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流感病毒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27991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流感病毒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即一种抗流感病毒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是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代表种,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丙型流感病毒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引发的群发性疾病。目前,用于治疗和预防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多为西药,例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以及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类。但以上化合药物均有各种副作用以及局限性,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研制毒副作用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新药,成为流感治疗的重要课题。蒙医蒙药多采用自然物特别是植物入药,毒副作用较低,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开展蒙药抗流感病毒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开发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进而对流感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抗流感病毒的蒙药,其特点是:所述蒙药的原料药是旋覆花。

所述蒙药的原料药是旋覆花的花或地上部分。

所述蒙药的成人单次内服药是由旋覆花的花10—20g或植株8—15g。

所述蒙药是是旋覆花的花或地上部分的溶剂提取物。

所述蒙药是旋覆花是其花的醇提物。

所述蒙药是旋覆花地上部分的水提物。

所述花的醇提物的浓度≥0.000064mg/ml。

所述花的醇提物的浓度为0.00032mg/ml,误差≤10%。。

所述地上部分的水提物的浓度为≥0.00032mg/ml。

所述地上部分的水提物的浓度为0.004mg/ml,误差≤10%。。

所述蒙药的制备方法:将旋覆花的花采用70%以上浓度的乙醇,以淹没旋覆花的量为下限,回流三次,过滤取滤液浓缩成膏。

所述蒙药的制备方法:将旋覆花的地上部分粉碎后与三倍体积的水浸泡30—60分钟,加热到沸腾再70℃以上保温40分钟,反复三次滤取汁液浓缩成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证明了传统蒙药旋覆花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对多种类型的流感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加之药源充足,成本低廉,可望成为预防和治疗流感的普及型药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旋覆花花序水提取物抗流感病毒的实验效果;

图2是旋覆花花序醇提取物抗流感病毒的实验效果;

图3是旋覆花地上部分水提物抗流感病毒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japonicathunb.或欧亚旋覆花inulabritannical,这里的“覆”通“复”,在许多出版物上有“旋复花”的字样,为同一种植物。现代研究表明,旋覆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和萜类化合物,也含香豆素,多糖及挥发油。旋覆花开花时期的地上部分主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覆花素(britanin)和旋覆花素(inulicin)。花含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素(isoquercetin)、咖啡酸(caffeic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菊糖及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等多种甾醇。

旋覆花为中蒙医传统药材,多以干燥头状花序入药。其性味微苦、平、柔、糙、燥,具有杀“粘”,止刺痛,燥“协日乌素”,愈伤等功能。蒙医临床上主要用于“粘”刺痛,“粘”热,发症,金伤,骨折,脑刺痛。

现代研究发现旋覆花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1.平喘、镇咳作用:旋覆花黄酮对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痉挛亦有对抗作用,但较氨茶碱的作用慢而弱。小鼠氨水喷雾法和酚红排泌法实验表明,旋复花黄酮无镇咳和祛痰作用。小鼠腹腔注射150%旋复花煎剂0.1ml,给药后1小时有显着镇咳作用,但祛痰效果不明显。

抗菌作用:平板纸片法或挖沟法试验,1:旋覆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ⅱa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杀虫作用:体外试验0.24-7.8μg/ml的旋覆花内酯对阴道滴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均有强大的杀原虫作用。

抗氧化作用:欧亚旋覆花总黄酮(tfib)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fib抗氧化作用有关。也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并减少体内脂质过氢化物的产生、增强机体抗氧化活性有关。

抗增生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旋覆花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影响,发现能使其改变,抑制细胞增殖,浓度在500μg/ml以下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对平滑肌的作用:绿原酸能显著增加大鼠、小鼠的小肠蠕动;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均可增加子宫的张力,但该作用能被罂粟碱所取消,而阿托品则对此无明显影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绿原酸和咖啡酸给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可提高大鼠的神经兴奋性。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绿原酸和咖啡酸口服,可增加人胃中盐酸的分泌量;亦有增加大鼠胆汁分泌的作用。

对肝炎的预防作用:日本旋覆花中的醋酸蒲公英甾醇酯对实验性肝炎有预防作用。

其他:旋覆花多糖具有抗便秘作用,及显著降血糖活性,对血脂紊乱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可能作用于胰腺,对糖尿病引起的胰腺损伤有保护作用。旋覆花素具有抗肿瘤作用,并有细胞株选择性。旋覆花素也具有抗炎作用。

尽管旋覆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尚无抗流感病毒的报道。

近年在应用旋覆花治疗其他适应症时,偶然发现患者的流感症状快速好转。此后先后试用12例。其中,甲型流感10例,乙型流感2例。生粉、水丸、水煎等方式,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理实验,证实了旋覆花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实验内容很多,下面仅例举三个实验例:

1.取旋覆花的花用水提取,浓缩制成干膏。具体方法可将旋复花的地上部分粉碎后与三倍体积的水浸泡30—60分钟,加热到沸腾,再70℃以上保温40分钟,反复三次滤取汁液浓缩成干膏。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在体外进行抗流感病毒实验。实验在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所用的流感病毒是该实验室自己保存的甲型流感病毒。实验结果见表1:

表1旋覆花(花)水提物的抗流感病毒实验结果(±s)

表1结合图1可见,旋覆花的花的水提物的在浓度0.0016mg/ml时抑菌率达到13.57±8.39%,说明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但强度不高。

取旋覆花的花用乙醇提取,浓缩制成干膏。具体做法可将旋覆花的花用70%以上浓度的乙醇,以淹没旋覆花的量为下限,回流三次,过滤取滤液浓缩成膏。取干膏梯度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在体外进行抗流感病毒实验。实验在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所用的流感病毒是该实验室自己保存的甲型流感病毒。实验结果见表2:

表2旋覆花(花)醇提物的抗流感病毒实验结果(±s)

表2结合图2可见,旋覆花的花的醇提物的在浓度0.00032mg/ml时抑菌率达到87.09±11.68%,说明花的醇提物抗流感病毒作用较强。

取旋覆花的地上部分用水提取,浓缩制成干膏。具体方法可将旋复花的地上部分粉碎后与三倍体积的水浸泡30—60分钟,加热到沸腾,再70℃以上保温40分钟,反复三次滤取汁液浓缩成干膏。

取干膏梯度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在体外进行抗流感病毒实验。实验在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所用的流感病毒是该实验室自己保存的甲型病毒。实验结果见表3:

表3旋覆花(地上部分)水提物的抗流感病毒实验结果(±s)

表3结合图3可见,旋覆花地上部分水提物的浓度在0.004mg/ml时抑菌率达到97.46±13.11%,说明地上部分的水提物抗流感病毒作用很强。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耐药实验,采用小剂量药物反复多次对病毒进行接触,再用上述剂量实验,抑制效果未发现显著差异,证明未产生耐药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