振动参数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设定,并可通过振动波形的采集进行修正,同时还可以通过频闪灯和摄像头的配合在线监测滴丸的外观形状。另外,在整个滴丸生产线中,用于传送物料的管线介质为通用的标准不锈钢SUS316L或316Ti,使用电加热装置或水浴进行保温。使用高频振动切割滴制,依靠加速度极大的振动剪切力作用使滴丸成形,可以通过调节滴头200上滴孔的孔径、振频、加速度及供料压力等多种方式,实现对滴丸直径的控制。采用本实用新型滴丸生产线所滴制的滴丸,其直径在0.2-3.0mm范围内可调,滴制频率可以达到2-2000HZ,单位滴头产量提高了 50倍以上。
[0023]具体来说,将化料罐100中的熔融药液加压输送至滴头200,利用磁力/电动或气动的振动原理,使滴头200以设定的频率、波形及加速度上下振动,振动剪切力作用于液柱,使其形成液滴,振动频率范围大,可以设置在2Hz-10kHz之间。通常会根据物料的黏度来选择振动方式,更具体地,磁力/电动振动的方式,具有振动频率高,振幅小的特点,适合低黏度物料的高速滴丸方式。而气动振动的方式,振动频率,振幅大。当物料黏度超过800cp (厘泊)时,电动方式将无法将物料有效切割,容易造成滴头200的堵塞,影响滴丸制备,此时,则可采用气动振动方式。同时在滴制过程中,利用振动波形作为PAT(在线分析技术)的监测指标,可测定滴丸的粒径分布情况,并可通过频闪装置对滴丸的流化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频闪实时检查和在线监控技术,使得滴丸产品收率由传统的70%提高到95%以上。
[0024]如图1所示,为了有效缓冲脉冲和涌动,保证送料平稳,所述的化料罐100和滴头200之间还设有缓冲罐500。缓冲罐500设有压缩空气进口,通过压力管道与气泵相连,压力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使缓冲罐500内药液保持恒压供给。所述缓冲罐500内设有液位计,用于控制进料速度。为了保证药液恒温,所述缓冲罐500还设有保温层,采用水浴、油浴及电伴热保温。缓冲罐500内还设有可调节搅拌速度的搅拌桨(图中未示出),搅拌速度可调节。
[0025]为了保持药液温度恒定,所述的滴头200外部设有保温腔210,所述保温腔210的外层设有隔热材料,内层设有蒸汽加热装置或红外加热装置,保温腔210的下方设有开口,开口的位置与滴头200的出口位置对应设置,开口的大小与滴头200的宽度对应设置。另夕卜,保温腔210内部制作为圆角,使其更容易清洁。在保温腔210的保温作用下,滴头200的滴制温度控制在70°C -100°C范围内。
[0026]如图1所示,所述的液冷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冷却罐600、出料管线610、滤丸装置620和冷却液循环装置630。所述冷却罐600设置在滴头200的正下方,冷却罐600的末端连接出料管线610,出料管线610的出口处设有滤丸装置620。冷却液循环装置630主要包括冷却液收集罐和热交换器,从冷却罐600中流出并通过滤丸装置620与滴丸分离的冷却液流入冷却液收集罐,通过管道进入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液通过管道重新输入冷却罐600,形成冷却液循环。所述的管道上设有冷却罐液位控制循环泵。也就是说,滤丸装置620是通过简单的筛网滤出凝固滴丸,作为冷却液的石蜡油进入热交换装置进行制冷后循环使用。石蜡油的循环速度是由冷却罐600液位控制循环泵实现的,因此,冷却罐600的液位高度和循环泵的工作状态这两个因素用于对出料的速度进行控制。基于设备的可实施性和尺寸的合理性,出料管线610的直径范围可以在0.8-80厘米之间;可以通过缩小出料管线8的截面面积,同时适当增加出料管线8长度的方式适当地延长冷却时间,确保滴丸质量。通常情况下,所述的出料管线610的长度可以设置在1-50米左右,优选为1-25米左右。可以根据放置设备的场地大小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保证冷却效果,所述冷却罐600的直径可以为0.5-6米,高度为0.5-10米。另外,为了便于收集,所述的冷却罐600的形状为圆柱形或倒锥形桶体,底部设有锥形出料口,同时在桶体的外部还设有橡塑保温层。冷却罐600的上半部分带有加热装置,对罐内的冷却液上层进行加热,使冷却液从上到下形成一个温度梯度,该温度梯度的范围在5°C -110°C左右。夹套加热温度根据滴头设定的药液温度来设定,最上层加热温度一般不低于药液温度的0°C -30°C以内,可根据工艺及物料特性设定加热温度,从而防止药液突然进入温差过大的冷却液,出现骤冷现象,而导致滴丸变形。
[0027]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仅为本实用新型液冷滴丸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根据产量的大小的要求,无论是化料罐、缓冲罐,还是带保温腔的滴头、振动装置和冷却罐,都可以多台或多套彼此连接起来,配合控制系统的集成化控制,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0028]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材料使用、料液输送部分及制冷装置等,为目前己有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9]图2为滴盘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滴盘剖视图;图4为图3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结合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滴头200主要包括有滴盘210,滴盘210上设有多个滴孔220,滴孔220在滴盘210的圆周方向上等距离间隔设置。如图4所示,滴孔220由圆柱腔221、圆锥腔222和直管腔223组成,液滴从直管腔223的末端滴下。在所述滴盘210朝向冷却罐600的侧面上,在直管腔223出口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230。由于直管腔223出口的孔径DO通常为0.l-5mm,所述凹形环槽230的内径Dl = D0+0.4mm,外径D2彡1.5毫米,槽深h为0.5-5mm。另夕卜,圆柱腔221的直径d为0.l_5mm,圆锥腔222的锥度为20° -170°,滴盘210的总厚度A为6mm,直管腔223的高度H= (0.5-6)DO0通过在滴孔220的外围开设凹形环槽230,可以防止在黏稠液体高速喷出时,滴孔220的周围有残余的药液堆积,最终导致滴孔220的堵塞或影响滴制。
[0030]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材料使用、料液输送部分及制冷装置等,为目前己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0031]总体来说,上述液冷滴丸生产线的生产步骤是这样的:
[0032]将在化料罐100中已融化且混合均匀的药液输入缓冲罐500中,保温温度40-120°C ,使用重力及压缩空气压力为滴头恒速供料。利用缓冲加压罐推送药液,将已熔化的药液输送到带有保温外壳的滴头200中,所述的滴头200具有与保温腔210底部开口相同方向的出口,确保药液能够从滴头200底部滴出。利用压力,使混合药液从滴头200的底部出口流出。
[0033]药液在滴头200中,通过振动装置300带来的剪切力进行滴制,在此过程中,滴丸的直径可通过控制滴头200的孔径,振频、振幅、加速度及供料压力进行调整。根据所需滴丸的大小,调节压力或气动或电动振动滴头200的振动参数,使从滴头200流出的药柱被切割成所需直径的药滴。其中振动加速度为O-1lOg(正弦),振动幅度0-25.4mm。可通过频闪灯,观察滴丸外形,由于频闪灯的闪动频率与振动装置300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所观察到的滴丸外形在下落的过程中为一滴一滴彼此分离的状态;一旦观察到其状态为直线状或者一滴与一滴之间彼此发生粘连,即刻需要对输送压力,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进行调整。除了采用肉眼观察之外,还可以通过频闪灯配合摄像头,将滴丸的滴制状态拍摄下来进行观察。振动波形可通过波形采集器进行采集和自动校正。具体来说,通过调节输送压力来增加或降低药液喷出速度的快慢,压力越大,喷出速度越快,液滴间距越密,越易粘连;通过调节振动频率及振动加速度来调节液滴的大小及分离程度,频率越大,切割液滴体积越小,加速度越大,液滴剪切力越大,最终保证在频闪灯下观察到的是液滴完全分离的状态。在整个滴制过程中,供液管线及滴头200 —直处于加热保温状态,以保证药液流动性,通常温度控制在40-120°C左右。
[0034]液体滴丸直接下落,落入在滴头200正下方设置的液冷循环系统的冷却罐600中,该冷却罐600中盛满了冷却介质-石蜡油,液体滴丸进入石蜡油中凝固,石蜡油的温度通常控制在4-7°C左右的范围。随即与石蜡油一并沿着出料管线610运动,整个冷却时间包括了滴丸在冷却罐600和出料管线610两个部分。凝固滴丸在重力作用下与部分石蜡油一起出料,通过滤丸装置620的过滤作用,滴丸被筛出收集,另一部分分离出来的高温石蜡油,温度大约在13-17°C左右,进入热交换装置进行制冷后的循环使用。
[0035]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0036]实施例一制备复方丹参滴丸
[0037]取丹参三七提取物600g,冰片5g,以及PEG-6000 (聚乙二醇-6000)辅料2000g。先将PEG-6000加入化料罐100中,加热至90°C,预先熔融,再加入丹参三七提取物,混合均匀成液体。调节气动振动滴头200的振动频率为50Hz,滴制速度10Kg/hr,滴制加速度4.5G和滴制压力1.88&1*,保温腔210采用电热夹套保温,滴头温度控制851:。通过频闪灯肉眼观察滴丸外形,单个滴丸大小、形状适中,上、下滴丸之间彼此无粘连,继续保持正常滴制。冷却罐600的上层夹套加热温度设定在80°C,最下层冷却液温度到3°C。由气泵通过管路向缓冲罐500中送气,使已熔化的上述液体向滴头200流入并从滴头200底部滴出到冷却罐600内。启动热交换装置,使石蜡油温度达到3°C,冷却液循环压力设为I公斤力/平方厘米,使从滴头200中滴出的药液滴在冷却罐600内冷却凝固成固态滴丸,并从出料管线610,经滤丸装置620进行液固分离后收集。
[0038]实施例二制备丹参滴丸
[0039]取丹参提取物600g,加水60g,加PEG-6000辅料1500g,放入化料罐中加热至900C,使其完全融化混合均匀成液体。药液加压输送至滴头,滴制振动频率为90Hz,滴制速度40Kg/hr,滴制加速度20G和滴制压力4Bar,采用红外加热保温,滴制温度控制在100°C。通过频闪灯和摄像头观察滴丸外形,将摄像头拍摄的照片与预设的标准滴丸外形进行比较,发现上、下滴丸之间距离过近且有粘连,减小滴制压力到3Bar,振动频率140Hz,滴制速度12Kg/hr,并继续观察,滴丸间距过大,增加滴制压力到3.5Bar,振动频率130Hz,滴制速度25Kg/hr,观察滴丸间距正常。由气泵通过管路向缓冲罐I中送气,使已熔化的上述液体向滴头3流入,并从滴头3底部滴出到冷却罐5内;启动热交换装置,使石蜡油温度达到3°C,冷却液循环压力设为3公斤力/平方厘米,使从滴头3滴出的药液滴在冷却罐5内冷却凝固成固态滴丸,并从出料管线8经滤丸装置6进行液固分离后收集。并通过筛丸及整粒,最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0040]实施例三制备藿香正气滴丸
[0041]取藿香正气浸膏200g,广藿香油Iml,紫苏叶油2ml,聚乙二醇600g,同时加入化料罐中,加热至65-85°C,熔融,混合均匀成液体。药液传入缓冲罐,通过给缓冲罐加压方式再送入滴头,并从滴头底部滴出到冷却罐内。调节电动振动滴头的振动频率为200Hz,滴制速度30Kg/hr,滴制加速度1G和滴制压力0.5Bar,保温室采用电加热夹套保温,温度控制700C。通过频闪灯肉眼观察滴丸外形,发现切割液滴体积偏大,调节加大振动频率到300Hz,使切割液滴体积减小;调节加大振动加速度为10G,使液滴剪切力加大,滴制速度15Kg/hr,温度控制75°C,滴制压力IBar,最终保证在频闪灯下观察到的是液滴完全分离的状态。采用石蜡油冷却,冷却温度梯度为从80到10°C。
[0042]实施例四制备丹参滴丸
[0043]丹参提取物600g,加PEG-6000辅料3000g投入均质机中,100rpm均质混合,时间Imin,然后3000rpm均质化料,时间Imin,温度60°C,得中间体料液。中间体料液经滴头200振动滴制,振动频率为50Hz,滴制压力为0.5Bar,滴头温度70°C,滴制速度与化料速度匹配。滴出的药滴在冷凝液中快速冷却凝固成直径为0.2mm的滴丸素丸,所述的冷凝液选自液体石蜡、甲基硅油、煤油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冷凝液的温度为_30°C,冷却时间不少于30秒。然后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并通过筛丸及整粒,最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0044]实施例五制备藿香正气滴丸
[0045]取藿香正气浸膏200g。广藿香油Iml,紫苏叶油2ml,聚乙二醇40g,投入均质机中,5000rpm均质混合,时间200min,然后1000rpm均质化料,时间10min,温度100°C,得中间体料液。中间体料液经滴头200振动滴制,振动频率为300Hz,滴制压力为4.0Bar,滴头200温度为200°C,滴制速度与化料速度匹配。滴出的药滴在冷凝液中快速冷却凝固成直径为4.0mm的滴丸素丸,所述的冷凝液选自液体石蜡、甲基硅油、煤油或者他们的混合物,所述冷凝液温度为10°C,冷却时间为不少于30秒。然后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并通过筛丸及整粒,最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0046]实施例六制备芪参益气滴丸
[0047]取丹参三七浸膏100g,黄芪浸膏200g,降香挥发油10g,以及PEG-6000辅料900g,投入均质机中,3000rpm均质混合,时间20min,然后6000rpm均质化料,时间20min,温度80°C,得中间体料液。中间体料液经滴头200振动滴制,振动频率为10Hz,加速度1G,滴制速度10Kg/hr,滴制压力1.0Bar,滴头温度70°C。滴出的药滴在冷凝液中快速冷却凝固成直径为2.0mm的滴丸素丸,所述的冷凝液甲基硅油,所述冷凝液温度为0°C,冷却时间为不少于30秒。然后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并通过筛丸及整粒,最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0048]实施例七制备穿心莲内酯滴丸
[0049]取穿心莲内酯400g 与 PEG-6000 辅料 800g,PEG-4000 辅料 800g。先将 PEG-6000,PEG-4000加入化料罐100中,加热至100°C,预先熔融:再加入穿心莲内酯,混合80分钟,均匀成液体形成中间体料液。中间体料液经滴头200振动滴制,振动频率200HZ,加速度20G,滴制速度40Kg/hr,滴制压力3.0Bar,滴头温度100°C。滴出的药滴在冷凝液中快速冷却凝固成直径为2.0mm的滴丸素丸,所述的冷凝液选自液体石蜡,所述冷凝液温度为0°C,冷却时间为不少于30秒。然后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并通过筛丸及整粒,最后包装成最终女口广叩ο
[0050]实施例八制备藿香正气滴丸
[0051]取藿香正气浸膏200g,广藿香油Iml,紫苏叶油2ml,聚乙二醇600g,低速均质5000rpm,时间60min,混合物料,然后高速均质9000rpm,时间30min,进行化料,温度保持在90°C。中间体料液经滴头200振动滴制,振动频率为150Hz,滴制压力为2.0Bar,滴头温度1500C,滴制速度与化料速度匹配。滴出的药滴在冷凝液中快速冷却凝固成直径为2.0mm的滴丸素丸,所述的冷凝液选自甲基硅油、煤油的混合物,所述冷凝液温度为0°C,冷却时间为不少于30秒。
[0052]实施例九复方丹参滴丸
[0053]取丹参三七提取物600g,冰片5g,以及PEG-6000辅料2000g。先将PEG-6000加入化料罐100中,加热至90°C,预先熔融,再加入丹参三七提取物,冰片,混合均匀成液体。高速均质4000rpm进行化料,时间6分钟,温度为75°C。调节气动振动滴头200的振动频率为50Hz,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温度控制80°C。药液通过加压方式流入滴头,并从滴头底部滴出到冷凝罐600内。采用液体石蜡,冷却温度-10°C,冷却时间不小于30s,以保证滴丸充分冷却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将制成的粒径为1.0-2.0mm滴丸进行胶囊装填,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100%在线检重,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0054]实施例十复方丹参滴丸
[0055]取丹参三七提取物600g,冰片5g,以及PEG-6000辅料2000g。先将PEG-6000加入化料罐100中,加热至90°C,预先熔融,再加入丹参三七提取物,冰片,混合均匀成液体。高速均质6000rpm进行化料,时间30分钟,温度为85°C。调节气动振动滴头200的振动频率为50Hz,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温度控制80°C。药液通过加压方式流入滴头200,并从滴头底部滴出到冷凝罐600内。冷凝液采用液体石蜡,冷却温度-10°C,冷却时间不小于30s,以保证滴丸充分冷却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将制成的粒径为1.0-2.0mm滴丸进行胶囊装填,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100%在线检重,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0056]实施例1^一复方丹参滴丸
[0057]取丹参三七提取物600g,冰片5g,以及PEG-6000辅料2000g。先将PEG-6000加入化料罐100中,加热至90°C,预先熔融,再加入丹参三七提取物,冰片,混合均匀成液体。调节气动振动滴头200的振动频率为130Hz,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温度控制80°C。药液通过加压方式流入滴头,并从滴头底部滴出到冷凝罐600内。冷凝液采用煤油,冷却温度-10°C,冷却时间不小于30s,以保证滴丸充分冷却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将制成的粒径为1.0-2.0mm滴丸进行胶囊装填,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100%在线检重,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0058]实施例十二制备藿香正气滴丸
[0059]取藿香正气浸膏200g,广藿香油Iml,紫苏叶油2ml,聚乙二醇40g,投入均质机中,100rpm均质混合,时间150min,然后9000rpm均质化料,时间1min,温度100°C,得中间体料液。中间体料液经滴头200振动滴制,振动频率为300Hz,滴制压力为4.0Bar,滴头温度150°C,滴制速度与化料速度匹配。滴出的药滴在冷凝罐600中快速冷却凝固成直径为
4.0mm的滴丸素丸,所述的冷凝液选自甲基硅油、煤油的混合物,所述冷凝液温度为10°C,冷却时间为不少于30秒。然后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并通过筛丸及整粒,最后包装成最终广品。
[0060]实施例十三复方丹参滴丸
[0061]取丹参三七提取物600g,冰片5g,以及PEG-6000辅料2000g。先将PEG-6000加入化料罐100中,加热至90°C,预先熔融,再加入丹参三七提取物,冰片,3000rpm均质,时间20min,混合均勻成液体,然后,高速均质6000rpm进行化料,时间6分钟,温度为75°C。调节气动振动滴头200的振动频率为50Hz,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温度控制80°C。药液通过加压方式流入滴头,并从滴头底部滴出到冷凝罐600内。冷凝液采用液体石蜡,冷却温度-10°C,冷却时间不小于30s,以保证滴丸充分冷却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将制成的粒径为3.0-4.0mm滴丸进行胶囊装填,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100%在线检重,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0062]实施例十四复方丹参滴丸
[0063]取丹参三七提取物600g,冰片5g,以及PEG-6000辅料2000g。先将PEG-6000加入化料罐100中,加热至90°C,预先熔融,再加入丹参三七提取物,冰片,3000rpm均质,时间20min,混合为均勻成液体。然后,高速均质6000rpm进行化料,时间30分钟,温度为85°C。调节气动振动滴头200的振动频率为10Hz,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温度控制80°C。药液通过加压方式流入滴头,并从滴头底部滴出到冷凝罐600内。冷凝液采用液体石蜡,冷却温度-10°C,冷却时间不小于30s,以保证滴丸充分冷却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将制成的粒径为2.0-3.0mm滴丸进行胶囊装填,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100%在线检重,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006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设备制备滴丸大小受限,能源利用率低、设备死角多难于清洗等问题;结合高频切割滴制,在滴头附近设置频闪灯,使频闪灯的脉冲信号频率与高频振动频率相同,在线实时检测并控制调节滴丸质量,提高产率,拓宽滴丸直径范围;通过缓冲罐的设置,消除涌动和脉冲,使滴丸机送料平稳;另外,通过调整出料管线的长径比,增加滴丸冷却时间,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能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进一步通过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防止在黏桐液体闻速喷出时,喷孔周围有残余的药液堆积,最终导致喷孔堵塞或影响滴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冷滴丸生产线,包括滴丸系统、液冷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滴丸系统包括化料罐和与其相连的滴头,所述化料罐与滴头之间设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带动滴头上下振动,产生的振动剪切力,将滴头中流出的药液剪切成滴,落入液冷循环系统冷却后形成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头包括储料罐和设置在其底部的滴盘,滴盘上设有多个滴孔,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滴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环槽的内径=滴孔内径+0.4晕米,外径> 1.5晕米,槽深为0.5-5晕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滴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头上设有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脉冲信号发射机构,其发射频率与所述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相同,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在线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控制调节滴制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滴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滴头下方的侧面; 所述脉冲信号发射机构为频闪灯,所述频闪灯和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相同; 所述在线监测装置还包括与频闪灯对应设置的摄像头,摄像头与频闪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与频闪灯照射路线呈15° -145°夹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滴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制参数主要包括: 所述频闪灯和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2-2000HZ,优选90-200HZ,最优130-140HZ ; 滴制速度:10-40Kg/hr,优选 12-30Kg/hr,最优 15_25Kg/hr ; 滴制加速度:1_20G,优选3-10G,最优3.5-4.5G ;
滴制压力:0.5-4.0Bar,优选 1.0-3.0Bar,最优 1.8Bar ; 滴头温度:70-200°C,优选 70-100°C,最优 75-85°C。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滴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头外部设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的外层设有隔热材料,内层设有蒸汽加热装置或红外加热装置,保温腔的下方设有开口,开口的位置与滴头的出口位置对应设置,开口的大小与滴头的宽度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滴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冷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冷却罐、出料管线、滤丸装置和冷却液循环装置,所述冷却罐设置在滴头的正下方,冷却罐的末端连接出料管线,出料管线的出口处设有滤丸装置; 冷却液循环装置主要包括冷却液收集罐和热交换器,从冷却罐中流出并通过滤丸装置与滴丸分离的冷却液流入冷却液收集罐,通过管道进入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液通过管道重新输入冷却罐,形成冷却液循环;所述的管道上设有冷却罐液位控制循环泵; 冷却液沿设置在冷却罐罐壁上的多个切向入口输入冷却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滴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向入口的设置数量为2-30个,优选2-10,最优为6个。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滴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罐为圆柱形或倒锥形桶体,底部设有锥形出料口,桶体外部设有橡塑保温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冷滴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罐的长度为0.5-10米;所述出料管线的长度为1-50米。
【文档编号】A61J3/06GK204033786SQ201420383998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1日
【发明者】闫希军, 孙小兵 申请人: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