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585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设计呼吸气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备呼吸气流检测和呼吸气路切换功能及分泌物收集功能的三通管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三通管路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传统上的三通管只是作为一种通路,其主要负责输送液体、气体。而在呼吸气路领域的应用中,对三通管则有一些新的需求,例如要有足够多的检测点对呼吸气流的压力和流量进行检测,以实现对呼吸状态的判断;要能够实现对呼和吸的气路进行切换。现存的呼吸气路中使用的三通管,都只是一种简单的连接结构,其作用只是完成气路的分支和气流的通过,无法满足以上应用的需求。

此外,在呼出的气流中可能带有患者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如果留在呼吸气路中,在患者吸气时可能会随着吸气的气流进入到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现有的三通管都没有收集患者分泌物的手段,以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

综上,现有的呼吸气路中的三通主要具有以下技术缺陷: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对呼吸状态的检测和呼吸气路切换的需求;对于呼出气流中的分泌物也没有收集的手段,不利于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呼吸领域的三通管路及其检测方法。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备气路切换功能的三通管路,其包括三通下端、三通上端、压盖、膜片阀以及气阻,所述三通下端包括正压单元接口、负压单元接口、第一压力检测口以及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口位于所述正压单元接口的侧壁上,所述正压单元接口和所述负压单元接口位于所述三通下端的一侧,而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三通下端的另一侧;所述三通上端包括病人端口、内螺纹、第二压力检测口以及第三压力检测口以及卡扣,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口以及第三压力检测口位于所述病人端口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口与所述卡扣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压力检测口与所述卡扣之间的距离;所述压盖包括外螺纹以及供气孔,并且其位置与所述正压单元接口相对;以及所述三通上端的卡扣与所述三通下端的凹槽匹配连接,所述三通上端通过其内螺纹与所述压盖的外螺纹相连,所述膜片阀设置于所述三通上盖内与所述压盖相应的位置,并且所述气阻设 置于所述病人端口内,使流经的气流压力发生变化,便于监测气体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口、第二压力检测口、第三压力检测口以及供气孔上有防插错结构,防止医务人员在管路连接时发生误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上端、三通下端以及压盖均设有防插错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路还包括集痰接头以及集痰杯,所述病人端口通过所述集痰接头与所述集痰杯以及病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集痰接头通过密封圈以及集痰杯连接环与所述集痰杯相连,所述集痰杯连接环内安装有集痰膜片阀。

进一步地,所述集痰膜片阀在装配状态下被集痰杯内部的顶杆顶起。

进一步地,所述集痰杯还包括杯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检测方法,根据第一压力检测口的检测结果,以及第二压力检测口与第三压力检测口之一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膜片阀是否关闭。

进一步地,当第一压力检测口的气压与第二压力检测口的气压的差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或者当第一压力检测口的气压与第三压力检测口的气压的差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判断所述膜片阀关闭。

进一步地,基于第二压力检测口与第三压力检测口之间的气压差值以及气阻的形状,计算气体流量的大小和方向。

(三)有益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可实现对气流交换无须手动调节,且能够配合相关设备实时监测三通管路内各处气流及压力变化,提高气路安全性。同时,在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性的对病人体内的分泌物进行收集,全程无创,保证患者呼吸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集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集痰器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正压气流状态;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负压气流状态;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取出集痰杯取出状态下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无集痰器时,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正压气流状态;

图8为无集痰器时,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负压气流状态;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气压检测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防插错结构;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集痰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会结合附图1-11,对本发明的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及其检测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其包括三通下端1、三通上端2、压盖3、膜片阀4以及气阻5,所述三通下端1包括正压单元接口11、负压单元接口12、第一压力检测口13以及凹槽14,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口13位于所述正压单元接口11的侧壁上,所述正压单元接口11和所述负压单元接口12位于所述三通下端1的一侧,而所述凹槽14位于所述三通下端1的另一侧;所述三通上端2包括病人端口21、内螺纹22、第二压力检测口23以及第三压力检测口24以及卡扣25,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口23以及第三压力检测口24位于所述病人端口21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口23与所述卡扣25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压力检测口24与所述卡扣25之间的距离;所述压盖3包括外螺纹31以及供气孔32,并且其位置与所述正压单元接口11相对;以及所述三通上端2的卡扣25与所述三通下端的凹槽14匹配连接,当然二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不限于此,还可采用能够相互匹配的其它结构,所述三通上端2通过其内螺纹22与所述压盖3的外螺纹31相连,所述膜片阀4设置于所述三通上盖2内与所述压盖3相应的位置,并且所述气阻5设置于所述病人端口内,使流经的气流压力发生变化,便于监测气体流量。

如图10所示,防止医务人员在管路连接时发生误操作,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口、第二压力检测口、第三压力检测口以及供气孔上有防插错结构,例如,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口周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凹槽或者凸起,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口周围均匀分布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凹槽或者凸起,而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口周围对称分布有两个凹槽或者凸起。当然,上述防插错结构仅用作示例性目的,还可采用多种其它结构。

类似地,所述三通上端、三通下端以及压盖均设有防插错结构,防止医务人员在管路连接时发生误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三通管路还包括集痰接头6以及集痰杯a,所述病人端口21通过所述集痰接头6与所述集痰杯a以及病人相连,并且所述的集痰接头6包括三通连接口61和集痰杯病 人端口62;所述集痰接头6通过密封圈7以及集痰杯连接环9与所述集痰杯a相连,所述集痰杯连接环9内安装有集痰膜片阀8,所述的密封圈7套在集痰接头6上,与集痰连接环9配合起密封作用;所述的集痰膜片阀8安装于集痰连接环9内部。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集痰膜片阀8在装配状态下被集痰杯内部的顶杆a1顶起。

如图11所示,所述的集痰杯a在从集痰杯连接环9上取下后,可将杯盖b扣在杯口,从而防止内部分泌物外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气路的三通管路的检测方法,根据第一压力检测口13的检测结果,以及第二压力检测口23与第三压力检测口24之一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膜片阀是否关闭。

当第一压力检测口13的气压与第二压力检测口23的气压的差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或者当第一压力检测口13的气压与第三压力检测口24的气压的差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判断所述膜片阀关闭。

基于第二压力检测口23与第三压力检测口24之间的气压差值以及气阻5的形状,计算气体流量的大小和方向。

在需要收集患者分泌物的情形下,如图4所示,通过负压设备将负压单元接口12封闭,供气孔32处停止供气,则膜片阀4在自然状态下开启。此时接通正压设备,气流由正压单元接口11流入,从集痰杯病人端口62流出。

如图5所示,由供气设备对供气孔32处供气,膜片阀4在供气作用下将正压接口端关闭,此时开启负压设备,负压气流及患者体内分泌物从集痰接头病人端口62流入,其中负压气流由负压接口单元12流入负压设备。同时,由于集痰杯膜片阀8已被集痰杯a内的顶杆a1顶起,因此患者分泌物可以在气流带动下流入集痰杯a中。

如图6所示,在集痰杯a内部液体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取下集痰杯a进行更换,此时管路内部为正压状态。在取下集痰杯的同时,位于集痰连接环9内部的集痰膜片阀8在无顶杆a1的状态下复位,将整个气路与外界隔断,保证了整体的气密性,同时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在无需收集患者分泌物的情形下,如图7所示,通过负压设备将负压单元接口12封闭,供气孔32处停止供气,则膜片阀在自然状态下开启。此时接通正压设备,气流由正压单元接口11流入,从病人端口21流出。

如图8所示,由供气设备对供气孔32处供气,膜片阀在供气作用下将正压接口端关闭,此时开启负压设备,负压气流从病人端口21经负压接口单元12流入负压设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 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