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的口腔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胃镜检查的时候,需要借助插管,通过在口腔内将插管插入胃中,来实现对食道、胃等消化器官的检查,临床使用的口腔支撑器既不能调整开合角度的大小,同时也不能实现定位,以减轻对口腔的张力;如果不能很好的实现支撑器在口腔内固定,对患者的后续检查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的口腔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消化内科用的口腔支撑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弹簧、拉绳和夹持机构,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一端均设置有凹槽,两个凹槽相对应,形成用于插管通过的通孔;在该通孔的两侧,顶板和底板通过合页转动的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的底板上表面安装有夹持插管的夹持机构,下表面安装有下牙托,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上牙托,拉绳的一端系在所述的顶板上,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拉绳穿过的孔,在所述的顶板和底板之间还安装有弹簧。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和盖板,两个夹持板安装底板上,相互平行设置并间隔距离,所述的盖板位于两个夹持板的上端,所述的底板、夹持板和盖板形成用于插管穿过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孔设置在底板和底板的对接处,方便插管直接进入,无须折弯,同时,当顶板和底板的角度固定以后,通过拉绳进行定位,减轻了对口腔的作用力,保证了患者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顶板与底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的口腔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顶板2、弹簧3、拉绳4和夹持机构,所述顶板2和底板1的一端均设置有凹槽(顶板的凹槽21、底板的凹槽11),两个凹槽相对应,形成用于插管通过的通孔;在该通孔的两侧,顶板2和底板1通过合页8转动的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的底板1上表面安装有夹持插管的夹持机构,下表面安装有下牙托,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上牙托,上牙托和下牙托未图示,用于保证牙齿舒适度,拉绳4的一端系在所述的顶板2上,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拉绳穿过的孔7,在所述的顶板2和底板1之间还安装有弹簧3。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5和盖板6,两个夹持板5安装底板1上,相互平行设置并间隔距离,所述的盖板6位于两个夹持板5的上端,所述的底板1、夹持板5和盖板6形成用于插管穿过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插管依次穿过夹持机构形成的通道和通孔进入至胃中(通孔的大小为:无论顶板和底板的夹角多大,都足以保证插管不受挤压,即通孔的孔径大于插管的管径),便于医生进行后续检查,顶板和底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形成夹角,上牙托和下牙托分别顶住口腔的上齿和下齿,当定位以后,通过拉绳穿过底板上的孔后,进行打结,完成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