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烧伤治疗技术在临床上均采用国际通行的西医方法为主,西医对烧伤疼痛的治疗,多为肌肉注射止痛剂(如复方氨基比林),另外采用一些肛内给药(如双氯芬酸钠),少数患者采用杜冷丁止痛等。浅Ⅱ度烧伤创面涂以磺胺嘧啶银或磺胺嘧啶银锌霜,外加红外线烘烤,希望烘干创面渗液来控制创面感染,形成血痂,促进其痂下愈合。在烘烤过程中,患者为配合烘烤,维持在一定位置,方能达到疗效。以上治疗浅Ⅱ度烧伤一般需要一至二周痊愈,较浅的深Ⅱ度烧伤,一般需要三至四周痊愈,较深的深Ⅱ度、Ⅲ度、Ⅳ度烧伤患者均需植皮治疗才能痊愈,因西医理论为无皮不生皮,植皮首选用自体皮为主,植皮时需要全身麻醉,很大程度的增加了医疗风险,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自体皮不够时选用异体皮,但异体皮皮源较少,即使有可选用的异体皮,但异体皮和异种皮都有较为严重的排异现象,患者往往高热持续不退,同时植皮还需要全身麻醉,大量输血输液来维持血容量和水电解质的平衡,防止休克的发生。以上一切治疗过程均需要大量使用高效抗生素来抗感染,一般都要在特设的无菌病房中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其次烧伤治疗技术在临床上还采用一些中医的治疗方法,其方法均大同小异,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湿润烧伤疗法”,采用的是“湿润烧伤膏”,在患者创面上涂厚厚一层湿润烧伤膏并每天换药2-3次,换药时要刮去原来创面上的所有湿润烧伤膏,再涂上新的湿润烧伤膏。在裸露的创面上刮来刮去,既麻烦又痛苦,翻身时褥粘在创面上,难以分离,撕下来又痛,不撕下来又不利于再次上药和翻身,患者被迫使体位长期在一个位置上既难受又容易生成褥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克服了现有治疗烧伤药物的各种不足,使用本药在治疗过程无需特设无菌病房,普通环境的医院、诊所甚至家庭都可做为治疗场所,药物涂抹后可缓解浅显创面疼痛,且愈合后疤痕轻浅,表皮创面者甚至小面积创面不留疤痕,创面愈合快,极大地减轻病患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药还可治疗刀伤、表皮剐蹭等外伤。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治疗烧伤的药物由以下用量的原料组成:生藤黄80-120g、生附子30-70g、蟾酥400-600g、红粉40-60g、洋金花100-300g、穿心莲100-200g、蜈蚣5-15g、冰片40-60g、红花400-600g。
进一步地,本治疗烧伤的药物由以下用量的原料组成:生藤黄100g、生附子50g、蟾酥500g、红粉50g、洋金花200g、穿心莲150g、蜈蚣10g、冰片50g、红花500g。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治疗烧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蜈蚣去头去足,按所述用量称取生藤黄、生附子、洋金花、穿心莲、蜈蚣和红花,粉碎磨粉,向所述粉末内加1000-2000g凡士林搅拌混合均匀后,放置40-50h至粉末充分溶解;
2)按所述用量称取蟾酥、红粉和冰片,粉碎磨粉后加入步骤1)所得混合物内,搅拌混合均匀,放置60-80h至粉末充分溶解即可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治疗烧伤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清洁创面,将药物均匀涂于患处,浅显创面无需包扎;深层、严重创面需深层涂抹及薄层包扎,每天1-2次;创面严重处加次涂抹,每天不超过3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药物止疼快,使用后3min痛减,10-20min基本无痛,患者可安然入睡;止血快,抑制体液渗出,治疗Ⅲ度烧伤无需植皮,治愈基本不留疤痕;治疗过程无需特设无菌病房。本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十一种烧伤易感菌有杀菌和抑菌的作用,有效防止创面感染,无毒副作用,临床使用1.5万余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均可使用,曾治疗过最大面积85%的烧伤患者,均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适用于各种火焰烧伤:如液化气、汽油、柴油、煤油、柴草、酒精等;适用于各种热液烫伤:如沸水、沸汤、沸油、沸粥等;适用于各种化学烧伤:如硫酸、硝酸、氢氟酸、盐酸、石灰等;适用于各种光辐射烧伤、电击伤、枪伤、火药爆炸伤、理疗伤、挤压伤、刀伤、术后手术口不愈,供皮区创面修复,肌肉注射后红肿结痂,适用于丹毒、痔疮、肛裂、冻疮、褥疮、脉管炎引起的下肢溃疡等病症,更是消防部队救护的必备药品,同时可作为家庭小面积烧伤、刀伤、皮癣、疥疮较好的自备用药。
在烧伤治疗中,西医主要靠疤痕组织(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增生来完成创面的修复和痊愈,其后果是疤痕增生严重,面部五官变形,肢体关节弯曲,不能正常活动,严重的减低了生活质量。本烧伤药物无疤痕增生,肢体关节基本没有弯曲,有效的保证了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效益,为民众减少不必要的负担。
直接减少残疾的发生,电击伤往往是IV度烧伤,基本上都在大小关节腔,面积虽小但后果严重,西医治疗时很大程度上要进行截肢,而本药具有去腐生新的作用,促使坏死组织脱落,新生组织加快生长,促进创口加快痊愈,有效的控制骨髓炎的发生,减少患者因截肢面导致的残疾,同样为社会提高了极大的效益。
目前战场救护没有切实可行的药物,本药完全能适应于战场救护,其携带使用方便,消炎止痛,使用者只需将药品,直接涂抹到创口上,绷带包扎即可,有效止痛、止血、消炎。
使用本药在治疗过程中无需特设无菌病房,普通环境的医院、诊所、甚至家庭都可以作为治疗场所,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能减少治疗费用,一般的深II度、III度烧伤病人治疗费用昂贵,通常10%左右的烧伤面积要花费10万元人民币甚至更高,而使用本药的患者花费在两万元左右,仅相当于西医方法的五分之一,节省了大量的医药费,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使用本药后,大部分患者都能自主翻身活动,减少褥疮的发生,轻者还可到室外走动对治疗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以下最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治疗烧伤的药物,其由以下用量的原料组成:生藤黄100g、生附子50g、蟾酥500g、红粉50g、洋金花200g、穿心莲150g、蜈蚣10g、冰片50g、红花500g。
本发明治疗烧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蜈蚣去头去足,按所述用量称取生藤黄、生附子、洋金花、穿心莲、蜈蚣和红花,粉碎磨粉,向所述粉末内加1000-2000g凡士林搅拌混合均匀后,放置40-50h至粉末充分溶解;
2)按所述用量称取蟾酥、红粉和冰片,粉碎磨粉后加入步骤1)所得混合物内,搅拌混合均匀,放置60-80h至粉末充分溶解即可使用。
实施例2,本发明治疗烧伤的药物,其由以下用量的原料组成:生藤黄90g、生附子60g、蟾酥450g、红粉60g、洋金花250g、穿心莲10g、蜈蚣15g、冰片45g、红花550g。
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发明治疗烧伤的药物,其由以下用量的原料组成:生藤黄110g、生附子40g、蟾酥550g、红粉40g、洋金花150g、穿心莲200g、蜈蚣8g、冰片60g、红花450g。
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
具体使用时,清洁创面,将药物均匀涂于患处,浅显创面无需包扎;深层、严重创面需深层涂抹及薄层包扎,每天1-2次;创面严重处加次涂抹,每天不超过3次。
应用实例:
例1:甲某,热水烫伤,剧烈疼痛引起情绪失控,不配合治疗,甚至发生疼痛性休克,在使用了本药后3min疼痛减轻,10-20min痛止,能够安静下来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同时再无疼痛性休克发生。
例2:乙某,深度烧伤病人无皮不生皮,使用本药后,能有效的促进皮肤再生,使III度烧伤和II度烧伤不需要植皮即能痊愈。
例3:丙某,浅II度烧伤病人,使用本药后,7-10天痊愈。
例4:丁某,深II度烧伤病人,使用本药后,20天左右痊愈。
例5:戊某,III度烧伤病人,使用本药后,45天左右痊愈。
临床实验结果基本与应用实例相同。
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换、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