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7818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或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藻蓝蛋白是一类普遍存在于蓝藻细胞中的光合辅助色素,是一种特殊的色素蛋白,由开链的四吡咯化合物-藻胆素和脱辅基蛋白通过硫醚键共价交联而成。藻蓝蛋白主要存在于螺旋藻中,在其中的含量高达10-20%。

有研究表明藻蓝蛋白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辐射、增强免疫力、保肝和降血脂等生理功能,因此藻蓝蛋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但是藻蓝蛋白对光、热和酸碱敏感,稳定性差,易失活,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开发应用。因此,如何提高藻蓝蛋白等不稳定护肤活性成分或医药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是目前护肤化妆品应用中或医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可提高藻蓝蛋白的稳定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两亲性脂质材料选自聚乙二醇油酸酯、丙二醇油酸酯、甘油油酸酯、甘油亚油酸酯、亚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四甲基三羟基十六烷、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植烷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磷脂类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短链脂肪醇选自乙醇、异丙醇、1,2-丙二醇、丙三醇、正丁醇、异丁醇、1,3-丁二醇,异戊醇、正己醇或1,2-辛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和/或防腐剂。所述抗氧剂可以为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维生素E、茶多酚、原花青素等;所述防腐剂可以为羟苯乙酯或三氯叔丁醇等。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油酸酯选自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聚乙二醇600单油酸酯、聚乙二醇400双油酸酯或聚乙二醇600双油酸酯;所述丙二醇油酸酯选自丙二醇单油酸酯;所述甘油油酸酯选自甘油单油酸酯、甘油单亚油酸酯、甘油双油酸酯或甘油双亚油酸酯;所述磷脂酰胆碱选自油酰磷脂酰胆碱、亚油酰磷脂酰胆碱、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油酰磷脂酰胆碱、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1-肉豆蔻酰-2-油酰磷脂酰胆碱或1-棕榈酰-2-油酰磷脂酰胆碱;所述磷脂酰乙醇胺选自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二亚油酰磷脂酰乙醇胺、1-肉豆蔻酰-2-油酰磷脂酰乙醇胺或1-棕榈酰-2-油酰磷脂酰乙醇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亲性脂质材料选自甘油单亚油酸酯、甘油单油酸酯、甘油双油酸酯、二油酰磷脂酰胆碱、1-棕榈酰-2-油酰磷脂酰胆碱、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四甲基三羟基十六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亲性脂质材料选自甘油单亚油酸酯、甘油单油酸酯和1-棕榈酰-2-油酰磷脂酰胆碱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酯选自Tween 20、Tween40、Tween 60、Tween 65、Tween 80或Tween 85;所述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选自Poloxamer 124、Poloxamer 188、Poloxamer237、Poloxamer 338、Poloxamer401、Poloxamer 402或Poloxamer 407;所述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选自Myrj 45、Myrj49、Myrj51、Myrj52或Myrj53;所述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选自Span 20、Span40、Span60、Span65、Span 80或Span 85;所述磷脂类表面活性剂选自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或磷脂酰胆碱;所述聚乙烯醇选自PVA0588、PVA 1788或PVA 12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选自Tween 80、Poloxamer407、Myrj 53、Span 80、大豆卵磷脂、PVA 124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选自Tween 80、Myrj 53和大豆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短链脂肪醇选自1,2-丙二醇或丙三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亲性脂质材料选自甘油双油酸酯;所述乳化剂选自Myrj 53;所述短链脂肪醇选自1,2-丙二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制备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亲性脂质材料加热熔融,再加入乳化剂,混合均匀,得油相;

将藻蓝蛋白和短链脂肪醇完全溶解于水中,得水相;

将熔融的油相滴加至水相中,4000rpm~10000rpm高速剪切乳化1~30min,得微米级粗分散体;

将微米级粗分散体置于高压均质机中进行匀质,匀质条件为:800bar~2000bar压力下匀质2~12个循环,即得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匀质条件为1000~1400bar压力下匀质4~8个循环。

由本发明的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粒径范围为10~1000nm,进一步其粒径为30~400nm。

本发明的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将不稳定的活性成分藻蓝蛋白与特定的两亲性脂质材料、乳化剂等以特定比例制备成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将藻蓝蛋白置于纳米脂质载体中,可以避免藻蓝蛋白降解失活,提高藻蓝蛋白的稳定性,使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中的藻蓝蛋白的稳定性远高于现有藻蓝蛋白水溶液。

在该纳米脂质微粒中可进一步加入特定比例的短链脂肪醇,可以进一步提高所制备得到的纳米脂质微粒中的藻蓝蛋白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中的藻蓝蛋白为护肤品或者一些药品、保健品中的活性成分,本发明提供的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类护肤化妆品中,同时也可以应用于搽剂、乳膏剂、软膏剂、凝胶剂、贴剂等外用药物制剂,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及其制备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5.0wt%的甘油单亚油酸酯加热熔融,再加入0.05wt%的Tween 80,混合均匀,制成油相。

将2.0wt%的藻蓝蛋白和3.0wt%的丙三醇完全溶解于纯化水中,制成水相。

将熔融的油相滴加至水相中,4000rpm高速剪切乳化30min,制成微米级粗分散体。

将微米级粗分散体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2000bar的压力下匀质3个循环,即得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

用激光粒度仪(Nano ZS90型,英国马尔文公司)在25℃时测定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粒径,测得粒径为47.3nm,多分散指数(PDI)为0.03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60.0wt%的甘油双油酸酯加热熔融,再加入1.5wt%的Myrj 53,混合均匀,制成油相。

将12.0wt%的藻蓝蛋白与20.0wt%的1,2-丙二醇完全溶解于纯化水中,制成水相。

将熔融的油相滴加至水相中,8000rpm高速剪切乳化6min制备微米级粗分散体。

将微米级粗分散体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1200bar的压力下匀质6个循环,即得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

用激光粒度仪(Nano ZS90型,英国马尔文公司)在25℃时测定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粒径,测得粒径为361.7nm,PDI为0.16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12.5wt%的甘油单油酸酯与12.5wt%的1-棕榈酰-2-油酰磷脂酰胆碱加热熔融,再加入0.5wt%的大豆卵磷脂,混合均匀,制成油相。

将2.0wt%的藻蓝蛋白完全溶解于纯化水中,制成水相。

将熔融的油相滴加至水相中,8000rpm高速剪切乳化3min制备微米级粗分散体。

将微米级粗分散体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1200bar的压力下匀质8个循环,即得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

用激光粒度仪(Nano ZS90型,英国马尔文公司)在25℃时测定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粒径,测得粒径为176.1nm,PDI为0.163。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一种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60.0wt%的薄荷脑加热熔融,再加入1.5wt%的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制成油相。

将12.0wt%的藻蓝蛋白与20.0wt%的庚醇完全溶解于纯化水中,制成水相。

将熔融的油相滴加至水相中,8000rpm高速剪切乳化6min制备微米级粗分散体。

将微米级粗分散体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1200bar的压力下匀质6个循环,即得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

用激光粒度仪(Nano ZS90型,英国马尔文公司)在25℃时测定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粒径,测得粒径为570nm,PDI为0.012。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一种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0.5wt%的甘油双油酸酯加热熔融,再加入0.001wt%的Myrj 53,混合均匀,制成油相。

将30.0wt%的藻蓝蛋白完全溶解于纯化水中,制成水相。

将熔融的油相滴加至水相中,8000rpm高速剪切乳化6min制备微米级粗分散体。

将微米级粗分散体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1200bar的压力下匀质6个循环,即得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

用激光粒度仪(Nano ZS90型,英国马尔文公司)在25℃时测定所述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粒径,测得粒径为460nm,PDI为0.023。

实施例4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稳定性考察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备的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与作为对照的藻蓝蛋白水溶液(浓度为0.02mg/ml),分别分装至2mL无色安瓿瓶中,置于30℃恒温箱中,定时取样,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藻蓝蛋白的含量。

藻蓝蛋白含量计算公式为:

PC(mg/ml)=(A615-0.474A652)/5.34;

其中,A615和A652分别表示藻蓝蛋白在615nm和652nm下的吸光度。

不同时间下各组样品的藻蓝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见表1。

表1稳定性考察结果

由稳定性考察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制得的不同组方的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中的藻蓝蛋白含量降低值均显著低于作为对照的藻蓝蛋白水溶液以及对比例1-2的纳米脂质微粒。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通过将藻蓝蛋白包封在纳米脂质载体中,可以防止藻蓝蛋白的降解,从而提高了藻蓝蛋白的稳定性,且处方中材料的选择以及配比均对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其中,以实施例2的处方制备的藻蓝蛋白纳米脂质微粒的藻蓝蛋白的稳定性最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