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检测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男性卫生接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男性接尿装置一般为顶部开口的尿杯,且由于取样量一般不多,因此尿杯深度较小,但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深度较小,导致直接尿入尿杯后,尿液会溅起,且人体排尿过程基本无法控制,一旦尿液超出尿杯容量,则会溢出从而流到尿杯外壁上,污染尿杯外壁,十分不卫生,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采样过程更加卫生,且采样过程更加简单的高效男性卫生接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男性卫生接尿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圆杯形尿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盖,杯盖包括圆套状内套和外套,外套内壁套在尿杯外壁上,尿杯内壁套在内套外壁上,且内套顶端和外套顶端连接,并抵在尿杯杯口上,还包括漏斗状导尿漏斗,导尿漏斗开口大端与内套顶端内壁固定,开口小端位于开口大端下方,导尿漏斗开口小端固定有圆形上挡板,还包括顶面与上挡板底面密封贴合的下挡板,还包括顶端与下挡板边缘固定的圆套状固定套,且固定套底端外翻并与尿杯内壁固定,固定套和下挡板下方的尿杯内形成储尿腔,且内套内壁套在固定套外壁上,所述的上挡板和下挡板上分别设有若干上进尿孔和下进尿孔,所述的尿杯杯壁和固定套套壁分别设有沿尿杯径向设置的外溢尿孔和内溢尿孔,外溢尿孔和内溢尿孔同轴对齐设置,内套套壁和外套套壁上分别设有沿尿杯径向设置的内通孔和外通孔,内通孔和外通孔同轴对齐设置,还包括硬质管状排尿管和硬质管状导尿管,排尿管前端与导尿管后端连通固定,且排尿管和导尿管夹角为钝角,所述的排尿管后端外壁固定有齿轮,齿轮外周沿齿轮周向设有若干齿牙一,所述的尿杯外壁沿周向设有弧形限位槽,外溢尿孔外端位于限位槽一端槽底,所述的限位槽包括沿尿杯周向设置的两道槽壁,且限位槽上侧或下侧槽壁具有齿牙二,所述的排尿管后端穿过外通孔,且齿轮位于限位槽内,且齿牙一和齿牙二相啮合,且能围绕尿杯周向旋转杯盖,使外套带动排尿管围绕尿杯周向转动,使齿牙一和齿牙二配合带动齿轮旋转,且当齿轮旋转至位于限位槽一端时,所述的导尿管前端倾斜朝下设置,此时下进尿孔和上进尿孔对齐,外溢尿孔、内溢尿孔、内通孔和外通孔依次同轴对齐,且储尿腔与导尿管前端连通,且当齿轮旋转至位于限位槽另一端时,所述的导尿管前端倾斜朝上设置,此时下进尿孔和上进尿孔错位,并利用上挡板和下挡板相互封闭,且外溢尿孔和内溢尿孔分别与内通孔和外通孔错位设置,并使所述的储尿腔封闭。
本接尿装置只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杯盖即可进行使用或对储尿腔进行封闭,因此无需开盖即可接尿,使用十分方便,接尿时,尿液利用导尿漏斗进行导向,从而避免溅起,之后进入到储尿腔内,多余的尿液利用排尿管与导尿管排出到便池内,因此不需要用户刻意控制尿液,继而避免污染尿杯杯口,且接尿过程中,导尿管前端能自动倾斜朝下,接尿完毕后,逆时针旋转杯盖,导尿管前端即可自动倾斜朝上,也能避免留在导尿管和排尿管内的尿液流出,因此更加卫生,且考虑到限位槽为弧形,而齿轮为圆环形,因此限位槽槽宽可以设置较窄,且齿轮厚度小于限位槽槽深,以保证齿轮在限位槽内能顺利滚动。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男性卫生接尿装置中,所述的下挡板顶面、内套内壁和导尿漏斗底面合围形成截面呈三角形的环形吸水腔,导尿漏斗靠近开口大端位置设有吸水孔,且导尿漏斗顶面靠近开口大端位置贴合有环形吸水海绵一,吸水腔内设有吸水海绵二,且吸水海绵一和吸水海绵二通过吸水孔连通。
因此留在导尿漏斗上的部分尿液会被吸水海绵一和吸水海绵二吸附。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男性卫生接尿装置中,所述的外套内壁设有环形凸起状卡环,所述的尿杯外壁同轴设有环形卡槽,且所述的卡环卡在卡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男性卫生接尿装置中,所述的排尿管和导尿管为一体结构。
因此结构更加稳定。
一种高效男性卫生接尿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围绕尿杯周向顺时针旋转杯盖到位,使外套带动排尿管围绕尿杯周向转动,使齿牙一和齿牙二配合带动齿轮旋转,使齿轮旋转至位于限位槽一端,并使导尿管前端倾斜朝下设置,此时下进尿孔和上进尿孔对齐,外溢尿孔、内溢尿孔、内通孔和外通孔依次同轴对齐;
步骤二,将尿杯置于便池上方,导尿管前端朝向便池,阴茎朝向导尿漏斗顶面进行排尿,尿液通过对齐的下进尿孔和上进尿孔进入尿杯内,直至排尿结束,且高出内溢尿孔的尿液从排尿管和导尿管溢出;
步骤三,围绕尿杯周向逆时针针旋转杯盖到位,使外套带动排尿管围绕尿杯周向转动,使齿牙一和齿牙二配合带动齿轮旋转,使齿轮旋转至位于限位槽另一端,使导尿管前端倾斜朝上设置,使下进尿孔和上进尿孔错位,并利用上挡板和下挡板相互封闭,且外溢尿孔和内溢尿孔分别与内通孔和外通孔错位,因此能封闭储尿腔,并进行送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接尿装置只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杯盖即可进行使用或对储尿腔进行封闭,因此无需开盖即可接尿,使用十分方便,接尿时,尿液利用导尿漏斗进行导向,从而避免溅起,之后进入到储尿腔内,多余的尿液利用排尿管与导尿管排出到便池内,因此不需要用户刻意控制尿液,继而避免污染尿杯杯口,且接尿过程中,导尿管前端能自动倾斜朝下,接尿完毕后,逆时针旋转杯盖,导尿管前端即可自动倾斜朝上,也能避免留在导尿管和排尿管内的尿液流出,因此更加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接尿装置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2是齿轮与限位槽配合局部示意图。
图中,
1、尿杯;11、外溢尿孔;12、限位槽;13、齿牙二;14、吸水腔;15、吸水海绵二;16、卡槽;
2、内套;21、内通孔;
3、外套;31、外通孔;32、卡环;
4、导尿漏斗;41、上挡板;42、上进尿孔;43、吸水孔;44、吸水海绵一;
5、下挡板;51、下进尿孔;52、固定套;53、内溢尿孔;
6、排尿管;61、导尿管;62、齿轮;63、齿牙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高效男性卫生接尿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圆杯形尿杯1,还包括杯盖,杯盖包括圆套状内套2和外套3,外套3内壁套在尿杯1外壁上,尿杯1内壁套在内套2外壁上,且内套2顶端和外套3顶端连接,并抵在尿杯1杯口上,还包括漏斗状导尿漏斗4,导尿漏斗4开口大端与内套2顶端内壁固定,开口小端位于开口大端下方,导尿漏斗4开口小端固定有圆形上挡板41,还包括顶面与上挡板41底面密封贴合的下挡板5,还包括顶端与下挡板5边缘固定的圆套状固定套52,且固定套52底端外翻并与尿杯1内壁固定,固定套52和下挡板5下方的尿杯1内形成储尿腔,且内套2内壁套在固定套52外壁上,上挡板41和下挡板5上分别设有若干上进尿孔42和下进尿孔51,尿杯1杯壁和固定套52套壁分别设有沿尿杯1径向设置的外溢尿孔11和内溢尿孔53,外溢尿孔11和内溢尿孔53同轴对齐设置,内套2套壁和外套3套壁上分别设有沿尿杯1径向设置的内通孔21和外通孔31,内通孔21和外通孔31同轴对齐设置,还包括硬质管状排尿管6和硬质管状导尿管61,排尿管6前端与导尿管61后端连通固定,且排尿管6和导尿管61夹角为钝角,排尿管6后端外壁固定有齿轮62,齿轮62外周沿齿轮62周向设有若干齿牙一63,尿杯1外壁沿周向设有弧形限位槽12,外溢尿孔11外端位于限位槽12一端槽底,限位槽12包括沿尿杯1周向设置的两道槽壁,且限位槽12上侧或下侧槽壁具有齿牙二13,排尿管6后端穿过外通孔31,且齿轮62位于限位槽12内,且齿牙一63和齿牙二13相啮合,且能围绕尿杯1周向旋转杯盖,使外套3带动排尿管6围绕尿杯1周向转动,使齿牙一63和齿牙二13配合带动齿轮62旋转,且当齿轮62旋转至位于限位槽12一端时,导尿管61前端倾斜朝下设置,此时下进尿孔51和上进尿孔42对齐,外溢尿孔11、内溢尿孔53、内通孔21和外通孔31依次同轴对齐,且储尿腔与导尿管61前端连通,且当齿轮62旋转至位于限位槽12另一端时,导尿管61前端倾斜朝上设置,此时下进尿孔51和上进尿孔42错位,并利用上挡板41和下挡板5相互封闭,且外溢尿孔11和内溢尿孔53分别与内通孔21和外通孔31错位设置,并使储尿腔封闭。
进一步的,下挡板5顶面、内套2内壁和导尿漏斗4底面合围形成截面呈三角形的环形吸水腔14,导尿漏斗4靠近开口大端位置设有吸水孔43,且导尿漏斗4顶面靠近开口大端位置贴合有环形吸水海绵一44,吸水腔14内设有吸水海绵二15,且吸水海绵一44和吸水海绵二15通过吸水孔43连通。外套3内壁设有环形凸起状卡环32,尿杯1外壁同轴设有环形卡槽16,且卡环32卡在卡槽16内。排尿管6和导尿管61为一体结构。
本接尿装置只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杯盖即可进行使用或对储尿腔进行封闭,因此无需开盖即可接尿,使用十分方便,接尿时,尿液利用导尿漏斗4进行导向,从而避免溅起,之后进入到储尿腔内,多余的尿液利用排尿管6与导尿管61排出到便池内,因此不需要用户刻意控制尿液,继而避免污染尿杯1杯口,且接尿过程中,导尿管61前端能自动倾斜朝下,接尿完毕后,逆时针旋转杯盖,导尿管61前端即可自动倾斜朝上,也能避免留在导尿管61和排尿管6内的尿液流出,因此更加卫生。
一种高效男性卫生接尿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围绕尿杯1周向顺时针旋转杯盖到位,使外套3带动排尿管6围绕尿杯1周向转动,使齿牙一63和齿牙二13配合带动齿轮62旋转,使齿轮62旋转至位于限位槽12一端,并使导尿管61前端倾斜朝下设置,此时下进尿孔51和上进尿孔42对齐,外溢尿孔11、内溢尿孔53、内通孔21和外通孔31依次同轴对齐;
步骤二,将尿杯1置于便池上方,导尿管61前端朝向便池,阴茎朝向导尿漏斗4顶面进行排尿,尿液通过对齐的下进尿孔51和上进尿孔42进入尿杯1内,直至排尿结束,且高出内溢尿孔53的尿液从排尿管6和导尿管61溢出;
步骤三,围绕尿杯1周向逆时针针旋转杯盖到位,使外套3带动排尿管6围绕尿杯1周向转动,使齿牙一63和齿牙二13配合带动齿轮62旋转,使齿轮62旋转至位于限位槽12另一端,使导尿管61前端倾斜朝上设置,使下进尿孔51和上进尿孔42错位,并利用上挡板41和下挡板5相互封闭,且外溢尿孔11和内溢尿孔53分别与内通孔21和外通孔31错位,因此能封闭储尿腔,并进行送检。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尿杯1、外溢尿孔11、限位槽12、齿牙二13、吸水腔14、吸水海绵二15、卡槽16、内套2、内通孔21、外套3、外通孔31、卡环32、导尿漏斗4、上挡板41、上进尿孔42、吸水孔43、吸水海绵一44、下挡板5、下进尿孔51、固定套52、内溢尿孔53、排尿管6、导尿管61、齿轮62、齿牙一6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