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0570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埋4-n-正丁基间苯二酚的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



背景技术:

4-n-正丁基间苯二酚(1,3-Dihydroxy-4-n-butylbenzene,即4-正丁基间苯二酚)是有效的皮肤光亮剂,俗称为Kopcinol。由于Kopcinol具有对抗黄褐斑及抗糖化的功效,因此对于H2O2诱导的DNA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再者,基本不会引起任何细胞毒性的前提下,Kopcinol更具有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功效,且亦可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然而,由于Kopcinol会吸收紫外光,因此其所具有的诸多功效(例如美白)会因为光的作用而降低。此外,高剂量的4-正丁基间苯二酚对于皮肤也会有刺激作用。

目前尚未有关于4-n-正丁基间苯二酚包埋的载药系统的报道。因此如何制备出包埋4-n-正丁基间苯二酚的载药系统为当务之急,其中载药系统的载体选择为技术关键。

由于载药系统的基本配方为蜡种类、油种类、界面活性剂种类与浓度;然而,由于市售的蜡、油、界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应采用何种蜡、油、界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为重要关键,何种蜡、油与界面活性剂的配方组合能够构成具备高包埋率与高稳定性的脂质载体便成了本发明亟欲解决的问题与技术方向。经过本申请发明人多年辛勤试验,终于研发完成本发明的一种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中发现,Kopcinol不仅溶于有机溶剂,也能溶于油脂之中,因此,一种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就诞生了,它可用于包埋Kopcinol(4-n-正丁基间苯二酚)。

所述载药系统会形成一种油包于脂包于水(O/F/W)的载药系统的理想结构。本发明所提出的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为一种油包于脂包于水(O/F/W)的复合型纳米脂质载体,其理想结构包含最内层的油滴(液态脂质)、包埋油滴的蜡(固态脂质)、以及包埋蜡的水。本发明之复合型纳米脂质载体主要适用于包埋活性物质,特别是指对人有皮肤有机能性功效的Kopcinol(又名为4-n-正丁基间苯二酚、1,3-Dihydroxy-4-n-butylbenzene)。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由活性药物、液态脂质、固态脂质、多元醇、磷脂、界面活性剂和水组成,其中,按照质量分数,所述活性药物为2%-5%,所述液态脂质为8%-14%,所述固态脂质为6%-12%,所述多元醇为1%-3%,所述磷脂为0.5%-1%,所述界面活性剂为8%-14%,其余为水,所述载药系统的粒径为110nm-6040nm。

所述活性药物优选4-n-正丁基间苯二酚,质量分数为3%。

此载药系统为一种油包于脂包于水(O/F/W)的载药系统,具有高包埋率、高载药量、高稳定性、低毒性、以及良好的药物释放特性。进一步地,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O/F/W脂质载体包埋4-n-正丁基间苯二酚所制得的载药系统,能够作为益于人体皮肤的一种机能性保养品,有助于美白肌肤、去除暗斑、雀斑等色素沉淀、以及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进一步地,发明人进行多组实验并比较相关实验结果,从而取得各种最佳制备参数,以制备具有高包埋率与高稳定性的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如下表1所示,实验首先列出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的成分组成

表1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的成分

接着,为了确定最适于制备所述载药系统的油成分、蜡成分、与界面活性剂,发明人将几种常用之油、蜡及界面活性剂设定为实验的条件因子,并整理列于下列表2之中。表2中所述的Poloxamer 188为泊洛沙姆188,ATO 888为山嵛酸甘油酯,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Tween 80为俗称的聚山梨酯-80,900K指的是单硬脂酸甘油酯(Glycerol Monostearate)。

表2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

进一步,我们又根据表2的条件因子搭配4组不同的条件组合得到16种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的样品,并将该16种样品整理与表3中。

表3载药系统的合成条件

将包埋4-正丁基间苯二酚(Kopcinol)的载药系统储存于室温(25℃)下历时60天,并将第1天至第60天的平均粒径数据整理于下列表4之中。由表4,可以发现16种样品存放60天后平均粒径系介于117.2nm至4843nm之间,平均分散系数约在0.23-1之间,属于适中分散体系和多分散体系之。

表4载药系统的粒径分布

接着,对于16种样品进行界面电位分析,数据整理于下列为表5。界面电位的测量可以评估脂质载体的物理稳定性,通常当界面电位在|30|mV以上表示此胶体属于稳定状态,表示其粒子聚集情况较低。相对地,当界面电位在|15|mV-|30|mV之间,表示此胶体体是有凝聚的可能。此外,当界面电位高于|60|mV以上,此胶体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由表5,可以发现16种样品的界面电位的分布是介于|25.1|mV至|70.9|mV之间;并且,本申请的发明人也在实验中发现,此载药系统的样品界面电位是在储存第1天开始便高于|30|mV,甚至有些样品的界面电位更高于|60|mV,这表示此载药系统之胶体是属于稳定状态。并且,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至第60天),各样品的界面电位都维持在稳定或着极高稳定性的状态。

表5载药系统的各样品的界面电位

接着使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16种样品进行结晶度的分析,且相关分析数据整理为表6。在表6中可以发现16种样品的结晶度约介于0.7%至36.5%之间;此外,由表6得知16种样品中有63.5%-99.3%的活性物载药能力,而其中又以使用蜂蜡为固态脂质的载药系统会具有最大的载药能力,约有90.0%-99.3%的载药能力。另外,以使用棕榈蜡为固态脂质的载药系统会具有中等的载药能力,且以使用ATO888或鲸蜡为固态脂质之脂质载体会具有最小的载药能力。

表6载药系统各样品的结晶度

确认16种样品的结晶度与载药能力之后,接着以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谱仪对16种样品进行包埋率的分析,且相关分析数据整理于下列表7中。如表7所示,16种载药系统的样品的包埋率系介于90.15%-92.03%之间,属于高包埋率的系统,且个别样品之包埋率并无显著差异。

为了验证载药系统包埋4-正丁基间苯二酚效果如何,我们使用高效液相层析仪进行包埋率的分析。分别以浓度1、10、25、50、100ppm、300ppm制作出检测曲线,R2为0.999,表示其检量线是可以参考。回归所得之直线为式(1),高效液相层析仪检测出样品之面积,把求得出样品面积带入检量线之X值,得到其浓度,再以式(1)进行包埋率的计算。其包埋率值在90-92%之间,表示各组包埋率变化不大,即操作条件对包埋率的影响有限。此外,结果亦显示本发明对4-正丁基间苯二酚进行包埋具有高包埋特性。

高效液相层析仪分析

检测器:紫外线检测器,检测波长:280nm,管柱:ODS(C18)柱4.6nm*25cm,5um

C18,流动相:甲醇∶去离子水=80∶20+0.1%冰醋酸,注射量:20μl,流速:0.42ml/min。

表7载药系统的包埋率

进一步地,为了确认此载药系统的最佳粒径、最佳界面电位以及结晶度,因此对此载药系统之样品进行了S/N比(信号噪声比)因子影响效应分析,且分析结果系整理于下列表8、表9与表10之中。其中,表8为粒径参数的S/N比因子影响效应分析表,表9为界面电位参数之S/N比因子影响效应分析表,且表10为结晶度的S/N比因子影响效应分析表

表8粒径参数S/N比因子影响效应分析表

表9界面电位参数S/N比因子影响效应分析表

表10结晶度S/N比因子影响效应分析表

完成各种S/N比因子影响效应分析表之后,申请将将粒径、界面电位和结晶度之最优值整理于下列表11之中。

表11

进一步地,通过表8-11之S/N比因子影响效应分析之相关实验数据,申请人能够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1)经田口法分析后,可以得知影响包埋Kopcinol载药系统的粒径参数的条件因子的重要性得先后顺序为:C(成分比例)>B(蜡种类)>D(界面活性剂种类)>E(界面活性剂浓度)>A(油之种类);其中,参阅表2与表3,最佳操作条件为:B2(蜂蜡)、C3(油12wt%+蜡8wt%)、D3(Poloxamer 188)、E4(Poloxamer 188 14wt%)。

(2)经田口法分析后,可以得知影响包埋Kopcinol载药系统的界面电位参数的条件因子的重要性得先后顺序为:D(界面活性剂种类)>B(蜡种类)>E(界面活性剂浓度)>A(油种类)>C(成分比例);其中,参阅表2与表3,最佳操作条件为:A3(黑醋栗油)、B2(蜂蜡)、C4(油14wt%+蜡6wt%)、D1(癸基葡萄糖苷)、E4(癸基葡萄糖苷14wt%)。

(3)经田口法分析后,可以得知影响包埋Kopcinol载药系统的结晶度参数的条件因子的重要性得先后顺序为:B(蜡种类界)>C(成分比例)>A(油种类)>E(界面活性剂浓度)>D(界面活性剂种类);其中,参阅表2与表3,最佳操作条件为:A4(藍薊油)、C1(油8%、蜡12%)、E2(10%)。

(4)并且,由上述(1)、(2)与(3)之结论,更可进一步得知的是,影响粒径之最主要因子为油蜡比例,影响界面电位的最主要因子为界面活性剂之种类,且影响结晶度大小的最主要因子为蜡之种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药系统,其中,所述液态脂质选自以下至少一种的化合物:夏威夷豆油、黑醋栗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或蓝蓟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药系统,其中,所述固态脂质为棕榈蜡、蜜蜡、山嵛酸甘油酯或鲸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药系统,其中,所述多元醇为戊二醇,质量分数为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药系统,其中,所述磷脂为卵磷脂,质量分数为0.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药系统,其中,所述界面活性剂选自以下至少一种化合物:癸基葡萄糖苷、泊洛沙姆188、聚山梨酯-80或单硬脂酸甘油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药系统,其中,所述载药系统的界面电荷为|25.1|mV-|70.9|mV,结晶度为0.7%-36.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中,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使用了高压均质机装置,热高压均质机装置包含了冰水机,主要是用于冷却高压均质机,高压均质机、进料槽、出口端、马达、高压泵、加压阀(第一段和第二段加压阀)、加热器、盘管等。高压均质机通过高压泵往复式的推动给加压阀加压使管内截面积缩减,使液体通过一个仅有几个微米的狭缝,液体在突然减压膨胀和高速冲击碰撞双重作用下,内部形成很强的的湍流和涡穴,流体亦会产生冲击力与剪切力等,使粒子达到减积和均质的效果。

1)开启高压均质机的冷却水,开启高压均质机的加热器加热至80-90℃;启动高压均质机,保持循环使机器内管路温度维持在80-90℃;分别量秤所有药品,将液态脂质、固态脂质及活性药物混合恒温加热至80-90℃,得到油相;

2)将水、界面活性剂、多元醇及磷脂混合恒温加热至80-90℃,得到水相;

3)将步骤1)中油相加入至步骤2)中水相,恒温于80-90℃,得到混合相;

4)将步骤3)中混合相放入高压均质机进行前乳化,转速7000-9000rpm,时间80-200秒,形成混合相乳液,获得样品;

5)将步骤4)前乳化完成的混合相乳液样品进料于高压均质机中,等待空气完全排除;

6)待空气完全排除后,启动均质化程序,得到所述载药系统。

其中温度均优选85℃,转速优选8000rpm,时间优选180秒。

如此,上述说明已清楚、详细地介绍本发明的载药系统;并且,经由上述可以得知本发明具有以下之优点:

(1)于本发明中,主要将液体脂质和固体脂质混合作为原料以制得包埋有4-n-正丁基间苯二酚的一种载药系统;特别地,此载药系统为一种油包于脂包于水(O/F/W)的载药系统,具有高包埋率、高载药量、高稳定性、低毒性、以及良好的药物释放特性。

(2)利用本发明所提供之O/F/W脂质载体包埋4-n-正丁基间苯二酚所制得之医美用途组合物,能够作为益于人体皮肤的一种机能性保养品,有助于美白肌肤、去除暗斑、雀斑等色素沉淀、以及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本申请的纳米级固态脂质载药系统在市场上未见报道。

已将上述的载药系统制备成化妆品例如美白霜,业已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范围。

实施例1

1)根据发明内容中所涉及的制备方法,即以下方法

1)开启高压均质机的冷却水,开启高压均质机的加热器加热至85℃;启动高压均质机,保持循环使机器内管路温度维持在85℃;分别量秤所有药品,将液态脂质、固态脂质及活性药物混合恒温加热至85℃,得到油相;

2)将水、界面活性剂、多元醇及磷脂混合恒温加热至85℃,得到水相;

3)将步骤1)中油相加入至步骤2)中水相,恒温于85℃,得到混合相;

4)将步骤3)中混合相放入高压均质机进行前乳化,转速8000rpm,时间180秒,形成混合相乳液,获得样品;

5)将步骤4)前乳化完成的混合相乳液样品进料于高压均质机中,等待空气完全排除;

6)待空气完全排除后,启动均质化程序,得到所述载药系统。

其中液态脂质为8%的夏威夷豆油,固态脂质为12%的棕榈蜡,3%的活性药物为4-n-正丁基间苯二酚,8%的界面活性剂为癸基葡萄糖苷,2%的多元醇为戊二醇,0.5%的磷脂为卵磷脂,其余为水,以上分数均指质量分数。得到Q1。

测定粒径,见表4Q1行,界面电位见表5Q1,结晶度见表6中Q1的13.7%,包埋度见表7中Q1的90.68%。

实施例2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其中液态脂质为10%的夏威夷豆油,固态脂质为10%的蜂蜡,3%的活性药物为4-n-正丁基间苯二酚,10%的界面活性剂为Tween 80,2%的多元醇为戊二醇,0.5%的磷脂为卵磷脂,其余为水,以上分数均指质量分数。得到Q2。

测定粒径,见表4Q2行,界面电位见表5Q2,结晶度见表6中Q2的0.7%,包埋度见表7中Q2的91.94%。

实施例3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其中液态脂质为12%的夏威夷豆油,固态脂质为8%的ATO 888,3%的活性药物为4-n-正丁基间苯二酚,12%的界面活性剂为Poloxamer 188,2%的多元醇为戊二醇,0.5%的磷脂为卵磷脂,其余为水,以上分数均指质量分数。得到Q3。

测定粒径,见表4Q3行,界面电位见表5Q3,结晶度见表6中Q3的14.4%,包埋度见表7中Q3的91.24%。

实施例4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其中液态脂质为14%的夏威夷豆油,固态脂质为6%的鲸蜡,3%的活性药物为4-n-正丁基间苯二酚,14%的界面活性剂为900K,2%的多元醇为戊二醇,0.5%的磷脂为卵磷脂,其余为水,以上分数均指质量分数。得到Q4。

测定粒径,见表4Q4行,界面电位见表5Q4,结晶度见表6中Q4的7.6%,包埋度见表7中Q4的91.84%。

实施例5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其中液态脂质为12%的固态脂质为8%的蜂蜡,3%的活性药物为4-n-正丁基间苯二酚,14%的界面活性剂为Poloxamer 188,2%的多元醇为戊二醇,0.5%的磷脂为卵磷脂,其余为水,以上分数均指质量分数。得到Q17,粒径为79.4nm。

实施例6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其中液态脂质为14%的黑醋栗油,固态脂质为6%的蜂蜡,3%的活性药物为4-n-正丁基间苯二酚,14%的界面活性剂为癸基葡萄糖苷,2%的多元醇为戊二醇,0.5%的磷脂为卵磷脂,其余为水,以上分数均指质量分数。得到Q18,界面电位-71.8mV。

实施例7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其中液态脂质为8%的蓝蓟油,固态脂质为12%的3%的活性药物为4-n-正丁基间苯二酚,10%的界面活性剂为900K,2%的多元醇为戊二醇,0.5%的磷脂为卵磷脂,其余为水,以上分数均指质量分数。得到Q19,结晶度9.7%。

实施例8

根据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表3中的其他12种载药系统的样品,

测定粒径,见表4中相应行列数据,界面电位见表5相应行列数据,结晶度和包埋度分别见表6和表7相应行列数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