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等离子体疾病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628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等离子体疾病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涉及等离子体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冷等离子体疾病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是除固态、液态、气态之外的第四态,宇宙中99%的物质是等离子态。等离子体通常分为平衡等离子体也叫热等离子体(电子温度与重粒子温度相等)和非平衡等离子体也叫冷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大于10000K远高于接近室温的重粒子温度)。

近20年来冷等离子体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在处理皮肤表面的细菌、病毒和皮下的肿瘤等方面有令人鼓舞的效果,但是由于技术所限,现有冷等离子体的缺点是流量小、流速慢,导致对生物体处理的强度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冷等离子体流量大、流速快、对生物体处理的强度较强的冷等离子体疾病治疗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电源系统、检测控制单元、介质气气源、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和治疗支架,所述电源系统连接气泵、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和治疗支架,所述气泵与冷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第一进气口1相连,冷等离子体发生器设置在治疗支架上,控制检测单元与系统中其它单元连接,所述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第一进气口1、风阀2、至少一个风阀孔6、高压电极3、绝缘体4和接地电极5,所述第一进气口1与风阀2连接,所述风阀孔6设置在风阀2上,风阀2与高压电极3尾部相连,绝缘体4套在第一进气口1、风阀2和高压电极3的外侧,所述高压电极3的头部缩在绝缘体4的头部内侧,作用是产生高电压,使电离效率高,所述绝缘体4连接接地电极5。作用是与高压电极3产生回路。

所述风阀2尾部侧面还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进气口7,第二进气口7与第一进气口1相连,所述风阀孔6设置在风阀2头部侧面,所述介质气气源将介质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送入第二进气口7再通过风阀孔6环绕高压电极3高压、高频电离成旋转的等离子体气流。作用是产生高电压,提高电离效率。

所述冷等离子体发生器还包括整流器8,所述整流器8连接接地电极5。作用是防止旋转的等离子体气流扩散,使旋转等离子体气流保持向前运动直到接触到生物体皮肤表面。

所述冷等离子体发生器还包括限位器9,所述限位器9连接整流器8,所述限位器9为绝缘材料。作用是防止发生电击和高温伤害。

所述限位器9为筒状、喇叭状,限位器9的内孔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所述限位器9的绝缘材料为陶瓷。作用是耐高温,耐腐蚀。

所述绝缘体4的头部伸入接地电极5的尾部。作用是防止等离子体泄露。

所述接地电极5还包括冷却装置10、冷却介质进口11和冷却介质出口12,所述冷却装置10套在接地电极5外侧,冷却介质进口11和冷却介质出口12设置在冷却装置10上。作用是冷却接地电极5,冷却等离子体气流。

所述高压电极3中心还设置至少一个高压电极中心孔13,所述气源将介质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送入高压电极中心孔13。作用是提高电压。

所述高压电极3头部为圆柱体、锥体、针状、凹形、锯齿状。作用是降低高压电极3头部温度。

所述高压电极3材料为紫铜、不锈钢、银、钨和钨合金。作用是增加高压电极3的使用寿命。

所述绝缘体4材料为聚四氟乙烯、陶瓷、尼龙。作用是增加绝缘效果。

所述治疗支架为自动或手动可活动治疗支架。

所述介质气为氩气、氦气、氮气、空气、二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气体、氧气、甲烷气体、氢气、氨气、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酒精蒸汽、水蒸气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冷等离子体发生器为直流等离子体发生器、交流等离子体发生器、微波等离子体发生器或高频感应等离子体发生器中的一台或多台。

疾病治疗种类包括:

A.体表疾病,如:皮肤病、慢性溃疡、病毒感染、细菌/真菌感染、灰指甲、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牛皮癣、创伤、烧伤、慢性溃疡、糖尿病足、静脉曲张溃疡;

B.肿瘤,如:黑色素瘤;

C.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D.体内炎症,如:胃炎、十二指肠炎、耳道类炎症;

E.运动损伤;

F.血管类疾病,如:血栓、动脉硬化。

包括如下使用步骤:启动电源系统,介质气气源将介质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送入第二进气口7,再通过风阀孔6经高压电极3高压、高频电离成旋转的等离子体气流后进入接地电极5形成工作气体。

包括如下使用步骤:启动电源系统,介质气气源将介质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送入第二进气口7,再通过风阀孔6经高压电极3高压、高频电离成旋转的等离子体气流后进入接地 电极5再进入整流器8,经过整流器8整流形成稳定的工作气体,控制检测单元对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跟踪和控制。

包括如下使用步骤:启动电源系统,介质气气源将介质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送入第二进气口7,再通过风阀孔6经高压电极3高压、高频电离成旋转的等离子体气流后进入接地电极5再进入整流器8,再进入限位器9,从限位器9出来后形成生物体可承受温度的工作气体,控制检测单元对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跟踪和控制。

包括如下使用步骤:启动电源系统,介质气气源将介质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口1送入第二进气口7再通过风阀孔6和高压电极中心孔13,经高压电极3高压、高频电离成等离子体气流后进入接地电极5再进入整流器8,再进入限位器9,从限位器9出来后形成生物体可承受温度的工作气体,控制检测单元对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跟踪和控制。

本发明冷等离子体疾病治疗装置能够治疗包括体表疾病、肿瘤、免疫系统疾病、体内炎症、运动损伤、血管类疾病等多种疾病,为疾病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治疗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冷等离子体疾病治疗装置的总体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风阀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高压电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绝缘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接地电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整流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整流器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限位器的示意图;

其中:第一进气口1、风阀2、高压电极3、绝缘体4、接地电极5、风阀孔6、第二进气口7、整流器8、限位器9、冷却装置10、冷却介质进口11、冷却介质出口12、高压电极中心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冷等离子体疾病治疗装置包括电源系统、检测控制单元、介质气气源、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和治疗支架,所述电源系统连接气泵、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和治疗支架,所述气泵与冷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第一进气口1相连,冷等离子体发生器设置在治疗支架上,所述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第一进气口1、风阀2、高压电极3、绝缘体4、接地电极5、风阀孔6、第二进气口7、整流器8、限位器9、冷却装置10、冷却介质进口11、冷却介质出口12和高压电极中心孔13。第一进气口1与风阀2连接,所述风阀2尾部侧面设置第二进气口7,第二进气口7 与第一进气口1相连,所述风阀孔6设置在风阀2头部侧面,风阀2头部与高压电极3尾部相连,绝缘体4套在第一进气口1、风阀2和高压电极3的外侧,所述高压电极3的头部缩在绝缘体4的头部内侧,所述绝缘体4的头部伸入接地电极5的尾部与接地电极5连接。所述接地电极5还包括冷却装置10、冷却介质进口11和冷却介质出口12,所述冷却装置10套在接地电极5外侧,冷却介质进口11和冷却介质出口12设置在冷却装置10上。所述接地电极5依次连接整流器8和限位器9,所述限位器9可为筒状、喇叭状,限位器9的内孔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所述高压电极3中心还设置至少一个高压电极中心孔13,所述气源将介质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送入高压电极中心孔13。所述高压电极3头部为圆柱体、锥体、针状、凹形、锯齿状。所述治疗支架为自动或手动可活动治疗支架。

所述介质气为氩气、氦气、氮气、空气、二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气体、氧气、甲烷气体、氢气、氨气、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酒精蒸汽、水蒸气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冷等离子体发生器为直流等离子体发生器、交流等离子体发生器、微波等离子体发生器或高频感应等离子体发生器中的一台或多台。

疾病治疗种类包括:

A.体表疾病,如:皮肤病、慢性溃疡、病毒感染、细菌/真菌感染、灰指甲、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牛皮癣、创伤、烧伤、慢性溃疡、糖尿病足、静脉曲张溃疡;

B.肿瘤,如:黑色素瘤;

C.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D.体内炎症,如:胃炎、十二指肠炎、耳道类炎症;

E.运动损伤;

F.血管类疾病,如:血栓、动脉硬化。

包括如下使用步骤:启动电源系统,介质气气源将介质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口1送入第二进气口7再通过风阀孔6和高压电极中心孔13,经高压电极3高压、高频电离成等离子体气流后进入接地电极5再进入整流器8,再进入限位器9,从限位器9出来后形成生物体可承受温度的工作气体。

本发明冷等离子体疾病治疗装置能够治疗包括体表疾病、肿瘤、免疫系统疾病、体内炎症、运动损伤、血管类疾病等多种疾病,为疾病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治疗系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