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腔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007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腹腔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胸腔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其腹腔内的病变组织需要在切除后取出。在取出的过程中,因腹腔内的空间较小,所以需要持续给腹腔内充气。而人工气腹注气过浅造成腹壁积气,过深造成后腹膜积气。少量积气症状很轻,也没有多大危害,但后腹膜积气体量大,有发生纵隔气肿、甚至气胸的可能。因此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腹腔的支撑装置。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使其可以从微创口置入,并在腹腔内提供支撑,便于后续手术的顺利进行。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腹腔的支撑装置,包括:

套管,套管的侧部与支撑杆铰接;

所述套管内侧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竖杆,竖杆上与转动杆的杆体部分铰接,转动杆的一端与竖向设置的压杆铰接,压杆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套管并与压环铰接;

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一端与竖杆铰接,拉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一侧与定位杆连接,定位杆上具有螺栓,螺栓将L型杆紧固于定位杆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具有蒙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4-6个,所有的支撑杆均与蒙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蒙皮为弹性材料。

优选的,所述蒙皮为橡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为腹腔内部提供支撑,令腹腔内具有较大的空间供手术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套管1,压杆2,支撑杆3,蒙皮4,拉簧5,第二空腔6,L型杆7,螺栓8,定位杆9,压环10,转动杆11,竖杆12,第一空腔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腹腔的支撑装置,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套管1,套管1的侧部具有凹槽,凹槽内铰接有支撑杆3;

所述套管1内侧设置有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6;

第一空腔13内设置有竖杆12,竖杆12上与转动杆11的杆体部分铰接,转动杆11的一端与竖向设置的压杆2铰接,压杆2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套管1并与压环10铰接;

所述第二空腔6内设置有拉簧5,拉簧5的一端与竖杆铰接,拉簧5的另一端与支撑杆3固定连接。

所述套管1的一侧与定位杆9连接,定位杆9上具有螺栓,螺栓将L型杆7紧固于定位杆9上。

所述支撑杆3上具有蒙皮4。

所述支撑杆3为4-6个,所有的支撑杆3均与蒙皮4固定连接。

所述蒙皮4为弹性材料。

所述蒙皮4为橡胶。

本发明的原理是:

(1)自由状态下,套管1大致呈现圆柱型结构。在拉簧5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则拉簧5长时间为支撑杆3提供拉力,保证支撑杆3不会自由转动。使得本装置可以自由进出微创口。

(2)使用时,将本装置置于腹腔内,套管1的一部分凸出与腹腔外,然后借助定位杆9进行外部固定,保持套管1不动。随后,下压压环10,则压环10向下移动,压杆2向下移动的同时,还进行略微转动,下压到位后,利用螺栓将L型杆7锁紧。压杆2下移的过程中,压杆2带动转动杆11靠近套管1中心的一端进行转动,转动杆11的外端将支撑杆3向外推动,则支撑杆3就向外扩张,形成伞形结构,提供腹腔内支撑。又因为支撑杆3上连接有弹性蒙皮4,所以就提供了一个半封闭的支撑腔。套管1本身具有中心孔,则可以进行后续手术操作。

手术完成后,松开L型杆7,则在拉簧作用下支撑杆3自动贴紧套管1内壁,则本装置再次成为圆柱状结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和局部放大呈现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