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139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病,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母猪流产率可达3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现有技术对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专用治疗药,常用的治疗用药是抗病毒的西药,有些抗病毒的西药对猪兰耳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近年来,禁止在兽药中使用含抗病毒成份的西药,猪蓝耳病的治疗难度明显增加。现有技术的治疗蓝耳病的中药制剂的疗效不佳、成本较高,中药是中国的传统瑰宝,历史悠久,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副作用小,中药越来越多地用于现代养殖业生产中对动物疾病的防治,目前急需开发研究一种疗效好、成本低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达到降低猪蓝耳病暴发,提高猪仔抗病能力且安全,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能提高出栏率,提高猪仔的生存率,不易复发,无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淡竹叶10-20份、白鲜皮10-20份、白薇10-20份、白头翁5-15份、荆芥10-20份、老鹳草10-20份、黄芩5-15份、芦根5-15份、甘草10-20份、败酱草10-30份、当归10-20份、寻骨风5-15份、麦冬10-20份、牡丹皮10-30份和防己10-30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淡竹叶15份、白鲜皮15份、白薇15份、白头翁10份、荆芥15份、老鹳草15份、黄芩10份、芦根10份、甘草15份、败酱草20份、当归15份、寻骨风10份、麦冬15份、牡丹皮20份和防己20份。本发明中各种组成药物的主要功效如下: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之功效;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归脾、肺、小肠、胃、膀胱经,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之功效;白薇,味苦、咸,性寒,归肺、胃、心、脾、肾经,有清热、凉血之功效;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之功效;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有祛风解表、宣毒透疹、理血止痉之功效;老鹳草,味苦、甘,平,归肝、大肠经,有祛风、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消炎抗菌、消肿之功效;芦根,味甘,性寒,归肺、胃经,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之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败酱草,味辛、苦,性凉,归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之功效;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寻骨风,味辛、苦,性平,归肝、胃经,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牡丹皮,味辛、苦,性凉,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防己,味苦,性寒,归膀胱、肺经,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之功效。诸药在发挥单一作用的同时共奏清热祛湿、降肺平喘、健胃消食之功效。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推广。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原料预处理:取淡竹叶、白鲜皮、白薇、白头翁、荆芥、老鹳草、黄芩、芦根、甘草、败酱草、当归、寻骨风、麦冬、牡丹皮和防己,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然后超微粉碎后,过筛;(2)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上述原料:淡竹叶10-20份、白鲜皮10-20份、白薇10-20份、白头翁5-15份、荆芥10-20份、老鹳草10-20份、黄芩5-15份、芦根5-15份、甘草10-20份、败酱草10-30份、当归10-20份、寻骨风5-15份、麦冬10-20份、牡丹皮10-30份和防己10-30份,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步骤(1)所述过筛的目数为500目。进一步,步骤(2)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为:淡竹叶15份,白鲜皮15份,白薇15份,白头翁10份,荆芥15份,老鹳草15份,黄芩10份,芦根10份,甘草15份,败酱草20份,当归15份,寻骨风10份,麦冬15份,牡丹皮20份,防己2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达到降低猪蓝耳病暴发,提高猪仔抗病能力且安全,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能提高出栏率,提高猪仔的生存率,不易复发,无耐药性和药物残留。(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淡竹叶10kg、白鲜皮20kg、白薇10kg、白头翁15kg、荆芥10kg、老鹳草20kg、黄芩5kg、芦根15kg、甘草10kg、败酱草30kg、当归10kg、寻骨风15kg、麦冬10kg、牡丹皮30kg和防己10kg。本实施例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原料预处理:取淡竹叶、白鲜皮、白薇、白头翁、荆芥、老鹳草、黄芩、芦根、甘草、败酱草、当归、寻骨风、麦冬、牡丹皮和防己,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然后超微粉碎后,过500目筛;(2)分别称取如下重量的上述原料:淡竹叶10kg、白鲜皮20kg、白薇10kg、白头翁15kg、荆芥10kg、老鹳草20kg、黄芩5kg、芦根15kg、甘草10kg、败酱草30kg、当归10kg、寻骨风15kg、麦冬10kg、牡丹皮30kg和防己10kg,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淡竹叶15kg、白鲜皮15kg、白薇15kg、白头翁10kg、荆芥15kg、老鹳草15kg、黄芩10kg、芦根10kg、甘草15kg、败酱草20kg、当归15kg、寻骨风10kg、麦冬15kg、牡丹皮20kg和防己20kg。本实施例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原料预处理:取淡竹叶、白鲜皮、白薇、白头翁、荆芥、老鹳草、黄芩、芦根、甘草、败酱草、当归、寻骨风、麦冬、牡丹皮和防己,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然后超微粉碎后,过500目筛;(2)分别称取如下重量的上述原料:淡竹叶15kg、白鲜皮15kg、白薇15kg、白头翁10kg、荆芥15kg、老鹳草15kg、黄芩10kg、芦根10kg、甘草15kg、败酱草20kg、当归15kg、寻骨风10kg、麦冬15kg、牡丹皮20kg和防己20kg。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淡竹叶20kg、白鲜皮10kg、白薇20kg、白头翁5kg、荆芥20kg、老鹳草10kg、黄芩15kg、芦根5kg、甘草20kg、败酱草10kg、当归20kg、寻骨风5kg、麦冬20kg、牡丹皮10kg和防己30kg。本实施例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原料预处理:取淡竹叶、白鲜皮、白薇、白头翁、荆芥、老鹳草、黄芩、芦根、甘草、败酱草、当归、寻骨风、麦冬、牡丹皮和防己,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然后超微粉碎后,过500目筛;(2)分别称取如下重量的上述原料:淡竹叶20kg、白鲜皮10kg、白薇20kg、白头翁5kg、荆芥20kg、老鹳草10kg、黄芩15kg、芦根5kg、甘草20kg、败酱草10kg、当归20kg、寻骨风5kg、麦冬20kg、牡丹皮10kg和防己30kg,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临床试验:临床实验动物选用选用20-30日龄,实验室确诊为仔猪蓝耳病的患病猪。将患病猪隔离单独饲养,饲喂全价饲料,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头,3组饲养环境完全相同,实验共进行10天;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药物对照组用所对照药物按其说明书使用治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可将本发明产品(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得的组合物)喂食患病猪等,日服用量为:每100g中药组合物饮水300kg,每日2-3次,连用3-5日;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计算方法:死亡率=死亡动物数/试验动物数×100%,治愈率=治愈动物数/试验动物数×100%。表1是实验结束时的结果。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精神正常,采食饮水正常,呼吸正常,粪便正常、体温正常等临仔猪蓝耳病床症状消失,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经实验室实验检测均未见猪蓝耳病病毒等。结束时有症状: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表1本发明与其它药物治疗仔猪蓝耳病的田间应用情况对比编号组别死亡率%治愈率%结束时有症状率%1空白对照组452.752.32仔猪蓝耳康散组15.77212.33本发明中药组合无阻7.8857.2本次临床结果经统计分析,本发明组合物治疗组与仔猪蓝耳康散组在治愈率方面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安全性试验:选取22日龄健康猪20头,每100g中药组合物饮水300kg,用药期间,健康猪没有任何不良或异常行为表现,采食饮水正常,体重增加和空白对照组(即健康不给药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