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脂蛋白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脂蛋白在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性表现是滑膜增生,在滑膜与软骨-骨交界处有变成局灶性侵袭的倾向,侵及软骨和骨关节软骨软骨下骨质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进行性破坏可以共同引起关节破坏,并最终导致关节畸形,是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
近年来,有国内外研究表明,在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factor,TNF)有重要作用,并被认为占中心地位。TNF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在关节滑膜炎性变及软骨基质的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滑液中异常升高的TNF-α,对RA的发病起主导作用,它参与了RA多种致病机制,包括内皮细胞的激活细胞因子的诱导白细胞的聚集破骨细胞的活化与软骨的破坏等,导致炎性反应的持续发生和软骨与骨的渐进性破坏。
目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有中药或抗体等,但不同的药物其作用治疗机理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脂蛋白的新用途,通过高密度脂蛋白来调控炎症因子TNF-α的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
其技术解决方案包括:
高密度脂蛋白在制备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上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能降低炎症因子TNF-α表达水平。
上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能降低关节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
上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能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新用途,证明了高密度脂蛋白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通过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经高密度脂蛋白干预后的炎症因子变化、关节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炎症信号通路激活的变化,发现经高密度脂蛋白干预后一是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表达水平,二是能够显著降低关节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三是能显著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高密度脂蛋白作为注射用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动物无明显损害,未发现有不良副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能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试验过程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经高密度脂蛋白干预后小鼠血浆中炎症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试验过程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经高密度脂蛋白干预后小鼠血浆中IL-6表达水平的变化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试验过程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经高密度脂蛋白干预后小鼠关节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的变化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试验过程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经高密度脂蛋白干预后小鼠体内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脂蛋白的新用途,为了使本发明的优点、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将高密度脂蛋白用于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通过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经高密度脂蛋白干预后的炎症因子变化、关节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炎症信号通路激活的变化,为临床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新药研发提供可能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内容与要求:
应用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ELISA、病理切片H&E染色以及western blot等技术方法首次将高密度脂蛋白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因子表达变化,关节腔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分析。
技术指标:
1、应用高密度脂蛋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予以干预,研究其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参见图1和图2;
2、应用高密度脂蛋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予以干预,研究其关节腔组织病理变化,参见图3;
3、应用高密度脂蛋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予以干预,研究其体内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参见图4。
具体试验步骤为:
(1)胶原乳剂-高密度脂蛋白的制备
按2mg/ml将牛II型胶原加入0.1mol/L冰醋酸溶液中,4℃放置一晚上,然后加入等体积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得到终浓度为1mg/ml的胶原乳剂-高密度脂蛋白。
(2)动物分组及CIA模型诱导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CIA模型组(6只)和CIA模型高密度脂蛋白注射液治疗组(6只)。正常组小鼠常规饲养,不予处理;后2组小鼠在距尾根部2—3cm处皮内注射胶原乳剂(100ul/只),将注射当日记为第0d,于第21d进行胶原乳剂的2次注射,高密度脂蛋白注射液(80ug/ml)治疗组小鼠于第28—40d sc给药;三天1次。
(3)取全血分离血清,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或者IL-6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相关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4)病理学分析
关节组织病理学检查加强免疫第40d后处死小鼠,取小鼠受累关节,10%常规福尔马林固定加入10%EDTA对骨关节进行脱钙处理,脱钙完全后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加封玻片保存,显微镜下拍照。
(5)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的变化
关节充分研磨后,加入100μl新鲜配制的细胞RIPA裂解液,立即使细胞与裂解液充分混合,冰浴45min,所有操作均在冰浴上进行,4℃,12,000rpm离心15min收集上清于新的EP管中,留出一小份测量蛋白浓度,其余加入5×loading buffer,100度煮沸5分钟,放置于-80℃的冰箱中。
通过上述试验发现,经高密度脂蛋白干预后一是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表达水平,二是能够显著降低关节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三是能显著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高密度脂蛋白作为注射用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动物无明显损害,未发现有不良副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能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任何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