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填充材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62130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填充材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骨组织修复的骨填充材料及制备方法,主要用于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骨修复是目前治疗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磷酸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其中磷灰石是人体硬组织(骨和牙)的无机质的物质组成,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脊椎动物骨的矿物成分非常接近,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无毒性,并能与骨组织形成很好的骨性结合。但是羟基磷灰石机械强度低、降解速度慢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硫酸钙是一种传统的骨修复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等在骨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自dressman首次使用硫酸钙成功治愈骨缺损以来,硫酸钙骨修复材料逐渐发展,硫酸钙不仅临床疗效,生物学性能更加确切、稳定,且为微创治疗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但是硫酸钙的成骨活性较弱,仅具有骨传导性,缺乏骨诱导性,且降解较快。植入体内后,降解较快,而机体则需要至少3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复骨缺损。

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必须有与骨形成速率相同的降解速率,且在骨组织周围不产生刺激,且具有一定强度。目前将磷酸钙和硫酸钙作为骨修复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且两者的结合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将磷酸钙烧结的多孔陶瓷与硫酸钙水泥结合制备骨填充材料,并辅以吡咯喹啉醌的研究未有相关报道。

吡咯喹啉醌是一种新辅基,是继黄素核苷酸和烟酰胺核苷酸之后,在膜束缚的细菌脱氢酶中发现的第三种辅基,世界医学界称之为第十四种维生素,作为一种新型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种氧化还原酶辅基。

本发明以磷酸钙为原料,采用浸提法,经高温烧结制备多孔陶瓷材料,再以硫酸钙水泥包裹,制备硫酸钙多孔陶瓷复合骨填充材料,磷酸钙经高温烧结,转变晶相,控制孔的粒度,在经硫酸钙包裹固化,制得降解可控、力学性能高的复合骨填充材料,对于本发明相关内容的研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填充材料,由内部的多孔陶瓷和外部包裹的硫酸钙固化体组成,并提供一种骨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多孔陶瓷以磷酸钙为原料,经造型、高温烧结造孔、晶相转化制得,硫酸钙固化体为硫酸钙骨水泥固化制得,硫酸钙骨水泥中以吡咯喹啉醌和纤维素为双增强相,增强骨水泥的韧性和水溃散性,提升骨水泥的抗压强度。

骨填充材料具体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40~80%的硫酸钙水泥和20~60%的多孔陶瓷,硫酸钙水泥中硫酸钙质量百分含量为90~99.6%,吡咯喹啉醌为0.2~2%,纤维素为0.2%~8%,多孔陶瓷优选为锌掺杂的双相陶瓷(zn-ha/zn-tcp)。

本发明的骨填充材料的制备按照以下步骤:

(1)多孔陶瓷的制备:将30~80%质量分数的磷酸钙与20~70%质量分数的pva混合均匀,加入到pva溶液中,制备磷酸钙/pva浆液;

将磷酸钙/pva浆液倒入到聚氨酯泡沫中,经反应1~72h,干燥24h,将其制备成圆柱体,在烧结炉中,烧结温度为800~1250℃,烧结时间为3~36h,室温冷却,得到多孔陶瓷,其孔径为100~300μm;

(2)硫酸钙水泥的制备:配置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其中,吡咯喹啉醌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5%,纤维素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

按照粉液质量比3:2将硫酸钙粉体和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得到硫酸钙水泥。

(3)骨填充材料的制备:在成型磨具中,先注入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硫酸钙水泥,再将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20~60%的多孔陶瓷放入到硫酸钙水泥中,再注入剩余的10~50%的硫酸钙水泥填满磨具并封口,对其加压5~35mpa,持续15~60min,将其取出固化12~36h,在5%rh环境下干燥3~24h得到圆柱体骨填充材料。

步骤(1)中的磷酸钙的粒径为50~150μm。

步骤(1)中的磷酸钙可以是磷酸三钙、磷酸四钙、磷酸氢钙、磷酸八钙、磷灰石、锶磷灰石、锌磷灰石等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锌磷灰石,锌磷灰石中,锌占锌钙的摩尔比为0.5~2:10。

步骤(1)中pva粒径为200~350μm,pva溶液中pva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

步骤(1)中圆柱体尺寸为也可以是球体(r为1~2.5mm)、正方体(边a为1~3mm)的一种。

步骤(2)中纤维素优选羟丙基纤维素,优选羟丙基纤维素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20%,硫酸钙粒径为50~100μm。

步骤(3)中圆柱体骨填充材料尺寸为也可以是正方体(边a为4~6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以多孔陶瓷为基体,外层包裹硫酸钙固化体制备复合骨填充材料,改善了单纯多孔陶瓷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增强了骨填充材料的水溃散性及韧性,且硫酸钙的快速降解,释放出吡咯喹啉醌、纤维素,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防止感染,并促进骨细胞生长,加速骨修复,防止因硫酸钙降解导致材料的力学强度的衰减。该骨填充材料的抗压强度均在10mpa以上,满足人体松质骨修复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骨填充材料组成示意图;

图2:制备的多孔陶瓷的sem图;

图3:骨填充材料的抗压强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骨填充材料组成与质量百分含量为40~80%的硫酸钙水泥和20~60%的锌掺杂双相陶瓷(zn-ha/zn-tcp),其中硫酸钙水泥中硫酸钙为90~99.6%,吡咯喹啉醌为0.2~2%,纤维素为0.2%~8%,制备方法如下:

(1)锌掺杂双相陶瓷的制备:将30~80%质量分数的磷酸钙与20~70%质量分数的pva混合均匀,加入到pva溶液中,制备磷酸钙/pva浆液;

将磷酸钙/pva浆液倒入到聚氨酯泡沫中,经反应1~72h,干燥24h,将其制备成圆柱体,在烧结炉中,烧结温度为800~1250℃,烧结时间为3~36h,室温冷却,得到锌掺杂双相陶瓷,其孔径为100~300μm;

(2)硫酸钙水泥的制备:配置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其中,吡咯喹啉醌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5%,纤维素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

按照粉液质量比3:2将硫酸钙粉体和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得到硫酸钙水泥。

(3)骨填充材料的制备:在圆柱体成型磨具中,先注入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硫酸钙水泥,再将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20~60%的锌掺杂双相陶瓷放入到硫酸钙水泥中,再注入剩余的10~50%的硫酸钙水泥填满磨具并封口,对其加压5~35mpa,持续15~60min,将其取出固化12~36h,在5%rh环境下干燥3~24h得到圆柱体骨填充材料。

实施例1

骨填充材料组成与质量百分含量为80%的硫酸钙固化体和20%的锌掺杂双相陶瓷,其中硫酸钙固化体中硫酸钙为91%,吡咯喹啉醌为1%,纤维素为8%。

(1)锌掺杂双相陶瓷的制备:将80%质量分数的锌磷灰石与20%质量分数的pva混合均匀,加入到pva溶液中,制备锌磷灰石/pva浆液;

将锌磷灰石/pva浆液倒入到聚氨酯泡沫中,经反应1h,干燥24h,将其制备成的圆柱体,在烧结炉中,烧结温度为1150℃,烧结时间为10h,室温冷却,得到锌掺杂双相陶瓷,其孔径为100~300μm;

(2)硫酸钙水泥的制备:配置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其中,吡咯喹啉醌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纤维素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

按照粉液质量比3:2将硫酸钙粉体和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得到硫酸钙水泥;

(3)骨填充材料的制备:在圆柱状成型磨具中,先注入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硫酸钙水泥,按照配比将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20%的锌掺杂双相陶瓷放入到硫酸钙水泥中,再注入剩余的50%的硫酸钙水泥填满磨具并封口,对其加压20mpa,持续30min,将其取出固化12h,在5%rh环境下干燥24h得到圆柱体骨填充材料,尺寸为

圆柱体骨填充材料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内部为多孔陶瓷,外部为硫酸钙固化体。

对制备的多孔陶瓷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如图2,孔径为100μm以上,最大达500μm。

对制备的骨填充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抗压强度测试样为圆柱状(φ4mm×6mm),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2.23mpa(如附图3-a所示)。

实施例2

骨填充材料组成与质量百分含量为40%的硫酸钙固化体和60%的锌掺杂双相陶瓷,其中硫酸钙固化体中硫酸钙为96%,吡咯喹啉醌为2%,纤维素为2%。

(1)锌掺杂双相陶瓷的制备:将30%质量分数的锌磷灰石与70%质量分数的pva混合均匀,加入到pva溶液中,制备锌磷灰石/pva浆液;

将锌磷灰石/pva浆液倒入到聚氨酯泡沫中,经反应24h,干燥24h,将其制备成的圆柱体,在烧结炉中,烧结温度为1250℃,烧结时间为3h,室温冷却,得到锌掺杂双相陶瓷,其孔径为100~300μm;

(2)硫酸钙水泥的制备:配置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其中,吡咯喹啉醌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纤维素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

按照粉液质量比3:2将硫酸钙粉体和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得到硫酸钙水泥;

(3)骨填充材料的制备:在圆柱状成型磨具中,先注入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硫酸钙水泥,按照配比将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60%的锌掺杂双相陶瓷放入到硫酸钙水泥中,再注入剩余的10%的硫酸钙水泥填满磨具并封口,对其加压35mpa,持续60min,将其取出固化24h,在5%rh环境下干燥12h得到圆柱体骨填充材料,尺寸为

对制备的骨填充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抗压强度测试样为圆柱状(φ4mm×6mm),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5.2mpa(如附图3-b所示)。

实施例3

骨填充材料组成与质量百分含量为70%的硫酸钙固化体和30%的锌掺杂双相陶瓷,其中硫酸钙固化体中硫酸钙为96.8%,吡咯喹啉醌为0.2%,纤维素为4%。

(1)锌掺杂双相陶瓷的制备:将60%质量分数的锌磷灰石与40%质量分数的pva混合均匀,加入到pva溶液中,制备锌磷灰石/pva浆液;

将锌磷灰石/pva浆液倒入到聚氨酯泡沫中,经反应72h,干燥24h,将其制备成的圆柱体,在烧结炉中,烧结温度为1000℃,烧结时间为24h,室温冷却,得到锌掺杂双相陶瓷,其孔径为100~300μm;

(2)硫酸钙水泥的制备:配置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其中,吡咯喹啉醌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纤维素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

按照粉液质量比3:2将硫酸钙粉体和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得到硫酸钙水泥;

(3)骨填充材料的制备:在圆柱状成型磨具中,先注入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硫酸钙水泥,按照配比将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锌掺杂双相陶瓷放入到硫酸钙水泥中,再注入剩余的40%的硫酸钙水泥填满磨具并封口,对其加压5mpa,持续15min,将其取出固化36h,在5%rh环境下干燥3h得到圆柱体骨填充材料,尺寸为

对制备的骨填充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抗压强度测试样为圆柱状(φ4mm×6mm),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8.73mpa(如附图3-c所示)。

实施例4

骨填充材料组成与质量百分含量为75%的硫酸钙固化体和25%的锌掺杂双相陶瓷,其中硫酸钙固化体中硫酸钙为94%,吡咯喹啉醌为1%,纤维素为5%。

(1)锌掺杂双相陶瓷的制备:将70%质量分数的锌磷灰石与30%质量分数的pva混合均匀,加入到pva溶液中,制备锌磷灰石/pva浆液;

将锌磷灰石/pva浆液倒入到聚氨酯泡沫中,经反应10h,干燥24h,将其制备成的圆柱体,在烧结炉中,烧结温度为800℃,烧结时间为36h,室温冷却,得到锌掺杂双相陶瓷,其孔径为100~300μm;

(2)硫酸钙水泥的制备:配置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其中,吡咯喹啉醌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纤维素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5%;

按照粉液质量比3:2将硫酸钙粉体和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得到硫酸钙水泥;

(3)骨填充材料的制备:在圆柱状成型磨具中,先注入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硫酸钙水泥,按照配比将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25%的锌掺杂双相陶瓷放入到硫酸钙水泥中,再注入剩余的45%的硫酸钙水泥填满磨具并封口,对其加压25mpa,持续35min,将其取出固化24h,在5%rh环境下干燥24h得到圆柱体骨填充材料,尺寸为

对制备的骨填充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抗压强度测试样为圆柱状(φ4mm×6mm),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1.38mpa(如附图3-d所示)。

实施例5

骨填充材料组成与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硫酸钙固化体和50%的锌掺杂双相陶瓷,其中硫酸钙固化体中硫酸钙为97.8%,吡咯喹啉醌为1%,纤维素为0.2%。

(1)锌掺杂双相陶瓷的制备:将65%质量分数的锌磷灰石与35%质量分数的pva混合均匀,加入到pva溶液中,制备锌磷灰石/pva浆液;

将锌磷灰石/pva浆液倒入到聚氨酯泡沫中,经反应12h,干燥24h,将其制备成的圆柱体,在烧结炉中,烧结温度为1100℃,烧结时间为5h,室温冷却,得到锌掺杂双相陶瓷,其孔径为100~300μm;

(2)硫酸钙水泥的制备:配置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其中,吡咯喹啉醌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纤维素占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

按照粉液质量比3:2将硫酸钙粉体和含有吡咯喹啉醌的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得到硫酸钙水泥;

(3)骨填充材料的制备:在圆柱状成型磨具中,先注入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硫酸钙水泥,按照配比将占骨填充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锌掺杂双相陶瓷放入到硫酸钙水泥中,再注入剩余的20%的硫酸钙水泥填满磨具并封口,对其加压25mpa,持续20min,将其取出固化12h,在5%rh环境下干燥24h得到圆柱体骨填充材料,尺寸为

对制备的骨填充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抗压强度测试样为圆柱状(φ4mm×6mm),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4.69mpa(如附图3-e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